果蔬栽培装置

文档序号:25495749发布日期:2021-06-18 16:04阅读:84来源:国知局
果蔬栽培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蔬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果蔬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及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在自家阳台种植果蔬。不但可以营造清新舒适的室内氛围,美化生活环境、修身养性,而且室内果蔬还具备净化室内空气、分解室内有害物质、吸收室内甲醛、调节空气湿度等多种功效,果蔬不但可以观赏还能够食用,既美观又经济实用。另外,阳台种植还能让久居钢铁森林的都市人体验到农事活动的乐趣,对于有小孩的家庭可以通过阳台种菜让孩子们了解大自然,了解植物生长的生物知识,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责任感和爱心。

目前常见的都是蔬菜在温棚中种植,其种植方法不适用在家里的阳台等空间狭小的地方种植。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光照条件对其种子发芽的影响关键,其种子须在有光条件下才能发芽,如何使得蔬菜种子接受到充足的阳光,还可与室内家具融为一体,并起到良好的装饰作用,是当前无土栽培研究的课题之一。另外,由于很多人自身缺乏培育盆栽植物的技术和经验,室内盆栽往往处于或阴暗缺光、或温度不适、或干燥枯竭的不良环境、难以长期存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果蔬栽培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栽培箱不能为果蔬生长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果蔬栽培装置,包括栽培箱体,所述栽培箱体内设置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将栽培箱内部空间分割为至少两个腔体,所述蓄水槽靠近腔体的一侧下端部设置有多个滤水孔,所述腔体内活动设置有栽培床,所述栽培床上设置有与所述滤水孔相连通的通水孔,所述栽培箱体上设置有温度检测机构,所述栽培箱体的上方设置有照明机构用于向果蔬补充提供光照,所述温度检测机构的探头位于所述腔体内且能实时检测和显示所述腔体内的温度值。

优选地,所述滤水孔呈水平直线设置,所述滤水孔上设置有滤网。

优选地,所述栽培箱体为正方体结构,所述蓄水槽设置在栽培箱正中央,所述蓄水槽为十字型结构且所述蓄水槽将栽培箱内部空间分割为四个相同的腔体。

优选地,所述照明机构包括照明支架和设置在照明支架上的led灯头,所述照明支架设置在所述栽培箱体上。

优选地,所述照明支架为高度可调节结构,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栽培箱体的侧壁上;所述led灯头可旋转安装在所述照明支架上,在所述述led灯头内安装有可调色led灯。

优选地,所述照明支架包括上支杆和下支杆,所述上支杆套设在所述下支杆内,其中:

所述下支杆与所述栽培箱体相连接,所述led灯头与所述上支杆转动连接,所述下支杆上设有径向的第一通孔,所述上支杆上设有径向的第二通孔,所述上支杆插入所述下支杆内并通过螺栓同时插入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固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个数总和至少为三个。

优选地,所述栽培床底端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封堵塞。

优选地,所述箱体侧壁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箱体侧壁内存在能容纳风扇的容置空间,所述风扇的出风口朝向所述腔体内部。

优选地,所述温度检测机构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显示装置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探头能实时检测所述腔体内部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传输至所述温度显示装置,所述温度显示装置设置于所述栽培箱体的一侧,用于显示所述腔体内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栽培箱体的底端对称安装有四组万向滚轮,所述栽培箱体的一侧壁顶端处位置焊接安装有推杆把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果蔬栽培装置,包括栽培箱体,栽培箱体内设置有蓄水槽,蓄水槽将栽培箱内部空间分割为至少两个腔体,蓄水槽靠近腔体的一侧下端部设置有多个滤水孔,腔体内活动设置有栽培床,栽培床上设置有与滤水孔相连通的通水孔,栽培箱体上设置有温度检测机构,栽培箱体的上方设置有照明机构用于向果蔬补充提供光照,温度检测机构的探头位于腔体内且能实时检测和显示腔体内的温度值。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果蔬种植过程中的均匀灌溉,提高浇灌效率,并且能够根据果蔬生长需求进行补水、补充光照,为果蔬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这种箱体结构的无土栽培装置能适合阳台等空间狭小的地方的种植;可为不同植物设置光照条件、生长温度等,使植物生长达到最佳生长条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果蔬栽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照明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栽培箱体;2、蓄水槽;3、腔体;4、滤水孔;5、温度检测机构;6、照明机构;61、照明支架;611、上支杆;612、下支杆;613、第一通孔;614、第二通孔;62、led灯头;7、出水口;8、万向滚轮;9、栽培床;10、推杆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果蔬栽培装置,包括栽培箱体1,栽培箱体1内设置有蓄水槽2,蓄水槽2将栽培箱内部空间分割为至少两个腔体3,蓄水槽2靠近腔体3的一侧下端部设置有多个滤水孔4,腔体3内活动设置有栽培床,这样的设置可以便于取出和放入栽培床,栽培床上设置有与滤水孔4相连通的通水孔,蓄水槽2方便一次性对多个腔体3内的植株进行浇水,提高灌溉效率。栽培箱体1上设置有温度检测机构5,栽培箱体1的上方设置有照明机构6用于向果蔬补充提供光照,温度检测机构5的探头位于腔体3内且能实时检测和显示腔体3内的温度值。温度检测机构5能准确的显示出栽培箱体1中的温度,使得栽培箱体1中的温度达到蔬菜等幼苗生长所需要最佳温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滤水孔4呈水平直线设置,滤水孔4上设置有滤网,能够过滤掉水中的一些杂质,保证水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栽培箱体1为正方体结构,蓄水槽2设置在栽培箱正中央,蓄水槽2为十字型结构且蓄水槽2将栽培箱内部空间分割为四个相同的腔体3。蓄水槽2方便一次性对四个腔体3内的植株进行浇水,提高灌溉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照明机构6包括照明支架61和设置在照明支架61上的led灯头62,照明支架61设置在栽培箱体1上。

本实施例中的照明支架61为高度可调节结构,可拆卸(采用螺栓连接)安装于栽培箱体1的侧壁上;led灯头62可旋转安装在照明支架61上,在述led灯头62内安装有可调色led灯。果蔬栽培装置还包括供电单元和控制模块,供电单元与控制模块及温度传感器分别电连接;供电单元包括充电接口、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接口设置于栽培箱体1外壁面,锂电池安装于栽培箱体1内,太阳能电池板安装于led灯头62上部;锂电池同充电接口和太阳能电池板分别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照明支架61包括上支杆611和下支杆612,上支杆611套设在下支杆612内,其中:下支杆612与栽培箱体1相连接,led灯头62与上支杆611转动连接,下支杆612上设有径向的第一通孔613,上支杆611上设有径向的第二通孔614,上支杆611插入下支杆612内并通过螺栓同时插入第一通孔613和第二通孔614固定,第一通孔613和第二通孔614的个数总和至少为三个。便于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进行高度调节,本实施例可以在照明支架61上安装光照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能够获取到光照传感器所采集到的环境数据,并将数据与控制模内环境参数的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分析。能根据监测到的环境数据,控制模块能够向照明机构6发出打开或关闭的运行控制;led灯头62可以根据所需光照角度的不同旋转照射角度,防止投影影响作物光照,确保植株的充分补光。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栽培床底端部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处设置有封堵塞。这样的设置使得多余的水通过出水口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箱体侧壁为中空结构且箱体侧壁内存在能容纳风扇的容置空间,风扇的出风口朝向腔体3内部。风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能够获取到温度传感器所采集到的环境温度数据,并将数据与控制模内环境参数的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分析。能根据监测到的环境温度数据,控制模块能够向风扇发出打开或关闭的运行控制信号。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果蔬栽培装置能够根据果蔬生长需求补水、补充光照,为果蔬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温度检测机构5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装置,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显示装置相连接,温度传感器的探头能实时检测腔体3内部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传输至温度显示装置,温度显示装置设置于栽培箱体1的一侧,用于显示腔体3内的温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栽培箱体1的底端对称安装有四组万向滚轮,栽培箱体1的一侧壁顶端处位置焊接安装有推杆把手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果蔬栽培装置结构精简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适合阳台等空间狭小的地方的种植;可为不同植物设置光照条件、生长温度等,使植物生长达到最佳生长条件。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