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匀速食用菌废菌袋分离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46481发布日期:2021-06-15 19:47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匀速食用菌废菌袋分离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匀速食用菌废菌袋分离生产线。



背景技术:

平菇、香菇、木耳、猴头、羊肚菌等食用菌目前已经实现了人工大规模的栽培种植,不同食用菌有不同的栽培种植方式,但是用塑料袋栽培生产食用菌是近年来发展代料栽培的一种生产方式,这种用塑料袋栽培的食用菌的方式,由于可以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工厂化生产。因而目前几乎大部分人工栽培种植都是用塑料袋栽培,并且未来一段时间也将继续使用。

栽培食用菌的塑料袋基本上都是聚乙烯和聚丙烯制成的,这两种材料属于高分子材料,且为极难降解材料,早期的塑料袋栽培食用菌结束后,会直接把废菌袋丢弃,从而造成了环境污染。

随着人们保护环境意识的增强,和将废菌袋变废为宝,就需要将塑料袋从废菌袋上剥离,将塑料袋和食用菌废料分别回收处理,食用菌废料可作为有机肥料进行利用,而塑料袋也回收,避免环境污染,但是在传统的技术中,废菌袋上的塑料袋剥离只能人工手工剥离,对于一些规模化食用菌生产企业,菌袋数量多,人工剥离不仅用人多,费用高,而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匀速食用菌废菌袋分离生产线,结构合理,性能稳定,全机械化操作,分离行程长,袋料分离彻底,不仅节省了人力,而且效率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匀速食用菌废菌袋分离生产线,包括铲车均匀上料器和通用型食用菌废菌袋分离输送机,所述铲车均匀上料器设置在通用型食用菌废菌袋分离输送机的前面,铲车将食用菌废菌袋铲到铲车均匀上料器上,然后由铲车均匀上料器将食用菌废菌袋匀速的给通用型食用菌废菌袋分离输送机输送,让通用型食用菌废菌袋分离输送机高效的进行破袋分离;

所述铲车均匀上料器,包括第一皮带输送装置、料斗和下料辊,所述第一皮带输送装置上设置有料斗,所述料斗内部设置有一个下料辊,所述下料辊设置在皮带输送装置的传送带中心线上方;

所述通用型食用菌废菌袋分离输送机,包括第二皮带输送装置和废菌袋分离机,所述第二皮带输送装置倾斜布置,头部朝上,所述废菌袋分离机设置在第二皮带输送装置的上部,沿第二皮带输送装置的尾部向头部设置,长度占皮带第二输送装置总长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皮带输送装置包括机架、电机,驱动辊、从动辊、支撑辊和传送带,所述机架倾斜设置,一端高、另一端低,机上上部高的一端设置有电机和驱动辊,低的一端设置有从动辊,所述驱动辊和从动辊上,所述电机通过皮带与驱动辊连接,为驱动辊提供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料斗侧面呈三角形,所述料斗的下部无底,料斗内的物料能够直接下落到传送带上,所述料斗的三角形两侧板向外倾斜,以增加料斗的容量。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辊上设置有下料叶片,所述下料叶片为交替旋转180°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叶片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叶片,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竖直的焊接在下料辊上,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呈90°夹角,且不再同一平面上,所述叶片呈圆弧形,焊接在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机架上和所述第二皮带输送装置与地面接触部位设置有轮子,便于设备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的轮子为钢制轮、聚氨酯轮、尼龙轮、可充气轮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皮带输送装置的头部设置有驱动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皮带输送装置与对面的夹角为20-45°。

进一步的,所述废菌袋分离机包括上壳体、两侧挡板、破碎分离轴、格栅和电机,所述两侧挡板设置在第二皮带输送装置上皮带的两侧,所述上壳体通过合页铰接在一侧的挡板上,让上壳体能够侧翻,便于检修破碎分离轴,所述上壳体与另一侧的挡板设置有快速搭扣,用于固定上壳体,所述破碎分离轴设置在上壳体内,所述破碎分离轴的下方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呈半圆弧形,与上壳体围成破碎圆筒,所述上壳体位于第二皮带输送装置尾部上方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上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袋口,所述破碎分离轴在上壳体设置出袋口的一端与电机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皮带输送装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破碎分离轴上等距设置有多个破碎分离刀。

进一步的,所述破碎分离刀呈螺旋渐开线形,向右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破碎分离刀用棒材弯曲制成,无刀刃。

进一步的,所述棒材的直径为5-3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匀速食用菌废菌袋分离生产线,适用于常规食用菌废菌袋的处理作业。分离行程长,袋料分离彻底。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匀速食用菌废菌袋分离生产线,结构合理,性能稳定。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匀速食用菌废菌袋分离生产线,配有铲车均匀上料器,减少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铲车均匀上料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铲车均匀上料器中的下料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型食用菌废菌袋分离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铲车均匀上料器,2-通用型食用菌废菌袋分离输送机,11-第一皮带输送装置,12-料斗,13-下料辊,14-第一支杆,15-第二支杆,16-叶片,21-第二皮带输送装置,22-废菌袋分离机,221-上壳体,222-挡板,223-分离破碎轴,224-格栅,225-进料口,226-破碎分离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匀速食用菌废菌袋分离生产线,包括铲车均匀上料器1和通用型食用菌废菌袋分离输送机2,所述铲车均匀上料器1设置在通用型食用菌废菌袋分离输送机2的前面,铲车将食用菌废菌袋铲到铲车均匀上料器1上,然后由铲车均匀上料器1将食用菌废菌袋匀速的给通用型食用菌废菌袋分离输送机2输送,让通用型食用菌废菌袋分离输送机2高效的进行破袋分离。

所述铲车均匀上料器1,包括第一皮带输送装置11、料斗12和下料辊13,所述第一皮带输送装置11上设置有料斗12,所述料斗12内部设置有一个下料辊13,所述下料辊13设置在第一皮带输送装置11的传送带中心线上方;所述第一皮带输送装置11包括机架、电机,驱动辊、从动辊、支撑辊和传送带,所述机架倾斜设置,一端高、另一端低,机架上部高的一端设置有电机和驱动辊,低的一端设置有从动辊,所述驱动辊和从动辊上,所述电机通过皮带与驱动辊连接,为驱动辊提供动力。所述料斗12侧面呈三角形,所述料斗12的下部无底,料斗12内的物料能够直接下落到第一皮带输送装置11的传送带上,所述料斗12的三角形两侧板向外倾斜,以增加料斗12的容量。所述下料辊13上设置有下料叶片,所述下料叶片为交替旋转180°设置。所述下料叶片包括第一支杆14、第二支杆15和叶片16,所述第一支杆11和第二支杆12的竖直的焊接在下料辊13上,所述第一支杆14和第二支杆15呈90°夹角,且不再同一平面上,所述叶片15呈圆弧形,焊接在第一支杆14和第二支杆15的顶端。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尼龙轮,能让铲车均匀上料器移动。

所述通用型食用菌废菌袋分离输送机2,包括第二皮带输送装置21和废菌袋分离机22,所述第二皮带输送装置21倾斜布置,头部朝上,所述第二皮带输送装置21的头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第二皮带输送装置21与对面的夹角为30°,所述第二皮带输送装置21与地面接触部位设置有聚氨酯轮子,便于设备移动,所述废菌袋分离机22设置在第二皮带输送装置21的上部,沿第二皮带输送装置21的尾部向头部设置,长度占皮带第二输送装置21总长度的三分之二。

所述废菌袋分离机22包括上壳体221、两侧挡板222、破碎分离轴223、格栅224和电机,所述两侧挡板222设置在第二皮带输送装置21上皮带的两侧,所述上壳体221通过合页铰接在一侧的挡板222上,让上壳体221能够侧翻,便于检修破碎分离轴223,所述上壳体221与另一侧的挡板222设置有快速搭扣,用于固定上壳体221,所述破碎分离轴223设置在上壳体221内,所述破碎分离轴223上等距设置有多个破碎分离刀226,所述破碎分离刀226呈螺旋渐开线形,向右延伸,所述破碎分离刀226用棒材弯曲制成,无刀刃,所述棒材的直径为5-30mm,所述破碎分离轴223的下方设置有格栅224,所述格栅224呈半圆弧形,与上壳体221围成破碎圆筒,所述上壳体221位于第二皮带输送装置21尾部上方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225,所述上壳体221的另一端设置有出袋口,所述破碎分离轴223在上壳体221设置出袋口的一端与电机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皮带输送装置21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匀速食用菌废菌袋分离生产线,适用于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生产企业,或者食用菌集中生产区域的有机肥生产企业。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