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播种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田间作业微型薯播种机。
背景技术:2.马铃薯是世界四大粮食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逐年上升,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粮食安全意识的增强,使马铃薯的需求量变大。我国还在沿用切块薯进行马铃薯的种植,而切块薯种植:容易造成病菌感染、畸形薯较多、产量低、块头小等弊端。所以培育出马铃薯的非切块种子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增加产量,提高收益,还可以提高马铃薯的质量。微型薯就是为培育马铃薯种子而生,所以微型薯的机械化播种至关重要。
3.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微型薯的机械化播种作业就显得至关重要,微型薯采用垄播种植的模式,每个垄宽度约70cm,其他机器不适合这种播种作业,会导致微型薯的伤损和漏播,增加经济损失和农民的负担。
4.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微型薯联合播种机,但这种联合播种只适用于平坦的大块、大农场的作业,大多数农户依然是进行人工播种,微型薯机械化种植率低,经济效益低,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田间作业微型薯播种机,用于解决现在微型薯播种劳动强度大、劳动周期长,充种率低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一种田间作业微型薯播种机包括机架1、行走轮2、覆土装置3、后轮4、排种装置7、开沟装置8、扶手9,所述的机架1的前侧设置有一对行走轮2,机架1的后侧设置有后轮4,行走轮2后侧的机架1中部安装有一个开沟装置8,开沟装置8的后侧安装有与其相匹配的排种装置7,机架1的尾部安装有与排种装置7匹配的覆土装置3,机架1的顶部安装有扶手9。
8.进一步,所述的排种装置7与开沟装置8通过能够调节播种深度的提升装置5安装在机架1上。
9.进一步,所述的提升装置5包括提升外板5
‑
1、提升内板5
‑
2、提升下板5
‑
3、提升上板5
‑
4、提升盖板5
‑
5、提升丝杠5
‑
6、提升轴5
‑
7、提升摇把5
‑
8、提升固定销5
‑
9,机架1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两块提升外板5
‑
1,同侧的两块的提升外板5
‑
1的顶部安装有一块提升盖板5
‑
5,每块提升外板5
‑
1上固定安装有提升固定销5
‑
9,同侧的两块提升外板5
‑
1的内侧分别对应设置有一块提升内板5
‑
2,提升内板5
‑
2上开设有竖直的长条孔,相应的提升固定销5
‑
9从长条孔中穿出;两块提升内板5
‑
2的顶部设置有提升轴5
‑
7,提升轴5
‑
7的中部设置有一个螺纹孔,提升盖板5
‑
5中部安装有提升丝杠5
‑
6,提升丝杠5
‑
6的顶部设置有一个提升摇把5
‑
8,提升丝杠5
‑
6位于提升盖板5
‑
5下方的部分均为螺纹段,提升丝杠5
‑
6螺纹段与提升轴5
‑
7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同侧的两块提升内板5
‑
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提升上板5
‑
4与提升下板5
‑
3,排种装置7与开沟装置8安装在提升上板5
‑
4与提升下板5
‑
3上。
10.进一步,开沟装置8包括提升杆8
‑
1、开沟架8
‑
2、开沟犁头8
‑
3、开沟张合板8
‑
4、开沟连接套8
‑
6、张合轴8
‑
7、张合调节杆8
‑
8、张合调节固定杆8
‑
9、合页8
‑
10、开沟板8
‑
11,所述的提升杆8
‑
1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块提升下板5
‑
3上,提升杆8
‑
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开沟连接套8
‑
6,开沟架8
‑
2通过螺钉固定在开沟连接套8
‑
6内,开沟架8
‑
2的下段呈弧形结构,开沟犁头8
‑
3固定在弧形结构的端部,开沟犁头8
‑
3的后侧开沟架8
‑
2上固定安装有一块人字形的开沟板8
‑
11,开沟板8
‑
11的两侧板上分别通过合页8
‑
10安装有一块开沟张合板8
‑
4,每块开沟张合板8
‑
4的背部安装有一根张合轴8
‑
7,每根张合轴8
‑
7上套接有一根张合调节杆8
‑
8,提升杆8
‑
1上安装有张合调节固定杆8
‑
9,两根张合调节杆8
‑
8与张合调节固定杆8
‑
9的端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11.进一步,所述的开沟板8
‑
11上侧的开沟架8
‑
2上设置一块人字形的开沟挡土板8
‑
5。
12.进一步,排种装置7包括种箱7
‑
1、排种器夹持板7
‑
2、排种轴7
‑
3、链勺式排种器7
‑
4,所述的排种轴7
‑
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两块提升上板5
‑
4上,排种轴7
‑
3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装置10连接,排种器夹持板7
‑
2固定安装在提升杆8
‑
1上,种勺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链勺式排种器7
‑
4的主动链轮安装在排种轴7
‑
3上,链勺式排种器7
‑
4的外壳固定在排种器夹持板7
‑
2上,种箱7
‑
1固定安装在链勺式排种器7
‑
4的外壳上,且种箱7
‑
1上开设有便于链勺式排种器7
‑
4的种勺通过的取种槽。
13.进一步,所述的种箱7
‑
1下部的取种槽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辅助充种块7
‑
5。
14.进一步,连接排种轴7
‑
3与驱动装置10的传动机构上设置有调速器6。
15.进一步,两个后轮4分别通过一根伸缩杆11安装在机架1上。
16.进一步,覆土装置3包括覆土圆盘3
‑
1、覆土连接架3
‑
2、覆土连接杆3
‑
3、连接板3
‑
4、连接块3
‑
5、拉簧连接架3
‑
6、拉簧3
‑
7,机架1的尾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块连接板3
‑
4,覆土连接杆3
‑
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块连接板3
‑
4上,连接块3
‑
5卡接在覆土连接杆3
‑
3的中部,呈t字形结构的覆土连接架3
‑
2固定在连接块3
‑
5上,呈t字形结构的覆土连接架3
‑
2的横部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覆土圆盘3
‑
1,两个覆土圆盘3
‑
1组合形成八字形结构,两个覆土圆盘3
‑
1形成的八字形结构开口大端方向在排种装置7一侧;拉簧3
‑
7的一端连接在覆土连接架3
‑
2的竖杆中部,拉簧3
‑
7的另一端连接在拉簧连接架3
‑
6上,拉簧连接架3
‑
6焊接在覆土连接杆3
‑
3上。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自动播种,保证了微型薯的播种效率,同时,通过“一垄一行”的播种方式,实现无遗漏播种;同时又避免了播种过程中对微型薯的损伤,降低了微型薯伤损率,节省了劳动力,降低微型薯种植户的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升装置、开沟装置、排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开沟装置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链勺式排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排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覆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如图1、2所示,一种田间作业微型薯播种机包括机架1、行走轮2、覆土装置3、后轮4、排种装置7、开沟装置8、扶手9;所述的机架1的前侧设置有一对行走轮2,机架1的后侧设置有后轮4,行走轮2后侧的机架1中部安装有一个开沟装置8,开沟装置8的后侧安装有与其相匹配的排种装置7,机架1的尾部安装有与排种装置7匹配的覆土装置3,机架1的顶部安装有扶手9。通过扶手9推动整个微型薯播种机,由行走轮2及后轮4支撑整个微型薯播种机在田间行走;微型薯播种机在行走过程中,由开沟装置8在土壤中开出种沟,然后由排种装置7将微型薯播入到种沟中,紧接着由覆土装置3将土壤覆盖中种沟内微型薯上,从而实现微型薯的自动播种,以提高播种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结构,保证本微型薯播种机的体积得到有效的减小,实现了“一垄一行”的播种方式,能够适应多种地形的播种。
29.所述的排种装置7与开沟装置8通过能够调节播种深度的提升装置5安装在机架1上。如图3、4所示,所述的提升装置5包括提升外板5
‑
1、提升内板5
‑
2、提升下板5
‑
3、提升上板5
‑
4、提升盖板5
‑
5、提升丝杠5
‑
6、提升轴5
‑
7、提升摇把5
‑
8、提升固定销5
‑
9,机架1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两块提升外板5
‑
1,同侧的两块的提升外板5
‑
1的顶部安装有一块提升盖板5
‑
5,每块提升外板5
‑
1上固定安装有提升固定销5
‑
9,同侧的两块提升外板5
‑
1的内侧分别对应设置有一块提升内板5
‑
2,提升内板5
‑
2上开设有竖直的长条孔,相应的提升固定销5
‑
9从长条孔中穿出;两块提升内板5
‑
2的顶部设置有提升轴5
‑
7,提升轴5
‑
7的中部设置有一个螺纹孔,提升盖板5
‑
5中部安装有提升丝杠5
‑
6,提升丝杠5
‑
6的顶部设置有一个提升摇把5
‑
8,提升丝杠5
‑
6位于提升盖板5
‑
5下方的部分均为螺纹段,提升丝杠5
‑
6螺纹段与提升轴5
‑
7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同侧的两块提升内板5
‑
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提升上板5
‑
4与提升下板5
‑
3,排种装置7与开沟装置8提升上板5
‑
4与提升下板5
‑
3上。在需要调整播种深度时,通过转动提升摇把5
‑
8,由提升摇把5
‑
8带动转动提升丝杠5
‑
6转动,提升丝杠5
‑
6只在提升盖板5
‑
5上转动,不会沿提升盖板5
‑
5上下移动;由于提升丝杠5
‑
6又与提升轴5
‑
7螺纹连接,提升轴5
‑
7固定在两块提升内板5
‑
2上,而提升内板5
‑
2上开设有竖直的长条孔,相应的提升固定销5
‑
9从长条孔中穿出,这样,提升丝杠5
‑
6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在提升固定销5
‑
9限位作用以及长条孔的导向作用下,提升轴5
‑
7沿提升丝杠5
‑
6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实现两块提升内板5
‑
2向上或向下移动,这时,再由提升内板5
‑
2带动开沟装置8与排种装置7向上或向下移动,实现开沟深度的调整,进而保证微型薯的播种深度。由于开沟装置8与排种装置7的高度是同时得到调整,在保证开沟深度的而同时,保证了落种高度的稳定,提高了株距的准确率。
30.如图4、5所示,开沟装置8包括提升杆8
‑
1、开沟架8
‑
2、开沟犁头8
‑
3、开沟张合板8
‑
4、开沟连接套8
‑
6、张合轴8
‑
7、张合调节杆8
‑
8、张合调节固定杆8
‑
9、合页8
‑
10、开沟板8
‑
11,所述的提升杆8
‑
1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块提升下板5
‑
3上,提升杆8
‑
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开沟连接套8
‑
6,开沟架8
‑
2通过螺钉固定在开沟连接套8
‑
6内,开沟架8
‑
2的下段呈弧形结构,开沟犁头8
‑
3固定在弧形结构的端部,开沟犁头8
‑
3的后侧开沟架8
‑
2上固定安装有一块人字形的开沟板8
‑
11,开沟板8
‑
11的两侧板上分别通过合页8
‑
10安装有一块开沟张合板8
‑
4,每块开沟张合板8
‑
4的背部安装有一根张合轴8
‑
7,每根张合轴8
‑
7上套接有一根张合调节杆8
‑
8,提升杆8
‑
1上安装有张合调节固定杆8
‑
9,两根张合调节杆8
‑
8与张合调节固定杆8
‑
9的端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整个微型薯播种机机在行走过程中,开沟装置8的开沟犁头8
‑
3插入到土壤中,跟随整个微型薯播种机向前进行,在土壤中开出一个沟,开沟犁头8
‑
3翻起的泥土在开沟板8
‑
11及开沟张合板8
‑
4的作用下,将土壤向开沟犁头8
‑
3开出的沟的两侧分开,进而形成一个具有一定深度和一定宽度的种沟。同时,分别在张合调节杆8
‑
8、张合调节固定杆8
‑
9上开始一排通孔,当需要调整开沟宽度时,通过使开沟张合板8
‑
4绕合页8
‑
10转动到相应的角度,这时张合调节杆8
‑
8、张合调节固定杆8
‑
9相应的通孔的对准,再通过螺钉进行固定,即可实现两块开沟张合板8
‑
4的角度调整,进而实现种沟开沟宽度的调整。
31.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的开沟板8
‑
11上侧的开沟架8
‑
2上设置一块人字形的开沟挡土板8
‑
5。在开沟过程中,特别是在开深度较深的种沟时,开沟板8
‑
11上侧设置的开沟挡土板8
‑
5能够使超出开沟板8
‑
11的土壤向种沟;两侧分开,避免土壤从开沟板8
‑
11的顶部越过,掉落到已经开好的种沟内,影响到播种深度。
32.如图4、6、7所示,排种装置7包括种箱7
‑
1、排种器夹持板7
‑
2、排种轴7
‑
3、链勺式排种器7
‑
4,所述的排种轴7
‑
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两块提升上板5
‑
4上,排种轴7
‑
3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装置10连接,排种器夹持板7
‑
2固定安装在提升杆8
‑
1上,种勺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链勺式排种器7
‑
4的主动链轮安装在排种轴7
‑
3上,链勺式排种器7
‑
4的外壳固定在排种器夹持板7
‑
2上,种箱7
‑
1固定安装在链勺式排种器7
‑
4的外壳上,且种箱7
‑
1上开设有便于链勺式排种器7
‑
4的种勺通过的取种槽。将微型薯盛装在种箱7
‑
1内,由驱动装置10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排种轴7
‑
3转动,排种轴7
‑
3在转动过程中,带动链勺式排种器7
‑
4工作,链勺式排种器7
‑
4的排种链传动过程中,带动其上的种勺跟随其一起转动,由于种勺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在取种过程中,能够避免其刮伤微型薯的种皮,种勺取种后则跟随排种链传动,将微型薯播放到开沟装置8开后的种沟中。
33.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的种箱7
‑
1下部的取种槽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辅助充种块7
‑
5;由于种勺进入到种箱7
‑
1内后,种勺在两个辅助充种块7
‑
5之间,种箱7
‑
1底部向辅助充种块7
‑
5一侧倾斜,使得微型薯都有向辅助充种块7
‑
5中间运动的趋势,微型薯落在两块辅助充种块7
‑
5中间经过的种勺内,在辅助充种块7
‑
5的上部,两种勺之间的微型薯由于没有辅助充种道7
‑4‑
7的阻挡,而回落种箱7
‑
1内,达到一勺一种,在种勺内的微型薯随排种链转入对侧,转到排种装置的底部,落入种沟中,覆土装置3前进完成覆土,至此微型薯播种机完成了开沟、播种、覆土全过程。
34.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连接排种轴7
‑
3与驱动装置10的传动机构上设置有调速器6。驱动装置10驱动行走轮2转动,而行走轮2的行走轴通过链轮传动机构与调速器6的动力输入轴连接,调速器6的动力输出轴通过链轮传动机构与排种轴7
‑
3连接。由于驱动装
置10输出的转速不变,既行走轮2按照驱动装置10的输出的转速向前行进,而排种轴7
‑
3获得的转速则通过调速器6进行调整,这样在微型薯播种机行进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排种轴7
‑
3驱动链勺式排种器7
‑
4的运动速度得到调整,即可实现微型薯播种柱距的调整。
35.在本实用新型中,两个后轮4分别通过一根伸缩杆11安装在机架1上;通过伸缩杆11能够调整后轮4的高度,两个后轮4的高度得到调整后,整个微型薯播种机的尾部高度得到调整,从而改变微型薯播种机的倾角,这样不仅对平原地块适应性强,对山地丘陵地区也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能够满足不同坡度微型薯的播种需求。
36.如图8所示,覆土装置3包括覆土圆盘3
‑
1、覆土连接架3
‑
2、覆土连接杆3
‑
3、连接板3
‑
4、连接块3
‑
5、拉簧连接架3
‑
6、拉簧3
‑
7,机架1的尾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块连接板3
‑
4,覆土连接杆3
‑
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块连接板3
‑
4上,连接块3
‑
5卡接在覆土连接杆3
‑
3的中部,呈t字形结构的覆土连接架3
‑
2固定在连接块3
‑
5上,呈t字形结构的覆土连接架3
‑
2的横部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覆土圆盘3
‑
1,两个覆土圆盘3
‑
1组合形成八字形结构,两个覆土圆盘3
‑
1形成的八字形结构开口大端方向在排种装置7一侧;拉簧3
‑
7的一端连接在覆土连接架3
‑
2的竖杆中部,拉簧3
‑
7的另一端连接在拉簧连接架3
‑
6上,拉簧连接架3
‑
6焊接在覆土连接杆3
‑
3上。整个微型薯播种机在前行过程中,覆土装置3的两个覆土圆盘3
‑
1能够将种沟两侧的泥土扒向种沟,是泥土覆盖中种沟内的微型薯上。由于,播种的地面都不是平整的,本发明将与覆土圆盘3
‑
1、覆土连接架3
‑
2、连接块3
‑
5形成的整体通过连接块3
‑
5卡接在覆土连接杆3
‑
3上,当覆土圆盘3
‑
1受到土壤向上的顶力时,使得覆土连接架3
‑
2上设置的覆土圆盘3
‑
1能够被向上抬起,与此同时,拉簧3
‑
7对覆土连接架3
‑
2弹性拉动限位作用,避免覆土圆盘3
‑
1被抬起得太高,导致种沟覆土的厚度不够。同时设置拉簧3
‑
7,当土壤局部堆积过高时,覆土圆盘3
‑
1在拉簧3
‑
7的缓冲作用下,覆土圆盘3
‑
1能够被抬起一定高度,避免覆土圆盘3
‑
1在局部土壤过高的情况下,种沟覆土过厚的情况。故而,本发明通过设置拉簧3
‑
7,能够使种沟覆土的厚度相对适宜,有效避免了覆土厚度过厚或过薄的情况。
3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38.将微型薯盛装在种箱7
‑
1内,驱动装置10通过驱动行走轮2的行走轴转动,行走轴带动两个行走轮2转动,在后轮4的辅助作用下,整个微型薯播种机在田间行走,开沟装置8的开沟犁头8
‑
3插入到土壤中,跟随整个微型薯播种机向前进行,在土壤中开出一个沟,开沟犁头8
‑
3翻起的泥土在开沟板8
‑
11及开沟张合板8
‑
4的作用下,将土壤向开沟犁头8
‑
3开出的沟的两侧分开,进而形成一个具有一定深度和一定宽度的种沟。行走轮2的行走轴通过链轮传动机构带动调速器6工作,调速器6将行走轴传入的速度进行调整后通过链轮传动带动排种轴7
‑
3转动,这样在微型薯播种机行进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排种轴7
‑
3驱动链勺式排种器7
‑
4的运动速度得到调整,即可实现微型薯播种柱距的调整。排种轴7
‑
3在转动过程中,带动链勺式排种器7
‑
4工作,链勺式排种器7
‑
4的排种链传动过程中,带动其上的种勺跟随其一起转动,种勺取种后则跟随排种链传动,将微型薯播放到开沟装置8开后的种沟中后,由覆土装置3的两个覆土圆盘3
‑
1能够将种沟两侧的泥土扒向种沟,是泥土覆盖中种沟内的微型薯上;至此微型薯播种机完成了开沟、播种、覆土全过程。
39.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自动播种,保证了微型薯的播种效率,同时,通过“一垄一行”的播种方式,实现无遗漏播种;同时又避免了播种过程中对微型薯的损伤,降低了微型薯伤损率,节省了劳动力,降低微型薯种植户的经济损失。
40.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