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翻地播种大蒜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农业用自动翻地播种大蒜装置。
背景技术:
大蒜呈扁球形或短圆锥形,外面有灰白色或淡棕色膜质鳞皮,剥去鳞叶,内有6~10个蒜瓣,轮生于花茎的周围,茎基部盘状,生有多数须根。每一蒜瓣外包薄膜,剥去薄膜,即见白色、肥厚多汁的鳞片。有浓烈的蒜辣气,味辛辣。有刺激性气味,可食用或供调味,亦可入药。地下鳞茎分瓣,按皮色不同分为紫皮种和白皮种。大蒜是秦汉时从西域传入中国,经人工栽培繁育,具有抗癌功效,深受大众喜食。
目前,人们对大蒜进行播种时,普遍是通过人工将土壤翻耕好后再逐个把大蒜的种子播种在上面,然后使用工具对播种完毕的大蒜进行覆土,如此,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较大,且由于人工操作的误差,容易导致对大蒜的播种不均匀和效率较低。因此,亟待设计一种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相对较小的,且对大蒜播种较均匀的和效率较高的农业用自动翻地播种大蒜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人们对大蒜进行播种时,通过人工将土壤翻耕好后再逐个把大蒜的种子播种在上面,然后使用工具对播种完毕的大蒜进行覆土,如此,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较大,且由于人工操作的误差,容易导致对大蒜的播种不均匀和效率较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相对较小的,且对大蒜播种较均匀的和效率较高的农业用自动翻地播种大蒜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农业用自动翻地播种大蒜装置,包括:转轴,其至少设有两根,且其均转动式地连接在底板上;车轮,其设有多个,且其均连接在转轴上;播种机构,其连接在底板的其中一侧;第二皮带轮组件,其连接在播种机构与转轴之间;翻地机构,其连接在底板与播种机构之间;覆土机构,其连接在底板的另一侧与播种机构之间;把手,其连接在覆土机构上。
优选地,播种机构包括:双轴电机,其安装在底板上;第一转杆,其连接在双轴电机其中一侧的输出轴上,且第二皮带轮组件连接在第一转杆与其中一侧的转轴之间;储物箱,其连接在底板上靠近双轴电机的一侧,且双轴电机另一侧的输出轴与储物箱转动式地连接;链条组件,其设有多个,且其均连接在双轴电机输出轴与储物箱的其中一侧之间;勺子,其设有多个,且其均连接在链条组件上;导轨,其设有多个,且其均连接在底板上靠近储物箱的一侧。
优选地,翻地机构包括:l型杆,其至少设有两根,且其均连接在储物箱上;滑轨,其至少设有两根,且其均连接在l型杆与底板之间;滑块,其至少设有两块,且其均滑动式地连接在滑轨上;气缸,其连接在其中一侧的滑轨与滑块之间,且气缸的伸缩杆与滑块相连接;压缩杆,其连接在另一侧的滑轨与滑块之间;第一支撑架,其至少设有两个,且其均连接在滑块的其中一侧;第二转杆,其转动式地连接在两个第一支撑架之间;滚刀,其连接在第二转杆上;第一皮带轮组件,其连接在第二转杆与第一转杆之间。
优选地,覆土机构包括:转盘,其连接在双轴电机的输出轴上靠近储物箱的另一侧;连接板,其转动式地连接在转盘上;第二支撑架,其连接在底板上靠近链条组件的一侧,且第二支撑架上连接有把手;第三转杆,其连接在第二支撑架的其中一侧;连接杆,其铰接连接在第三转杆上,且连接板的另一侧与连接杆铰接连接;覆土板,其连接在第三转杆的另一侧。
优选地,还包括:盖板,其连接在两根第一支撑架之间。
(3)有益效果
通过播种机构、翻地机构和覆土机构的作用,可快速的实现对大蒜进行均匀的播种,无需通过人工将土壤翻耕好后再逐个把大蒜的种子播种在上面,然后使用工具对播种完毕的大蒜进行覆土,提高了人们对大蒜进行播种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通过盖板的遮挡作用,可避免滚刀对土壤进行翻耕时将泥土甩出伤到人们,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本装置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播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翻地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覆土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车轮,2-转轴,3-底板,4-播种机构,41-双轴电机,42-第一转杆,43-储物箱,44-链条组件,45-勺子,46-导轨,5-翻地机构,51-l型杆,52-滑轨,53-滑块,54-气缸,55-压缩杆,56-第一支撑架,57-滚刀,58-第二转杆,59-第一皮带轮组件,6-覆土机构,61-转盘,62-连接板,63-连接杆,64-第二支撑架,65-第三转杆,66-覆土板,7-把手,8-第二皮带轮组件,9-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农业用自动翻地播种大蒜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车轮1、转轴2、底板3、把手7、第二皮带轮组件8、播种机构4、翻地机构5和覆土机构6,底板3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转动式地连接有两根转轴2,转轴2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车轮1,底板3的顶部连接有播种机构4,播种机构4与右侧的转轴2之间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组件8,底板3的顶部与播种机构4之间连接有翻地机构5,底板3顶部的右侧与播种机构4之间连接有覆土机构6,覆土机构6上连接有把手7。
播种机构4包括有双轴电机41、第一转杆42、储物箱43、链条组件44、勺子45和导轨46,底板3顶部的前侧安装有双轴电机41,双轴电机41前侧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转杆42,且第一转杆42与右侧转轴2的前部之间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组件8,底板3顶部的后侧连接有储物箱43,且双轴电机41后侧的输出轴与储物箱43转动式地连接,双轴电机41后侧的输出轴与储物箱43的上部之间均连接有多个链条组件44,每个链条组件44上均连接有多个勺子45,底板3顶部的右侧连接有多个导轨46,且导轨46位于储物箱43的右侧。
翻地机构5包括有l型杆51、滑轨52、滑块53、气缸54、压缩杆55、第一支撑架56、滚刀57、第二转杆58和第一皮带轮组件59,储物箱43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l型杆51,两根l型杆51与底板3顶部的左侧之间均连接有滑轨52,两根滑轨52的上部均滑动式地连接有滑块53,前侧滑轨52的上部与滑块53之间连接有气缸54,且气缸54的伸缩杆与滑块53的底部相连接,后侧滑轨52的上部与滑块53之间连接有压缩杆55,两块滑块53的内侧均连接有第一支撑架56,两个第一支撑架56的下部之间转动式地连接有第二转杆58,且第二转杆58的中部连接有滚刀57,第二转杆58的前侧与第一转杆42之间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组件59。
覆土机构6包括有转盘61、连接板62、连接杆63、第二支撑架64、第三转杆65和覆土板66,双轴电机41后侧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转盘61,且转盘61位于储物箱43的后侧,转盘61后侧的偏心位置上转动式地连接有连接板62,底板3顶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架64,且第二支撑架64的上部连接有把手7,第二支撑架64的下部连接有第三转杆65,且第三转杆65的后侧铰接连接有连接杆63,连接板62的另一侧与连接杆63的左侧铰接连接,第三转杆65的右侧连接有覆土板66。
当人们需要大面积的对大蒜进行播种时,可将大蒜的种子适量的放入到储物箱43内,推动把手7使本装置移动到相应的位置上,启动气缸54使其的伸缩杆缩短,滑块53随之带动第一支撑架56和滚刀57向下滑动,滚刀57随之与土壤接触,压缩杆55随之收缩,人们可通过调节气缸54伸缩杆的长短来控制滚刀57与土壤接触的面积,从而控制翻耕土壤的深浅,然后启动双轴电机41,双轴电机41转动随之带动第一转杆42和链条组件44转动,勺子45随之带动大蒜的种子向上移动,转盘61随之带动连接板62转动,连接杆63随之带动覆土板66上下的摆动,在第一皮带轮组件59的传动作用下,第二转杆58随之带动滚刀57转动对土壤进行翻耕,在第二皮带轮组件8的传动作用下,转轴2随之带动车轮1转动从而使得本装置自动移动,当大蒜的种子从勺子45上滑落时,在滑轨52的导向作用下大蒜的种子随之落入到翻耕好的土壤上,当覆土板66向下摆动时,在覆土板66的推动作用下随之对播种完毕的大蒜进行覆土,如此,人们只需重复以上的操作,即可快速的实现对大蒜进行均匀的播种,无需通过人工将土壤翻耕好后再逐个把大蒜的种子播种在上面,然后使用工具对播种完毕的大蒜进行覆土,提高了人们对大蒜进行播种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所示,还包括有盖板9,两根第一支撑架56的下部之间连接有盖板9。
在盖板9的遮挡作用下,可避免滚刀57对土壤进行翻耕时将泥土甩出伤到人们,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本装置操作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