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与棉花分离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26251发布日期:2021-10-09 17:08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秸秆与棉花分离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棉花秸秆分离回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秸秆与棉花分离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力劳动被机械取代,在农业领域尤为明显。
3.棉花采摘,已经由机械采摘替代传统的人力采摘,但是机械采摘存在采摘不彻底的问题,会造成棉花的浪费。目前的常见做法是,先通过机械采摘进行首次采摘,然后由人力采摘剩余棉花。但是该做法依旧存在效率低,会造成劳动力严重浪费。
4.此外,棉花采摘后,需要将棉花秸秆进行回收,用作饲料、沼气原料,也可以粉碎后造纸用等使用。
5.因此,如何高效的将秸秆与棉花分离回收,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秸秆与棉花分离回收装置,将棉花秸秆经粉碎后将棉花与秸秆分离回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的优点,同时减少劳动量。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秸秆与棉花分离回收装置,包括机架、碎料机构、送料机构及回收机构,所述碎料机构设于机架前部,送料机构设于机架中部,回收机构设于机架后上方,其中:
8.所述碎料机构包括设于机架底部的碎料转轴,碎料转轴上配装刀辊,刀辊上设有u形刀座、u形刀座上配装碎料刀具;
9.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横向设置的送料筒,送料筒的前端设有进料口,侧部设有出料口,送料筒内设有送料转轴,送料转轴上配装送料绞龙,送料筒的出料口连接风机罩壳,风机罩壳上竖向连接送料管,送料管出料口位于回收机构上方,风机罩壳内设有送料叶片,送料叶片配装于送料转轴的末端;
10.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固定框和开合框,所述固定框和开合框的上端铰接连接,开合框可绕铰接处向上转动打开。
11.优选的,所述回收机构的数量为2个,且两个回收机构的固定框之间并列连通。
12.优选的,所述回收机构还包括液压卸料机构,所述液压卸料机构包括设于固定框顶部的一组第一支座、设于开合框顶部的一组第二支座及卸料油缸,所述卸料油缸的缸体末端与第一支座铰接,卸料油缸的活塞杆末端与第二支座铰接,且第二支座高于第一支座。
13.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支座之间连接第一销轴,两个第二支座之间连接第二销轴,第二销轴上固定连接一组第三支座,两个第三支座之间连接第三销轴,卸料油缸的缸体末端与第三销轴铰接,卸料油缸的活塞杆末端与第二销轴铰接。
14.优选的,所述回收机构还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拉板、拉杆、锁扣及转
板,所述拉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销轴的末端,拉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回力弹簧连接于固定框上;所述锁扣包括锁紧环及锁柄,锁柄末端与转板上部铰接,转板下部铰接于固定框侧壁上;所述拉杆上端与拉板铰接,拉杆下端与锁紧环铰接;锁扣的中部通过第二回力弹簧与转板下部连接,转板的上部通过第三回力弹簧与固定框连接;所述开合框上设有与锁紧环配合的锁销。
15.优选的,还包括限深机构,所述限深机构包括设于机架后端下侧的限深辊,限深辊的宽度与机架宽度一致。
16.优选的,所述限深辊的两端分别配装安装架,安装架的上部分别配装于固定套内并通过螺栓紧固,两个固定套分别固定于机架后部两侧。
17.优选的,所述机架前端设有牵引座,且牵引座偏置设于机架纵向中心轴的一侧,机架前部和后部均设有横杆,横杆上悬挂挡料板。
18.优选的,所述碎料刀具包括中部刀,中部刀两侧分别设有一组向外折弯的第一弯刀和第二弯刀,第一弯刀和第二弯刀之间设有分隔环。
19.优选的,还包括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蜗轮及蜗杆,蜗杆的动力输出端通过链轮/链条组合与碎料转轴传动连接,碎料转轴与送料转轴之间通过链轮/链条组合传动连接。
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秸秆与棉花分离回收装置,在牵引机牵引下在田中往返,往返过程中,利用碎料刀具将田中残留的棉花秸秆打碎,并利用碎料刀具的离心力,将碎秸秆甩至送料筒内,并由送料绞龙送至风机罩壳内,然后经过送料叶片由送料管抛撒而出送向回收机构。回收机构的数量为2个,其中棉花较轻,被吹向远端的回收机构内,秸秆较重,落至近端的回收机构内,从而将棉花与秸秆分离,对棉花进行回收利用,秸秆用作饲料。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秸秆与棉花分离回收装置,限深轮全垄面限深,限深轮高度可调;前后防护板防止碎料飞溅伤人;还田机牵引座偏置,防止拖拉机碾压秸秆;侧部设有风机,秸秆通过侧部输送至回收机构中,在风力作用下进行棉杂分离。利用该秸秆与棉花分离回收装置,可将棉花秸秆经粉碎后将棉花与秸秆分离回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的优点,同时减少劳动量。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秸秆与棉花分离回收装置的立体图;
23.图2为图1中局部结构示意图1;
24.图3为图1中局部结构示意图2;
25.图4为图1中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图1中碎料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图1中回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机架1,牵引座11,横杆12,挡料板13,碎料机构2,碎料转轴21,刀辊22,u形刀座23,碎料刀具24,中部刀234,第一弯刀235,第二弯刀243,分隔环244,送料机构3,送料筒31,送料转轴32,送料绞龙33,风机罩壳34,送料管35,送料叶片36,回收机构4,固定框41,开合框42,液压卸料机构43,第一支座431,第二支座432,卸料油缸433,第一销轴434,第二销
轴435,第三支座436,第三销轴437,锁紧机构44,拉板441,拉杆442,锁扣443,锁紧环443

1,锁柄443

2,转板444,第一回力弹簧445,第二回力弹簧446,第三回力弹簧447,锁销448,限深机构5,限深辊51,安装架52,固定套53,螺栓54,动力机构6,蜗轮61,蜗杆62,链轮/链条组合63。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容易理解,现结合附图采用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的描述。
30.实施例1:
31.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秸秆与棉花分离回收装置,包括机架1、碎料机构2、送料机构3及回收机构4,所述碎料机构2设于机架1前部,送料机构3设于机架1中部,回收机构4设于机架1后上方,其中:
32.所述碎料机构2包括设于机架1底部的碎料转轴21,碎料转轴21上配装刀辊22,刀辊22上设有u形刀座23、u形刀座23上配装碎料刀具24;
33.所述送料机构3包括横向设置的送料筒31,送料筒31的前端设有进料口,侧部设有出料口,送料筒31内设有送料转轴32,送料转轴32上配装送料绞龙33,送料筒31的出料口连接风机罩壳34,风机罩壳34上竖向连接送料管35,送料管35出料口位于回收机构4上方,风机罩壳34内设有送料叶片36,送料叶片36配装于送料转轴32的末端;
34.所述回收机构4包括固定框41和开合框42,所述固定框41和开合框 42的上端铰接连接,开合框42可绕铰接处向上转动打开。
35.实施例2:
36.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秸秆与棉花分离回收装置,包括机架1、碎料机构2、送料机构3及回收机构4,所述碎料机构2设于机架1前部,送料机构3设于机架1中部,回收机构4设于机架1后上方,其中:
37.所述碎料机构2包括设于机架1底部的碎料转轴21,碎料转轴21上配装刀辊22,刀辊22上设有u形刀座23、u形刀座23上配装碎料刀具24;
38.所述送料机构3包括横向设置的送料筒31,送料筒31的前端设有进料口,侧部设有出料口,送料筒31内设有送料转轴32,送料转轴32上配装送料绞龙33,送料筒31的出料口连接风机罩壳34,风机罩壳34上竖向连接送料管35,送料管35出料口位于回收机构4上方,风机罩壳34内设有送料叶片36,送料叶片36配装于送料转轴32的末端;
39.所述回收机构4包括固定框41和开合框42,所述固定框41和开合框 42的上端铰接连接,开合框42可绕铰接处向上转动打开。
40.所述回收机构4还包括液压卸料机构43,所述液压卸料机构43包括设于固定框41顶部的一组第一支座431、设于开合框42顶部的一组第二支座 432及卸料油缸433,所述卸料油缸433的缸体末端与第一支座431铰接,卸料油缸433的活塞杆末端与第二支座432铰接,且第二支座432高于第一支座431。
41.两个所述第一支座431之间连接第一销轴434,两个第二支座432之间连接第二销轴435,第二销轴435上固定连接一组第三支座436,两个第三支座436之间连接第三销轴437,卸料油缸433的缸体末端与第三销轴437 铰接,卸料油缸433的活塞杆末端与第二销轴
435铰接。
42.所述回收机构4还包括锁紧机构44,所述锁紧机构44包括拉板441、拉杆442、锁扣443及转板444,所述拉板44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销轴 434的末端,拉板44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回力弹簧445连接于固定框41上;所述锁扣443包括锁紧环443

1及锁柄443

2,锁柄443

2末端与转板444 上部铰接,转板444下部铰接于固定框41侧壁上;所述拉杆442上端与拉板441铰接,拉杆442下端与锁紧环443

1铰接;锁扣443的中部通过第二回力弹簧446与转板444下部连接,转板444的上部通过第三回力弹簧447 与固定框41连接;所述开合框42上设有与锁紧环443

1配合的锁销448。
43.实施例3:
44.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秸秆与棉花分离回收装置,包括机架1、碎料机构2、送料机构3、回收机构4、限深机构5及动力机构6,所述碎料机构2设于机架1前部,送料机构3设于机架1中部,回收机构4设于机架1后上方,其中:
45.所述机架1前端设有牵引座11,且牵引座11偏置设于机架1纵向中心轴的一侧,机架1前部和后部均设有横杆12,横杆12上悬挂挡料板13。
46.所述碎料机构2包括设于机架1底部的碎料转轴21,碎料转轴21上配装刀辊22,刀辊22上设有u形刀座23、u形刀座23上配装碎料刀具24;所述碎料刀具24包括中部刀234,中部刀234两侧分别设有一组向外折弯的第一弯刀235和第二弯刀243,第一弯刀235和第二弯刀243之间设有分隔环244。
47.所述送料机构3包括横向设置的送料筒31,送料筒31的前端设有进料口,侧部设有出料口,送料筒31内设有送料转轴32,送料转轴32上配装送料绞龙33,送料筒31的出料口连接风机罩壳34,风机罩壳34上竖向连接送料管35,送料管35出料口位于回收机构4上方,风机罩壳34内设有送料叶片36,送料叶片36配装于送料转轴32的末端;
48.所述回收机构4包括固定框41和开合框42,所述固定框41和开合框 42的上端铰接连接,开合框42可绕铰接处向上转动打开。所述回收机构4 的数量为2个,且两个回收机构4的固定框41之间并列连通。所述回收机构4还包括液压卸料机构43,所述液压卸料机构43包括设于固定框41顶部的一组第一支座431、设于开合框42顶部的一组第二支座432及卸料油缸433,所述卸料油缸433的缸体末端与第一支座431铰接,卸料油缸433 的活塞杆末端与第二支座432铰接,且第二支座432高于第一支座431。两个所述第一支座431之间连接第一销轴434,两个第二支座432之间连接第二销轴435,第二销轴435上固定连接一组第三支座436,两个第三支座436 之间连接第三销轴437,卸料油缸433的缸体末端与第三销轴437铰接,卸料油缸433的活塞杆末端与第二销轴435铰接。所述回收机构4还包括锁紧机构44,所述锁紧机构44包括拉板441、拉杆442、锁扣443及转板444,所述拉板44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销轴434的末端,拉板44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回力弹簧445连接于固定框41上;所述锁扣443包括锁紧环443

1 及锁柄443

2,锁柄443

2末端与转板444上部铰接,转板444下部铰接于固定框41侧壁上;所述拉杆442上端与拉板441铰接,拉杆442下端与锁紧环443

1铰接;锁扣443的中部通过第二回力弹簧446与转板444下部连接,转板444的上部通过第三回力弹簧447与固定框41连接;所述开合框 42上设有与锁紧环443

1配合的锁销448。
49.所述限深机构5包括设于机架1后端下侧的限深辊51,限深辊51的宽度与机架1宽度一致。所述限深辊51的两端分别配装安装架52,安装架 52的上部分别配装于固定套53内
并通过螺栓54紧固,两个固定套53分别固定于机架1后部两侧。
50.所述动力机构6包括蜗轮61及蜗杆62,蜗杆62的动力输出端通过链轮/链条组合63与碎料转轴21传动连接,碎料转轴21与送料转轴32之间通过链轮/链条组合63传动连接。
51.应当注意,在此所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非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现方式,所述实施例只有示例性,其作用只在于提供理解本

技术实现要素:
更为直观明了的方式,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所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就能想到的其它实施方式,及其它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简单替换和各种变化,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