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收割机用捡拾台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61665发布日期:2021-08-24 12:07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铃薯收割机用捡拾台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马铃薯收割机,具体为一种马铃薯收割机用捡拾台总成。



背景技术:

马铃薯收割机是一种能将马铃薯从土壤中挖出并进行收割、抖土、分离茎杆、清除杂余物等工序的自动化农用收割机械,其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当前大部分的马铃薯收割机在工作时,在捡拾台两侧(工作幅宽)外存在着散落的马铃薯秧,致使马铃薯不易捡拾,导致马铃薯收割率及出土率不高,且马铃薯会被薯秧牵扯滚落至捡拾台两侧,造成捡拾遗落及马铃薯表面破损;并且由于马铃薯生长的土壤深度不一,现有的马铃薯收割机无法收割深层土壤内的马铃薯,大量深层土壤内的马铃薯被浪费丢弃,导致马铃薯收净率不高;另外,当前大部分的马铃薯捡拾收割机的捡拾链耙薯秧分离效果不好,增加了马铃薯收割机的负荷,并且还存在损伤马铃薯以及马铃薯回落问题;最后,当前大部分的马铃薯收获前都存在着地埋的滴灌管,滴灌管的存在对马铃薯的收获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滴灌管如果进入到收割机里会造成马铃薯的损坏,如果靠人工去转移滴灌管,则会提高人力成本,降低工作效率。

通过公开专利检索,发现以下对比文件:

一种马铃薯收割机机头(cn205082217u)公开了一种结构合理,能做出合理的挖掘动作,具有去叶、断根能力,收割过程的连续性好,且不易损伤块茎的马铃薯收割机机头。它包括动力总成、机头架,机头架上设有公转刀架、公转轴,公转刀架上设有中心轮轴,中心轮轴上设有中心齿轮,中心齿轮与中心轮轴转动配合,公转刀架上设有若干过渡轮轴、若干自转轮轴,过渡轮轴上设有过渡齿轮,自转轮轴上设有自转齿轮,自转齿轮与过渡齿轮一一对应,自转齿轮与对应的过渡齿轮啮合,过渡齿轮与中心齿轮啮合,自转齿轮上设有下挖刀轴,下挖刀轴上设有下挖刀,机头架上设有预打叶刀转轴,预打叶刀转轴上设有若干打叶刀,机头架上还设有后铲根刀,后铲根刀后方设有接料输送带。

经分析,上述公开专利中的收割机机头与本申请在结构及功能上均存在较大差异,故不影响本申请的新颖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马铃薯收割机用捡拾台总成,该马铃薯收割机用捡拾台总成采用切秧装置切除捡拾台两侧的薯秧;采用初筛进料装置挖掘土壤深层马铃薯并对薯秧及泥土进行初筛;采用链耙对马铃薯、薯秧及残余泥土进行输送以及分离筛选,有效提高了马铃薯的收净率,以及马铃薯表皮的完整性,降低了薯秧及泥土对马铃薯收割作业的不利影响。

一种马铃薯收割机用捡拾台总成,包括捡拾台、链耙、初筛进料装置及切秧装置,其中捡拾台内部转动连接链耙,捡拾台进料端的底部安装初筛进料装置,捡拾台进料端的两个竖向侧壁上固定跨接门型固定架,且捡拾台的侧壁上设置有为链耙提供旋转动力的第一动力单元,以及为初筛进料装置提供旋转动力的第二动力单元;门型固定架的两侧对称设置切秧装置,该切秧装置及捡拾台的两侧壁上均对称固装有滴灌管导向钢圈。

而且,链耙包括侧链条、中部链条及多根平行并间隔设置的链耙杆,其中链耙杆的两端均固接侧链条,链耙杆的中部穿透并转动连接中部链条;侧链条及中部链条均由捡拾台转动支撑;链耙杆包括多根等间隔设置的光杆及托拉杆,其中光杆及托拉杆的外周均复合包裹有橡胶层,并且托拉杆的橡胶层外部制出有交错排列的多排指状橡胶棒。

而且,捡拾台的中部固装有多根固定横梁,捡拾台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多个滚动支撑侧链条的侧链辊,且捡拾台的侧壁中部转动连接有支撑并抖动链耙杆的抖链辊;固定横梁上转动安装有多个支撑中部链条的中部链辊。

而且,第一动力单元包括第一液压马达、主动轴及从动轴,其中主动轴及从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捡拾台转动连接,且主动轴及从动轴上转动套装链耙;第一液压马达固装在捡拾台侧壁上,该第一液压马达的输出端通过传动链与主动轴的一端动力连接。

而且,初筛进料装置包括在捡拾台的进料端依次设置的捡拾铲、第一筛辊及第二筛辊;捡拾铲倾斜向下设置,且捡拾铲的两端与捡拾台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筛辊及第二筛辊的两端均穿透并与捡拾台的两侧壁转动连接,其中第一筛辊的截面直径小于第二筛辊的截面直径,且第一筛辊及第二筛辊均由第二动力单元提供相同角速度的旋转动力。

而且,第二动力单元包括第二液压马达、主动链条、从动链条及多个直径相同的齿盘,其中多个直径相同的齿盘分别同轴固接在第一筛辊及第二筛辊的端部;第二液压马达的输出端与第二筛辊的齿盘上缠绕有主动链条,且第二筛辊的齿盘与第一筛辊的齿盘上缠绕有从动链条。

而且,切秧装置的固定端固接在门型固定架上,切秧装置的活动端切入土壤并由收割机行驶提供旋转动力,该切秧装置包括固定管、摇摆管、圆盘刀及浮动式减震器,其中固定管的上端固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下端铰装连接摇摆管,固定管的中部铰装连接浮动式减震器的固定端;摇摆管的下部转动连接圆盘刀,且摇摆管的上铰装连接浮动式减震器的活动端。

而且,固定管的顶端沿径向方向焊接固装固定板,且固定板通过u型螺栓与门型固定架的横梁绑扎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马铃薯收割机用捡拾台总成,由捡拾台提供主体支撑,捡拾台内转动支撑链耙,由链耙滚动输送马铃薯;捡拾台上的固定横梁、侧链辊及中部链辊用于为链耙提供转动支撑,而抖链辊用于为链耙杆提供抖动力,最后由第一动力单元的液压马达带动主动轴旋转,进而为主动轴及从动轴上套装的链耙提供旋转动力;将链耙杆设计为每间隔四根光杆便设置一根托拉杆的间隔排列结构,并且在托拉杆上设置两排指状橡胶棒,其中光杆用于支撑马铃薯,而托拉杆上交错排列的两排指状橡胶棒用于缠绕薯秧;薯秧缠绕后可通过抖链辊抖除马铃薯表面泥土,并且便于马铃薯的薯秧分离,避免抖动过程中马铃薯回落,避免破坏马铃薯表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马铃薯收割机用捡拾台总成,其切秧装置通过固定管及固定板与捡拾台前端的固定连接,为切秧装置提供固定支撑,用于将收割机向前行驶的动力传导至切秧装置上;通过固定管铰装连接摇摆管,并且由摇摆管为圆盘刀提供旋转支撑,由浮动式减震器为摇摆管提供向下自适应的切割力;由固定管、摇摆管及浮动式减震器形成圆盘刀的三角支撑体系,有效提高捡拾台两侧捡拾马铃薯的秧苗切割率,避免秧苗带动马铃薯落出捡拾台而导致马铃薯表面破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马铃薯收割机用捡拾台总成,通过倾斜固设于捡拾台最前方的捡拾铲切入土壤,便于整体初筛进料装置在土壤内行进且降低收割机的前行阻力;通过第一筛辊及第二筛辊在土壤内翻转进而将深层土壤内的马铃薯输送至捡拾台上,需要注意的是齿盘的直径相同致使第一筛辊及第二筛辊旋转的角速度相同,但第一筛辊的直径小于第二筛辊的直径,对位于第一筛辊与第二筛辊之间的马铃薯进行拉拔动作,可对马铃薯上的秧苗进行拉拔初筛,便于抖落马铃薯上残余的泥土;最后通过第二液压马达、主动链条及从动链条为第一筛辊及第二筛辊提供旋转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马铃薯收割机用捡拾台总成,通过滴灌管导向钢圈活动挂接滴灌管,其中滴灌管位于捡拾台进料侧的一端埋设于待收货马铃薯的土壤中,滴灌管的另一端由收割机车轮压紧,滴灌管的中部由多个滴灌管导向钢圈导向,可有效避免滴灌管进入捡拾台对马铃薯收割作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马铃薯收割机用捡拾台总成,采用切秧装置切除捡拾台两侧的薯秧;采用初筛进料装置挖掘土壤深层马铃薯并对薯秧及泥土进行初筛;采用链耙对马铃薯、薯秧及残余泥土进行输送以及分离筛选,最后采用滴灌管导向钢圈剥离土壤中的滴灌管。该捡拾台总成有效提高了马铃薯的收净率,确保了马铃薯表皮的完整性,降低了薯秧及泥土对马铃薯收割作业的不利影响,是一种具有较高创造性的马铃薯收割机用捡拾台总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捡拾台总成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捡拾台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捡拾台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托拉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初筛进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动力单元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切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捡拾台;2-链耙;3-门型固定架;4-切秧装置;5-初筛进料装置;6-第二动力单元;7-滴灌管导向钢圈;8-第一动力单元;9-侧链条;10-中部链条;11-光杆;12-托拉杆;13-从动轴;14-主动轴;15-传动链;16-第一液压马达;17-中部链辊;18-固定横梁;19-抖链辊;20-侧链辊;21-第二液压马达;22-固定管;23-浮动式减震器;24-摇摆管;25-圆盘刀;26-捡拾铲;27-第一筛辊;28-第二筛辊;29-橡胶层;30-指状橡胶棒;31-主动链条;32-从动链条;33-齿盘;34-u型螺栓;35-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马铃薯收割机用捡拾台总成,包括捡拾台1、链耙2、初筛进料装置6及切秧装置4,其中捡拾台内部转动连接链耙,捡拾台进料端的底部安装初筛进料装置,捡拾台进料端的两个竖向侧壁上固定跨接门型固定架3,且捡拾台的侧壁上设置有为链耙提供旋转动力的第一动力单元8,以及为初筛进料装置提供旋转动力的第二动力单元6;门型固定架的两侧对称设置切秧装置,该切秧装置及捡拾台的两侧壁上均对称固装有滴灌管导向钢圈7。

而且,链耙包括侧链条9、中部链条10及多根平行并间隔设置的链耙杆,其中链耙杆的两端均固接侧链条,链耙杆的中部穿透并转动连接中部链条;侧链条及中部链条均由捡拾台转动支撑;链耙杆包括多根等间隔设置的光杆11及托拉杆12,其中光杆及托拉杆的外周均复合包裹有橡胶层29,并且托拉杆的橡胶层外部制出有交错排列的多排指状橡胶棒30。

而且,捡拾台的中部固装有多根固定横梁18,捡拾台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多个滚动支撑侧链条的侧链辊20,且捡拾台的侧壁中部转动连接有支撑并抖动链耙杆的抖链辊19;固定横梁上转动安装有多个支撑中部链条的中部链辊17。

而且,第一动力单元包括第一液压马达16、主动轴14及从动轴1,其中主动轴及从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捡拾台转动连接,且主动轴及从动轴上转动套装链耙;第一液压马达固装在捡拾台侧壁上,该第一液压马达的输出端通过传动链15与主动轴的一端动力连接。

而且,初筛进料装置包括在捡拾台的进料端依次设置的捡拾铲26、第一筛辊27及第二筛辊28;捡拾铲倾斜向下设置,且捡拾铲的两端与捡拾台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筛辊及第二筛辊的两端均穿透并与捡拾台的两侧壁转动连接,其中第一筛辊的截面直径小于第二筛辊的截面直径,且第一筛辊及第二筛辊均由第二动力单元提供相同角速度的旋转动力。

而且,第二动力单元包括第二液压马达21、主动链条31、从动链条32及多个直径相同的齿盘33,其中多个直径相同的齿盘分别同轴固接在第一筛辊及第二筛辊的端部;第二液压马达的输出端与第二筛辊的齿盘上缠绕有主动链条,且第二筛辊的齿盘与第一筛辊的齿盘上缠绕有从动链条。

而且,切秧装置的固定端固接在门型固定架上,切秧装置的活动端切入土壤并由收割机行驶提供旋转动力,该切秧装置包括固定管22、摇摆管24、圆盘刀25及浮动式减震器23,其中固定管的上端固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下端铰装连接摇摆管,固定管的中部铰装连接浮动式减震器的固定端;摇摆管的下部转动连接圆盘刀,且摇摆管的上铰装连接浮动式减震器的活动端。

而且,固定管的顶端沿径向方向焊接固装固定板35,且固定板通过u型螺栓34与门型固定架的横梁绑扎固定。

另外,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浮动式减震器及捡拾台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成熟产品;

另外,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第一液压马达及第二液压马达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成熟产品;

另外,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在捡拾台最前端前侧设计捡拾铲,捡拾铲有一定角度,便于切入深层土壤;

另外,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在捡拾台链耙前侧设计两个筛辊(第一筛辊及第二筛辊),两筛辊工作时与捡拾台的输送角度保持一致,两个筛辊工作状态下伸进土里,在旋转过程中减少泥土的堆积,马铃薯通过两个筛辊的过渡,很快输送至捡拾链耙上;

另外,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第一筛辊的回转直径必须小于第二筛辊的直径,便于筛辊伸进泥土里,减少行进阻力;

另外,本实用新型优选的,链耙杆两端与侧链条的固定连接方式,以及链耙杆中部与中部链条的转动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成熟技术手段。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提供一种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马铃薯收割机用捡拾台总成,包括捡拾台、链耙、初筛进料装置、切秧装置及滴灌管导向钢圈,其中:

切秧装置:设置于捡拾台前端两侧并插入至土壤内部,由收割机前行提供旋转动力,可将将工作幅宽(捡拾台两侧)外的马铃薯秧切断,防止工作区域(捡拾台区域)内的马铃薯滚落至捡拾台外侧;该切秧装置对称设置在捡拾台两侧,且切秧装置装配有固定管和摆臂管,该固定管和摆臂管以浮动式减震器自适应缓冲连接,在摆臂管上装配圆盘刀;圆盘刀是采用特殊材质制作,本身具有自清洁功能,不易粘土,浮动式减震器的设计会防止遇到石块等碰撞时造成圆盘刀损坏,并对整个捡拾台有辅助支撑(提供自适应下压力)作用;最后圆盘刀不需提供额外动力,依靠收割机行走的前进动力与土壤的摩擦力共同为圆盘刀提供旋转动力,并且经过圆盘刀切秧后,可有效降低收割机的行驶阻力。

初筛进料装置:设置在捡拾台的最前端并插入至土壤内部,其中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捡拾铲、第一筛辊及第二筛辊,其中第一筛辊与第二筛辊的转速相同但第一筛辊的直径小于第二筛辊的直径;工作过程中,捡拾铲首先插入土壤之中将深层马铃薯铲起,而后马铃薯依次经第一筛辊及第二筛辊输送至捡拾台上,输送过程中位于第一筛辊与第二筛辊之间的马铃薯受到两个筛辊同向同速但不同直径的拉拔旋转力,对马铃薯上的秧苗及泥土进行初筛,落下的秧苗及泥土经筛杆与辊轴之间的缝隙落下,从而实现在提高马铃薯收净率的同时对马铃薯上的秧苗及残余泥土进行初筛。该初筛进料装置可保证挖掘马铃薯的吃土深度,杜绝掩埋薯的遗落问题,提高收净率;可防止铲后壅土,解决捡拾链耙不能伸进土里的问题,提高捡拾效率;可降低捡拾台的阻力,增加马铃薯输送的顺畅性。

捡拾台、链耙:每隔四个光杆便设置一根托拉杆,由光杆及托拉杆共同构成链耙杆,并且由链耙杆、侧链条及中部链条共同构成链耙;由托拉杆上的指状橡胶棒拨动泥土与马铃薯,加快薯土分离,指状橡胶棒挂着马铃薯秧,与捡拾链台出料端的拉秧辊配合加快薯秧分离;解决马铃薯的薯秧分离效果不好的问题,且解决马铃薯的回落以及马铃薯的破皮问题。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指状橡胶棒的材质为橡胶,高度为30mm,可以避免马铃薯的回落,在光杆及托拉杆上都做了裹胶处理,有效避免了马铃薯表皮的损伤。

滴灌管导向钢圈:用以将滴灌管转移出马铃薯捡拾台的工作区域,在马铃薯收割机的捡拾台两侧各加两个滴灌管导向钢圈,使滴灌管套入滴灌管导向钢圈,捡拾马铃薯的同时,将掺杂在土壤内的滴灌管转移出捡拾工作区域,避免滴灌管进入捡拾台造成马铃薯的损坏,或捡拾台被滴灌管缠绕抱死。因滴灌管的长度长,对滴灌管导向钢圈的阻力比较大,容易使其变形,变形后的滴灌管导向钢圈的导向效果不佳,根据试验效果,滴灌管导向钢圈的材料选用圆钢8/20,不易变形。并且滴灌管导向钢圈在马铃薯捡拾台两侧所处的高度及相对位置为前高后低,即靠近捡拾台进料侧的滴灌管导向钢圈高度高于靠近捡拾台出料侧的滴灌管导向钢圈高度,便于最后将滴灌管导向输送至收割机车轮下,随着收割机前行拉紧滴灌管。有效改进解决了滴灌管的转移问题,显著提高了马铃薯的捡拾效率,滴灌管导向钢圈为滴灌管提供导向输送,阻力变小,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未述之处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成熟产品及成熟技术手段。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