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繁殖释放卡

文档序号:25546967发布日期:2021-06-22 15:0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繁殖释放卡

本实用新型属于繁殖释放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繁殖释放卡。



背景技术:

平腹小蜂(anastatussp.)是荔枝蝽、茶翅蝽等果树蝽类害虫重要卵寄生蜂,成虫在果树上活动,寻找蝽蟓卵,把卵产在蝽蟓卵内,幼虫孵化后吸食蝽蟓卵液,消灭蝽蟓于卵期,平腹小蜂在蝽蟓卵内发育完成后羽化出成虫又可寄生更多的蝽蟓卵。广东省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对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蟓进行了系统研究,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深圳、广州等近10多万棵荔枝树上连续使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蟓,蝽蟓卵寄生率达89.32%-90.18%,而对照区仅为0%-11.5%;放蜂区蝽蟓若虫残留密度为0头/㎡-2头/㎡,而用药区则达30.9头/㎡,平腹小蜂对荔枝蝽起到了显著的控制效果。平腹小蜂对梨、桃、苹果、李子、杏等重要害虫茶翅蝽也有较好控制效果,对第1代茶翅蝽卵的寄生率平均为64.7%,对第2代茶翅蝽卵的寄生率平均为52.6%,而未放蜂果园,茶翅蝽卵寄生率为0%,放蜂果园茶翅蝽危害水平明显降低。广东长期以来坚持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不仅有效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同时也保护了环境。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9914814u,实用新型的名称一种繁殖释放卡及对折式繁殖释放卡,所述繁殖释放卡,卡片本体的上方为开孔区,卡片本体的下方为用于粘附平腹小蜂寄生卵的粘卵区,卡片本体上还设置有通向挂的快撕线,快撕线穿过所述卡片本体的重心;所述对折式繁殖释放卡,第一卡体与第二卡体为上述繁殖释放卡,两个卡体的快撕线相连,两个卡体沿对折线对折,上述繁殖释放卡具有以下缺陷:

第一:上述的繁殖释放卡虽然可以快速将卡体安置到树枝上,但是由于是将树枝穿进到自身内部,所以使得当有大风时,卡体会非常容易受到风的影响被树枝撕裂开来,且稳定些也不高,会随着风一起摇摆。

第二:正是由于具有大风,卵平铺在卡体表面,会非常的危险,卵受到风力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滑落以及掉落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繁殖释放卡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繁殖释放卡,以解决上述卡体会非常容易受到风的影响被树枝撕裂开来,且稳定些也不高,卵受到风力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滑落以及掉落的问题。一种繁殖释放卡,包括繁殖释放卡主体,小蜂粘卵区,主体对折线和繁殖卡挂钩,其中:所述繁殖释放卡主体端面设置有两个所述小蜂粘卵区;所述繁殖释放卡主体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个所述主体对折线;所述繁殖释放卡主体上下两个部分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繁殖卡挂钩;所述繁殖卡挂钩一共设置有两个;所述繁殖卡挂钩包括主挂钩,主体连接挂钩,固定插入凸起,弯曲线和树枝卡主环区。

所述繁殖释放卡主体自身的厚度不低于2厘米;两个所述小蜂粘卵区以对称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繁殖释放卡主体端面两侧;两个所述小蜂粘卵区都是采用直槽口凹槽制成的凹槽粘卵区;两个所述小蜂粘卵区的深度最少要有0.5厘米;两个所述小蜂粘卵区中间线被所述主体对折线穿过;两个所述小蜂粘卵区内部设置有白乳胶。

两个所述繁殖卡挂钩均穿过所述繁殖释放卡主体上下两端中心位置,两个所述繁殖卡挂钩穿过的端距离所述繁殖释放卡主体边棱处最少有2厘米的间距;两个所述繁殖卡挂钩之间的间距最少有3厘米。

所述主挂钩一端与所述主体连接挂钩相连,所述主挂钩另一端内侧位置设置有多个所述固定插入凸起,所述固定插入凸起上方位置设置有一个所述弯曲线;所述主挂钩内侧中心位置的区域为所述树枝卡主环区。

所述主挂钩为半圆‘u’形结构;所述主体连接挂钩是采用‘u’形结构制成的固定连接钩;所述主体连接挂钩内侧中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繁殖释放卡主体自身的厚度;所述主体连接挂钩是通过加紧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繁殖释放卡主体上;所述树枝卡主环区的直径最少为5厘米;所述树枝卡主环区与小直径树枝相接触;所述固定插入凸起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固定插入凸起都是采用圆锥凸起制成的卡主体;所述繁殖卡挂钩的厚度最少有1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小蜂粘卵区的设置可以通过自身直槽口凹槽将卵保护起来,减少风力与卵的接触面积,便于将卵保护起来,且防止卵被风力挂落。

2.本实用新型繁殖卡挂钩的设置是通过自身结构悬挂在树枝上,避免树枝通过风力将繁殖释放卡主体从内向外撕裂开来,降低本体自身毁坏率。

3.本实用新型固定插入凸起的设置是通过自身插入到树枝上,使得将本体自身牢固的的固定在树枝上,减少本体自身受到风力而出现摇摆的状态,便于避免卵因受到摇摆被甩出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繁殖卡挂钩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繁殖释放卡主体,2-小蜂粘卵区,3-主体对折线,4-繁殖卡挂钩,4-繁殖卡挂钩,41-主挂钩,42-主体连接挂钩,43-固定插入凸起,44-弯曲线,45-树枝卡主环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繁殖释放卡,包括繁殖释放卡主体1,小蜂粘卵区2,主体对折线3,繁殖卡挂钩4,繁殖卡挂钩4,主挂钩41,主体连接挂钩42,固定插入凸起43,弯曲线44和树枝卡主环区45,其中:所述繁殖释放卡主体1端面设置有两个所述小蜂粘卵区2;所述繁殖释放卡主体1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个所述主体对折线3;所述繁殖释放卡主体1上下两个部分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繁殖卡挂钩4;所述繁殖释放卡主体1自身的厚度不低于2厘米;两个所述小蜂粘卵区2以对称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繁殖释放卡主体1端面两侧;两个所述小蜂粘卵区2都是采用直槽口凹槽制成的凹槽粘卵区;两个所述小蜂粘卵区2的深度最少要有0.5厘米;两个所述小蜂粘卵区2中间线被所述主体对折线3穿过;两个所述小蜂粘卵区2内部设置有白乳胶;两个所述繁殖卡挂钩4均穿过所述繁殖释放卡主体1上下两端中心位置,两个所述繁殖卡挂钩4穿过的端距离所述繁殖释放卡主体1边棱处最少有2厘米的间距;两个所述繁殖卡挂钩4之间的间距最少有3厘米。

实施例:

在生产、安装和组装繁殖释放卡时:主挂钩41一端与主体连接挂钩42相连,主挂钩41另一端内侧位置设置有多个固定插入凸起43,固定插入凸起43上方位置设置有一个弯曲线44,主挂钩41内侧中心位置的区域为树枝卡主环区45,主挂钩41为半圆‘u’形结构,主体连接挂钩42是采用‘u’形结构制成的固定连接钩,主体连接挂钩42内侧中间的间距小于繁殖释放卡主体1自身的厚度,主体连接挂钩42是通过加紧的方式固定在繁殖释放卡主体1上,树枝卡主环区45的直径最少为5厘米,树枝卡主环区45与小直径树枝相接触,固定插入凸起43设置有三个,三个固定插入凸起43都是采用圆锥凸起制成的卡主体,繁殖卡挂钩4的厚度最少有1厘米。

由图1,2,3可看出的实施步骤:

在需要固定繁殖释放卡主体1时,优先将繁殖卡挂钩4放置带细小树枝上(如果下方也具有细小树枝,那么两个繁殖卡挂钩4都可以钩在树枝上,如果下方没有或是上方没有,则该一方不必钩挂),钩挂住细小树枝后,进行按压主挂钩41另一端,此时,主挂钩41另一端通过弯曲线44会向内收缩,这时主挂钩41另一端内侧的固定插入凸起43便会进入到细小树枝内部,从而将本体自身固定到树枝上,当大风来临时,小蜂粘卵区2内部的卵,会受到小蜂粘卵区2的保护,小蜂粘卵区2内壁还会避免卵被吹到,上述工作过程有利于为:小蜂粘卵区的设置可以通过自身直槽口凹槽将卵保护起来,减少风力与卵的接触面积,便于将卵保护起来,且防止卵被风力挂落,繁殖卡挂钩的设置是通过自身结构悬挂在树枝上,避免树枝通过风力将繁殖释放卡主体从内向外撕裂开来,降低本体自身毁坏率,固定插入凸起的设置是通过自身插入到树枝上,使得将本体自身牢固的的固定在树枝上,减少本体自身受到风力而出现摇摆的状态,便于避免卵因受到摇摆被甩出的情况发生。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