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番茄育苗的臭氧消毒通道

文档序号:26197006发布日期:2021-08-10 13:5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番茄育苗的臭氧消毒通道

本实用新型属于番茄育苗的臭氧消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番茄育苗的臭氧消毒通道。



背景技术:

在我国番茄的育苗和栽培过程中,灰霉病是番茄上危害较重且常见的病害,各菜区都发生,是育苗栽培番茄的重要病害。针对番茄在育苗和栽培过程中灰霉病发病条件,防治番茄灰霉病的主要措施有:一、通过低温阴雨天天气使用暖风机间断鼓风(每1-2小时鼓吹暖风10-20分钟,既增加温室温度降低湿度又不损伤番茄)以及辅助使用流滴膜,前部悬挂塑料薄膜,改善种植地全地覆盖地膜,膜下浇水等措施增加温室温度降低湿度;安装补光设备,后墙悬挂反光膜增加光照。达到降低番茄灰霉病发病条件。通过集中培育壮苗、温棚消毒减少菌源;二、通过棚室设置消毒室避免育苗和栽培人员、工具带毒传病;三、利用番茄整枝打杈除去老弱病叶,伤口涂抹快速愈合剂,摘花及在蘸花(喷花)时加异菌脲或腐霉利等措施阻断灰霉病分生孢子依靠气流传播,从寄主伤口或衰老器官侵入致病。

其中利用消毒室避免育苗和栽培人员、工具带毒传病是一条重要而且行之有效的措施,同时也是确保从根源上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有力措施。现有技术中对育苗和栽培人员、工具的消毒室一般设备简陋,自动化程度低,消毒效果不好,不能从根源上彻底切断番茄灰霉病的传播源。发明人基于现有中的上述缺陷研发了一种用于番茄育苗的臭氧消毒通道,能够对育苗和栽培人员、工具进行高效消毒,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番茄育苗的臭氧消毒通道,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对育苗和栽培人员、工具进行高效消毒;臭氧杀菌的原理是:臭氧能与细菌细胞壁脂类双键反应,穿入菌体内部,作用于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从而导致细菌死亡;臭氧杀菌的特点是杀菌迅速,能够快速地对菌体消杀。本实用新型利用臭氧为消杀介质,通过自动化程度到的封闭式通道,可以对进入温棚中的育苗和栽培人员和工具进行消毒处理,从番茄灰霉病的传播根源上进行防治。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番茄育苗的臭氧消毒通道,包括氧气罐、减压阀、变频器、冷却散热器;氧气罐竖直设置在放置平台的后侧位置,减压阀固定设置在氧气罐的上部位置;变频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放置平台的左侧中间位置;冷却散热器固定设置在放电室上部中间位置,所述放电室固定设置在消毒通道的上部左侧位置,放电室用于将氧气制成臭氧;所述消毒通道为长方体结构,消毒通道的左右侧面用透明玻璃封闭制成,消毒通道的前侧设置有前自动门,所述消毒通道的后侧设置有后自动门;所述消毒通道的前自动门和后自动门的接驳处设置有出入平台,红外线传感器固定设置在前出入平台的后侧中间位置,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前自动门的控制系统固定连接;延时控制器固定设置在箱式送风机的右侧后端位置,所述延时控制器与所述箱式送风机和后自动门通过导线固定连接;所述氧气罐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冷却散热器固定连接,从冷却散热器出来的氧气通过连接管输送到放电室中,并进过放电室制成的臭氧通过连接管输送到箱式送风机中,利用箱式送风机将臭氧出入到所述消毒通道中对育苗或栽培人员进行消毒。

所述冷却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散热器本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放电室的上部中间位置;冷却水进口固定设置在散热器本体的上部前侧位置,冷却水出口固定设置在冷却水进口的后侧位置;氧气进口固定设置在冷却水出口的后侧位置,氧气出口固定设置在散热器本体的前侧面底部位置。

所述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通过输水管与循环泵固定连接,形成通过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和散热器本体的冷却循环散热结构。

所述放电室包括正极线端,正极线端固定设置在放电室本体的前端位置,负极线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放电室本体的后端位置,电阻固定设置在放电室的内部,所述电阻的左端与正极线端固定连接,电阻的右端与负极线端固定连接;进氧气口固定设置在放电室本体的上部后端,臭氧出口固定设置在放电室本体的上部前端。

所述氧气进口与氧气罐减压阀的出口端通过气管固定连接,氧气出口通过气管与放电室的进氧气口固定连接。

所述箱式送风机包括送风机本体,送风机本体固定设置在消毒通道的顶部位置,所述送风机本体的左侧设置有臭氧储存室,所述臭氧储存室与送风机本体的右侧连通;送风电机固定设置在送风机本体的右侧上部位置,风叶固定设置在送风电机的下部动力输出轴上,用于将臭氧储存室中的臭氧排送到消毒通道中;换风口固定设置在送风机本体的前侧和右侧位置,臭氧进口固定设置在送风机本体的前端左侧位置,臭氧进口与所述臭氧储存室连通。

所述臭氧出口通过气管与臭氧进口固定连接。

所述延时控制器与箱式送风机的送风电机和后自动门的控制系统通过导线固定连接,用于控制送风电机的送风时间,并延时控制后自动门开闭。

这种用于番茄育苗的臭氧消毒通道的使用过程为:当育苗或栽培番茄人员以及工具在进入温棚之前需要消毒时,首先育苗或栽培番茄人员连同工具,站在消毒通道的前出入平台上,此时红外线传感器感应到育苗或栽培番茄人员,并向前自动门的自动控制系统发送开门的控制指令,此时前自动门自动打开,当育苗或栽培番茄人员进入到消毒通道中后,红外线传感器没有感应到信号,由前自动门的控制系统控制前自动门关闭;与此同时氧气罐的减压阀通过气管向冷却散热器氧气进口中输送氧气,并经过冷却散热器冷却后,通过氧气出口将氧气经过进氧气口输送到放电室中,利用电源和变频器通过正极线端和负极线端向放电室的电阻提供一定频率的电源,形成电磁感应将氧气制成臭氧,并通过臭氧出口通过气管以及臭氧进口输送到臭氧储存室中,此时延时控制器按照所设定的时间,控制送风电机转动,并同时带动风叶转动,将臭氧储存室中的臭氧通过风叶的转动,排放到消毒通道中,对育苗或栽培番茄人员连同工具一起消毒处理,当送风电机转动到延时控制所的设定的时间后,延时控制器控制送风电机停止转动,并延时控制后自动门自动开启,此时消毒处理完成,后自动门自动关闭。

所述氧气罐竖直设置在放置平台的后侧位置,减压阀固定设置在氧气罐的上部位置;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放电室提供制取臭氧的氧气。

所述变频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放置平台的左侧中间位置;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变频器和电源的配合,向放电室提供适合制取臭氧的电源频率,为臭氧在放电室中的制取提供条件。

所述冷却散热器固定设置在放电室上部中间位置,所述放电室固定设置在消毒通道的上部左侧位置,放电室用于将氧气制成臭氧;冷却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散热器本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放电室的上部中间位置;冷却水进口固定设置在散热器本体的上部前侧位置,冷却水出口固定设置在冷却水进口的后侧位置;氧气进口固定设置在冷却水出口的后侧位置,氧气出口固定设置在散热器本体的前侧面底部位置。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冷却散热器的设置,为氧气提供冷却的作用,为氧气制取臭氧提高了前提条件。

所述消毒通道为长方体结构,消毒通道的左右侧面用透明玻璃封闭制成,消毒通道的前侧设置有前自动门,所述消毒通道的后侧设置有后自动门;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前自动门和后自动门的设置,提供了便于利用臭氧封闭消毒的空间。

所述延时控制器固定设置在箱式送风机的右侧后端位置,所述延时控制器与所述箱式送风机和后自动门通过导线固定连接;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延时控制器的设置,一方面控制了送风电机的转动时间,同时延时控制了后自动门的自动启闭。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固定设置在前出入平台的后侧中间位置,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前自动门的控制系统固定连接;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当红外线传感器感应到育苗或栽培番茄人员,并向前自动门的自动控制系统发送开门的控制指令,此时前自动门自动打开,当育苗或栽培番茄人员进入到消毒通道中后,红外线传感器没有感应到信号,由前自动门的控制系统控制前自动门关闭;实现了对前自动门的自动控制。

所述放电室包括正极线端,正极线端固定设置在放电室本体的前端位置,负极线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放电室本体的后端位置,电阻固定设置在放电室的内部,所述电阻的左端与正极线端固定连接,电阻的右端与负极线端固定连接;进氧气口固定设置在放电室本体的上部后端,臭氧出口固定设置在放电室本体的上部前端。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电阻的设置,利用电源和变频器通过正极线端和负极线端向放电室的电阻提供一定频率的电源,形成电磁感应将氧气制成臭氧,以便利用臭氧通过消毒通道对育苗或栽培番茄人员以及工具进行消毒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番茄育苗的臭氧消毒通道,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对育苗和栽培人员、工具进行高效消毒;提高了对育苗和栽培人员、工具的消毒效果,有效防止了番茄灰霉病的传播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囊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箱式送风机的内部正视图;

图中标记:1、氧气罐,2、减压阀,3、变频器,4、冷却散热器,41、散热器本体,42、冷却水进口,43、冷却水出口,44、氧气进口,45、氧气出口气,5、放电室,51、正极线端,52、负极线端,53、电阻,54、进氧气口,55、臭氧出口,6、消毒通道,7、放置平台,8、前自动门,9、后自动门,10、红外传感器,11、延时控制器,12、箱式送风机,121、送风机本体,122、送风电机,123、风叶,124、换风口,125、臭氧储存室,126、臭氧进气口13、出入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番茄育苗的臭氧消毒通道,包括氧气罐1、减压阀2、变频器3、冷却散热器4;氧气罐1竖直设置在放置平台7的后侧位置,减压阀2固定设置在氧气罐1的上部位置;变频器3固定设置在所述放置平台7的左侧中间位置;冷却散热器4固定设置在放电室5上部中间位置,所述放电室5固定设置在消毒通道6的上部左侧位置,放电室5用于将氧气制成臭氧;所述消毒通道6为长方体结构,消毒通道6的左右侧面用透明玻璃封闭制成,消毒通道6的前侧设置有前自动门8,所述消毒通道6的后侧设置有后自动门9;所述消毒通道6的前自动门8和后自动门9的接驳处设置有出入平台,红外线传感器10固定设置在前出入平台13的后侧中间位置,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0与前自动门8的控制系统固定连接;延时控制器11固定设置在箱式送风机12的右侧后端位置,所述延时控制器11与所述箱式送风机12和后自动门9通过导线固定连接;所述氧气罐1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冷却散热器4固定连接,从冷却散热器4出来的氧气通过连接管输送到放电室5中,并进过放电室5制成的臭氧通过连接管输送到箱式送风机12中,利用箱式送风机12将臭氧出入到所述消毒通道6中对育苗或栽培人员进行消毒。

所述冷却散热器4包括散热器本体41,散热器本体41固定设置在所述放电室5的上部中间位置;冷却水进口42固定设置在散热器本体41的上部前侧位置,冷却水出口43固定设置在冷却水进口42的后侧位置;氧气进口44固定设置在冷却水出口43的后侧位置,氧气出口45固定设置在散热器本体41的前侧面底部位置。

所述冷却水进口42和冷却水出口43通过输水管与循环泵固定连接,形成通过冷却水进口42、冷却水出口43和散热器本体41的冷却循环散热结构。

所述放电室5包括正极线端51,正极线端51固定设置在放电室5本体的前端位置,负极线端52固定设置在所述放电室5本体的后端位置,电阻53固定设置在放电室5的内部,所述电阻53的左端与正极线端51固定连接,电阻53的右端与负极线端53固定连接;进氧气口54固定设置在放电室5本体的上部后端,臭氧出口55固定设置在放电室5本体的上部前端。

所述氧气进口44与氧气罐1减压阀2的出口端通过气管固定连接,氧气出口45通过气管与放电室5的进氧气口54固定连接。

所述箱式送风机12包括送风机本体121,送风机本体121固定设置在消毒通道6的顶部位置,所述送风机本体121的左侧设置有臭氧储存室125,所述臭氧储存室125与送风机本体121的右侧连通;送风电机122固定设置在送风机本体121的右侧上部位置,风叶123固定设置在送风电机122的下部动力输出轴上,用于将臭氧储存室125中的臭氧排送到消毒通道6中;换风口124固定设置在送风机本体121的前侧和右侧位置,臭氧进口126固定设置在送风机本体121的前端左侧位置,臭氧进口126与所述臭氧储存室125连通。

所述臭氧出口55通过气管与臭氧进口126固定连接。

所述延时控制器11与箱式送风机12的送风电机122和后自动门9的控制系统通过导线固定连接,用于控制送风电机122的送风时间,并延时控制后自动门9开闭。

这种用于番茄育苗的臭氧消毒通道的使用过程为:当育苗或栽培番茄人员以及工具在进入温棚之前需要消毒时,首先育苗或栽培番茄人员连同工具,站在消毒通道6的前出入平台13上,此时红外线传感器10感应到育苗或栽培番茄人员,并向前自动门8的自动控制系统发送开门的控制指令,此时前自动门8自动打开,当育苗或栽培番茄人员进入到消毒通道中后,红外线传感器10没有感应到信号,由前自动门8的控制系统控制前自动门8关闭;与此同时氧气罐1的减压阀2通过气管向冷却散热器4氧气进口44中输送氧气,并经过冷却散热器4冷却后,通过氧气出口45将氧气经过进氧气口54输送到放电室5中,利用电源和变频器3通过正极线端51和负极线端52向放电室5的电阻提供一定频率的电源,形成电磁感应将氧气制成臭氧,并通过臭氧出口55通过气管以及臭氧进口126输送到臭氧储存室125中,此时延时控制器11按照所设定的时间,控制送风电机122转动,并同时带动风叶123转动,将臭氧储存室125中的臭氧通过风叶123的转动,排放到消毒通道6中,对育苗或栽培番茄人员连同工具一起消毒处理,当送风电机122转动到延时控制11所的设定的时间后,延时控制器11控制送风电机122停止转动,并延时控制后自动门9自动开启,此时消毒处理完成,后自动门9自动关闭。

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