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型芽苗菜立体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59802发布日期:2021-09-15 08:4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居家型芽苗菜立体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居家型芽苗菜立体栽培装置,其能够适用于阳台、客厅、办公室、办公楼的大厅等多种居家及办公场所。管理便捷、在兼具食用性和观赏性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背景技术:

2.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背景进行说明,但这些说明并不一定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
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家庭园艺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被大家喜爱。所谓家庭园艺是指在庭院、阳台、屋顶等较为开阔的空间进行园艺植物的栽培和装饰。此外,人们对蔬菜的需求已从注重蔬菜的品种数量上升到更加注重蔬菜的品质和食用安全性。家庭蔬菜栽培具有观赏性强,生长快,种植不受地域、季节及栽培者专业程度的限制等特点,而且种植过程中可以不施加任何农药化肥,产出的蔬菜放心食用,而且还兼具了绿化家居环境、陶冶情操的效果。芽苗菜是利用各种豆类、谷类、树类及其它植物种子或其它营养器官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发育成幼嫩的芽、苗、茎等作为食用的一种新型“活体蔬菜”,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清香脆嫩适口,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作用。由于芽苗菜在培育过程中污染小、生长速度快,且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肥料、激素和农药等,从而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4.现有的芽苗菜栽培装置较为简单,例如,有的装置在栽培槽的底部灌满水,供芽苗菜在整个生长期使用,由此避免人工定时浇水的工作。但是,由于是一次性灌水,水不能够循环,因而芽苗菜在生长过程中容易烂根。也有的装置采用箱体式结构,由此能够在箱体内布置灌溉装置,这种装置虽然在管理方面提高了便捷性,但是占用空间较大,不具观赏性。还有的装置采用多个温室单元进行立体栽培,由于节省空间,但是仍然存在不具观赏性等问题。
5.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发明人团队研发出了一种居家型芽苗菜立体栽培装置,其不仅能够提高产量、质量和管理便捷度,而且还能够在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具有较强的观赏性,特别适合在家中或办公场所内栽培摆放。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居家型芽苗菜立体栽培装置,其不仅能够提高芽苗菜的生长能力,而且占用空间小、方便管理,具有观赏性,适合布置在较多类型的场所内。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居家型芽苗菜立体栽培装置,包括:框架结构和栽培系统,还包括供水系统、补光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分别控制所述供水系统和所述补光系统的开启和关闭,所述框架结构包括:两组隔板、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第三立柱之间设置一组隔板,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三立柱及所述第四立柱之间设置另一组隔板,所述两组隔板中
相对应的两块隔板在高度方向上错开布置。
8.优选地,所述供水系统包括水箱、布置在所述水箱内的水泵、以及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布置在所述第一立柱内,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多个灌水器,所述灌水器伸出所述第一立柱内部,用于向所述栽培系统灌水。
9.优选地,所述栽培系统包括栽培槽和育苗盘,所述栽培槽的角部处设置有进水孔和回水孔,所述进水孔用于连接所述进水管的所述灌水器,所述回水孔用于连接回水管,所述进水孔的高度比所述回水孔的高度高至少1cm。
10.优选地,所述回水管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第四立柱内,并且流体连通至所述水箱。
11.优选地,所述补光系统布置在所述第三立柱上,用于向所述栽培系统的所述育苗盘提供光照。
12.优选地,所述框架结构包括底座,所述供水系统的所述水箱和所述控制系统并排布置在所述底座上。
13.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调节组件。
14.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为远程控制系统。
15.优选地,所述补光系统包括led植物生长灯,其红光和蓝光的比例为4∶3。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居家型芽苗菜立体栽培装置,空间占用小、方便管理,实现了食用性及观赏性兼具的效果,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17.通过以下参照附图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18.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居家型芽苗菜立体栽培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
19.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居家型芽苗菜立体栽培装置的框架结构的示意性立体图;
20.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居家型芽苗菜立体栽培装置的栽培系统的示意性立体图;
21.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居家型芽苗菜立体栽培装置的供水系统的示意性立体图。
22.附图标记:
23.1.控制系统;2.框架结构;3.栽培系统;4.补光系统;5.供水系统;
24.21.底座;22.框架;23.隔板;24.第一立柱;25.第二立柱;
25.26.第三立柱;27.第四立柱;211.支撑调节组件;
26.31.育苗盘;32.栽培槽;321.进水孔;322.回水孔;
27.51.水箱;52.水泵;53.水箱盖;54.进水管;55.灌水器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
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示范目的,而绝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
29.如前所述,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居家型芽苗菜立体栽培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居家型芽苗菜立体栽培装置的框架结构的示意性立体图;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居家型芽苗菜立体栽培装置的栽培系统的示意性立体图;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居家型芽苗菜立体栽培装置的供水系统的示意性立体图。
30.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居家型芽苗菜立体栽培装置包括控制系统1、框架结构2、栽培系统3、补光系统4和供水系统5。框架结构2作为整个栽培装置的支撑主体,用于布置其他系统或部件,例如,控制系统1、栽培系统3、补光系统4和供水系统5均可设置在框架结构2上。此外,可以理解,控制系统1也可以是远程控制系统,其可设置到框架结构2之外的任何其他地方,以远程控制的方式实现控制。
3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中所示,框架结构2可包括:底座21、框架22、和隔板23。底座21的底部可设置有支撑调节组件211,例如,轮子和支脚等部件,用于支撑栽培装置、调节其水平程度,并方便移动。作为示例,框架2可以包括立柱和横梁。立柱可采用空心管材制成,其截面可以是圆形或方形。作为一种示例,框架2可包括四个立柱,即,第一立柱24、第二立柱25、第三立柱26和第四立柱27,这些立柱通过横梁以“丁”字型的方式固定连接,以使整个栽培装置容量大,同时具有观赏性,如图2中示出的。进一步地,第一立柱24上设置有多个入水孔,第二立柱25和第四立柱27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出水孔,入水孔和出水孔的位置均靠近隔板23,由此,当连接进水管时,能够对隔板23上布置的栽培系统3的栽培槽供水,而且当出水孔连接回水管时能够使栽培槽内的水回流到供水系统。第三立柱26上设置有安装孔,用于安装补光系统4,由此能够通过补光系统向栽培槽上的育苗盘提供光照。可以理解,优选地,第一立柱24、第二立柱25和第四立柱27具有空心结构,第三立柱26可以是空心结构,也可以是实心结构,只要第三立柱26能装配补光系统4即可。
32.如前所述,隔板23用于布置或支撑栽培系统3的栽培槽。隔板23有两组,每一组设置在三个立柱之间,即,第一立柱24、第二立柱25和第三立柱26之间设置一组隔板;第一立柱24、第三立柱26和第四立柱27之间设置另一组隔板,两组隔板中的相对应的两块隔板在高度方向上错开布置,如图2中所示,由此当栽培系统3布置在隔板上时,或者说每一块隔板上布置一个带有育苗盘的栽培槽时,实现育苗盘在高度方向上错开布置,从而不仅更利于每个育苗盘的采光,而且增加了观赏性。
33.如前所述,栽培系统3包括育苗盘31和栽培槽32,栽培槽32的角部处设置有进水孔321和回水孔322,也分别用于连接进水管和回水管,如图3中示出的。其中,进水孔321的高度比回水孔322的高度高至少1cm,以便从进水管进入的水能够依靠重力的作用从回水管回流到供水系统中,由此实现水的循环。可以理解,每一块隔板上布置一个栽培槽32,因而,两组隔板上均布置栽培槽32,由此不仅能够实现空间利用的最大化,而且因两组栽培槽的错落布置,具有采光效果好、观赏性强的优点。
34.图4中示出了用于向栽培系统3供水或者说用于灌溉芽苗菜的供水系统5。如图4中所示,供水系统5包括:水箱51、水泵52、水箱盖53、进水管54、灌水器55以及回水管(图中未示出)。水箱51优选以固定方式设置在框架结构2的底座21上,即,竖向上位于最低的一块隔板的下方,用于存放灌溉用水。水泵52布置在水箱51内,用于向栽培槽32内供水。进水管
(54)布置在第一立柱(24)内,进水管54上安装有多个灌水器55。进水管54的灌水器55伸出第一立柱的入水孔后分别连接到每个栽培槽32的进水孔321。具体地,水泵52将水箱51内的水进行加压后,通过进水管54及灌水器55向各个隔板上的栽培槽输送,由此向栽培槽32内供水。灌水器55优选采用压力补偿型滴头,从而能够实现向每层隔板上的栽培槽32内均匀供应灌溉用水。此外,回水管设置在第二立柱25和第四立柱27内,通过第二立柱25和第四立柱27的出水孔,回水管连接到栽培槽32的回水孔322,而且回水管流体连通到水箱51。当栽培槽32内的灌溉水量达到回水孔的位置时,水会从回水管流回到水箱51内,其不仅能够实现水的内部循环、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而且还能够保持栽培装置所处的地面环境的干净整洁,进而增加了观赏性,使得该装置适用于办公楼的大厅等多种场所。
35.如前所述,进水管54布置在第一立柱24内,回水管布置在第二立柱25和第四立柱27内,且栽培槽32的靠近第一立柱的角部的进水孔321的高度高于其靠近第二立柱和第四立柱的回水孔322的高度,由此水泵51加压后的水从第一立柱24内的进水管54的灌水器55流入栽培槽32内,再从第二立柱25和第四立柱27内的回水管流回到水箱51内。可以理解,水箱51配备有水箱盖53,以使水箱能够打开和关闭,并且在正常情况下盖住水箱上部,保持栽培装置的整洁性和美观性。
36.如前所述,补光系统4装配在第三立柱26上。作为示例,补光系统包括led植物生长灯,优选其红光和蓝光的比例为4∶3。led植物生长灯的特点是波长类型丰富、正好与植物光合成和光形态建成的光谱范围吻合;可按照需要组合获得纯正单色光与复合光谱;可以集中特定波长的光均衡地照射作物、促进植物生长;而且系统发热少,占用空间小,用于多层栽培立体组合系统能够达到低热负荷和生产空间小型化的效果。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补光系统的补光灯直接布置在第三立柱26的外侧上。可以理解,补光系统的补光灯应朝向育苗盘设置。还可以理解,只要能达到补光效果,任何布置方式均可使用。补光系统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开关。如图1中示出的,控制系统1布置在框架结构2的底座21上,与水箱51并排布置,以保证整个栽培装置的美观性。尽管图中未示出,但是,可以理解,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控制系统可包括:控制箱、定时开关、液晶显示屏、按钮等。定时开关采用双路定时开关,一路用于控制供水系统的水泵,另一路用于控制补光系统的补光灯。控制箱的前部可设置有按钮和液晶显示屏。用户能够通过按钮设定定时开关的工作时间,从而控制供水系统和补光系统的开启和关闭。
3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居家型芽苗菜立体栽培装置能够用于豌豆芽苗菜、荞麦芽苗菜、芸松芽苗菜等多种芽苗菜的种植。下表1为这几种芽苗菜栽培效果与现有技术中的普通的栽培装置的栽培效果对比:
38.表1
[0039][0040]
上述试验的栽培时间选择为夏季,栽培时长为9

10天。表中的管理便捷度、观赏性和用户综合满意度的指标采用用户调查方法采集,5分为最佳。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试验仅采用了三种芽苗菜来进行,即,豌豆芽苗菜、荞麦芽苗菜、芸松芽苗菜,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居家型芽苗菜立体栽培装置不仅限于栽种所述三种芽苗菜,其他的芽苗菜,例如:香椿芽苗菜、苜蓿芽苗菜、黑豆芽苗菜、红豆芽苗菜、葵花芽苗菜、萝卜芽苗菜、蚕豆芽苗菜等也均可采用本装置种植。
[0041]
进一步地,从上述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居家型芽苗菜立体栽培装置通过采用控制系统来控制供水系统和补光系统的开启和关闭,实现了栽培管理的自动化,无须过多的人工参与,节省了人工成本和管理时间、提高了管理的便捷度;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居家型芽苗菜立体栽培装置通过布置两组每层都在高度上相互上下错开的栽培槽,使得整个栽培装置的层次感得到提高,采光充足,芽苗长势较好,而且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能够适合摆放在多种类型的场所,例如家庭阳台、办公室、写字楼大厅等,兼具食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从而应用非常广泛,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0042]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所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做出各种改变。这些改变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