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唇鱼收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74748发布日期:2021-10-30 10:51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光唇鱼收卵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淡水鱼类的育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唇鱼收卵池。


背景技术:

2.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俗称石斑鱼,分布于我国南方山区,生活于水质清澈、砂砾底质的山涧溪流和江河中上游等急流环境中,在水温18~27
°
c时产卵,产卵季节一般为5~8月,繁殖盛期为6~7月,为溪流性名贵经济鱼类,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3.在光唇鱼人工繁殖中,大多将盛装砂砾的敞口容器置于产卵池底部,亲鱼在砂砾上产卵授精,用人工将受精卵与砂砾分离捞出转移至孵化池,产卵过程中亲鱼会大量吞食受精卵,最终只能得到50%~60%的受精卵。此外,由于光唇鱼个体小、体质娇嫩,在现有人工养殖条件下难以自然繁殖,因此极大限制了规模化养殖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唇鱼收卵池,可解决现有光唇鱼人工繁殖中受精卵损失量大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光唇鱼收卵池,包括养殖池,所述养殖池内的下部水平设置一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将所述养殖池内部空间分隔成活动区和收卵区,所述隔离层由网格状的网体和均匀铺设于所述网体上表面的砂砾,相邻砂砾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光唇鱼所产的卵粒径相适配,所述养殖池对应活动区部分设有驱鱼装置,所述驱鱼装置包括驱鱼器和架设于养殖池内侧壁上的调节组件,所述驱鱼器设置在养殖池一侧的内侧壁上且所述驱鱼器浸入养殖池的水体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滑轨、滑块、第一水平横杆和第二水平横杆,所述滑轨竖直设置在养殖池内侧壁上,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轨内且可沿所述滑轨延伸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水平横杆固定于所述滑块上且所述第一水平横杆与所述滑轨所在的养殖池内侧壁平行,两个以上的第二水平横杆分别设置在第一水平横杆上且均与所述第一水平横杆垂直设置,相邻两个第二水平横杆之间具有间距且所述间距介于所述光唇鱼所产的卵粒径与光唇鱼的宽度之间。
7.进一步的,所述养殖池侧壁上端设有水平设置的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滑轨为异面垂直,所述导轨上设有可沿所述导轨延伸方向移动的导块,所述导块上设有与第一水平横杆平行的第三水平横杆,所述第三水平横杆的下端面设有竖直向下设置的竖杆,所述竖杆浸入养殖池的水体中,相邻两个竖杆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个第二水平横杆之间的间距相等,且所述竖杆与第二水平横杆相互交错设置。
8.进一步的,所述竖杆浸入养殖池的水体中的部分上包覆有弹性层。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水平横杆表面包覆有弹性层。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光唇鱼收卵池,通过设置隔离层,使得将所述养殖池内部空间分隔成活动区和收卵区,其中所述隔离层由网格状的网体和均匀铺设
于所述网体上表面的砂砾,相邻砂砾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光唇鱼所产的卵粒径相适配,可使光唇鱼所产的卵粒经砂砾间隙从活动区穿过至收卵区,而光唇鱼则被限制在活动区内,同时,当光唇鱼排卵后,通过驱鱼装置的驱鱼器可诱使光唇鱼快速离开排卵地,同时滑块由滑轨的下端往上端移动,通过第一水平横杆带动第二水平横杆向上移动,起到辅助驱鱼的作用,与此同时,当第二水平横杆向上移动时,使穿过相邻两个第二水平横杆的水体产生向下的作用力,从而使光唇鱼所产的卵粒能够快速进入收卵区,避免被光唇鱼所食,进而解决现有光唇鱼人工繁殖中受精卵损失量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11.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唇鱼收卵池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唇鱼收卵池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唇鱼收卵池的俯视图;
14.图4所示为图3中b

b处的剖视图;
15.附图标号说明:
[0016]1‑
养殖池;11

隔离层;12

活动区;13

收卵区;111

网体;112

砂砾;
[0017]2‑
驱鱼器;3

滑轨;4

滑块;5

第一水平横杆;6

第二水平横杆;7

螺杆;
[0018]8‑
导轨;81

导块;82

第三水平横杆;83

竖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0020]
如图1

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唇鱼收卵池,包括养殖池1,养殖池的内腔呈长方体状,所述养殖池1内的下部水平设置一隔离层11,所述隔离层11将所述养殖池1内部空间分隔成活动区12和收卵区13;
[0021]
所述隔离层11由网格状的网体111和均匀铺设于所述网体上表面的砂砾112,相邻砂砾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光唇鱼所产的卵粒径相适配,砂砾的粒径为5

7mm,间隙不大于3mm。
[0022]
所述养殖池1对应活动区部分设有驱鱼装置,所述驱鱼装置包括驱鱼器2和架设于养殖池内侧壁上的调节组件,所述驱鱼器2设置在养殖池一侧的内侧壁上且所述驱鱼器浸入养殖池的水体中,所述驱鱼器位于调节组件上方,所述驱鱼器可采用现有的声波驱鱼器或电子脉冲驱鱼器。
[0023]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滑轨3、滑块4、第一水平横杆5和第二水平横杆6,所述滑轨3竖直设置在养殖池1内侧壁上,所述滑轨3的底端的水平高度高于隔离层11的水平高度,且滑轨的底端与隔离层上表面的距离为10

20cm,优选为15cm。所述滑轨的顶端的水平高度位于隔离层上表面与养殖池水面之间的二分之一处。
[0024]
所述滑块4设置在所述滑轨3内且可沿所述滑轨3延伸方向移动,其中,所述滑块驱动可采用现有的结构所实现,例如通过受外部驱动的螺杆7沿滑轨延伸方向穿设于滑块内,滑块与螺杆螺纹连接,当螺杆自转时,滑块就可以在滑轨内上下移动。
[0025]
所述第一水平横杆5固定于所述滑块4上且所述第一水平横杆5与所述滑轨所在的养殖池内侧壁平行,两个以上的第二水平横杆6分别设置在第一水平横杆5上且均与所述第
一水平横杆5垂直设置,相邻两个第二水平横杆6之间具有间距且所述间距介于所述光唇鱼所产的卵粒径与光唇鱼的宽度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水平横杆的数量根据养殖池的大小而设定。相邻两个第二水平横杆之间的间距不大于5cm。第二水平横杆向上移动时,相当于在缩小光唇鱼在活动区内的活动空间,第二水平横杆向下移动时,则扩大光唇鱼在活动区内的活动空间,通过该结构可使光唇鱼在产卵后被驱离产卵地,实现活动区的活动空间在竖直方向上的缩放。
[0026]
所述养殖池侧壁上端设有水平设置的导轨8,所述导轨8与所述滑轨3为异面垂直,即为导轨在滑轨上方的水平面上,所述导轨8上设有可沿所述导轨8延伸方向移动的导块81,所述导块81上设有与第一水平横杆5平行的第三水平横杆82,所述第三水平横杆82的下端面设有竖直向下设置的竖杆83,所述竖杆83浸入养殖池的水体中,相邻两个竖杆83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个第二水平横杆6之间的间距相等,且所述竖杆83与第二水平横杆6相互交错设置。第三水平横杆的数量与第二水平横杆的数量相匹配,即第三水平横杆的数量比第二水平横杆的数量少一根。第三水平横杆则实现活动区的活动空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缩放,与第二水平横杆共同作用,实现对活动区的活动空间大小的控制。
[0027]
所述竖杆浸入养殖池的水体中的部分上包覆有弹性层。所述第二水平横杆表面包覆有弹性层。其中弹性层均有橡胶材质制得,使得在驱鱼过程中,避免使光唇鱼受损,更好的保护光唇鱼。弹性层的厚度在5

10mm之间。
[0028]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和附图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须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包括于权利要求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