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灯及其刀割式杀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74798发布日期:2021-04-30 12:4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杀虫灯及其刀割式杀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杀虫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杀虫灯及其刀割式杀虫装置。



背景技术:

杀虫灯是根据昆虫的趋光性,利用特定光谱范围的诱虫光源,诱集昆虫并能有效杀灭昆虫,降低病虫指数,防治虫害和虫媒病害的专用装置。

杀灭昆虫的方式主要有电击式:灯的周侧设置电网,电网的下方设置集虫装置。灯光诱集来的害虫,在灯的周围飞舞活动,撞击至电网上,害虫被击倒并落入集虫装置内。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电击式可有效针对飞蛾等害虫,杀灭效率高,但在诱杀金龟子等具有甲壳的害虫时,因甲壳具备绝缘性,则无法击倒具有甲壳的害虫,则对具有甲壳的害虫的杀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对甲壳类害虫的杀灭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杀虫灯及其刀割式杀虫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刀割式杀虫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刀割式杀虫装置,应用至杀虫灯上,包括底板、切刀以及切割电机;

所述底板的上端面用于承接虫子,所述底板上还设有供虫子通过的下落通道;

所述切刀转动连接于底板的上端面处,且转动轴线竖直;

所述切割电机连接于底板,并用于驱动所述切刀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甲壳类害虫掉落至底板上,切割电机驱动切刀转动,切刀配合下落通道的侧壁,实现切割并杀灭甲壳类害虫,随后,虫尸沿下落通道掉落、脱离底板。

可选的,所述底板呈圆盘状;所述切刀的转动轴线与底板的轴线重合;

所述下落通道包括切割槽以及通孔;

所述切割槽绕底板的周向间隔设于底板的上端面处,且所述切割槽的槽深小于底板的厚度,相邻两个所述切割槽之间存在间距;

所述通孔贯穿底板,且所述通孔连通切割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甲壳类害虫掉落至切割槽内,切割槽的槽底承托害虫,切刀配合切割槽的侧壁,实现切割并杀灭甲壳类害虫,随后,虫尸从通孔处掉落、脱离底板。

可选的,所述切割槽的延伸方向与底板的径向之间存在夹角;所述通孔位于切割槽沿底板径向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刀转动时,推动虫尸挤压切割槽的侧壁,此时,该挤压力分解呈垂直切割槽侧壁的正压力以及平行切割槽侧壁的平行力,正压力用于切割害虫,平行力用于推动虫尸移动,使得虫尸靠近通孔,并从通孔处掉落、脱离底板。

可选的,所述切割槽的槽底倾斜设置,且所述切割槽槽底靠近通孔的一端向下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虫尸沿切割槽靠近通孔。

可选的,还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同轴连接于底板的上端面处,且所述切刀以及下落通道均位于筒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害虫掉落至底板上时,切刀可能将害虫撞飞,此时,害虫撞击至筒体的内周,并被反弹而重新掉落至底板上,有利于提高对甲壳类害虫的杀灭效率。

可选的,所述筒体的上端内周还设有承接环,所述承接环在底板上的投影覆盖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害虫未经切割而直接从通孔处下落的概率,提高对害虫的杀灭效率。

可选的,所述承接环的上端面设为锥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害虫可能先掉落至承接环的上端面,随后,害虫沿锥面滑落,并滑落至底板上,减少害虫在承接环上滞留的时间。

可选的,所述筒体的上端还设有逃生孔,所述逃生孔贯穿筒体的侧壁,所述逃生孔的面积小于下落通道的截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杀虫灯还可能诱集七星瓢虫、异色瓢虫等益虫,金龟子成虫体长约20mm,宽约10mm;七星瓢虫成虫体长5.2-6.5mm,宽4.0-5.6mm,异色瓢虫体长约7mm,即七星瓢虫、异色瓢虫等益虫的体积明显小于金龟子,此时逃生孔阻挡金龟子,并可用于供七星瓢虫、异色瓢虫等益虫逃离。

可选的,所述切割电机连接于底板的下端面处,所述切割电机的输出轴向上贯穿底板,所述切刀连接切割电机的输出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虫子掉落至底板上,并经由切割杀灭后,再通过下落通道掉落并脱离底板,切割杀灭中,虫子的体液可能四处飞溅,因而将切割电机设于底板下方,有效避免虫子的体液附至切割电机上;同时,避免切割电机占用底板上方的空间,使得底板上端面均可以用于承接虫子,提高对甲壳类害虫的杀灭效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杀虫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杀虫灯,包括上述的刀割式杀虫装置,还包括诱虫装置以及集虫装置;

所述诱虫装置设于刀割式杀虫装置的正上方,用于诱集害虫;

所述集虫装置设于刀割式杀虫装置的正下方,用于收集死后的害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诱虫装置诱集害虫,害虫向下掉落至刀割式杀虫装置内,经切刀切割杀灭后,虫尸落入集虫装置,以待后续处理,如作为高蛋白饲料等。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甲壳类害虫掉落至底板上,电机驱动切刀转动,切刀配合下落通道的侧壁,实现切割并杀灭甲壳类害虫,随后,虫尸沿下落通道掉落、脱离底板;

2.七星瓢虫、异色瓢虫等益虫的体积明显小于金龟子,则设置逃生孔,阻挡金龟子,并可用于供七星瓢虫、异色瓢虫等益虫逃离。

附图说明

图1是刀割式杀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刀割式杀虫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杀虫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诱虫装置、刀割式杀虫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中,刀割式杀虫装置、集虫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11、切割槽;12、通孔;13、切割条;2、切刀;21、刀毂;22、刀片;3、切割电机;4、安装壳;5、驱动件;51、驱动块;52、抵环;6、筒体;61、逃生孔;7、承接环;

8、诱虫装置;81、壳体;811、通道;82、诱虫光源;83、挡板;84、风扇;85、电网;

9、集虫装置;91、集虫罐;92、转板;93、倒虫电机;94、振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刀割式杀虫装置,包括底板1、切刀2、切割电机3以及安装壳4。

底板1呈圆盘状,并水平设置;底板1的上设有下落通道811,下落通道811包括切割槽11以及通孔12,切割槽11设于底板1的上端面处,并沿底板1的周向间隔设有多个,相邻两个切割槽11之间存在间距,进而在相邻两个切割槽11之间形成切割条13,且切割槽11的槽深小于底板1的厚度;通孔12设于底板1的边缘处,并沿竖直方向贯穿底板1,且切割槽11与通孔12相连通。

参照图2,切刀2包括刀毂21以及刀片22,刀毂21同轴转动连接于底板1的上端面处,刀片22设于刀毂21的外周,并沿刀毂21的周向间隔设有四个;切割电机3设于底板1的下方,且切割电机3的输出轴向上贯穿底板1,并同轴连接至刀毂21,以驱动切刀2转动;安装壳4呈桶状,其上端为开口,安装壳4套接至切割电机3的外周,且安装壳4的上端固定连接至底板1的下端面处,以利用安装壳4为切割电机3提供防护。

工作时,诱集的害虫向下掉落至切割槽11内,切割电机3驱动切刀2转动,转动的刀片22与固定的切割条13相互配合,实现切割并杀灭害虫,随后,虫尸沿切割槽11移动并靠近通孔12,最终从通孔12处掉落以脱离底板1。

参照图2,切割电机3的输出轴上还固定连接有驱动件5,驱动件5包括驱动块51以及抵环52,驱动块51嵌设至刀毂21内,且驱动块51非旋转体,以实现驱动块51与刀毂21之间的周向固定,抵环52连接于驱动块51的外周下端,且抵环52的上端面抵接至刀毂21的下端面,驱动件5的下端面滑动抵接底板1的上端面。

本实施例中,驱动块51在水平面的投影呈四边形,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块51在水平面的投影还可设置为椭圆、三角形等多边形。

参照图2、3,切割槽11的延伸方向与底板1的径向之间存在夹角,且该夹角随远离底板1轴线而增大,且切割槽11远离底板1轴线的一端向刀片22的旋转方向倾斜,即本实施例中,俯视看,切刀2顺时针转动,且切割槽11远离底板1轴线的一端向顺时针方向倾斜,则切割条13随切割槽11而设置为弧形;同时,相邻两个切割槽11之间的间距随远离底板1轴线而增大。

同时,切割槽11的槽底设有锥面,且直径较大的一端位于下方,使得切割槽11的槽底随远离底板1轴线而向下倾斜;通孔12连通于切割槽11远离底板1轴线的一端。

切刀2转动时,推动害虫挤压切割条13,此时,该挤压力分解呈垂直切割槽11侧壁的正压力以及平行切割槽11侧壁的平行力,正压力用于切割害虫,平行力用于推动虫尸移动,使得虫尸沿切割条13以及切割槽11的槽底移动并靠近通孔12,并从通孔12处掉落、脱离底板1。

参照图1、2,刀割式杀虫装置还包括筒体6以及承接环7;底板1同轴连接于筒体6的内周下端,底板1外周与筒体6内周之间存在间距,且底板1上周向等间隔的六个切割条13向远离底板1轴线方向延伸并连接至筒体6的内周,进而实现底板1与筒体6的连接,并在相邻两个切割条13之间以及筒体6内周与底板1外周之间形成上述的通孔12。

承接环7同轴连接于筒体6的内周上端,且承接环7的外周固定连接筒体6的内周;承接环7的环宽大于底板1外周与筒体6内周之间的间距,使得承接环7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覆盖通孔12;同时,承接环7的上端面设有锥面,且直径较小的一端位于下方。

工作时,诱集的害虫向下掉落,害虫可能直接穿过承接环7,并掉落至底板1上,或者,害虫可能先掉落至承接环7上,再沿承接环7的上端面的上端面滑落,并掉落至底板1上,降低害虫未经切割而直接从通孔12处下落的概率;落于底板1上的害虫经切割杀灭后,虫尸从通孔12处掉落并脱离底板1。

参照图1、2,承接环7的上端低于筒体6的上端;筒体6上并位于承接环7的上端还沿周向间隔设有逃生孔61,逃生孔61贯穿筒体6的侧壁,且逃生孔61的面积小于下落通道811的截面积,以供七星瓢虫等益虫逃离,并阻挡金龟子等害虫。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底板1、筒体6以及承接环7的成型,将筒体6分成上体和下体,安装时,螺栓贯穿上体和下体;且底板1与下体一体成型,承接环7与上体一体成型,逃生孔61位于上体的上端。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刀割式杀虫装置的实施原理为:甲壳类害虫掉落至底板1上,电机驱动切刀2转动,切刀2配合切割条13,实现切割并杀灭甲壳类害虫,随后,虫尸沿下落通道811掉落、脱离底板1。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杀虫灯。

实施例1

参照图4,一种杀虫灯,包括诱虫装置8、上述的刀割式杀虫装置以及集虫装置9。

参照图4,诱虫装置8包括壳体81、诱虫光源82以及挡板83。

诱虫光源82安装于壳体81内,且壳体81上设有通道811,通道811用于供光线穿过,且害虫从通道811处飞入壳体81内;挡板83安装于壳体81内,并绕诱虫光源82水平的周侧间隔设有四个,且相邻两个挡板83相互垂直。

工作时,诱虫光源82发出诱引害虫的光线,害虫从通道811处飞入壳体81内,并在诱虫光源82的周侧飞舞,害虫飞舞过程中,撞击至挡板83而向下掉落。

参照图5,刀割式杀虫装置连接于诱虫装置8的下方,且筒体6的上端连接于壳体81的下端,且筒体6与壳体81相连通,害虫向下落入筒体6内,转动的刀片22与固定的切割条13相互配合,实现切割并杀灭害虫,随后虫尸自通孔12处掉落。

参照图6,集虫装置9连接于刀割式杀虫装置的下方,集虫装置9包括集虫罐91,集虫罐91的上端为开口并连接至筒体6的外周下端,虫尸自通孔12处掉落于集虫罐91内,完成收集以待后续处理。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参照图7,诱虫装置8还包括风扇84,风扇84设于壳体81内,并位于诱虫光源82的下方,且风扇84转动时,产生向下的气流。

工作时,诱虫光源82发出诱引害虫的光线,害虫从通道811处飞入壳体81内,并在诱虫光源82的周侧飞舞,害虫飞舞过程中,撞击至挡板83而向下掉落;同时,风扇84转动,壳体81内产生向下的气流,可实现对风扇84上方害虫的向下吸引,以及对风扇84下方害虫的向下吹送。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参照图8,诱虫装置8还包括电网85,电网85设于壳体81内,并位于诱虫光源82的下方。

电网85倾斜设置,且电网85的下端与壳体81内壁之间存在间距,该间距用于供害虫通过。

工作时,诱虫光源82发出诱引害虫的光线,害虫从通道811处飞入壳体81内,并在诱虫光源82的周侧飞舞,害虫飞舞过程中,撞击至挡板83而向下掉落;害虫先掉落至电网85上,利用电网85击晕害虫,随后,害虫向下掉落至刀割式杀虫装置内。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参照图9,集虫罐91的下端亦为开口,集虫装置9还包括转板92以及倒虫电机93。转板92转动连接集虫罐91,且转动轴线水平设置,倒虫电机93连接集虫罐91,且倒虫电机93的输出轴连接转板92。

倒虫电机93驱动转板92转动至水平时,转板92遮盖集虫罐91的下端开口,利用转板92承托虫尸;倒虫电机93驱动转板92转动至竖直时,集虫罐91内的虫尸向下掉落。

实施例5,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

参照图10,集虫装置9还包括振动器94,振动器94连接集虫罐91,有驱动集虫罐91振动。

倒虫电机93驱动转板92转动至竖直时,集虫罐91内的虫尸向下掉落,同时,启动振动器94,使得集虫罐91振动,进而使得粘附于集虫罐91内壁上的虫尸向下掉落。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