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带髭鲷高效人工催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78921发布日期:2021-06-01 17:24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横带髭鲷高效人工催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横带髭鲷高效人工催产装置。



背景技术:

横带髭鲷(hapaloyenysmucronatus)俗称铜盆鱼、十六枚等。是一种岛礁性经济鱼类,因其出肉率高、肉质紧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及漂亮的条纹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及水族爱好者的青睐,是一种极具食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海产经济鱼类。然而,由于其野生资源较少,无明显的盛渔期,渔获量较低,导致市场供不应求。目前横带髭鲷的市场价格在200元/公斤左右,主要来源于海捕野生鱼或网箱养殖的野生鱼苗,还未有单位或个人培育出售人工繁育苗种的报道。要满足市场需求的巨大缺口,必然要走人工繁育的道路,要实现人工繁育技术,首先要获得大量优质的受精卵。因此,解决横带髭鲷的人工催产技术是实现人工繁育及增养殖的首要问题。

目前开展的横带髭鲷人工繁育方面的研究,主要依靠亲体自然产卵,但是横带髭鲷亲体群体中存在雄性比例低,并且雌雄亲鱼的成熟度存在差异,造成排卵和排精的不同步性。一般雄性成熟较雌性早,这就导致自然产卵的后期由于成熟雄鱼的不足,受精率很低,出现大量未受精的卵子。同时,横带髭鲷属于少量分批多次产卵的产卵类型,产卵的批次过多给鱼苗培育管理带来很大麻烦。同时,首次产完卵后由于产后亲鱼管理不到位,若亲鱼未获得充足的营养和适宜的环境条件,将导致后续的产卵量显著减少,卵子质量下降,进而受精率降低。采用人工催产的技术手段可以很好的解决横带髭鲷亲体群体雌雄成熟不同步、雄性比例低等问题。如有文献《横带髭鲷亲鱼培育、产卵和孵化的初步试验》研究报道:常规培育的亲鱼经催产能够自然产卵;在室内水泥池强化培育的亲鱼产卵量和孵化率都不如网箱强化培育的亲鱼,而虾塘培育的亲鱼成活率低,性腺发育不好,经催产不能产卵。但是该文献并没有介绍雌雄亲体的分辨方法、最佳催产日期、催产剂的种类和剂量及催产效应时间,也没有根据分批多次产卵的特点给出首次产卵后护理管理方法。目前,还没有横带髭鲷稳定高效的人工催产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便于人工催产、有效地提高催产效率、提高养殖成活率的横带髭鲷高效人工催产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横带髭鲷高效人工催产装置,包括养殖箱,所述的养殖箱包括养殖池、新水池和位于养殖池和新水池之间的取鱼池,养殖池和新水池内均设置有用于将横带髭鲷起吊并向新水池转移的转移装置,转移装置包括捞鱼框、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捞鱼框一侧边转动的转轴和用于驱动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机,捞鱼框包括底板、顶框、与底板一侧边铰接的挡板和围绕在底板边缘与顶框边缘之间的挡网,挡板位于底板远离新水池的一侧边,顶框远离挡板的一侧与转轴相连,底板远离挡板的一侧的两端均与升降装置相连;底板远离挡板的一端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挡筋,相邻两个挡筋之间为导鱼槽,导鱼槽与取鱼池相对应,取鱼池顶部设置有翻盖,翻盖的一端与靠近养殖池一侧的轨道铰接,铰接处设置有凸轮拨杆,底板上下升降时能够带动凸轮拨杆转动。养殖箱包括养殖池和新水池,养殖池用于对横带髭鲷进行养殖,新水池主要是在换水或者单独对横带髭鲷隔离时使用。横带髭鲷养殖在转移装置中的捞鱼框内,捞鱼框包括底板、顶框、挡板和挡网,挡板和挡网围绕成框状结构围绕在底板和顶框之间。当需要对养殖池换水时,升降装置带动底板远离挡板的一侧向上运动,由于底板与挡板铰接,底板的一侧逐渐朝向顶框方向靠拢并与顶框和挡板形成三角形结构,横带髭鲷集中在底板与挡板之间的夹角处。在底板上升过程中,底板向上推动凸轮拨杆,凸轮拨杆转动进而带动翻盖转动并封盖取鱼池。凸轮拨杆过盈配合,也可以手动翻转。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转轴旋转,进而带动顶框旋转,底板靠近挡板的一端向上翻转至底板脱离养殖池,横带髭鲷被起吊并远离养殖池,随着底板的继续翻转,底板靠近挡板的一侧高于底板远离挡板的一侧,横带髭鲷沿着底板滑入到新水池内,此时,可以对空置的养殖池进行吸污换水。在新水池内具有同样结构的转移装置,当养殖池换水完成后,可以将新水池内的横带髭鲷转移至养殖池。当需要对横带髭鲷进行人工催产时,将横带髭鲷由养殖池转移至新水池,养殖池内的底板向下移动复位,在向下运动过程中带动凸轮拨杆旋转,进而带动翻盖向竖直方向转动并打开取鱼池。再利用新水池中的转移装置对横带髭鲷进行转移时,由于取鱼池开口打开,横带髭鲷可以从新水池逐个进入到取鱼池,对取鱼池内的横带髭鲷逐一捞出进行人工催产,在催产过程中可以同时对养殖池进行换水消毒。在横带髭鲷沿着底板朝向新水池滑入时,底板上若干个挡筋之间形成的导鱼槽能够对横带髭鲷排序导向,使横带髭鲷有序的进入到取鱼池。整个装置便于对横带髭鲷的转移,提高横带髭鲷的转移效率,进而提高换水、消毒的效率,降低了淀粉卵甲藻病的爆发率、提高成活率、避免养殖风险,最主要是能够在换水的空档期对需要人工催产的横带髭鲷进行逐个转移实施人工催产。

作为优选,取鱼池内分隔设置有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分池。取鱼池内部分隔成若干个独立的分池,横带髭鲷沿着底板逐一或者逐排滑入到独立的分池内,便于对逐个分池内的横带髭鲷实施人工催产,避免重复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板远离挡板的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轴,定位轴上转动连接有轴承套,升降装置包括顶升气缸、设置在顶升气缸的自由端的链轮和与链轮相啮合的提拉链条,提拉链条的一端与养殖箱固定、另一端与轴承套固定,养殖箱内竖直设置有用于供轴承套上下滑动的滑轨,顶升气缸固定于滑轨的顶端,滑轨断面呈“凹”字形,轴承套位于滑轨的凹槽内,滑轨的凹槽的槽底设置有用于供定位轴贯穿和滑动的导向槽;底板包括靠近挡板一端的过滤网和远离挡板一端的基板,基板两侧边折弯形成滑槽,过滤网位于滑槽内并与基板滑动连接;底板靠近挡板的一侧设置有铰接套,铰接套轴线处设置有铰接孔,挡板上设置有与铰接孔间隙配合的铰接轴,铰接轴和铰接孔的断面均呈“d”字形;顶框边缘设置有转轴套,转轴套的轴线处设置有转轴孔,转轴位于转轴孔内,转轴孔包括与转轴外壁相配合的驱动段和直径大于驱动段的缓冲槽段,缓冲槽段与驱动段之间形成台阶限位部,驱动轴的径向位置设置有若干个伸缩槽,伸缩槽内滑动连接有驱动销。底板远离挡板的一侧设置定位轴,在定位轴上套设轴承套,轴承套能够与定位轴相对转动。顶升气缸固定在滑轨上,当顶升气缸的活塞杆向上运动时,能够带动链轮向上移动,链轮上配合的提拉链条一端固定在养殖箱上,另一端固定在轴承套上,当链轮向上移动时,能够带动提拉链条将轴承套向上提升,此时,轴承套沿着滑轨向上滑动,进而带动底板的一侧向上移动。底板包括基板和过滤网,过滤网能够在基板两侧折弯形成的滑槽内滑动,当底板的一侧向上运动时,基板和过滤网相对平移并拉长,避免造成干涉。底板靠近挡板的一侧通过铰接套与挡板上的铰接轴铰接,铰接套内的铰接孔和铰接轴断面均呈“d”字形,当底板与挡板相对转动时,利用铰接轴和铰接套相对转动的摩擦力实现定型。启动驱动电机带动顶框转动,进而带动底板翻转,由于横带髭鲷主要集中在过滤网与挡板之间,当基板和过滤网离开养殖池的水面时,过滤网能够将横带髭鲷上的水过滤到养殖池内,避免过多的带有病菌的水跟随横带髭鲷进入新水池。基板能够增强整个底板的结构强度,避免底板变形。转轴的径向方向上设置多个伸缩槽,在驱动电机带动转轴旋转时,转动至转轴下方的驱动销因自身重力下落至转轴孔处的缓冲槽段位置,当驱动销抵靠在台阶限位部处时,驱动销能够带动转轴套转动,当驱动销带动转轴套转动至转轴上方时,驱动销受重力作用下落至伸缩槽内,此时,转轴套失去转动的动力而发生反转,在反转的过程中,转轴仍然在转动,转动至转轴下方的驱动销从伸缩槽内下落至缓冲槽段位置并抵靠在台阶限位部处,再继续带动转轴套转动。因此,在驱动电机带动转轴旋转的过程中,随着转轴上的驱动销的伸缩,实现转轴套的间歇驱动和间歇反转,在驱动和反转的过程中实现底板的小幅度间歇抖动,可以将底板上粘连的水抖落。

作为优选,所述的养殖箱内设置有隔板,养殖池和新水池通过隔板间隔。通过隔板将养殖箱分割成养殖池和新水池,实现新水和养殖水分离。

作为优选,养殖池和新水池上均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作为优选,养殖池和新水池的侧壁均呈上大下小的锥面,养殖池和新水池的顶部边缘围绕设置有用于注入次氯酸钠消毒溶液的清洗管,清洗管上间隔设置有出液孔。清洗管内注入次氯酸钠消毒溶液,次氯酸钠消毒溶液能够沿着清洗管上的出液孔排出并对养殖池和新水池的内侧壁清洗消毒。

(1)成熟亲鱼的选择

3龄以上的亲鱼经营养强化和生殖调控管理,性腺发育良好。到5月~6月份,室内水温达到20℃,可以观察到亲鱼的腹部开始膨胀,到了这一时期要每天早上检查亲鱼池有无卵粒。一旦出现卵粒,就到了催产的最佳时间。此时实施人工催产只需注射一针少量催产药,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催产效果。适度成熟的横带髭鲷雌鱼,腹部较为膨胀,卵巢轮廓明显,躯体左右摆动缓慢,泄殖孔发红,用手触摸腹部,柔软又有弹性;性腺发育成熟的雄鱼,上腹部略有膨胀感,下腹部收窄,中线呈月牙形凹陷,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逐尾鉴别雌雄亲鱼,产卵池雌、雄搭配比例约为2:1。

(2)实施催产

为减少对亲鱼刺激,实施催产操作和成熟亲鱼的挑选一起进行,催产前用10~15ppm的ms-222将亲鱼麻醉,减少应激反应。采用一针注射法在亲鱼胸鳍腹侧基部45°角入针,深度6~8mm,催产注射液用量为0.2~0.4ml,胸腔用药;注射催产药物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混合液,雌鱼注射lrh-a2剂量为2μg/kg体重,hcg剂量为100iu/kg体重,雄鱼注射剂量减半。在水温22℃条件下,催产剂效应时间为33~35小时,由于横带髭鲷自然产卵时间集中在晚上21:00至22:30,所以打催产针时间选择在中午12:00至13:30进行,注射完催产针后用黑色遮阳网将产卵池全部覆盖,并保持催产车间环境安静。催产6小时后,就可见雌鱼腹部显著膨胀,次日夜间亲鱼自然产卵,达到第一次产卵高峰日,间隔6~7日后,出现第二次产卵高峰日。待亲鱼性腺再次发育适度后,可实施第二次催产操作。

(3)产后护理

横带髭鲷属于分批多次产卵类型,若对产卵后亲鱼进行精心护理,可以显著提高产卵数量和质量。产后护理要做到以下几点:a.营养强化培育。产卵后投喂营养丰富的牡蛎肉和沙蚕,增加换水量,增大溶氧大于6mg/l。b.病害防治。产卵后的亲鱼体质虚弱,抗病能力减弱;同时,雌雄亲鱼交配过程中会有体表擦伤,容易被寄生虫或病菌侵染,池底残留的坏卵,也增加出现“红圈病”(弧菌病)的风险。

因此,本发明的横带髭鲷高效人工催产装置具备下述优点:整个装置便于对横带髭鲷的转移,提高横带髭鲷的转移效率,进而提高换水、消毒的效率,降低了淀粉卵甲藻病的爆发率、提高成活率、避免养殖风险,最主要是能够在换水的空档期对需要人工催产的横带髭鲷进行逐个转移实施人工催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中底板一侧上移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中底板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中滑轨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中底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转轴与转轴套配合处的剖视图。

图示说明:1-养殖池,2-新水池,3-顶框,4-挡板,5-底板,6-定位轴,7-轴承套,8-顶升气缸,9-链轮,10-提拉链条,11-驱动电机,12-滑轨,13-导向槽,14-基板,15-过滤网,16-铰接套,17-转轴,18-转轴套,19-驱动段,20-缓冲槽段,21-伸缩槽,22-驱动销,23-台阶限位部,24-挡筋,25-导鱼槽,26-取鱼池,27-翻盖,28-凸轮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2、3、4、5、6所示,一种横带髭鲷高效人工催产装置及方法,包括养殖箱,养殖箱包括包括养殖池1、新水池2和位于养殖池和新水池之间的取鱼池26,养殖池和新水池内均设置有用于将横带髭鲷起吊并向新水池转移的转移装置,转移装置包括捞鱼框、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捞鱼框一侧边转动的转轴17和用于驱动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机11,捞鱼框包括底板5、顶框3、与底板一侧边铰接的挡板4和围绕在底板边缘与顶框边缘之间的挡网,挡板位于底板远离新水池的一侧边,顶框远离挡板的一侧与转轴相连,底板远离挡板的一侧的两端均与升降装置相连。底板远离挡板的一端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挡筋24,相邻两个挡筋之间为导鱼槽25,挡筋向上凸起且断面呈“凹”字形。取鱼池顶部设置有翻盖27,翻盖的一端与靠近养殖池一侧的轨道铰接,铰接处设置有凸轮拨杆28,底板上下升降时能够带动凸轮拨杆转动。取鱼池内分隔设置有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分池。底板远离挡板的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轴6,定位轴上转动连接有轴承套7,升降装置包括顶升气缸8、设置在顶升气缸的自由端的链轮9和与链轮相啮合的提拉链条10,提拉链条的一端与养殖箱固定、另一端与轴承套固定,养殖箱内竖直设置有用于供轴承套上下滑动的滑轨12,顶升气缸固定于滑轨的顶端,滑轨断面呈“凹”字形,轴承套位于滑轨的凹槽内,滑轨的凹槽的槽底设置有用于供定位轴贯穿和滑动的导向槽13;底板包括靠近挡板一端的过滤网15和远离挡板一端的基板14,基板两侧边折弯形成滑槽,过滤网位于滑槽内并与基板滑动连接;底板靠近挡板的一侧设置有铰接套16,铰接套轴线处设置有铰接孔,挡板上设置有与铰接孔间隙配合的铰接轴,铰接轴和铰接孔的断面均呈“d”字形;顶框边缘设置有转轴套18,转轴套的轴线处设置有转轴孔,转轴位于转轴孔内,转轴孔包括与转轴外壁相配合的驱动段19和直径大于驱动段的缓冲槽段20,缓冲槽段与驱动段之间形成台阶限位部23,驱动轴的径向位置设置有若干个伸缩槽21,伸缩槽内滑动连接有驱动销22。养殖箱内设置有隔板,养殖池和新水池通过隔板间隔。养殖池和新水池上均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养殖池和新水池的侧壁均呈上大下小的锥面,养殖池和新水池的顶部边缘围绕设置有用于注入次氯酸钠消毒溶液的清洗管,清洗管上间隔设置有出液孔。

养殖箱包括养殖池和新水池,养殖池用于对横带髭鲷进行养殖,新水池主要是在换水或者单独对横带髭鲷隔离时使用。横带髭鲷养殖在转移装置中的捞鱼框内,捞鱼框包括底板、顶框、挡板和挡网,挡板和挡网围绕成框状结构围绕在底板和顶框之间。当需要对养殖池换水时,升降装置带动底板远离挡板的一侧向上运动,由于底板与挡板铰接,底板的一侧逐渐朝向顶框方向靠拢并与顶框和挡板形成三角形结构,横带髭鲷集中在底板与挡板之间的夹角处。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转轴旋转,进而带动顶框旋转,底板靠近挡板的一端向上翻转至底板脱离养殖池,横带髭鲷被起吊并远离养殖池,随着底板的继续翻转,底板靠近挡板的一侧高于底板远离挡板的一侧,横带髭鲷沿着底板滑入到新水池内,此时,可以对空置的养殖池进行吸污换水。在新水池内具有同样结构的转移装置,当养殖池换水完成后,可以将新水池内的横带髭鲷转移至养殖池。当需要对横带髭鲷进行人工催产时,将横带髭鲷由养殖池转移至新水池,养殖池内的底板向下移动复位,在向下运动过程中带动凸轮拨杆旋转,进而带动翻盖向竖直方向转动并打开取鱼池。再利用新水池中的转移装置对横带髭鲷进行转移时,由于取鱼池开口打开,横带髭鲷可以从新水池逐个进入到取鱼池,对取鱼池内的横带髭鲷逐一捞出进行人工催产,在催产过程中可以同时对养殖池进行换水消毒。整个装置便于对横带髭鲷的转移,提高横带髭鲷的转移效率,进而提高换水、消毒的效率,降低了淀粉卵甲藻病的爆发率、提高成活率、避免养殖风险。底板远离挡板的一侧设置定位轴,在定位轴上套设轴承套,轴承套能够与定位轴相对转动。顶升气缸固定在滑轨上,当顶升气缸的活塞杆向上运动时,能够带动链轮向上移动,链轮上配合的提拉链条一端固定在养殖箱上,另一端固定在轴承套上,当链轮向上移动时,能够带动提拉链条将轴承套向上提升,此时,轴承套沿着滑轨向上滑动,进而带动底板的一侧向上移动。底板包括基板和过滤网,过滤网能够在基板两侧折弯形成的滑槽内滑动,当底板的一侧向上运动时,基板和过滤网相对平移并拉长,避免造成干涉。底板靠近挡板的一侧通过铰接套与挡板上的铰接轴铰接,铰接套内的铰接孔和铰接轴断面均呈“d”字形,当底板与挡板相对转动时,利用铰接轴和铰接套相对转动的摩擦力实现定型。启动驱动电机带动顶框转动,进而带动底板翻转,由于横带髭鲷主要集中在过滤网与挡板之间,当基板和过滤网离开养殖池的水面时,过滤网能够将横带髭鲷上的水过滤到养殖池内,避免过多的带有病菌的水跟随横带髭鲷进入新水池。基板能够增强整个底板的结构强度,避免底板变形。转轴的径向方向上设置多个伸缩槽,在驱动电机带动转轴旋转时,转动至转轴下方的驱动销因自身重力下落至转轴孔处的缓冲槽段位置,当驱动销抵靠在台阶限位部处时,驱动销能够带动转轴套转动,当驱动销带动转轴套转动至转轴上方时,驱动销受重力作用下落至伸缩槽内,此时,转轴套失去转动的动力而发生反转,在反转的过程中,转轴仍然在转动,转动至转轴下方的驱动销从伸缩槽内下落至缓冲槽段位置并抵靠在台阶限位部处,再继续带动转轴套转动。因此,在驱动电机带动转轴旋转的过程中,随着转轴上的驱动销的伸缩,实现转轴套的间歇驱动和间歇反转,在驱动和反转的过程中实现底板的小幅度间歇抖动,可以将底板上粘连的水抖落。清洗管内注入次氯酸钠消毒溶液,次氯酸钠消毒溶液能够沿着清洗管上的出液孔排出并对养殖池和新水池的内侧壁清洗消毒。

催产方法如下:

(1)成熟亲鱼选择。

成熟亲鱼为经人工驯养的野生群体,每年8月至12月可从拖网渔船处收购到野生活体横带髭鲷,运回室内养殖池,经过驯化养殖、亲体培育、生殖调控等管理过程,1~2年可发育至性成熟。每年的5月~6月份,室内水温达到20℃,可以观察到亲鱼的腹部开始膨胀,性腺发育良好。到了这一时期要每天早上检查亲鱼池有无卵粒。一旦出现卵粒,就到了催产的最佳时间。可以开始挑选成熟亲鱼。

(2)实施催产

催产前用10~15ppm的ms-222将亲鱼麻醉,可减少应激反应。采用一针注射法在亲鱼胸鳍腹侧基部45°角入针,深度6~8mm,胸腔用药;注射催产药物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混合液,雌鱼注射lrh-a2剂量为2μg/kg体重,hcg剂量为100iu/kg体重,雄鱼注射剂量减半。注射完催产针后用黑色遮阳网将产卵池全部覆盖,并保持催产车间环境安静。

(3)产后管理

产卵后投喂营养丰富的牡蛎肉和沙蚕,增加换水量,增大溶氧大于6mg/l。产卵后的亲鱼体质虚弱,抗病能力减弱;同时,雌雄亲鱼交配过程中会有体表擦伤,容易被寄生虫或病菌侵染,池底残留的坏卵,也增加出现“红圈病”(弧菌病)的风险。对亲鱼进行倒池和药浴消毒处理,亲鱼分批浸泡在30ppm福尔马林淡水溶液中药浴10min后,迅速转移入新的亲鱼池中。

养殖池的准备及消毒阶段:将次氯酸钠消毒溶液沿池壁上沿顺流整个养殖池,后加入10-15cm海水,控制次氯酸钠溶液浓度在300-400ppm以上,将养殖工具浸泡于高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时间为6-12h;

养殖工具消毒阶段:将养殖工具浸泡于300-400ppm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外,每3-5天将养殖工具单独置于150l的淡水加300-400ppm次氯酸钠溶液内消毒1次,后用淡水冲洗干净,晾晒备用,且每次用完后均用淡水冲洗干净,晾晒备用;

预防阶段:(一)养殖密度方面,横带髭鲷体质量在300-500g左右时,控制密度在10-15尾/m3;体质量在150g-300g左右时,控制密度在15-25尾/m3;体质量在50-150g左右时,控制密度在25-30尾/m3;(二)吸污换水方面,养殖用水为经暗沉淀和砂滤后的自然海水,早上和下午各吸除底部污物和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80%左右,养殖期间充气微流水养殖,流水速度一般在15-20l/min,日总换水量维持在300%以上;(三)投喂方面,投喂时先将饵料淡水浸泡5min-10min,后拌入2-4%的维生素c、1-2%维生素e和6-8%的免疫多糖,每日早晚各投喂一次,日投喂量约占鱼体重的1-3%,其中,早上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40%-50%,晚上投喂量占50%-60%;(四)定期体检。

预防阶段的(二)吸污换水方面,启动顶升气缸,顶升气缸带动链轮向上移动,利用提拉链条带动轴承套在滑轨内向上滑动,进而带动底板远离挡板的一侧向上移动呈倾斜状,顶框、挡板和底板呈三角形,横带髭鲷集中在底板与挡板之间的夹角位置;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顶框旋转,底板靠近挡板的一侧向上翻转,将横带髭鲷吊起并远离养殖池,底板靠近挡板的一侧高于底板远离挡板的一侧时,横带髭鲷沿着底板朝向新水池方向滑动并进入新水池;对空置的养殖池进行换水,换水结束后,利用新水池内相同结构的转移装置将新水池内的横带髭鲷转移至养殖池中,完成换水。

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