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的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209931发布日期:2021-05-28 14:04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的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十字花科是一个经济价值较大的科,其中如芸苔属和萝卜属为我国主要的蔬菜和油料作物,或作辛辣调味品;有的种类是重要的药用植物;有的是观赏植物;也有的可用作染料、野菜或饲料。十字花科植物的种子相对较小,千粒种仅1.5g左右,常采用种子掺沙或其它体积和重量相似的物质进行混合条播,用种量较大,定苗时又需要大量人工,增大作业成本。根肿病、立枯病、猝倒病、霜霉病和地老虎等危害白菜及其他十字花科植物,是十字花科植物的主要病虫害。种子包衣剂是将一定比例的杀虫剂、杀菌剂和成膜剂等多种成分的种衣剂均匀包覆在种子表面,使种子及幼苗对种子带菌、土壤带菌及地下、地上害虫起到防治作用。采用种子包衣技术具有明显优势而被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市面上已有的种子包衣剂不能有效提高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的发芽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显著提高十字花科蔬菜种子发芽率的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的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的包衣剂,它包括按重量份数比计的以下组分:甲基纤维素45-48份、赤霉素0.16-0.32份、α-萘乙酸0.16-0.32份、噁霉灵5-10份、精甲霜灵8-16份、绣球菌菌渣10-20份、碱性品红1-2份、水20-25份。

所述绣球菌菌渣为绣球菌栽培后剩下的菌袋经堆肥处理后所得的渣料。

所述菌袋内的基质按质量百分比计组成为:木屑60-80%、淀粉8-18%、麸皮10-20%、硫酸铵0.1%,蛋白胨0.1-0.5%,红糖1.4-1.8%,各组份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菌袋经堆肥处理后所得的渣料的理化指标为:容重0.17-0.19g·cm-3,总孔隙度83.8-85.0%,通气孔隙度24.5-24.8%,持水孔隙度59.8-60.3%,有机质71-74%,总氮0.5-0.7%,全磷0.05-0.06%,全钾0.04-0.06%,ph值6.4-6.5,电导率2.1-2.3ms·cm-1

所述的包衣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制备绣球菌菌渣:

ⅰ.将绣球菌栽培后剩下的菌袋脱袋后,进行堆肥处理;

ⅱ.将堆肥后的菌渣晒干、粉碎至140-160目后,得所述绣球菌菌渣;

(2)拌料:将赤霉素、α-萘乙酸、噁霉灵、精甲霜灵、碱性品红溶于水中制成药液;之后将药液与步骤(1)制备好的绣球菌菌渣以及甲基纤维素,进行搅拌混合后,得所述十字花科蔬菜种子包衣剂。

一种所述的包衣剂的使用方法,将所述包衣剂与种子按质量比为1:5-1:10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摊薄并在太阳下晒2-4小时即可;经包衣后的种子可进行播种。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制得的包衣剂能够作为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的包衣剂,该包衣剂能够显著提高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促进幼苗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的包衣剂,它包括按重量份数比计的以下组分:甲基纤维素45份、赤霉素0.32份、α-萘乙酸0.16份、噁霉灵10份、精甲霜灵8份、绣球菌菌渣20份、碱性品红1份、水20份。所述绣球菌菌渣为绣球菌栽培后剩下的菌袋经堆肥处理后所得的渣料。

所述的包衣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制备绣球菌菌渣:

ⅰ.将绣球菌栽培后剩下的菌袋脱袋后,进行堆肥处理;

所述堆肥处理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将绣球菌栽培后剩下的菌袋脱袋后,得菌渣;接着,采用高温好氧堆肥技术,将菌渣堆成堆垛长5m、宽2m、高1m的料堆,加水调节料堆含水量至55wt%后覆膜堆放;在料堆温度达到65℃,去掉薄膜,并保持5d进行翻堆一次,以后当温度达到65℃时,再次翻堆,如此循环,经40d后,堆体温度降至室温,绣球菌菌渣堆肥完成。

ⅱ.将堆肥后的菌渣晒干、粉碎至140目后,得所述绣球菌菌渣;

(2)拌料:将赤霉素、α-萘乙酸、噁霉灵、精甲霜灵、碱性品红溶于水中制成药液;之后将药液与步骤(1)制备好的绣球菌菌渣以及甲基纤维素,进行搅拌混合后,得所述十字花科蔬菜种子包衣剂。

实施例2:

一种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的包衣剂,它包括按重量份数比计的以下组分:甲基纤维素48份、赤霉素0.16份、α-萘乙酸0.32份、噁霉灵5份、精甲霜灵16份、绣球菌菌渣10份、碱性品红2份、水22份。所述绣球菌菌渣为绣球菌栽培后剩下的菌袋经堆肥处理后所得的渣料。

所述的包衣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制备绣球菌菌渣:

ⅰ.将绣球菌栽培后剩下的菌袋脱袋后,进行堆肥处理;

所述堆肥处理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将绣球菌栽培后剩下的菌袋脱袋后,得菌渣;接着,采用高温好氧堆肥技术,将菌渣堆成堆垛长3m、宽1m、高2m的料堆,加水调节料堆含水量至60wt%后覆膜堆放;在料堆温度达到60℃,去掉薄膜,并保持7d进行翻堆一次,以后当温度达到60℃时,再次翻堆,如此循环,经35d后,堆体温度降至室温,绣球菌菌渣堆肥完成。

ⅱ.将堆肥后的菌渣晒干、粉碎至150目后,得所述绣球菌菌渣;

(2)拌料:将赤霉素、α-萘乙酸、噁霉灵、精甲霜灵、碱性品红溶于水中制成药液;之后将药液与步骤(1)制备好的绣球菌菌渣以及甲基纤维素,进行搅拌混合后,得所述十字花科蔬菜种子包衣剂。

实施例3:

一种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的包衣剂,它包括按重量份数比计的以下组分:甲基纤维素46份、赤霉素0.2份、α-萘乙酸0.2份、噁霉灵8份、精甲霜灵10份、绣球菌菌渣15份、碱性品红1.5份、水25份。所述绣球菌菌渣为绣球菌栽培后剩下的菌袋经堆肥处理后所得的渣料。

所述的包衣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制备绣球菌菌渣:

ⅰ.将绣球菌栽培后剩下的菌袋脱袋后,进行堆肥处理;

所述堆肥处理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将绣球菌栽培后剩下的菌袋脱袋后,得菌渣;接着,采用高温好氧堆肥技术,将菌渣堆成堆垛长4m、宽1.5m、高1.5m的料堆,加水调节料堆含水量至65wt%后覆膜堆放;在料堆温度达到55℃,去掉薄膜,并保持6d进行翻堆一次,以后当温度达到55℃时,再次翻堆,如此循环,经36d后,堆体温度降至室温,绣球菌菌渣堆肥完成。

ⅱ.将堆肥后的菌渣晒干、粉碎至160目后,得所述绣球菌菌渣;

(2)拌料:将赤霉素、α-萘乙酸、噁霉灵、精甲霜灵、碱性品红溶于水中制成药液;之后将药液与步骤(1)制备好的绣球菌菌渣以及甲基纤维素,进行搅拌混合后,得所述十字花科蔬菜种子包衣剂。

实施例4:包衣种子发芽试验(托盘基质播种)

将实施例1-3所得的包衣剂分别对青梗菜、芥蓝菜进行包衣后,进行托盘基质播种,进行包衣种子发芽试验。其中,对照组为不经包衣剂包衣的相应种子。种子包衣的方法为:包衣剂与种子按质量比为1:5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摊薄并在太阳下晒2-4小时,完成种子包衣。试验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包衣青梗菜种子发芽试验(托盘基质播种)

表2包衣芥蓝菜种子发芽试验(托盘基质播种)

从表是1、表2中的数据可知,经包衣剂包衣的种子其发芽率明显提高。

实施例5:田间播种试验

将实施例1-3所得的包衣剂分别对青梗菜、芥蓝菜进行包衣后,播种在大田进行试种试验。

5.1将实施例1-3所得的包衣剂对青梗菜进行包衣后,播种在大田进行试种试验。

对照组为不经包衣剂包衣的青梗菜种子。种子包衣的方法为:包衣剂与青梗菜种子按质量比为1:10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摊薄并在太阳下晒2-4小时,完成种子包衣。

在进行试种试验时,每小区面积7m2,对照组无包衣种子千粒重为1.9g,包衣种子千粒重为2.08g。采取对照组小区7m2播种5g种子,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三种配方包衣青梗菜种子小区7m2分别播种5.5g种子。采用直播,播种后盖育苗基质。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包衣青梗菜种子田间栽培试验

5.2将实施例1-3所得的包衣剂对芥蓝菜进行包衣后,播种在大田进行试种试验。

对照组为不经包衣剂包衣的芥蓝菜种子。种子包衣的方法为:包衣剂与芥蓝菜种子按质量比为1:8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摊薄并在太阳下晒2-4小时,完成种子包衣。

在进行试种试验时,每小区面积7m2,对照组无包衣种子千粒重为2.01g、包衣种子千粒重为2.25g。采取对照组小区7m2播种5g种子,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三种配方包衣芥蓝菜种子小区7m2分别播种5.6g种子。采用直播,播种后盖育苗基质。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包衣芥蓝菜种子田间栽培试验

从表是3、4中的数据可知,经包衣剂包衣的种子(如青梗菜与芥蓝菜种子)较对照组而言,其出苗数显著提高,产量亦有所提高。说明本发明的包衣剂能有效促进种子发芽与植株生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本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属于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