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自动处理解除挂底鱼钩的浮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78985发布日期:2021-06-01 17:24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自动处理解除挂底鱼钩的浮漂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够自动处理解除挂底鱼钩的浮漂。



背景技术:

垂钓时,经常遇到鱼钩挂底的现象,垂钓者往往会急抖鱼竿或者拉扯拉线,鱼竿接口松裂或者拉紧不易收缩,重则脱节断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当鱼钩挂底后,由于垂钓者处于岸上,钩子处于水区,垂钓者往往会为了松开挂底的鱼钩,会下水将其解开,但是盲目下水会有人身危害,且由于挂底的位置和垂钓者的位置很远吗,常规的松脱技巧很难将挂底的鱼钩与河床之间脱离,因此有必要设置一种能够自动处理解除挂底鱼钩的浮漂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处理解除挂底鱼钩的浮漂,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在优选实施例中,包括浮漂、所述浮漂稳定机构、所述鱼钩松脱机构和漂脚,所述漂脚设置在所述浮漂下侧,所述漂脚有长短之分、粗细之分,所述漂脚的长短会影响浮漂的翻身速度,翻身的快慢对钓鱼的速度有着很大的影响,所述浮漂稳定机构安装在所述浮漂的中侧的空间中,所述鱼钩松脱机构安装在所述浮漂下侧的空间中,所述浮漂上侧设有缠绕轮空间。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浮漂稳定机构位于所述浮漂中侧的空间中。例如,所述浮漂中侧空间上侧设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动力由电机输入,启动后工作一段时间后停止,所述主动轴下侧设有主动蜗杆,所述浮漂中侧空间的左右两侧转动设有被动轴,所述被动轴最左侧和最右侧设有一个锥齿轮,所述被动轴中侧设有一个蜗轮,所述被动轴偏右侧设有一个带轮,中侧蜗轮与所述主动蜗杆啮合,所述浮漂中侧空间前侧转动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后侧设有另一个锥齿轮,两个锥齿轮之间啮合传动,该空间左侧和右侧均设有一个所述转动板,当所述主动轴启动正向转动一定时间时,使得所述主动蜗杆转动,从而使得所述被动轴中侧的蜗轮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使得两侧的锥齿轮转动九十度,进而使得两侧的所述转动板均向外侧转动九十度,使得两侧的所述转动板打开起到平衡的作用。

在优选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转动板中设有伸缩空间,所述伸缩空间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有平衡板,所述平衡板能够向两侧运动延伸至外界,所述伸缩空间侧壁之间转动设有主动螺纹杆,所述主动螺纹杆的动力由外界电机输入,所述主动螺纹杆的左右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主动螺纹杆的两端旋向相反的位置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平衡板啮合传动,所述平衡板的面积较大,当所述平衡板与水面接触时,且接触面积变大,起到使得所述浮漂平衡的作用,当下侧装置的电机启动时,能够防止晃动起到机座的作用,当所述转动板向两侧转动九十度后,随后所述主动螺纹杆正向转动一定时间,使得两个所述平衡板向外界运动,所述平衡板的面积较大,能够使得所述浮漂在松脱装置工作时起到机座的作用,防止所述浮漂晃动,下侧的电机不能传动,且能够防止松脱过程中上侧的晃动使得鱼线继续缠绕造成鱼钩更难松脱的情况。

在优选实施例中,带轮轴转动设在所述缠绕轮空间的左右侧壁之间。所述带轮轴左侧设有绕线轮,所述绕线轮上绕线有拉绳,所述带轮轴右侧设有一个带轮,所述带轮轴右侧的带轮与所述被动轴偏右的带轮之间设有传送带,能够使得所述被动轴转动过程中,通过传送带的作用使得所述带轮轴正向转动,所述绕线轮正向转动能够将所述拉绳放出,当所述被动轴正向转动过程中使得所述被动轴偏右的带轮正向转动,在传送带的作用下,使得所述带轮轴也正向转动一定时间,使得所述绕线轮正向转动一定时间,将所述拉绳放出一定的长度。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鱼钩松脱机构位于所述浮漂下侧的空间中,该空间中设有所述漂脚,所述鱼钩松脱机构在所述漂脚上滑动,且所述鱼钩松脱机构上侧与所述拉绳相连,当所述拉绳放出后,能够使得所述滑动块沿着所述漂脚下降,运动到所述漂脚下侧连接的线组上,随后继续沿着线组继续下降直到靠近鱼钩处,所述鱼钩松脱机构中设有所述滑动块,动作装置位于所述滑动块中。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块沿着所述漂脚和线组下滑,如图所示,所述滑动块上侧设有环形回转空间,所述环形回转空间右下侧设有抵接空间,所述抵接空间与所述环形回转空间相通,所述环形回转空间是一个环形的空心区域,所述环形回转空间中滑动设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在所述环形回转空间中滑动,轨迹是环形的,使得所述滑动件能够围绕所述漂脚和所述漂脚下侧设有的旋转转动三百六十度,所述滑动件中间是空心的,所述滑动件外侧设有外齿圈,所述滑动件中间的空心区域左侧设有摩擦固定块,具有较大的摩擦力,能够起到摩擦固定的作用,所述滑动件右侧设有一个内置的空间,在该空间下侧壁转动设有扭转杆,所述扭转杆左侧与空间的下侧壁之间固定设有扭簧,所述扭转杆上侧设有一个啮合齿轮,所述扭转杆下侧延伸至另一个啮合的小空间中,且下侧设有被动齿轮,所述滑动件的内置空间的后侧壁滑动设有固定齿条,所述固定齿条左侧能够伸缩,所述固定齿条最左侧设有一个摩擦块,能够与所述摩擦固定块配合将线组卡住,能够使得在工作过程中,所述摩擦固定块上侧的线组不会运动,下侧的线组晃动进行使得鱼钩松脱,所述固定齿条右侧设有齿条,齿条部分与所述扭转杆上侧的啮合齿轮之间啮合传动,所述固定齿条下侧设有三个抵接块,在该空间后侧壁转动设有抵接杆,所述滑动块上侧能够与所述抵接块抵接传动,所述抵接杆下侧延伸至外界,所述抵接杆左侧设有一个推动块,所述抵接杆左右晃动时,该推动块也左右晃动,能够推动线组,使得线组晃动,从而将鱼钩松脱出来。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回转空间的外侧设有分段齿轮,如图所述,所述分段齿轮绕着圆形均匀设有四段,且每一段的长度均是相同的,所述分段齿轮能够与所述被动齿轮啮合,当所述被动齿轮与所述分段齿轮脱离啮合后,在扭簧的作用下,所述扭转杆会回转,如图所示,所述环形回转空间下侧壁转动设有第一主轴,所述第一主轴的动力由电机输入,能够使得所述第一主轴转动数周后停止转动,所述第一主轴上侧设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能够与所述滑动件的外齿圈啮合,由于齿数比的设定,所述主齿轮转动数周能够使得所述滑动件转动一周,当所述滑动块转动数周,使得所述滑动件转动一周,在所述滑动件转动一周的过程中,所述固定齿条会对准所述漂脚的正右侧、正后侧、正左侧和正前侧,且由于所述环形回转空间设有四段所述分段齿轮,在这几个位置所述被动齿轮均与所述分段齿轮啮合,使得所述扭转杆转动一定角度,使得所述固定齿条的向左运动一段距离,使得所述固定齿条和所述摩擦固定块配合将线组固定住,在所述固定齿条向左滑动的过程中,三个所述抵接块与所述抵接杆上侧抵接,使得所述抵接杆左右晃动三次下侧的推动块也推动线组三次,若在该方向上推动线组三次,鱼钩没有被松脱,所述滑动件会继续转动九十度到下一个方位继续推动线组,直到转动一周,在各个方位上晃动线组和下侧的鱼钩。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抵接空间上侧转动设有第二主轴,所述第二主轴也是由电机动力带动,当所述滑动件转动一周任然没有将鱼钩松脱出来,此时所述第二主轴正向转动九十度,所述第二主轴下侧设有一个凸轮,所述抵接空间左侧转动设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从上至下依次交错转动设有两个铰接切断杆,所述铰接切断杆左侧延伸至外界,所述铰接切断杆左侧设有切断刀,能够将无法松脱的线组切断,使得线组能够回收,所述铰接切断杆右侧能够与所述第二主轴下侧的凸轮抵接,当所述滑动件转动一周任然不能将鱼钩松脱,此时所述第二主轴正向转动九十度,此时所述第二主轴下侧的凸轮从最小推程运动到最大推程,使得两个交错铰接的所述铰接切断杆的左侧向中间运动,所述铰接切断杆左侧设有的切断刀能够将线组切断,随后所述第二主轴回转复位,此时由于线组下侧的鱼钩已经被剪断,此时鱼竿能够回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够自动处理解除挂底鱼钩的浮漂,能够实现在鱼钩挂底时自动启动,将稳定的平衡板打开,平衡板能够在水中保持稳定,随后将解钩装置放出,由于浮漂下侧设有漂脚,漂脚下侧设有钓鱼线组解钩装置顺着漂脚和线组下降到最低处,此处靠近挂底位置,随后解钩装置启动,装置上侧会自动夹紧线组,起到固定的作用,随后松脱装置会转动一周,每转动九十度就对线组进行晃动,由于上侧的线组已经被卡住,且由于解钩装置具有重量,上侧的鱼线被绷紧,且浮漂位置设有平衡板,当下侧的松脱装置工作过程中起到机座的作用,若松脱装置工作一周后依旧没能将钩子解除挂底状态,切断装置能够将下侧的线组切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能够自动处理解除挂底鱼钩的浮漂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c-c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滑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d-d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e-e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7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结合附图1-7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动处理解除挂底鱼钩的浮漂,包括浮漂11、所述浮漂稳定机构13、所述鱼钩松脱机构14和漂脚25,所述漂脚25设置在所述浮漂11下侧,所述漂脚25有长短之分、粗细之分,所述漂脚25的长短会影响浮漂的翻身速度,翻身的快慢对钓鱼的速度有着很大的影响,所述浮漂稳定机构13安装在所述浮漂11的中侧的空间中,所述鱼钩松脱机构14安装在所述浮漂11下侧的空间中,所述浮漂11上侧设有缠绕轮空间12。

所述浮漂稳定机构13位于所述浮漂11中侧的空间中。例如,所述浮漂11中侧空间上侧设有主动轴16,所述主动轴16的动力由电机输入,启动后工作一段时间后停止,所述主动轴16下侧设有主动蜗杆17,所述浮漂11中侧空间的左右两侧转动设有被动轴18,所述被动轴18最左侧和最右侧设有一个锥齿轮,所述被动轴18中侧设有一个蜗轮,所述被动轴18偏右侧设有一个带轮,中侧蜗轮与所述主动蜗杆17啮合,所述浮漂11中侧空间前侧转动设有转动板19,所述转动板19后侧设有另一个锥齿轮,两个锥齿轮之间啮合传动,该空间左侧和右侧均设有一个所述转动板19,当所述主动轴16启动正向转动一定时间时,使得所述主动蜗杆17转动,从而使得所述被动轴18中侧的蜗轮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使得两侧的锥齿轮转动九十度,进而使得两侧的所述转动板19均向外侧转动九十度,使得两侧的所述转动板19打开起到平衡的作用。

如图4所示,所述转动板19中设有伸缩空间20,所述伸缩空间20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有平衡板21,所述平衡板21能够向两侧运动延伸至外界,所述伸缩空间20侧壁之间转动设有主动螺纹杆45,所述主动螺纹杆45的动力由外界电机输入,所述主动螺纹杆45的左右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主动螺纹杆45的两端旋向相反的位置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平衡板21啮合传动,所述平衡板21的面积较大,当所述平衡板21与水面接触时,且接触面积变大,起到使得所述浮漂11平衡的作用,当下侧装置的电机启动时,能够防止晃动起到机座的作用,当所述转动板19向两侧转动九十度后,随后所述主动螺纹杆45正向转动一定时间,使得两个所述平衡板21向外界运动,所述平衡板21的面积较大,能够使得所述浮漂11在松脱装置工作时起到机座的作用,防止所述浮漂11晃动,下侧的电机不能传动,且能够防止松脱过程中上侧的晃动使得鱼线继续缠绕造成鱼钩更难松脱的情况。

带轮轴22转动设在所述缠绕轮空间12的左右侧壁之间。所述带轮轴22左侧设有绕线轮23,所述绕线轮23上绕线有拉绳24,所述带轮轴22右侧设有一个带轮,所述带轮轴22右侧的带轮与所述被动轴18偏右的带轮之间设有传送带,能够使得所述被动轴18转动过程中,通过传送带的作用使得所述带轮轴22正向转动,所述绕线轮23正向转动能够将所述拉绳24放出,当所述被动轴18正向转动过程中使得所述被动轴18偏右的带轮正向转动,在传送带的作用下,使得所述带轮轴22也正向转动一定时间,使得所述绕线轮23正向转动一定时间,将所述拉绳24放出一定的长度。

所述鱼钩松脱机构14位于所述浮漂11下侧的空间中,该空间中设有所述漂脚25,所述鱼钩松脱机构14在所述漂脚25上滑动,且所述鱼钩松脱机构14上侧与所述拉绳24相连,当所述拉绳24放出后,能够使得所述滑动块26沿着所述漂脚25下降,运动到所述漂脚25下侧连接的线组上,随后继续沿着线组继续下降直到靠近鱼钩处,所述鱼钩松脱机构14中设有所述滑动块26,动作装置位于所述滑动块26中。

所述滑动块26沿着所述漂脚25和线组下滑,如图5所示,所述滑动块26上侧设有环形回转空间27,所述环形回转空间27右下侧设有抵接空间28,所述抵接空间28与所述环形回转空间27相通,所述环形回转空间27是一个环形的空心区域,所述环形回转空间27中滑动设有滑动件29,所述滑动件29在所述环形回转空间27中滑动,轨迹是环形的,使得所述滑动件29能够围绕所述漂脚25和所述漂脚25下侧设有的旋转转动三百六十度,所述滑动件29中间是空心的,所述滑动件29外侧设有外齿圈,所述滑动件29中间的空心区域左侧设有摩擦固定块31,具有较大的摩擦力,能够起到摩擦固定的作用,所述滑动件29右侧设有一个内置的空间,在该空间下侧壁转动设有扭转杆34,所述扭转杆34左侧与空间的下侧壁之间固定设有扭簧,所述扭转杆34上侧设有一个啮合齿轮,所述扭转杆34下侧延伸至另一个啮合的小空间中,且下侧设有被动齿轮35,所述滑动件29的内置空间的后侧壁滑动设有固定齿条32,所述固定齿条32左侧能够伸缩,所述固定齿条32最左侧设有一个摩擦块,能够与所述摩擦固定块31配合将线组卡住,能够使得在工作过程中,所述摩擦固定块31上侧的线组不会运动,下侧的线组晃动进行使得鱼钩松脱,所述固定齿条32右侧设有齿条,齿条部分与所述扭转杆34上侧的啮合齿轮之间啮合传动,所述固定齿条32下侧设有三个抵接块33,在该空间后侧壁转动设有抵接杆46,所述滑动块26上侧能够与所述抵接块33抵接传动,所述抵接杆46下侧延伸至外界,所述抵接杆46左侧设有一个推动块,所述抵接杆46左右晃动时,该推动块也左右晃动,能够推动线组,使得线组晃动,从而将鱼钩松脱出来。

所述环形回转空间27的外侧设有分段齿轮30,如图7所述,所述分段齿轮30绕着圆形均匀设有四段,且每一段的长度均是相同的,所述分段齿轮30能够与所述被动齿轮35啮合,当所述被动齿轮35与所述分段齿轮30脱离啮合后,在扭簧的作用下,所述扭转杆34会回转,如图5所示,所述环形回转空间27下侧壁转动设有第一主轴36,所述第一主轴36的动力由电机输入,能够使得所述第一主轴36转动数周后停止转动,所述第一主轴36上侧设有主齿轮37,所述主齿轮37能够与所述滑动件29的外齿圈啮合,由于齿数比的设定,所述主齿轮37转动数周能够使得所述滑动件29转动一周,当所述滑动块26转动数周,使得所述滑动件29转动一周,在所述滑动件29转动一周的过程中,所述固定齿条32会对准所述漂脚25的正右侧、正后侧、正左侧和正前侧,且由于所述环形回转空间27设有四段所述分段齿轮30,在这几个位置所述被动齿轮35均与所述分段齿轮30啮合,使得所述扭转杆34转动一定角度,使得所述固定齿条32的向左运动一段距离,使得所述固定齿条32和所述摩擦固定块31配合将线组固定住,在所述固定齿条32向左滑动的过程中,三个所述抵接块33与所述抵接杆46上侧抵接,使得所述抵接杆46左右晃动三次下侧的推动块也推动线组三次,若在该方向上推动线组三次,鱼钩没有被松脱,所述滑动件29会继续转动九十度到下一个方位继续推动线组,直到转动一周,在各个方位上晃动线组和下侧的鱼钩。

所述抵接空间28上侧转动设有第二主轴38,所述第二主轴38也是由电机动力带动,当所述滑动件29转动一周任然没有将鱼钩松脱出来,此时所述第二主轴38正向转动九十度,所述第二主轴38下侧设有一个凸轮,所述抵接空间28左侧转动设有铰接轴39,所述铰接轴39从上至下依次交错转动设有两个铰接切断杆40,所述铰接切断杆40左侧延伸至外界,所述铰接切断杆40左侧设有切断刀,能够将无法松脱的线组切断,使得线组能够回收,所述铰接切断杆40右侧能够与所述第二主轴38下侧的凸轮抵接,当所述滑动件29转动一周任然不能将鱼钩松脱,此时所述第二主轴38正向转动九十度,此时所述第二主轴38下侧的凸轮从最小推程运动到最大推程,使得两个交错铰接的所述铰接切断杆40的左侧向中间运动,所述铰接切断杆40左侧设有的切断刀能够将线组切断,随后所述第二主轴38回转复位,此时由于线组下侧的鱼钩已经被剪断,此时鱼竿能够回收。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主动轴16启动正向转动一定时间时,使得两侧的锥齿轮转动九十度,进而使得两侧的所述转动板19均向外侧转动九十度,使得两侧的所述转动板19打开起到平衡的作用,当所述平衡板21与水面接触时,由于接触面积变大,起到使得所述浮漂11平衡的作用,当下侧装置的电机启动时,能够防止晃动起到机座的作用,当所述转动板19向两侧转动九十度后,随后所述主动螺纹杆45正向转动一定时间,使得两个所述平衡板21向外界运动,所述平衡板21的面积较大,能够使得所述浮漂11在松脱装置工作时起到机座的作用,防止所述浮漂11晃动导致下侧的电机不能传动的情况,且能够防止松脱过程中上侧的晃动使得鱼线继续缠绕造成鱼钩更难松脱的情况,当所述被动轴18正向转动过程中使得所述被动轴18偏右的带轮正向转动,将所述拉绳24放出一定的长度,当所述拉绳24放出后,能够使得所述滑动块26沿着所述漂脚25下降,运动到所述漂脚25下侧连接的线组上,随后继续沿着线组继续下降直到靠近鱼钩处,所述鱼钩松脱机构14中设有所述滑动块26,动作装置位于所述滑动块26中,当所述抵接杆46左右晃动时,该推动块也左右晃动,能够推动线组,使得线组晃动,从而将鱼钩松脱出来,当所述滑动块26转动数周,使得所述滑动件29转动一周,在所述滑动件29转动一周的过程中,所述固定齿条32会对准所述漂脚25的正右侧、正后侧、正左侧和正前侧,且由于所述环形回转空间27设有四段所述分段齿轮30,在这几个位置所述被动齿轮35均与所述分段齿轮30啮合,使得所述扭转杆34转动一定角度,使得所述固定齿条32的向左运动一段距离,使得所述固定齿条32和所述摩擦固定块31配合将线组固定住,在所述固定齿条32向左滑动的过程中,三个所述抵接块33与所述抵接杆46上侧抵接,使得所述抵接杆46左右晃动三次下侧的推动块也推动线组三次,若在该方向上推动线组三次,鱼钩没有被松脱,所述滑动件29会继续转动九十度到下一个方位继续推动线组,直到转动一周,在各个方位上晃动线组和下侧的鱼钩,当所述滑动件29转动一周任然不能将鱼钩松脱,此时所述第二主轴38正向转动九十度,此时所述第二主轴38下侧的凸轮从最小推程运动到最大推程,使得两个交错铰接的所述铰接切断杆40的左侧向中间运动,所述铰接切断杆40左侧设有的切断刀能够将线组切断,随后所述第二主轴38回转复位,此时由于线组下侧的鱼钩已经被剪断,此时鱼竿能够回收。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