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水式海水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09753发布日期:2021-06-25 14:4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潜水式海水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海水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潜水式海水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2.海水养殖是利用沿海的浅海滩涂养殖海洋水生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活动,海水养殖的对象主要是鱼类、虾蟹类、贝类、藻类以及海参等其他经济动物,海水养殖是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水养殖集中发展某些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虾类、贝类及棘皮动物等,生产周期较短,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3.现有的海水养殖装置,一般通过人工辅助进行撒料,造成劳动强度高,且在撒料时不能控制撒料的量,使得撒料较多或较少都容易影响养殖物的生长等问题,因此,需要在海水养殖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种潜水式海水养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潜水式海水养殖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5.一种潜水式海水养殖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储料腔和浮板,装置主体通过顶部固定连接的储料腔将饲料进行储存,储料腔两端安装的浮板将其漂浮在海面上,装置主体的内部中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且固定支架呈“u”状,装置主体通过内部两端均固定连接的密封板将装置主体内部分隔成三个空间,固定支架与密封板上均设置有养殖部件,且装置主体的底部设置有辅助部件。
6.优选的,养殖部件包括:导向盘和活动轴,导向盘分别安装在固定支架的内壁两端,且导向盘整体呈“g”状,固定支架中部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
7.优选的,限位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抵块,且导向盘的外侧端开设有限定环槽,限定环槽呈半圆弧形状弯曲设置,且抵块与两端的限定环槽之间卡接有连接轴。
8.优选的,导向盘的外侧端安装有固定轴,且固定轴分别贯穿连接有固定支架的一端与密封板,固定轴的外侧端安装有活动轴。
9.优选的,活动轴的一端呈倾斜安装有转杆,且两端的转杆呈90度夹角设置,并且左端转杆位于活动轴的前端呈向前倾斜设置,且右端转杆位于活动轴的后端呈向后倾斜设置。
10.优选的,转杆远离活动轴的一端安装有导向板,且转杆与导向板呈同一角度倾斜设置,导向板与装置主体的内壁之间卡接有复位弹簧,且装置主体的前后两端两侧均嵌入对称设置有渗水层,并且渗水层由乱丝熔融铺网而成。
11.优选的,辅助部件包括:转轴和柱形气囊,转轴分别转动设置在装置主体的底部,且转轴的两端均卡接有楔形板,楔形板的上表面呈倾斜设置。
12.优选的,柱形气囊套接在抵杆的外壁,且转轴的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抵杆,柱形气囊呈波浪弯曲状。
13.优选的,装置主体与储料腔的相接处开合设置有两个活动板,且装置主体的底部
中端开设有出料管。
14.有益效果:
15.(1)通过水压带动导向板与转杆的顶部向后侧倾斜,使其带动活动轴同步产生旋转,且两端的转杆呈90度夹角设置,使得两端的转杆与导向板同步产生位移,从而带动抵块向上移动将活动板抵起便于饲料从储料腔掉落,同时,通过水的不断涌入,便于增加该装置的自身重量,实现该装置在自动定量撒料的同时,当自身重力大于浮力,从而带动该装置下潜,便于饲养更深层次的养殖物;
16.(2)通过海水本身流动的动力便于带动楔形板与转轴旋转,便于提高该装置的下降速度,同时,转轴的旋转同步带动抵杆与柱形气囊旋转,且利用波浪弯曲状的柱形气囊,便于使周围带状植物蜷曲,实现在提升下潜速度的同时,使该装置在海里的位置固定,避免该装置向海水流动的方向大范围移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装置主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固定支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固定支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导向盘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导向盘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柱形气囊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4.图1

7中:1

装置主体、101

储料腔、102

出料管、103

浮板、2

固定支架、201

固定轴、202

导向盘、203

限位杆、204

抵块、205

连接轴、206

限定环槽、207

活动板、3

密封板、301

活动轴、302

转杆、303

导向板、304

渗水层、305

复位弹簧、4

转轴、401

柱形气囊、402

楔形板、403

抵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
26.本发明提供一种潜水式海水养殖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储料腔101和浮板103,装置主体1通过顶部固定连接的储料腔101将饲料进行储存,储料腔101两端安装的浮板103将其漂浮在海面上,装置主体1的内部中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2,且固定支架2呈“u”状,装置主体1通过内部两端均固定连接的密封板3将装置主体1内部分隔成三个空间,固定支架2与密封板3上均设置有养殖部件,且装置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辅助部件。
27.其中,养殖部件包括:导向盘202和活动轴301,导向盘202分别安装在固定支架2的内壁两端,且导向盘202整体呈“g”状,固定支架2中部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03,限位杆20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抵块204,且导向盘202的外侧端开设有限定环槽206,限定环槽206呈半圆弧形状弯曲设置,且抵块204与两端的限定环槽206之间卡接有连接轴205,导向盘202的外侧端安装有固定轴201,通过g状的导向盘202以固定轴201与活动轴301为圆心逆时针转动时,从而使连接轴205沿着限定环槽206向右位移,便于带动抵块204向上移动。
28.其中,固定轴201分别贯穿连接有固定支架2的一端与密封板3,固定轴201的外侧
端安装有活动轴301,活动轴301的一端呈倾斜安装有转杆302,且两端的转杆302呈90度夹角设置,并且左端转杆302位于活动轴301的前端呈向前倾斜设置,且右端转杆302位于活动轴301的后端呈向后倾斜设置,转杆302远离活动轴301的一端安装有导向板303,且转杆302与导向板303呈同一角度倾斜设置,导向板303与装置主体1的内壁之间卡接有复位弹簧305,装置主体1与储料腔101的相接处开合设置有两个活动板207,且装置主体1的底部中端开设有出料管102,通过水压带动导向板303与转杆302的顶部向后侧倾斜,使其带动活动轴301同步产生旋转,且两端的转杆302呈90度夹角设置,使得两端的转杆302与导向板303同步产生位移,从而带动抵块204向上移动将活动板207抵起便于饲料从储料腔101掉落。
29.其中,装置主体1的前后两端两侧均嵌入对称设置有渗水层304,并且渗水层304由乱丝熔融铺网而成,通过渗水层304便于将水不断涌入装置主体1内部,便于增加该装置主体1的自身重量,当自身重力大于浮力,从而带动该装置主体1下潜,便于饲养更深层次的养殖物。
30.其中,辅助部件包括:转轴4和柱形气囊401,转轴4分别转动设置在装置主体1的底部,且转轴4的两端均卡接有楔形板402,楔形板402的上表面呈倾斜设置,通过海水本身流动的动力便于带动楔形板402与转轴4旋转,便于提高该装置主体1的下降速度。
31.其中,柱形气囊401套接在抵杆403的外壁,且转轴4的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抵杆403,柱形气囊401呈波浪弯曲状,通过转轴4的旋转同步带动抵杆403与柱形气囊401旋转,且利用波浪弯曲状的柱形气囊401,便于使周围带状植物蜷曲,从而使该装置主体1在海里的位置固定,避免该装置主体1向海水流动的方向大范围移动。
32.工作原理:
33.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首先,通过储料腔101将饲料进行储存,且利用浮板103便于将储料腔101漂浮在海面上,随后通过渗水层304便于将水不断涌入装置主体1内部,形成水压便于增加该装置主体1的自身重量,当自身重力大于浮力,从而带动该装置主体1下潜,便于饲养更深层次的养殖物,接着通过水压带动导向板303与转杆302的顶部向后侧倾斜,使其带动活动轴301同步产生旋转,且两端的转杆302呈90度夹角设置,使得两端的转杆302、导向板303、固定轴201与导向盘202同步产生旋转,同时,利用g状的导向盘202以固定轴201与活动轴301为圆心逆时针转动时,从而使连接轴205沿着限定环槽206向右位移,便于带动抵块204向上移动,将活动板207抵起便于饲料从储料腔101掉落,并通过出料管102排入海里,实现该装置主体1在自动定量撒料的同时,能够带动装置主体1下潜,而后通过不断涌入的水随着另一端的渗水层304逐渐排出,当导向板303与转杆302失去压力时,利用复位弹簧305使其复位,进而带动导向盘202与抵块204复位,避免储料腔101的饲料掉落,能够自动控制撒料的量,避免撒料较多或较少都容易影响养殖物的生长,之后海水本身流动的动力便于带动楔形板402与转轴4旋转,便于提高该装置主体1的下降速度,同时,转轴4的旋转同步带动抵杆403与柱形气囊401旋转,且利用波浪弯曲状的柱形气囊401,便于使周围带状植物蜷曲,实现在提升下潜速度的同时,使该装置主体1在海里的位置固定,避免该装置主体1向海水流动的方向大范围移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