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质高配合力籼粳交偏籼恢复系的选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354994发布日期:2021-06-08 14:32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水稻有性杂交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优质高配合力籼粳交偏籼恢复系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2.粮食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通过育种手段增加品种的生产潜力,再辅之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是提高水稻单产的有效途径。利用优异种质资源获得突破性育种材料是选育优良品种的基础和前提。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强,直接或间接利用籼粳稻亚种间杂种优势成为超级杂交稻育种的目标之一。目前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籼粳交杂交水稻品种如甬优系列、春优系列、嘉优中科系列,是典型的籼粳交品种,里面有许多有利基因如:广亲和基因s5

n、隐形半矮秆基因sd1、理想株型基因ipa1、显性半矮秆基因sdd、wxb基因等可兹利用。因此以籼粳交杂交稻为基础材料,拓展了育种材料的遗传基础,是创制新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杂交种的利用效率,推动水稻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优质高配合力籼粳交偏籼恢复系的选育方法,该方法用已知的优质高产抗病的籼粳交杂交稻与已知的优质高配合力籼稻恢复系杂交,选育新的优质高配合力籼粳交偏籼恢复系,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育种家对育种材料的封锁,拓展了育种材料的遗传基础,提高了育种效率。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优质高配合力籼粳交偏籼恢复系的选育方法,该方法为:
5.s1、第一年夏季在四川省江油市,用已知的优质高配合力籼稻恢复系与已知的优质高产抗病的籼粳交杂交稻进行杂交,得到复交f1代;
6.s2、当年冬季在海南省三亚市分别种植s1中得到的复交f1代和亲本s1中所述已知的优质高配合力籼稻恢复系,第二年春季在所述复交f1代的种子成熟后,选择抗病、农艺性状优良且农艺性状不同于亲本s1中所述已知的优质高配合力籼稻恢复系的单株收种,得到f2代;
7.s3、将s2中得到的f2代经过米质筛选后,当年夏季在四川省江油市种植,在f2代的种子成熟后,选择抗病、农艺性状优良株系中单株收种,得到f3代;
8.s4、将s3中得到的f3代经过米质筛选后,当年冬季,在海南省三亚市加代种植f3代,在f3代的种子成熟后,选择抗病、农艺性状优良株系中单株收种,得到f4代;
9.s5、将s4中得到的f4代经过米质筛选后,第三年夏季在四川省江油市种植f4代,并用已知的优质高配合力三系不育系、已知的两系不育系对所述f4代中群体优良株系进行测交,得测交f1代;当所述f4代的种子成熟后,将与测交的群体优良株系相对应的f4代单株进行收种,得到f5代;
10.s6、第四年夏季在四川省江油市种植s5中得到的测交f1代和已知的长江上游区试
对照品种,进行优势鉴定;
11.s7、根据s6中所述测交f1代的优势鉴定试验结果,当年冬季在海南省三亚市种植与所述测交f1代中的强优势组合相对应的f5代,并用已知的高配合力优质不育系对f5代中群体优良株系进行复测,得到复测f1代种子;当所述f5代的种子成熟后,将与复测的f5代中群体优良株系相对应的f5代单株进行收种,得到f6代;
12.s8、第五年夏季在四川省江油市种植s7中得到的复测f1代和已知的长江上游区试对照品种,进行优势再鉴定;
13.s9、根据s8中所述复测f1代的优势再鉴定的试验结果,筛选出所述复测f1代试验中的强优势组合,当年冬季在海南省三亚市种植所述复测f1代中的强优势组合对应的s7中的f6代,在f6代的种子成熟后收种,得到f7代,即得到优质高配合力籼粳交偏籼恢复系。
14.优选地,s1中所述已知的优质高配合力籼稻恢复系为粤农丝苗或者黄华占。
15.优选地,s1中所述已知的优质高产抗病的籼粳交杂交稻为甬优9号或者甬优4949。
16.优选地,s2中所述复交f1代的种植株数≥1000株。
17.优选地,s2~s4中所述农艺性状均为生育期、株叶形态、株高、穗型、粒型和结实率。
18.优选地,s5和s7中所述群体优良株系的性状指标均为生育期、株叶形态和株高。
19.优选地,s6中优势鉴定和s8中的优势再鉴定的方法均为对产量和抗性的鉴定。
20.优选地,s7中优势鉴定和s9中优势鉴定筛选出的强优势组合是指亩产量≥620kg,且相对于所述已知的长江上游区试对照品种亩增产率≥10%的测交组合。
21.优选地,s5中所述已知的优质高配合力三系不育系为宜香1a和金23a,所述已知的两系不育系为两系不育系y58s和两系不育系1892s。
22.优选地,s6和s8中所述已知的长江上游区试对照品种为f优498。
2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24.本发明利用已知的优质高产抗病的籼粳交杂交稻与已知的优质高配合力籼稻恢复系杂交,选育新的优质高配合力籼粳交偏籼恢复系,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育种家对育种材料的封锁,拓展了育种材料的遗传基础,提高了育种效率,有望育成具有抗性好、品质优的水稻恢复系,进而组配出优质抗病高产水稻新品种。
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6.实施例1
27.本实施例的优质高配合力籼粳交偏籼恢复系的选育方法,该方法为:
28.s1、第一年夏季在四川省江油市,用已知的优质高配合力籼稻恢复系粤农丝苗与已知的优质高产抗病的籼粳交杂交稻甬优9号进行杂交,得到复交f1代;
29.s2、当年冬季在海南省三亚市分别种植s1中得到的复交f1代和亲本s1中所述已知的优质高配合力籼稻恢复系,第二年春季在所述复交f1代的种子成熟后,选择抗病、农艺性状优良且不同于亲本s1中所述已知的优质高配合力籼稻恢复系的单株收种,得到f2代;所述复交f1代的种植株数为1000株;不同于亲本的单株是指农艺性状与亲本不同;
30.s3、将s2中得到的f2代经过米质筛选后,当年夏季在四川省江油市种植,在f2代的
种子成熟后,选择抗病、农艺性状优良株系中单株收种,得到f3代;
31.s4、将s3中得到的f3代经过米质筛选后,当年冬季,在海南省三亚市加代种植f3代,在f3代的种子成熟后,选择抗病、农艺性状优良株系中单株收种,得到f4代;
32.s5、将s4中得到的f4代经过米质筛选后,第三年夏季在四川省江油市种植f4代,并用已知的优质高配合力三系不育系宜香1a、金23a、已知的两系不育系y58s、1892s对所述f4代中群体优良株系进行测交,得测交f1代;当所述f4代的种子成熟后,将与测交的群体优良株系相对应的f4代单株进行收种,得到f5代;
33.s6、第四年夏季在四川省江油市种植s5中得到的测交f1代和已知的长江上游区试对照品种f优498,进行优势鉴定;
34.s7、根据s6中所述测交f1代的优势鉴定试验结果,当年冬季在海南省三亚市种植与所述测交f1代中的强优势组合相对应的f5代,并用已知的高配合力优质不育系对f5代中群体优良株系进行复测,得到复测f1代种子;当所述f5代的种子成熟后,将与复测的f5代中群体优良株系相对应的f5代单株进行收种,得到f6代;
35.s8、第五年夏季在四川省江油市种植s7中得到的复测f1代和已知的长江上游区试对照品种f优498,进行优势再鉴定;
36.s9、根据s8中所述复测f1代的优势再鉴定的试验结果,筛选出所述复测f1代试验中的强优势组合,当年冬季在海南省三亚市种植所述复测f1代中的强优势组合对应的s7中的f6代,在f6代的种子成熟后收种,得到f7代,即得到优质高配合力籼粳交偏籼恢复系。
37.本实施例中s2~s4中所述农艺性状均为生育期、株叶形态、株高、穗型、粒型和结实率;
38.s5和s7中所述群体优良株系的性状指标均为生育期、株叶形态和株高;
39.s6中优势鉴定和s8中的优势再鉴定的方法均为对产量和抗性的鉴定;
40.s7中优势鉴定和s9中优势鉴定筛选出的强优势组合为亩产量≥620kg,且相对于所述已知的长江上游区试对照品种f优498亩增产率≥10%的测交组合。
41.实施例2
42.本实施例的优质高配合力籼粳交偏籼恢复系的选育方法,该方法为:
43.s1、第一年夏季在四川省江油市,用已知的优质高配合力籼稻恢复系黄华占与已知的优质高产抗病的籼粳交杂交稻甬优4949进行杂交,得到复交f1代;
44.s2、当年冬季在海南省三亚市分别种植s1中得到的复交f1代和亲本s1中所述已知的优质高配合力籼稻恢复系,第二年春季在所述复交f1代的种子成熟后,选择抗病、农艺性状优良且农艺性状不同于亲本s1中所述已知的优质高配合力籼稻恢复系的单株收种,得到f2代;所述复交f1代的种植株数为1500株;
45.s3、将s2中得到的f2代经过米质筛选后,当年夏季在四川省江油市种植,在f2代的种子成熟后,选择抗病、农艺性状优良株系中单株收种,得到f3代;
46.s4、将s3中得到的f3代经过米质筛选后,当年冬季,在海南省三亚市加代种植f3代,在f3代的种子成熟后,选择抗病、农艺性状优良株系中单株收种,得到f4代;
47.s5、将s4中得到的f4代经过米质筛选后,第三年夏季在四川省江油市种植f4代,并用已知的优质高配合力三系不育系宜香1a、金23a、已知的两系不育系y58s、1892s对所述f4代中群体优良株系进行测交,得测交f1代;当所述f4代的种子成熟后,将与测交的群体优良
株系相对应的f4代单株进行收种,得到f5代;
48.s6、第四年夏季在四川省江油市种植s5中得到的测交f1代和已知的长江上游区试对照品种f优498,进行优势鉴定;
49.s7、根据s6中所述测交f1代的优势鉴定试验结果,当年冬季在海南省三亚市种植与所述测交f1代中的强优势组合相对应的f5代,并用已知的高配合力优质不育系对f5代中群体优良株系进行复测,得到复测f1代种子;当所述f5代的种子成熟后,将与复测的f5代中群体优良株系相对应的f5代单株进行收种,得到f6代;
50.s8、第五年夏季在四川省江油市种植s7中得到的复测f1代和已知的长江上游区试对照品种f优498,进行优势再鉴定;
51.s9、根据s8中所述复测f1代的优势再鉴定的试验结果,筛选出所述复测f1代试验中的强优势组合,当年冬季在海南省三亚市种植所述复测f1代中的强优势组合对应的s7中的f6代,在f6代的种子成熟后收种,得到f7代,即得到优质高配合力籼粳交偏籼恢复系。
52.本实施例中s2~s4中所述农艺性状均为生育期、株叶形态、株高、穗型、粒型和结实率;
53.s5和s7中所述群体优良株系的性状指标均为生育期、株叶形态和株高;
54.s6中优势鉴定和s8中的优势再鉴定的方法均为对产量和抗性的鉴定;
55.s7中优势鉴定和s9中优势鉴定筛选出的强优势组合为亩产量≥620kg,且相对于所述已知的长江上游区试对照品种f优498亩增产率≥10%的测交组合。
5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