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粮食通风风道的布置方法

文档序号:25355736发布日期:2021-06-08 14:43阅读:9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粮食通风风道的布置方法

1.本发明属于粮食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粮食通风风道的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2.粮食产后损失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作为粮食生产大国,中国粮食产后损失相当严重,其中储藏阶段粮食损失占产后损失比例较高。粮食在储藏过程中,由于呼吸作用产热及蒸发部分水分,如不及时降温排湿,会加速粮食的生霉变质。目前所常采取的措施是机械通风降温储粮技术,主要由通风机和粮仓地面布置的通风风道组成通风系统,利用通风机使外界低温空气经通风风道通过粮堆,达到降低粮食温度和水分的作用。通风系统也可与环流熏蒸、气调储粮等储粮设备共用,实施磷化氢环流熏蒸杀虫和气调储粮等技术降低储粮损失,是储粮仓房必备的设施。通风系统中通风风道的布置多采用可调式地上通风笼或地下通风笼,材质为冷轧钢板,通风孔呈鱼鳞式,具有通风均匀、安装和收存方便等特点。
3.不过地下通风笼对粮仓基建要求较高,对一些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中小型粮食收储加工企业等而言搭建较为复杂,储存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而可调式地上通风笼承载粮食的压力有限,易发生变形,影响对粮食进行通风散热的效果,且在大型机械转运粮食时易损坏,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粮食通风风道的布置方法,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5.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粮食通风风道的布置方法,所述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用装满粮食的粮袋铺设出“井”字形通风风道;
7.将装满粮食的粮袋搭盖在所铺设出的“井”字形通风风道上,以形成四周开口的密闭通风风道;
8.对密闭通风风道进行通风降温。
9.优选的,所述粮食通风风道的布置方法适用于粮仓内粮食的通风处理,且当在粮仓内进行布置时,所述“井”字形通风风道是将装满粮食的粮袋沿粮仓的长度和宽度方向每4~5m铺设2~4层形成。
10.优选的,当在粮仓内进行布置时,所述四周开口的密闭通风风道是在“井”字形通风风道上方铺设1~3层粮袋所形成的,所形成的密闭通风风道的高度为0.8~1.5m。
11.优选的,所述密闭通风风道距离粮仓的墙壁1~2m。
12.优选的,当形成密闭通风风道后,在粮仓内装满粮食,以封堵密闭通风风道。
13.优选的,采用粮食专用风机对密闭通风风道进行通风降温。
14.优选的,所述粮袋的尺寸大小为65~75cm*110~130cm,可盛装40~50kg粮食。
1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粮食通风风道的布置方法,先用装满粮食的粮袋铺设出

井”字形通风风道;然后将装满粮食的粮袋搭盖在所铺设出的“井”字形通风风道上,以形成四周开口的密闭通风风道;最后对密闭通风风道进行通风降温。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的采用机械装置布置通风风道的措施,直接采用装满粮食的粮袋搭建通风风道,所搭建的通风风道不仅四通八达,十分利于气流的流通,而且利用粮袋良好透气性能,使得空气流均匀进入粮堆,通风效果好。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通风效率高,储粮损失小;
17.(2)通风风道由装满粮食的粮袋搭建而成,方便大型机械转运粮食;
18.(3)投入成本极低,操作便捷,布置省时省力,适合在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粮食收储加工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推广。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粮食通风风道的布置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2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粮袋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粮食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粮食专用风机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粮仓内“井”字形通风风道的正面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粮仓内“井”字形通风风道的平面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粮仓内密闭通风风道的平面示意图;
26.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粮仓内粮食通风风道的布置效果图。
27.附图中:1、粮袋;2、粮食;3、粮食专用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9.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30.实施例1
31.如附图1~4所示,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粮食通风风道的布置方法,所述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2.s101,先用装满粮食2的粮袋1铺设出“井”字形通风风道;
33.s102,然后将装满粮食2的粮袋1搭盖在所铺设出的“井”字形通风风道上,以形成四周开口的密闭通风风道;
34.s103,最后对密闭通风风道进行通风降温。
35.具体的,铺设“井”字形通风风道也即第一层粮袋时沿待铺设区域的长度和宽度方向间隔铺设,间隔距离根据是需要工人通过或者粮食运输机械通过、以及通风风道的通风效率来决定。一般而言,相邻的两条通风风道之间间隔4

5m,既满足人工通过的需求,也满足机械通过的需求,且通风效率良好。在家庭农场内布置时,如果限于场地关系,也可以适当缩小通风风道之间的距离,但不能过小,避免粮食2挥发出的热量积聚在通风风道内,无法散出。在“井”字形通风风道上搭盖装满粮食2的粮袋1形成四周开口的密闭通风风道,也
即搭建第二层粮袋时需注意第二层粮袋的搭建高度。总得来说,第一层粮袋和第二层粮袋的搭建高度之和不应超过人的高度,一则是搭建的高度过高不利于人工检查高处粮袋1的储存情况,二是搭建的高度过高对第一层粮袋的承重要求过高,需要增加粮袋墙(指相邻的两道通风风道之间的粮袋所组成的墙)的厚度,过厚的粮袋墙不利于粮食2的通风散热;三是对密闭通风风道进行通风降温时需要采用粮食专用风机3(但不排除其他的风机),鉴于粮食专用风机3一般安装在水平地面上,无法对高处的粮袋1进行通风散热。多数情况下,所形成的四周开口的密闭通风风道的高度在0.8

1.5m。粮袋1的尺寸大小为65~75cm*110~130cm,可盛装40~50kg粮食2。据此可测算出第一层粮袋只需铺设2

4层,第二层粮袋只需铺设1

3层即可。
36.本发明通过直接采用装满粮食2的粮袋1搭建通风风道,所搭建的通风风道不仅四通八达,十分利于气流的流通,而且利用粮袋良好透气性能,使得空气流均匀进入粮堆,通风效果好,此外搭建的通风风道不采用钢支架等作为支撑,节约耗材且成本低。总体而言,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7.(1)通风效率高,储粮损失小;
38.(2)通风风道由装满粮食2的粮袋1搭建而成,方便大型机械转运粮食;
39.(3)投入成本极低,操作便捷,布置省时省力,适合在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粮食收储加工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推广。
40.实施例2
41.如附图2~8所示,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粮仓内粮食的通风处理的粮食通风风道的布置方法,所述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2.s201,首先将粮食2装入尺寸大小一致的包装袋中,密封后得到大量装满粮食2的粮袋1;所使用的粮袋1的尺寸大小为65~75cm*110~130cm,可盛装40~50kg粮食2;
43.s202,然后将所述粮袋1在平房粮仓内,分别从粮仓地面长度和宽度方向每4

5m铺设2

4层,形成“井”字形通风风道,如图5和6所示;
44.s203,再将所述粮袋1在所述“井”字形通风风道上方垂直铺设1

3层,加盖支撑,最终形成高度为0.8

1.5m四周开口的密闭通风风道,如图7所示;
45.s204,之后将所述密闭通风风道与粮仓四周墙面保持1

2m宽度距离,仓内装满粮食2后,能够封堵风道,避免通风后风向四周散失,提高通风降温效率;
46.s205,最后在所述平房粮仓水平方向每4

5m通风风道口位置安装粮食专用风机3,根据粮堆温度适时进行通风降温,由于装满粮食2的粮袋1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使得空气流均匀进入粮堆,对粮食2实施有效的降温降湿,如图8所示。
47.具体的,粮食2在被粮企收购进行干燥后,通常存储在平房粮仓中,在储粮过程中需要根据粮堆温度适时进行通风降温,避免粮食2潮湿、生霉。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的采用机械装置布置通风风道的措施,直接采用装满粮食2的粮袋1搭建通风风道,所搭建的通风风道不仅四通八达,十分利于气流的流通,而且利用粮袋良好透气性能,使得空气流均匀进入粮堆,通风效果好。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8.(1)通风效率高,储粮损失小;
49.(2)通风风道由装满粮食2的粮袋1搭建而成,方便大型机械转运粮食;
50.(3)投入成本极低,操作便捷,布置省时省力,适合在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
作社和粮食收储加工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推广。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