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黑水虻的循环养殖系统与循环养殖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在地下隧洞内循环养殖黑水虻的特殊系统及循环养殖方法。
技术背景
2.黑水虻学名光亮扁角水虻,是双翅目水虻科扁角水虻属的一种昆虫,原分布于南美洲热带地区,近些年引入我国开始人工饲养。黑水虻生活习性很特殊,首先,繁殖系数高,雌成虫产卵量大,一只雌成虫能产卵400~1000粒卵。其次,生长快,一个世代周期仅有三十多天,幼虫期只有十多天。第三,是饲料非常广泛,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下脚料,动物屠宰加工下脚料,餐厨垃圾甚至畜禽粪便,瓜菜种植废弃物都是黑水虻的喜食饲料。这些东西容易收集,成本低廉。第四,黑水虻幼虫利用价值很大,据测定,黑水虻烘干幼虫蛋白质含量高达45%左右。脂肪含量在35%左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是难得的动物饲料蛋白质来源。用清洁饲料养殖的黑水虻幼虫还可作为人类食用蛋白质的新资源。
3.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也快速增加,其中50%为餐厨垃圾。餐厨垃圾成分复杂,含水量大,容易腐烂发臭,是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对城市餐厨垃圾如何进行无害化处理不仅是目前一项科技难题,也是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人们发现,利用黑水虻来处理城市餐厨垃圾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无害化,绿色循环的好方法。亦有多地引进黑水虻人工养殖,希望在城市餐厨垃圾处理中发挥独特功效。
4.但是黑水虻原生长在南美洲热带地区,生长的适宜温度在25度左右,温度不能低于20度。我国大部地区有半年以上的时间气温达不到这一要求。如要全年养殖,就要建设恒温厂房,这样就会造成能源消耗太大,养殖成本太高,也就难以推广。再有,黑水虻是一种昆虫,个体不大舒服又重,只有1mm多。成熟幼虫在20mm左右,一直幼虫生活十几天,消耗的餐厨垃圾只有1g左右。如要发挥其处理餐厨垃圾的作用,必须要大规模的饲养才有意义。如何才能大规模养殖黑水门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大技术难题。目前养殖黑水虻的方法有多种。穷在地上建筑和各种房舍内来养殖。一年能够养殖的时间不到半年,如要创造和温条件,能源消耗太高,经济上不合算,同时也缺乏理想的规模化养殖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个绿色节能的黑水虻养殖环境。不用消耗大量能源就能实现全年养殖。不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同时提供一种立体养殖循环养殖的生产流水线的养殖方法。
6.地下空间或山洞中常年温度可以保持在20度左右。湿度可以维持在60%左右。比较稳定。接近于黑水虻的养殖条件。黑水虻幼虫生长过程中,也不需要阳光直射,有一定的弱光条件就能正常生长,因此地下水洞是养殖黑水虻的理想场所。
7.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养殖黑水虻的地下水洞室循环养殖方法。首先选地势较高,较为干燥的地方,在地下挖掘一个空间,建立一个深入地下。3~5m的地下空间。宽度六子24m
长度60 子200m的地下隧道。侧壁顶部可以高出地面60~120cm地面用混凝土硬化地下水道侧壁高出地面的部分设有窗口即可采光又可通风。在地下空间或山洞内设立一套两路循环路线或四路循环路线。如设计为两路循环路线,其中一条为进入路线,另一条为返回路线。在进入路线的尽头设有调头路线,在两条路线之间设有人行通道。如为四路循环路线,其中两条为并行的进入路线,另两条为并行的移出路线,在进入路线和移出路线之间是人行通道。在隧洞口设有加料区和卸料区,隧洞内设有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进入路线和移出路线上设有顶推装置。
8.养殖黑水虻从加料区开始,首先将专用的养殖车送到加料区,专用的养殖车上自己带有一个养殖盘,往养殖车上的养殖盘内加入规定量的养虫饲料和黑水虻小幼虫。把养殖车送到进入路线的起点上,再将一个专用的养殖盘送到加料区往养殖盘内加上规定量的养虫饲料和黑水虻小幼虫,把加好料的专用养殖盘叠加到养殖车上。后面的多个养殖盘都按此方法操作,待养殖车上叠加的养殖盘达到规定的数量后,养殖车与叠加其上的所有养殖盘全部结合为一个整体,即为一个养殖单元。在循环路线上,养殖单元首尾相连,可以放满循环路线,每天将黑水虻幼虫成熟的养殖单元移出,将其他幼虫正在生长的养殖单元依次向前推进。将移出的养殖单元从上到下拆解开来,将养殖盘内的成熟幼虫和残渣虫沙清理干净,就完成了一个生产周期的幼虫养殖。将清空的专用养殖盘再送到加料区,加上养虫饲料和小幼虫,叠加到另一个养殖车上,重新组成一个养殖单元,从入口处送上进入路线,开始新一轮的循环养殖。
9.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养殖黑水虻的地下隧洞式循环养殖系统与循环养殖方法。隧洞内的进入路线,掉头路线,移出路线与隧洞口的出料曲,加料区共同构成一个闭合的环形路线。养殖单元在环形路线上根据设定的时间逐天向前移动,从加料区开始到卸料去结束。走完一圈即完成一个养成周期。再回到加料区加料,开始进行下一个周期的养虫流程。周而复始,循环作业,形成一套完整的养殖黑水虻的生产流水线。
10.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养殖黑水虻的地下隧洞式循环养殖系统与循环养殖方法,隧洞内按纵向布置,中间是人行通道,人行通道是工作人员巡查,管理,维护的通道。循环路线设在人行通道两侧,一边是进入路线,另一边是移出路线,在进入路线的终端和返回路线起点之间是调头路线。人行通道的地下有一条地下廊道,通风系统的主通风管及其它各种管线都布设在地下廊道里。
1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养殖黑水虻的地下隧道式循环养殖系统及循环养殖方法,隧洞设有一套通风系统,通风系统由进风口,鼓风机,主通风,支通风管,小风管,吹风喷头组成。进风口设在隧洞外的上风方向,鼓风机设在进风口的旁边,主通风管从鼓风机的送风口接出,引入地下廊道内,沿地下廊道一直通到隧洞底端。支通风管从主通风管引出,在主通风管上每隔4m 引出两条支通风管,在地下向两边延伸到两边的侧壁上,引出地面,再沿着侧臂直立向上,直到与最高层的养虫盘同高,支通风管在整个隧洞内呈鱼骨形分布。小风管从支通风管上引出亦呈鱼骨形分布,水平固定在侧壁上。每一条小分管,对应着一层养殖盘,一条支通风管上引出的两排小通风管,为前后两组养虫单元送风。每一条小风管上安装着5~9个吹风喷头。通风喷头的风嘴正对着每个养盘上部的通风空间。
1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养殖黑水虻的地下隧洞式循环养殖系统与循环养殖方法。在隧洞内设有一套排风系统,排风系统由排风窗,排风管,排风风机,排风口组成。排风窗设在隧
洞顶部,每隔4m设一个排风窗。主通风管设在随动顶部中间,将所有的排风窗连通到排风管上。排风管从隧洞底部一直通向隧洞外。排风风机设在隧洞外的下风方向,通风管连接到排风风机上,从排风风机的出风口上,用连接管将排风风机的排风口连通到排风口上,排风口的出风方向与下风方向一致。
1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养殖黑水虻的地下隧洞式循环养殖系统与循环养殖方法。在隧洞内循环移动的是养殖单元,一个养殖单元有一个养殖车和多个养殖盘组合而成。养殖车是一个养殖盘和一个四轮车的结合体,其上部是一个养殖盘,可以正常发挥养成功能。下部是一个四轮车,在推拉作用下可以自由移动。养殖盘是专用的养虫容器,养殖盘与养殖车规格尺寸相同,养殖盘可以叠加到养殖车上。并与养殖车结合为一体,养殖车上可以叠加8-16层养殖盘,多个养殖盘和养殖车结合为一个整体,称为一个养殖单元,实现立体养殖,养殖单元在循环路线上能整体移动。
1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养殖黑水虻的地下隧洞式循环养殖系统与循环养殖方法。加料区是循环养殖的起点。加料区设有饲料池,加料泵,加料车,地磅。合格的养殖饲料储存在储料池内操作时,先将养殖车送到加料区的加料点。将加料车推到加料池边由加料泵将除了植类的养殖饲料抽上来,输送到加料车上,加料车经过地磅称重,再送到养殖车边将养殖饲料,加入到养殖车上的养殖盘内,将养殖饲料耙平,再放入黑水虻的小幼虫。至此,完成养殖车的加料工序,加好料的养殖车被送进进入路线的入口里。再将一个养殖盘送到加料区加料。加好料后将养殖盘叠加到养殖车上,其他养殖盘都如此操作,一直达到规定的叠加层数。例如规定养殖车上叠加十个养殖盘。当第十个养殖盘完成加料工序叠加到养殖车上就完成了一个养殖单元的加料工序。养殖车和十个养殖盘组成一个完整的养殖单元,将该养殖单元整体送上进入路线就进入了养虫流程。
1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养殖黑水虻的地下隧洞式循环养殖系统及循环养殖方法。卸料区是循环养殖路线上一个养殖周期的终点。一个养殖单元在循环养殖路线上移动,从进入路线上移动到进入路线的终点,通过掉头路线再推上返回路线,经过若干天的移动养殖过程,黑水虻幼虫逐渐长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养殖单元也每天向前推进,黑水虻幼虫也达到了成熟标准,饲料也基本吃完,养殖单元也移动到移出路线的出口处。将养殖单元从移出路线上转移到卸料区。同时有另一辆养殖车完成加料推送到进入路线的入口处,等待叠加养殖盘。到了卸料区的养殖单元,先从顶层的养殖盘开始拆解养殖单元。把养殖盘从养殖车上卸下来,把成熟的幼虫和残渣虫沙卸到集料箱内,把养殖盘清理干净,再把养殖盘送到加料区,完成加料后,将此养殖盘叠加到在进入路线入口处等待的养殖车上。其他的养殖盘也如此操作,比如将十个养殖盘全部完成再次加料工序,都叠加到养殖车上之后,又组合成一套新的养殖单元,开始新一个养殖周期。最后将卸料区的养殖车卸完料后,移送到加料区,进入下一周期的循环养殖流程。
16.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养殖黑水虻的地下隧洞式循环养殖系统及循环养殖方法。在进入路线和移出路线上各有一套推进装置。循环路线上的养殖单元首尾相连,推进装置会自动顶住进入路线上入口处的养殖单元,推进装置启动一次,将其顶住的养殖单元向前推进两米,多个养殖单元紧连成一列,顶推一台养殖单元的时候,在进入路线上的所有养殖车统一向前移动 2m,同时在终端上的养殖单元被推出进入路线,该养殖单元通过调头路线转移到移出路线上。移出路线上也是同样的推进装置在运作。
附图说明
17.图1是山洞隧道两路循环养殖路线示意图
18.1山洞隧道,2人行通道,3养殖单元(8层),4地下廊道,5主通风管,6支通风管,7排风管,8排风窗
19.图2是两路循环养殖路线平面布置示意图
20.9加料区,4进入路线,11调头路线,12移出路线,13卸料区,14人行通道
21.图3是地下隧洞四路循环养殖路线示意图
22.15地下隧洞,16排风扇,3养殖单元,6支通风管,14人行通道
23.图4是四路循环养殖路线平面布置示意图
24.9加料区,10进入路线,11调头路线,12移出路线,13卸料区,14人行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0026]
实施例1.
[0027]
选择一处向阳避风的山坡,开辟出一个80度左右的竖立工作崖面,同时在工作崖面前面平整出一个200m2以上的场地。设计一条直线隧洞,隧洞宽7m,侧壁垂直高度4m,洞顶弧高 1m,隧洞深度84m,遵照国家设计规范和施工标准设计施工。隧洞内沿地面中线是人行通道,人行通道两边规划为循环路线,人行通道的下面是地下廊道,地下廊道高度1.6m,宽度1.2m,长度为100m,其中在隧洞内84米,隧洞外延伸16m。隧洞内高外低,坡度降比1/2000,如有渗水,可以自动排出。隧洞内地面用混凝土硬化。隧洞内有一套完备的通风系统,通风系统由进风口,鼓风机,主通风管,支通风管,小风管等组成。进风口设在隧洞外的上风方向一侧,进风口距地面高度3m以上。鼓风机设在进风口的旁边,鼓风机与进风口的引风管联通。鼓风机有专用的电源线和电源开关。主通风管由鼓风机上接出,引入地下廊道内,沿地下廊道一直通到隧洞底端。在主通风管上,每隔4m接出两条支通风管,支通风管分别向两边延伸到侧壁下,再沿侧壁向上一直达到养殖单元最高层的养殖盘的高度,在垂直的支通风管上,引出两列小风管,一列向前,一个向后。小风管水平固定在侧壁上,每个小风管之间的间距与养殖盘的高度相同,每条小分管对应着一层养殖盘的通风空间。一条小风管上安装有七个出风喷头,正对着养殖盘的通风空间。通风系统的作用是通风换气,保证养殖环境空气流通。当养殖盘内温度过高时,可以开启通风系统,给养殖环境降温。
[0028]
隧洞内有一套完备的排风系统,排风系统由排风扇,排风管,排风风机,排风口组成。排风管设在隧洞顶部,沿洞顶中线布置,从隧洞终点起一直通到隧洞外。在排风管上,每隔4m设有一个排风窗,排风窗设在排风管的两侧,所有的排风窗都连通到排风管上。排风风机设在隧洞外的下风方向一侧。并有专用的电源供电线路和电源开关。从排风风机上引出的排风管通向排风口。排风口的方向有摆头,自动指向下风方向。
[0029]
隧洞中间规划为人行通道,人行通道是工作人员巡查,管理,维护的通道,也要保证维护设备的通行。人行通道的宽度为两米,由洞口一直通到洞底,人行通道两侧规划为养殖循环路线,每条循环路线宽度为2.5m在距离洞底3m之处,设有调头路线,在此,养殖单元将被移出进入路线,经过掉头路线被转移到移出路线。
[0030]
每条养殖路线上都有一套液压顶推装置,安装在每条路线的起点处。液压顶推装
置的顶杆行程为两米,液压顶推装置启动后,其顶杆上的顶板会自动抬起,顶在顶推位置上的养殖单元上,将养殖单元向前推行两米。养殖路线上的养殖单元首尾相连,推进时在一条直线上的养殖单元同时向前移动2米。
[0031]
隧洞外对应进入路线的一侧是加料区,加料区设有储料池,加料泵,加
[0032]
加料车和地磅。
[0033]
隧洞外对应移出路线的一侧是卸料区,卸料区设有卸料台,集料箱,移动台阶,传送带。清扫设备。隧洞内的进入路线,掉头路线,移出路线和遂洞口的加料区,卸料区共同构成一个闭合的环形路线。隧洞内设有完善的照明系统,通讯系统,温度调节系统,湿度调节系统,满足养殖黑水虻幼虫的各种需要条件。
[0034]
养殖车和养殖盘都是为该隧洞量身定做的,养殖盘边长2m每个养殖盘的面积为4m2,可一次加料200kg。
[0035]
进入隧洞内1m定为养殖循环路线的起点,隧洞底端3m为调头路线区。隧洞长度为84m,直线养殖路线长80m每条直线上可摆放40个养殖单元,两条直线上共摆放80个养殖单元,规划黑水虻幼虫养殖时间为十天,这样每天给八个养殖单元加上养殖饲料和小幼虫送入进入路线,十天完成80个养殖单元全部送入进入路线,养殖路线和移出路线上放满了养殖单元,按照前后顺序养殖十天的养殖单元8部,一直到养殖一天的养殖单元8部。第11天,从移出路线上移除8部养殖单元完成卸料后再送到加料区,加上饲料和小幼虫,再送入进入路线,重新开始下一个养虫周期的流程作业。如此,每天从移出路线上移出八个养殖单元卸料,同时进入路线上也送入八个养殖单元,进入养殖程序,周而复始,循环养殖。
[0036]
实施例2
[0037]
选择一处交通方便,地势干燥,地下水位埋深7m以下的平坦土地,修建一处南北走向的地下室。地下室内宽度为11m,室内高度为6m,其中地下5m,地上1m。地下室为平屋顶,平屋顶上有隔热保温层,遵照国家设计规范和施工标准设计施工。
[0038]
建成的地下室形成一个宽度11m高度6m长度130m的地下空间。在高出地面的侧壁上有窗户,每隔4m设有一个进风窗,进风窗上安装有风扇,从风扇上引出送风管,沿侧壁直立向下,一直通到养殖车上的养殖盘的通风空间的高度。从送风管上向两边引出小风管,每条小风管对应着一层养殖盘的通风空间,每条小风管上安装着七个出风喷头。
[0039]
排风装置设在地下室屋顶中心线上,每隔4m有一个排风口通向屋顶外。在屋顶外有排风风机,排风风机上有排风管,排风管顶部有弯头。弯头上带有摆头。
[0040]
该地下空间虽然是一个地下空间,但侧壁高出地面1m整个屋顶突出于地面。设有一排窗户。可以利用屋顶设置排风装置,利用侧壁顶部的窗户设置通风装置,通风装置和排风系统大大简化,不需要再建地下廊道,减少施工量,节约投资。
[0041]
如果受到特殊条件限制,地下室屋顶不能高出地面,要全部设在地下的话,可以.因地制宜,灵活设计。排风管可以从屋顶引出地面,也可以从侧壁外应出地面。
[0042]
该地下空间内设计为四路循环养殖路线,如图4所示。其中两条为并列的进入路线,另两条为移出路线。加料区和卸料区都设在地下空间内,长度为6m。每条养虫路线的直线路线为120m,四条路线可停放240个养殖单元。具体的操作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设计养虫时间为十天,每天要加料组合24个养虫单元,送进两条进入路线,每条养殖路线上12个养殖单元,十天共完成240个养殖单元,并放满四条养殖路线。从第11天开始,每天从移出路线上
移出24个养殖单元,完成卸料之后再加料,加黑水虻小幼虫。再次组成新的养殖单元,再一次送入进入路线进行循环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