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瓠瓜富硒提质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26175174发布日期:2021-08-06 18:2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瓠瓜富硒提质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富硒瓠瓜是指在瓠瓜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自然富硒或以自然富集硒为主、硒生物营养强化技术富硒为辅,而非收获后或加工中添加硒,获得的以干重计硒含量为0.15~0.50毫克/千克,其中硒代氨基酸含量(硒代蛋氨酸、硒代胱氨酸和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含量之和)占总硒含量>65%的瓠瓜果实。

硒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具有抗免疫、抗衰老、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作用,防病治病效果明显,富硒瓠瓜不仅营养丰富,销售价格较普通瓠瓜高20%以上,而且医疗保健作用明显,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供不应求。

因此,生产质量好、硒含量高的富硒瓠瓜是菜农增收和居民受益的重要举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瓠瓜富硒提质栽培方法,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瓠瓜富硒提质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优质、高产、抗性强的品种,优选为长瓠子、面条瓠子、考感瓠子、蒲瓜、青葫芦或长茎葫芦。

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种,边搅拌种子边加入温水,使水温保持55℃30分钟,待水温降到30℃时再浸种6~8小时,捞出种子用清水洗净种子表面上的黏液,浸种后再浸没于温度为40~45℃的高锰酸钾0.5~1份、甘露糖醇0.1~0.2份和水200~250份组成的溶液中30~60分钟,取出用湿棉布或纱布把种子包好,放入温箱中催芽,温度控制在30~32℃,3~5天发芽率达到70%以上时播种。

营养土为菜园土、灰和有机肥按体积比5:3:2配制,菜园土选择近两年内未种过瓜类作物的土壤,打细过筛,有机肥为充分腐熟的猪、牛、羊或鸡粪,晒干、整细、过筛,灰为谷壳灰、草木灰或火土灰,把菜园土、有机肥、灰按上述比例配制并充分混匀,堆成厚度25~35厘米,宽1.5~1.7米,用40%甲醛溶液喷洒清毒,打堆后用旧农膜覆盖10~15天,揭膜5~7天后使用。

播种量为移栽每亩大田用种量为200~300克,每10平方米苗床播种量为400~450克,先在大棚内育苗,将营养土翻松,整成垄面宽1.0~1.2米,沟宽30~35厘米、深25~30厘米,垄面土壤整平整细,上面铺一层2~3厘米厚的营养土,浇足水后,把已催芽的种子均匀地播在床面上,然后覆盖1.2~l.5厘米厚的营养土盖籽,适当浇水,最后插竹弓盖膜。

播种后为促进出苗,保持较高的温度,白天30~32℃,晚上18~22℃,出苗后适当降低温度,白天23~27℃,晚上18~20℃,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表土现白及时喷水,湿度过大加大通风,用细干土或火土灰撒在苗床表面,以降低湿度,减少病害发生,移栽前5~7天,降低温度,停止浇水,进行炼苗。

当幼苗两片子叶平展、露心时排苗,利用塑料钵排苗,钵上口直径8~12厘米、高10~12厘米,先将塑料钵内用营养土装满,把瓠瓜幼苗移入钵内,每钵排一株,浇透水,然后覆盖1~1.5厘米厚的营养土在钵口上面,把歪斜的秧苗扶正,少量浇水,最后插竹弓盖膜。

前茬作物拉秧后,及时翻耕土壤,清除草根杂草,按厢面宽1.2~1.5米开沟,垄面宽1~1.2米,沟宽25~30厘米,深20~25厘米,同时开好腰沟和围沟,做到沟沟相通,雨住水干。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适量施入化肥,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2000~3000千克,蔬菜专用复合肥100~120千克,采用撒施或沟施的方法施基肥,将土肥充分混匀,肥料全部埋在土壤中,以防止肥料流失。

每垄栽两行,行距0.8~0.9米,株距0.3~0.4米,每穴定植一株,每亩1900~2100株,定植时多带营养土,定植深度以盖住营养土、子叶露出地面为准,定植后浇足定根水。

定植后至扎架前,中耕1~2次,定植成活后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6~8厘米;10~12天后进行第二次中耕,深度5~7厘米,同时把土壤培在瓠瓜基部,扎架后不再中耕,但应及时清除杂草。

当瓠瓜株高30~50厘米时扎架,将两排竹竿交叉搭立,交叉处用竹竿纵向用塑料带固定,瓜秧开始爬蔓时,及时引蔓上架。

当瓠瓜长出5~6片真叶时,掐掉心叶,以促进侧蔓生长,使其早开花多结果,由于瓠瓜蔓长可达数米,分枝力强,而主蔓雌花着生节位很晚,但侧蔓第一、二节即可发生雌花,因此为了促进侧蔓早开花、早结果,及时进行掐尖处理,在主蔓5~6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掐尖,当侧蔓结果后进行第二次掐尖,以促进二次侧蔓抽生和结果,以后可以进行第三次掐尖或任其自然生长,开始采收后,下部的病叶、老叶和未结瓜的侧蔓及时摘除,以减少营养消耗,增加通风透光。

定植缓苗后施一次稀粪水,开花坐果时进行第二次追肥,以后每采收1~2次追肥一次,每亩追肥人畜肥料500~600千克,配合施尿素2~3千克,雨季及时清沟沥水,防止田间积水,高温干旱季节土壤易干燥板结,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瓠瓜雌雄花大部在夜间及早晚光弱时开放,此时外界温度低,大棚处于密闭状态,传粉昆虫少,若不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则所开雌花因受精不良而产生化瓜,人工采集花粉后,把花粉涂抹在当天开的雌花柱头上,以提高结瓜率。

炭疽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每7~l0天喷一次,连续2~3次,白粉病用20%粉绣宁乳油2000倍液,或50%硫悬浮剂250倍液防治,采收前4天停止用药,病毒病用2%病毒灵水溶性粉剂500倍液,或0.5%抗毒剂1号水剂300倍液防治,每l0天喷一次,连续2~3次,蚜虫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25%辟蚜雾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虱用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防治。

取硒肥料配制成硒浓度为70~120毫克/千克的硒溶液,在现蕾期、开花期、幼果期分别施硒1次,每采摘2次后补硒1次,每次每公顷均匀喷施硒溶液450~750千克,叶片正反面和幼果表面均喷施硒溶液,以不滴水为度,选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后距叶片35厘米细雾均匀喷施,施硒后6小时之内遇雨水冲洗,则补喷1次,不与碱性农药和肥料混用,采收前12天停止施硒;

在土壤翻耕前,在田间施用硒土壤调理剂,然后翻耕,使土壤与硒肥充分混匀。

瓠瓜雌花刚开放时子房长至6~7厘米,经过10天左右的发育便可达到商品成熟度,开花后10~15天是果实食用适期,此时果皮和胎座组织柔嫩多汁,

品质好,果实的商品成熟期也因气候而异,结果初期温度低,果实发育缓慢,开花后15~20天采收,结果盛期温度高,果实发育快,开花后12~15天采收,当瓠瓜皮色变淡而略带白色,果肉坚实且具有弹性时是品质最佳的采收时期。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瓠瓜富硒提质栽培方法对瓠瓜种植期间的各个阶段进行了优化处理,种植出的富硒瓠瓜的硒含量高、品质优、产量高、效益明显,适合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瓠瓜富硒提质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抗性强的品种,优选为长瓠子、面条瓠子、考感瓠子、蒲瓜、青葫芦或长茎葫芦。

种子处理

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种,边搅拌种子边加入温水,使水温保持55℃30分钟,待水温降到30℃时再浸种6小时,捞出种子用清水洗净种子表面上的黏液,浸种后再浸没于温度为41℃的高锰酸钾0.6份、甘露糖醇0.15份和水210份组成的溶液中40分钟,取出用湿棉布或纱布把种子包好,放入温箱中催芽,温度控制在31℃,3天发芽率达到70%以上时播种。

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为菜园土、灰和有机肥按体积比5:3:2配制,菜园土选择近两年内未种过瓜类作物的土壤,打细过筛,有机肥为充分腐熟的猪、牛、羊或鸡粪,晒干、整细、过筛,灰为谷壳灰、草木灰或火土灰,把菜园土、有机肥、灰按上述比例配制并充分混匀,堆成厚度30厘米,宽1.5米,用40%甲醛溶液喷洒清毒,打堆后用旧农膜覆盖15天,揭膜7天后使用。

播种排苗

播种量为移栽每亩大田用种量为300克,每10平方米苗床播种量为450克,先在大棚内育苗,将营养土翻松,整成垄面宽1.0米,沟宽30厘米、深30厘米,垄面土壤整平整细,上面铺一层3厘米厚的营养土,浇足水后,把已催芽的种子均匀地播在床面上,然后覆盖l.5厘米厚的营养土盖籽,适当浇水,最后插竹弓盖膜。

当幼苗两片子叶平展、露心时排苗,利用塑料钵排苗,钵上口直径10厘米、高12厘米,先将塑料钵内用营养土装满,把瓠瓜幼苗移入钵内,每钵排一株,浇透水,然后覆盖1.3厘米厚的营养土在钵口上面,把歪斜的秧苗扶正,少量浇水,最后插竹弓盖膜。

苗期管理

播种后为促进出苗,保持较高的温度,白天32℃,晚上20℃,出苗后适当降低温度,白天25℃,晚上18℃,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表土现白及时喷水,湿度过大加大通风,用细干土或火土灰撒在苗床表面,以降低湿度,减少病害发生,移栽前7天,降低温度,停止浇水,进行炼苗。

整地施肥

前茬作物拉秧后,及时翻耕土壤,清除草根杂草,按厢面宽1.5米开沟,垄面宽1.2米,沟宽30厘米,深25厘米,同时开好腰沟和围沟,做到沟沟相通,雨住水干。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适量施入化肥,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2500千克,蔬菜专用复合肥110千克,采用撒施或沟施的方法施基肥,将土肥充分混匀,肥料全部埋在土壤中,以防止肥料流失。

定植

每垄栽两行,行距0.8米,株距0.3米,每穴定植一株,每亩2000株,定植时多带营养土,定植深度以盖住营养土、子叶露出地面为准,定植后浇足定根水。

田间管理

定植后至扎架前,中耕2次,定植成活后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8厘米;12天后进行第二次中耕,深度5厘米,同时把土壤培在瓠瓜基部,扎架后不再中耕,但应及时清除杂草。

当瓠瓜株高50厘米时扎架,将两排竹竿交叉搭立,交叉处用竹竿纵向用塑料带固定,瓜秧开始爬蔓时,及时引蔓上架。

当瓠瓜长出6片真叶时,掐掉心叶,以促进侧蔓生长,使其早开花多结果,由于瓠瓜蔓长可达数米,分枝力强,而主蔓雌花着生节位很晚,但侧蔓第一、二节即可发生雌花,因此为了促进侧蔓早开花、早结果,及时进行掐尖处理,在主蔓6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掐尖,当侧蔓结果后进行第二次掐尖,以促进二次侧蔓抽生和结果,以后可以进行第三次掐尖或任其自然生长,开始采收后,下部的病叶、老叶和未结瓜的侧蔓及时摘除,以减少营养消耗,增加通风透光。

定植缓苗后施一次稀粪水,开花坐果时进行第二次追肥,以后每采收2次追肥一次,每亩追肥人畜肥料600千克,配合施尿素2千克,雨季及时清沟沥水,防止田间积水,高温干旱季节土壤易干燥板结,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人工授粉

瓠瓜雌雄花大部在夜间及早晚光弱时开放,此时外界温度低,大棚处于密闭状态,传粉昆虫少,若不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则所开雌花因受精不良而产生化瓜,人工采集花粉后,把花粉涂抹在当天开的雌花柱头上,以提高结瓜率。

病虫害防治

炭疽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每7天喷一次,连续2次,白粉病用20%粉绣宁乳油2000倍液,或50%硫悬浮剂250倍液防治,采收前4天停止用药,病毒病用2%病毒灵水溶性粉剂500倍液,或0.5%抗毒剂1号水剂300倍液防治,每l0天喷一次,连续2次,蚜虫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辟蚜雾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虱用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防治。

合理施硒

使用经国家登记的硒肥料和硒土壤调理剂,合理施硒为叶面补硒和根际补硒,叶面补硒是将硒肥料配成硒浓度为100毫克/千克的硒溶液,在现蕾期、开花期、幼果期分别补硒1次,每采摘2次后补硒1次,每次每公顷均匀喷施硒溶液700千克,叶片正反面、幼果表面均喷施硒溶液,以不滴水为度,选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后施硒,硒溶液浓度精准,距叶片35厘米细雾均匀喷施,施硒后6小时之内遇雨水冲洗,则补喷1次,不与碱性农药和肥料混用,采收前12天停止施硒。根际补硒是在土壤翻耕前,田间按产品说明施用硒土壤调理剂,然后翻耕,使土壤与硒肥充分混匀。

适时采收

瓠瓜雌花刚开放时子房长至6~7厘米,经过10天左右的发育便可达到商品成熟度,开花后10~15天是果实食用适期,此时果皮和胎座组织柔嫩多汁,品质好,果实的商品成熟期也因气候而异,结果初期温度低,果实发育缓慢,开花后15~20天采收,结果盛期温度高,果实发育快,开花后12~15天采收,当瓠瓜皮色变淡而略带白色,果肉坚实且具有弹性时是品质最佳的采收时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