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蝴蝶兰快繁生长周期的接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138030发布日期:2021-08-03 14:21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缩短蝴蝶兰快繁生长周期的接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蝴蝶兰快繁,具体地,涉及一种缩短蝴蝶兰快繁生长周期的接种方法。



背景技术:

在蝴蝶兰无性繁殖快繁过程中,快繁的目标就是为了尽早得到够多的芽,目前采用芽体的分裂增殖实现快繁。现有的芽体的快繁一般采用的方法为:去除顶芽优势,以1-2个为单位,用含细胞分裂数的ms培养基培养。

虽然现有的快繁能够得到足够的芽体,但是该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培养基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量大后会导致芽体在后期生长中存在变异的风险;2、该方法的培养周期为45天以上,周期过长导致生产成本增大,并且也不利于产能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缩短蝴蝶兰快繁生长周期的接种方法,该方法能够缩短快繁的周期,并且能够有效地降低芽体在后期生长中出现变异的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缩短蝴蝶兰快繁生长周期的接种方法,壮芽满足以下条件:叶色深绿,侧芽中茎、叶已分化,弱芽满足以下条件:叶色浅绿或白芽,侧芽中茎、叶未分化;所述壮芽的茎粗于所述弱芽的茎;所述方法包括壮芽切割接种和弱芽切割接种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壮芽切割接种包括:将所述壮芽去除顶芽后,以1棵所述壮芽为单位插入第一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所述弱芽切割接种包括:保留所述弱芽的顶芽,沿着芽缝将所述弱芽直刀分隔,以2-3棵所述弱芽为单位插入第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其中,所述壮芽和所述弱芽在培养基中的插入深度均为芽体高度的0.15-0.25。

优选地,所述壮芽的去除顶芽包括:沿着将所述壮芽的最顶部的叶片与茎的交汇处进行切割。

优选地,在所述壮芽切割接种中,培养至少满足以下条件:光照为1500-2000lux,温度为23-28℃。

优选地,在所述弱芽切割接种中,培养至少满足以下条件:光照为1500-2000lux,温度为23-28℃。

优选地,所述壮芽切割接种和所述弱芽切割接种中的培养总时间各自独立地为20-25天。

优选地,所述第一培养基、第二培养基各自独立地含有:ms培养基、土豆泥、香蕉泥、抗坏血酸和玉米汁。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培养基、第二培养基中,ms培养基、土豆泥、香蕉泥、抗坏血酸和玉米汁的重量比为100:8-12:3-5:0.1-0.3:1-2.5。

在上述技术方案,发明人将壮芽和弱芽进行区分切割接种,针对壮芽,切割接种包括:将所述壮芽去除顶芽后,以1棵所述壮芽为单位插入第一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针对弱芽,切割接种包括:保留所述弱芽的顶芽,沿着芽缝将所述弱芽直刀分隔,以2-3棵所述弱芽为单位插入第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2-3棵所述弱芽为单位可以有效地保证芽体的成活率;在切割、接种后,一般在适宜的生产环境中,3周左右,便可得到足够多健壮的芽体,从而完成芽体快繁。较45天相比,该快繁的周期得以大幅度提高,从而有效地降低成本,并有助于扩大产能。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实施例1中壮芽切割接种完成后的芽体状态图;

图2是实施例2中弱芽切割接种完成后的芽体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缩短蝴蝶兰快繁生长周期的接种方法,壮芽满足以下条件:叶色深绿,侧芽中茎、叶已分化,弱芽满足以下条件:叶色浅绿或白芽,侧芽中茎、叶未分化;所述壮芽的茎粗于所述弱芽的茎;所述方法包括壮芽切割接种和弱芽切割接种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壮芽切割接种包括:将所述壮芽去除顶芽后,以1棵所述壮芽为单位插入第一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所述弱芽切割接种包括:保留所述弱芽的顶芽,沿着芽缝将所述弱芽直刀分隔,以2-3棵所述弱芽为单位插入第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其中,所述壮芽和所述弱芽在培养基中的插入深度均为芽体高度的0.15-0.25,所述壮芽和所述弱芽在培养基中的插入深度不可过深,过深则为导致出芽少,芽弱,芽体色浅发白,过浅则会导致芽体睡到,从培养基上脱落。

在上述弱芽切割接种中,对去除的所述顶芽的高度不作具体的限定,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芽体的萌发效果,优选地,所述壮芽的去除顶芽包括:沿着将所述壮芽的最顶部的叶片与茎的交汇处进行切割。

在上述壮芽切割接种中,对去除的所述壮芽切割接种中的培养条件不作具体的限定,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芽体的萌发效果,优选地,在所述壮芽切割接种中,培养至少满足以下条件:光照为1500-2000lux,温度为23-28℃,每天光照10-14h。

在上述弱芽切割接种中,对去除的所述弱芽切割接种中的培养条件不作具体的限定,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芽体的萌发效果,优选地,在所述弱芽切割接种中,培养至少满足以下条件:光照为1500-2000lux,温度为23-28℃,每天光照10-14h。

在上述接种方法中,所述壮芽切割接种和所述弱芽切割接种中的培养总时间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缩短周期并且得到足够多的芽体,优选地,所述壮芽切割接种和所述弱芽切割接种中的培养总时间各自独立地为20-25天。

在上述接种方法中,所述第一培养基、第二培养基中的组分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足够多的芽体,优选地,所述第一培养基、第二培养基各自独立地含有:ms培养基、土豆泥、香蕉泥、抗坏血酸和玉米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培养基、第二培养基中的各组分含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足够多的芽体,优选地,ms培养基、土豆泥、香蕉泥、抗坏血酸和玉米汁的重量比为100:8-12:3-5:0.1-0.3:1-2.5。

通过上述可以看出,所述第一培养基、第二培养基中未使用细胞分裂素能够有效地降低芽体后期出现变异的风险。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壮芽切割接种培养,壮芽满足以下条件:叶色深绿,侧芽中茎、叶已分化,茎粗;

沿着将所述壮芽的最顶部的叶片与茎的交汇处进行切割,将所述壮芽去除顶芽,以1棵所述壮芽为单位插入培养基中进行培养21天,壮芽在培养基中的插入深度均为芽体高度的0.20。培养条件为:光照为1800lux,平均温度为25℃,每天光照12h,光照时间为7点-19点;培养基的组分和含量如下:含重量比为100:10:4:0.2:1.5的ms培养基、土豆泥、香蕉泥、抗坏血酸和玉米汁。

培养结果见图1。

实施例2

弱芽切割接种培养,弱芽满足以下条件:叶色浅绿或白芽,侧芽中茎、叶未分化;

保留弱芽的顶芽,沿着芽缝将所述弱芽直刀分隔,以2棵所述弱芽为单位插入培养基中进行培养21天,弱芽在培养基中的插入深度均为芽体高度的0.20。培养条件为:光照为1800lux,温度为25℃,每天光照12h,光照时间为7点-19点;培养基的组分和含量如下:含重量比为100:10:4:0.2:1.5的ms培养基、土豆泥、香蕉泥、抗坏血酸和玉米汁。

培养结果见图2。

实施例3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所不同的是,壮芽在培养基中的插入深度均为芽体高度的0.15。

实施例4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所不同的是,壮芽在培养基中的插入深度均为芽体高度的0.25。

实施例5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进行,所不同的是,以3棵所述弱芽为单位插入培养基中,弱芽在培养基中的插入深度均为芽体高度的0.15。

实施例6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进行,所不同的是,以3棵所述弱芽为单位插入培养基中,弱芽在培养基中的插入深度均为芽体高度的0.25。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所不同的是,壮芽在培养基中的插入深度均为芽体高度的0.10。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所不同的是,壮芽在培养基中的插入深度均为芽体高度的0.30。

对比例3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进行,所不同的是,弱芽在培养基中的插入深度均为芽体高度的0.15。

对比例4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进行,所不同的是,弱芽在培养基中的插入深度均为芽体高度的0.30。

对比例5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进行,所不同的是,以1棵所述弱芽为单位插入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检测例

在上述实例培养结束后,统计芽体的萌发情况,具体见表1。

表1

通过上表以及图1-2可以得知,本发明可以在3周左右便可实现芽的快繁(现有技术的培养周期为45天以上),从而极大地缩短了快繁周期,其中,通过对比例1-5可知,芽体的插入培养基中的深度,顶芽的去除高度以及弱芽插入单位中的棵树均对芽的萌发效果有显著性的影响。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