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多功能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88740发布日期:2021-11-06 04:2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用多功能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多功能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我国,水力资源非常丰富,有的河段落差非常大,但是没有合理地利用,巨大的水力资源白白流走,造成巨大浪费,尤其在灌溉方面,灌溉,即用水浇地。主要有播种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长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现在的灌溉还需要开挖渠道引水,而且每年要用大量的人工去清理渠道内的垃圾,造成不应有的浪费,水力资源没有做到合理地利用。
3.农作物进行灌溉前都需要先向种有农作物的地里撒些化肥促进从作物生长,一般都是人工进行撒化肥,费时费力,工作效率慢,化肥撒的不均匀,导致农作物生长的参差不齐,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滴灌的方式来润湿根部,使得植物吸收到水分;当对农作去进行病虫害防治时,都是通过人工喷洒农药来进行防治,人工喷洒农药不能均匀的喷洒在农作物上,不仅增加了劳动强度和成本,对病虫害防治的效果较差,且无法对灌溉的水进行过滤,导致水中大颗粒堵塞喷头,造成喷洒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喷灌效率低喷洒不均匀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多功能灌溉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多功能灌溉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外壁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搅拌齿和料桶,所述搅拌齿和料桶置于水箱内部,所述底座上设有输水机构,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有轴套,所述轴套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水室,所述集水室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上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集水室与底座之间设有第二伸缩杆,所述底座上设有散热机构,所述底座外壁设有助力机构。
6.优选的,所述输水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外壁,所述支架上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外壳的一端与水箱相连通,所述出水管远离外壳的一端与集水室相连通。
7.优选的,所述外壳上转动连接有第九转轴,所述第九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五带轮和叶轮,所述叶轮置于外壳内部。
8.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转动连接在底座的内壁,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带轮和第一锥齿轮,所述底座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避让槽,所述隔板上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
和第一扇叶,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相连。
9.优选的,所述助力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外壁,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七转轴,所述第七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五锥齿轮、第四带轮和第二扇叶,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第八转轴,所述第八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六锥齿轮和第三扇叶。
10.优选的,所述底座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第三带轮、第四带轮和第五带轮均通过皮带相连。
11.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五转轴和第六转轴,所述第五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锥齿轮,所述第六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和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均与第一齿轮啮合相连,所述第五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相连,所述第六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相连。
12.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上设有第二把手,所述丝杆上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相连。
13.优选的,所述水箱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远离水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料桶的外壁相贴,所述第一伸缩杆上套接有复原弹簧,所述复原弹簧两端分别与水箱和滚轮的内壁相抵,所述水箱上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螺纹连接有保护盖。
14.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排气孔,所述底座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和定向轮,所述万向轮置于定向轮的前方,所述底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多功能灌溉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水利工程用多功能灌溉装置,使用者在使用时,首先将灌溉的水通过进水口放入水箱内,料桶会对灌溉的水进行过滤将大颗粒的杂质过滤出,当需要喷洒农药和化肥时,将农药和化肥倒入料桶内,利用保护盖将进水口关闭,启动电机,电机通过第一带轮带动第二带轮转动,第二转轴上的料桶和搅拌齿同时转动,将化肥和农药稀释充分混合到水中,与此同时料桶会将大颗粒未溶解的过滤出,避免喷头堵塞影响灌溉。
16.2、该水利工程用多功能灌溉装置,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转动,第五转轴上的第三锥齿轮带动第五锥齿轮转动,第七转轴上的第四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五带轮转动,与第五带轮同轴的叶轮转动,将水箱内的水由进水管抽出,然后再由出水管输送到集水室内,然后再由固定管上的喷头喷洒出,第七转轴上的第二扇叶转动产生气流将喷头喷洒出的水吹洒的更佳均匀,同时防止喷洒的是农药时药剂回流让使用者吸入中毒。
17.3、该水利工程用多功能灌溉装置,转动第二把手带动蜗杆转动,因为蜗轮与蜗杆相互啮合的关系,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上的丝杆同时转动,丝杆转动时带动轴套上升下降,用来调整喷头的喷洒的范围,第一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三带轮转动,第三转轴上的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与第二锥齿轮同轴的第一扇叶转动对电机进行散热,保证电机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
18.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发明操作简单,便于对不同高度的农作物进行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喷洒灌溉均匀,利于农作物的
生长,并且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多功能灌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多功能灌溉装置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多功能灌溉装置图1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多功能灌溉装置的右视图;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多功能灌溉装置图4中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多功能灌溉装置的蜗轮与蜗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多功能灌溉装置第二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底座;101、万向轮;102、定向轮;103、排气孔;104、第一把手;2、电机;3、第一转轴;301、第一带轮;302、第一齿轮;4、第二转轴;401、第二带轮;402、搅拌齿;5、料桶;6、水箱;601、进水口;602、保护盖;7、第一伸缩杆;8、复原弹簧;9、滚轮;10、第三转轴;1001、第三带轮;1002、第一锥齿轮;11、隔板;1101、避让槽;12、第四转轴;1201、第二锥齿轮;1202、第一扇叶;13、蜗杆;1301、第二把手;14、丝杆;1401、蜗轮;15、轴套;16、集水室;17、固定管;18、喷头;19、第二伸缩杆;20、第五转轴;2001、第二齿轮;2002、第三锥齿轮;21、第六转轴;2101、第三齿轮;2102、第四锥齿轮;22、第一固定板;2201、第二固定板;23、第七转轴;2301、第五锥齿轮;2302、第四带轮;2303、第二扇叶;24、第八转轴;2401、第六锥齿轮;2402、第三扇叶;25、支架;26、外壳;2601、进水管;2602、出水管;27、第九转轴;2701、第五带轮;2702、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3.实施例1:参照图1、图2和图7,一种水利工程用多功能灌溉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外壁固定连接有水箱6,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4,第二转轴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401、搅拌齿402和料桶5,搅拌齿402和料桶5置于水箱6内部,底座1上设有输水机构,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丝杆14,丝杆14上螺纹连有轴套15,轴套15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水室16,集水室16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管17,固定管17上固定连接有喷头18,集水室16与底座1之间设有第二伸缩杆19,底座1上设有散热机构,底座1外壁设有助力机构。
24.输水机构包括支架25,支架25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外壁,支架25上固定连接有外壳26,外壳26上设有进水管2601和出水管2602,进水管2601远离外壳26的一端与水箱6相连通,出水管2602远离外壳26的一端与集水室16相连通。
25.外壳26上转动连接有第九转轴27,第九转轴27上固定连接有第五带轮2701和叶轮
2702,叶轮2702置于外壳26内部。
26.散热机构包括第三转轴10,第三转轴10转动连接在底座1的内壁,第三转轴10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带轮1001和第一锥齿轮1002,底座1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11,隔板11上设有避让槽1101,隔板11上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12,第四转轴1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201和第一扇叶1202,第二锥齿轮1201与第一锥齿轮1002啮合相连。
27.助力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22和第二固定板2201,第一固定板22和第二固定板2201均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外壁,第一固定板22上转动连接有第七转轴23,第七转轴23上固定连接有第五锥齿轮2301、第四带轮2302和第二扇叶2303,第二固定板2201上转动连接有第八转轴24,第八转轴24上固定连接有第六锥齿轮2401和第三扇叶2402。
28.底座1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2,电机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301和第一齿轮302,第一带轮301、第二带轮401、第三带轮1001、第四带轮2302和第五带轮2701均通过皮带相连。
29.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第五转轴20和第六转轴21,第五转轴20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001和第三锥齿轮2002,第六转轴21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2101和第四锥齿轮2102,第二齿轮2001和第三齿轮2101均与第一齿轮302啮合相连,第五锥齿轮2301与第三锥齿轮2002啮合相连,第六锥齿轮2401与第四锥齿轮2102啮合相连。
30.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蜗杆13,蜗杆13上设有第二把手1301,丝杆14上固定连接有蜗轮1401,蜗杆13与蜗轮1401啮合相连。
31.水箱6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7,第一伸缩杆7远离水箱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轮9,滚轮9与料桶5的外壁相贴,第一伸缩杆7上套接有复原弹簧8,复原弹簧8两端分别与水箱6和滚轮9的内壁相抵,水箱6上设有进水口601,进水口601上螺纹连接有保护盖602。
32.底座1上设有排气孔103,底座1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01和定向轮102,万向轮101置于定向轮102的前方,底座1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104。
33.本发明中,使用者在使用时,首先将灌溉的水通过进水口601放入水箱6内,料桶5会对灌溉的水进行过滤将大颗粒的杂质过滤出,当需要喷洒农药和化肥时,将农药和化肥倒入料桶5内,利用保护盖602将进水口601关闭,启动电机2,电机2通过第一带轮301带动第二带轮401转动,第二转轴4上的料桶5和搅拌齿402同时转动,将化肥和农药稀释充分混合到水中,与此同时料桶5会将大颗粒未溶解的过滤出,避免喷头18堵塞影响灌溉。。
34.实施例2:参照图1、图4、图5和图6,一种水利工程用多功能灌溉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外壁固定连接有水箱6,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4,第二转轴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401、搅拌齿402和料桶5,搅拌齿402和料桶5置于水箱6内部,底座1上设有输水机构,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丝杆14,丝杆14上螺纹连有轴套15,轴套15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水室16,集水室16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管17,固定管17上固定连接有喷头18,集水室16与底座1之间设有第二伸缩杆19,底座1上设有散热机构,底座1外壁设有助力机构。
35.输水机构包括支架25,支架25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外壁,支架25上固定连接有外壳26,外壳26上设有进水管2601和出水管2602,进水管2601远离外壳26的一端与水箱6相连通,出水管2602远离外壳26的一端与集水室16相连通。
36.外壳26上转动连接有第九转轴27,第九转轴27上固定连接有第五带轮2701和叶轮
2702,叶轮2702置于外壳26内部。
37.散热机构包括第三转轴10,第三转轴10转动连接在底座1的内壁,第三转轴10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带轮1001和第一锥齿轮1002,底座1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11,隔板11上设有避让槽1101,隔板11上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12,第四转轴1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201和第一扇叶1202,第二锥齿轮1201与第一锥齿轮1002啮合相连。
38.助力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22和第二固定板2201,第一固定板22和第二固定板2201均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外壁,第一固定板22上转动连接有第七转轴23,第七转轴23上固定连接有第五锥齿轮2301、第四带轮2302和第二扇叶2303,第二固定板2201上转动连接有第八转轴24,第八转轴24上固定连接有第六锥齿轮2401和第三扇叶2402。
39.底座1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2,电机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301和第一齿轮302,第一带轮301、第二带轮401、第三带轮1001、第四带轮2302和第五带轮2701均通过皮带相连。
40.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第五转轴20和第六转轴21,第五转轴20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001和第三锥齿轮2002,第六转轴21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2101和第四锥齿轮2102,第二齿轮2001和第三齿轮2101均与第一齿轮302啮合相连,第五锥齿轮2301与第三锥齿轮2002啮合相连,第六锥齿轮2401与第四锥齿轮2102啮合相连。
41.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蜗杆13,蜗杆13上设有第二把手1301,丝杆14上固定连接有蜗轮1401,蜗杆13与蜗轮1401啮合相连。
42.水箱6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7,第一伸缩杆7远离水箱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轮9,滚轮9与料桶5的外壁相贴,第一伸缩杆7上套接有复原弹簧8,复原弹簧8两端分别与水箱6和滚轮9的内壁相抵,水箱6上设有进水口601,进水口601上螺纹连接有保护盖602。
43.底座1上设有排气孔103,底座1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01和定向轮102,万向轮101置于定向轮102的前方,底座1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104。
44.本发明中,第一齿轮302带动第二齿轮2001和第三齿轮2101转动,第五转轴20上的第三锥齿轮2002带动第五锥齿轮2301转动,第七转轴23上的第四带轮2302通过皮带带动第五带轮2701转动,与第五带轮2701同轴的叶轮2702转动,将水箱6内的水由进水管2601抽出,然后再由出水管2602输送到集水室16内,然后再由固定管17上的喷头18喷洒出,第七转轴23上的第二扇叶2303转动产生气流将喷头18喷洒出的水吹洒的更佳均匀,同时防止喷洒的是农药时药剂回流让使用者吸入中毒。
45.实施例3:参照图1、图3和图6,一种水利工程用多功能灌溉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外壁固定连接有水箱6,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4,第二转轴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401、搅拌齿402和料桶5,搅拌齿402和料桶5置于水箱6内部,底座1上设有输水机构,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丝杆14,丝杆14上螺纹连有轴套15,轴套15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水室16,集水室16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管17,固定管17上固定连接有喷头18,集水室16与底座1之间设有第二伸缩杆19,底座1上设有散热机构,底座1外壁设有助力机构。
46.输水机构包括支架25,支架25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外壁,支架25上固定连接有外壳26,外壳26上设有进水管2601和出水管2602,进水管2601远离外壳26的一端与水箱6相连通,出水管2602远离外壳26的一端与集水室16相连通。
47.外壳26上转动连接有第九转轴27,第九转轴27上固定连接有第五带轮2701和叶轮2702,叶轮2702置于外壳26内部。
48.散热机构包括第三转轴10,第三转轴10转动连接在底座1的内壁,第三转轴10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带轮1001和第一锥齿轮1002,底座1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11,隔板11上设有避让槽1101,隔板11上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12,第四转轴1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201和第一扇叶1202,第二锥齿轮1201与第一锥齿轮1002啮合相连。
49.助力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22和第二固定板2201,第一固定板22和第二固定板2201均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外壁,第一固定板22上转动连接有第七转轴23,第七转轴23上固定连接有第五锥齿轮2301、第四带轮2302和第二扇叶2303,第二固定板2201上转动连接有第八转轴24,第八转轴24上固定连接有第六锥齿轮2401和第三扇叶2402。
50.底座1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2,电机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301和第一齿轮302,第一带轮301、第二带轮401、第三带轮1001、第四带轮2302和第五带轮2701均通过皮带相连。
51.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第五转轴20和第六转轴21,第五转轴20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001和第三锥齿轮2002,第六转轴21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2101和第四锥齿轮2102,第二齿轮2001和第三齿轮2101均与第一齿轮302啮合相连,第五锥齿轮2301与第三锥齿轮2002啮合相连,第六锥齿轮2401与第四锥齿轮2102啮合相连。
52.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蜗杆13,蜗杆13上设有第二把手1301,丝杆14上固定连接有蜗轮1401,蜗杆13与蜗轮1401啮合相连。
53.水箱6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7,第一伸缩杆7远离水箱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轮9,滚轮9与料桶5的外壁相贴,第一伸缩杆7上套接有复原弹簧8,复原弹簧8两端分别与水箱6和滚轮9的内壁相抵,水箱6上设有进水口601,进水口601上螺纹连接有保护盖602。
54.底座1上设有排气孔103,底座1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01和定向轮102,万向轮101置于定向轮102的前方,底座1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104。
55.本发明中,转动第二把手1301带动蜗杆13转动,因为蜗轮1401与蜗杆13相互啮合的关系,蜗杆13带动蜗轮1401转动,蜗轮1401上的丝杆14同时转动,丝杆14转动时带动轴套15上升下降,用来调整喷头18的喷洒的范围,第一带轮301通过皮带带动第三带轮1001转动,第三转轴10上的第一锥齿轮1002带动第二锥齿轮1201转动,与第二锥齿轮1201同轴的第一扇叶1202转动对电机2进行散热,保证电机2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
5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