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助迁天敌昆虫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838803发布日期:2021-12-08 00:35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助迁天敌昆虫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多功能助迁天敌昆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农药使用大国。在长期实践发明人发现“农药使用只有5%

10%”接触到目标害虫(螨)体表,大部分随着叶片滴落到根际土壤,累积形成“农药库”,对根部新根生长、微生物、昆虫、节肢动物群落造成致命影响,并导致土壤板结,进而影响作物生长。生物防治是从根本上解决农药滥用和残留的问题。天敌驯化并形成产品是生物防治重要前提。但是工厂化生产的天敌如何助迁到田间、果园、稻田、茶园,蔬菜园,并能抵御外界复杂的气候如降雨、大风,助迁地的环境如水田等。为此, 本发明人研发出解决方案:以助迁瓢虫、赤眼蜂为例,用卵卡挂在植株上如《一种释放瓢虫防治害虫的快速释放器》(中国专利号zl2016 2 0718348.9),《一种释放寄生蜂防治害虫的方法》(中国专利号zl 2016 1 0536093.9)《一种释放寄生蜂防治害虫的快速释放器》(中国专利号zl2016 2 0718352.5)。
3.但实践中发现纸质的卵卡在设施温室大棚、和露地冷棚的蔬菜、草莓、城市园林、花卉等旱地作物上很适用,但是到了水田,纸质的卵卡不适用,在茶园需要用瓢虫防治茶小绿叶蝉、蚜虫、蚧壳虫等、需要用寄生蜂防治茶毛虫、茶尺蠖害虫、茶树是灌木一般生长期都达5年以上,茶园非常茂密,因此进入茂密、茶草丛生的茶园挂瓢虫卡、寄生蜂卡花工大,夏、秋天茶园实施助迁天敌昆虫还还考虑蛇伤人的问题,因此,人们一直在研究如何有效地、安全地助迁天敌昆虫的方法和简便、可操作性强的多功能释放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助迁天敌昆虫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多功能助迁天敌昆虫的方法先要设一多功能助迁天敌昆虫的装置, 所述的多功能助迁天敌昆虫的装置为一空心圆柱体的小容器, 空心圆柱体的小容器用可降解材料制成, 所述的空心圆柱体的小容器由可分离的上盖及下盖组成, 空心圆柱体的小容器的空腔为储存天敌的空间,上盖上设有若干个释放孔,释放孔的大小根据天敌昆虫体型大小而定,下盖上边的四周设有凸槽,对应地上盖的下边四周设有凹壁, 以便上盖与下盖可以嵌合, 而下盖两边设有卡扣,在上盖对应地设有卡孔,上盖与下盖通过设在下盖两边的卡扣及在上盖对应的卡孔而卡紧扣, 空心圆柱体的小容器内壁形成单腔,所述的小容器的下盖内腔底面呈长方形平台状, 用于存储天敌昆虫卵或幼虫,或也可设置一贴纸. 贴纸背面为粘胶, 贴纸正面放置天敌昆虫卵或幼虫, 将近贴纸背面粘胶贴在所述的空心圆柱体的小容器下盖内腔底面长方形平台上, 所述的小容器下盖的内腔壁底部设有增厚层;以上述装置实施本发明多功能助迁天敌昆虫的方法:将要投放的寄生蜂或瓢虫或草蛉或小花蝽等天敌昆虫的卵或幼虫安放或贴放在所述的多功能助迁天敌昆虫的装置下
盖的内腔长方形的平面上,然后卡合好上盖,放置含有冰袋泡沫箱中,运达实施地使用,对在水田、茶园、玉米田等作物上投放的所述的多功能助迁天敌昆虫的装置可于在田埂、茶园走道上根据实际发生情况进行投放操控, 投放可人工抛撒或利用无人机投放; 投放的天敌数量和投放次数根据实际发生情况而定投放的天敌数量根据实际发生情况而定: 例如,一般水稻田、玉米田一季用2次间隔7

10天,每亩1万

1.5万只赤眼蜂;茶园一年用1次至2次,如每次投放亩约2万只赤眼蜂来防治茶毛和茶尺蠖,用瓢虫一年1

2次,每次250

300粒卵用以防治茶小绿叶蝉、蚜虫;蔬菜地、草莓园根据蚜虫、粉蓟马根据实际发生情况决定使用量和使用次数。
5.与现有技术比较, 本发明多功能助迁天敌昆虫的装置,用可降解的材料制成的单腔的空心圆柱体的小容器, 下盖的底部有一定厚度的增厚层, 使下盖的重量比上盖重量重, 则使当本发明的装置的空心圆柱状的小容器置于水田时,空心圆柱状的小容器的上盖设的释放孔是露出水面的,且本发明的多功能助迁天敌昆虫的装置为空心圆柱体的小容器释放孔可形成的毛细效应, 当本发明的空心圆柱体的小容器落入水田时, 即使小容器释放孔一面朝水面,但释放孔的毛细效应阻止了水流入空心圆柱体的小容器, 而且由本发明的小容器落入水田时, 小容器下盖比上盖重,水面浮力的作用会很快使小容器上盖上释放孔一面转为向上,也使空心圆柱状的小容器的空腔部分不会进水,这也是本发明的空心圆柱体的小容器增设加厚层的奥妙之处。发明的具有单腔结构的助迁天敌昆虫装置,设计简单、使用便捷、可操作性强,不仅可投放适用旱地、也可放置在有水的田间。本发明的方法经试用效果很好 ,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长期无法解决的天敌昆虫无法置入水田难题, 解决了难以进入茂密、杂草丛生的茶园挂瓢虫卡、寄生蜂卡花工大,夏、秋天茶园实施助迁天敌昆虫蛇伤人的的难题。
附图说明
6.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结构的立体放大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下盖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的a

a截面剖视图;图4为图1中的上盖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1中结构加挂钩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7.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8.如图1至图5所示, 本发明的多功能助迁天敌昆虫的装置为空心圆柱体的小容器:空心圆柱体的小容器1用可降解材料制成,所述的空心圆柱体的小容器由可分离的上盖2及下盖3组成, 空心圆柱体的小容器的空腔10为储存天敌的空间,上盖上设有若干个释放孔4,孔的数量根据需要而定, 释放孔的大小根据天敌昆虫体型大小而定, 以便于瓢虫、寄生蜂、草蛉、小花蝽等天敌昆虫孵化后从释放孔口中爬出;下盖上边的四周设有凸槽9, 对应地上盖的下边四周设有凹壁13, 以便上盖与下盖可以嵌合, 而下盖两边设有卡扣11,在上盖对应地设有卡孔12,上盖与下盖通过设在下盖两边的卡扣及在上盖对应卡孔而卡紧扣,形成空心圆柱体的小容器。本发明的空心圆柱体的小容器下盖内腔呈长方形平台状,便于
安防天敌昆虫卵或幼虫,或也可设置一贴纸. 贴纸背面为粘胶, 贴纸正面放置天敌昆虫卵或幼虫, 将近贴纸背面粘胶贴在本发明的空心圆柱体的小容器下盖内腔平台上。空心圆柱体的小容器,可浮于水上, 且下盖的底部底部内腔壁6增设有一定厚度,或称增厚层, 如可增设增厚层1

2cm,厚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 则下盖重量比上盖重量重, 这以便当本发明的装置的空心圆柱状的小容器置于水田时, 由此, 下盖的部分沉在下面, 上盖的部分在浮上面, 使空心圆柱状的小容器的上盖设的释放孔露出水面,且由于所释放的天敌昆虫都很小, 所以释放孔也是很小的, 且本发明的多功能助迁天敌昆虫的装置为空心圆柱体的小容器结构, 可形成的毛细效应, 当本发明的空心圆柱体的小容器落入水田时, 即使小容器释放孔一面朝水面但释放孔的的毛细效应阻止了水流入空心圆柱体的小容器, 而且由本发明的小容器落入水田时, 小容器下盖比上盖重,水面浮力的作用会很快使小容器上盖上释放孔一面转为向上,也使空心圆柱状的小容器的空腔部分不会进水。
[0009] 说明一下: 图1仅为本发明的一种空心圆柱体的小容器具体结构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实际使用本发明的空心圆柱体实物体积较小, 例如可将图1本发明的空心圆柱体小容器的圆柱体直径设为2厘米等。
[0010]
本装置也可设计一个挂钩8,当本昆虫天敌助迁装置在园林、果园、瓜果蔬菜、草莓、啤酒花等作物上应用时可启动挂钩装置,挂钩8可是设计成可折叠形状. 不用挂钩时靠,小容器的侧面折叠。
[0011]
以上述装置实施本发明多功能助迁天敌昆虫的方法:将要投放的寄生蜂或瓢虫或草蛉或小花蝽等天敌昆虫的卵或幼虫安放或贴放在本多功能助迁天敌昆虫的装置下盖的内腔长方形的平面上,然后卡合好上盖,放置含有冰袋泡沫箱中,运达实施地使用,昆虫天敌是有生命的机体,使用本装置时务必与冷藏紧密结合,否则当本装置运达实施地时昆虫天敌早就孵化(羽化)逃逸达不到控害的效果。对在水田、茶园、玉米田等作物上投放本发明的空心圆柱体小容器,可站在田埂、茶园走道上根据需要量进行人工抛撒或用无人机投放。对在水田、茶园、玉米田等作物上投放的所述的多功能助迁天敌昆虫的装置可于在田埂、茶园走道上根据实际发生情况进行操控, 投放可人工抛撒或利用无人机投放; (无人机投放物品的使用及操作为公知技术, 就不在此复述)。投放的天敌数量和投放次数根据实际发生情况而定,一般水稻田、玉米田一季用2次间隔7

10天,每亩1万

1.5万只赤眼蜂;茶园一年用1次至2次,如每次投放亩约2万只赤眼蜂来防治茶毛和茶尺蠖,用瓢虫一年1

2次,每次250

300粒卵用以防治茶小绿叶蝉、蚜虫,蔬菜地、草莓园根据蚜虫、粉蓟马实际发生情况决定使用量和使用次数。本装置用可降解材料制作,投放后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0012]
以上公开的仅为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方法并非局限于此;凡依上述构思所作的相类似改变,理应属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