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口黑鲈育苗的方法

文档序号:28082862发布日期:2021-12-18 01:3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水产动物培育与繁育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大口黑鲈育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2.大口黑鲈(micropterussalmoides)俗称加州鲈鱼,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太阳鱼科(cehtrachidae)黑鲈属(micropterus),原产于北美洲,分布有北方亚种和佛罗里达亚种,属广温性肉食性鱼类,在1~34℃的水温范围内和0~15的盐度值内均可存活,最适生长水温是20~30℃,最适生长盐度为0~5。我国广东省于1983年引进,1985年人工繁殖成功,此后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因其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味道鲜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而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
3.根据《2021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大口黑鲈的养殖产量达到61.95万吨,比2019年的产量增幅达29.66%,但是随着大口黑鲈在全国的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产量也迅猛增加,而苗种缺口巨大,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国大口黑鲈的苗种需求量在800亿尾以上,而国内全年的生产量不到500亿尾。
4.大口黑鲈苗种短缺的原因是:市场需求量剧增,亲鱼品质退化严重,育苗工艺陈旧,主要体现在受精卵孵化率偏低、鱼苗规格不整齐、鱼苗残杀现象严重、育苗水体环境不稳定等,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大口黑鲈的育苗成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大口黑鲈育苗存在的成活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大口黑鲈育苗的方法。
6.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从以下三个关键步骤对大口黑鲈的育苗过程进行了改进:
7.一是多次倒池,传统观念认为多次倒池的操作繁琐、工作量大、对鱼苗造成的机械损伤以及应激损伤大,经常会因操作不慎而造成鱼苗尤其是初孵仔鱼应激死亡,本发明在倒池的操作过程中,采用灯诱的方式把鱼苗聚集在一起,然后用桶将鱼苗连带水一起转移,动作轻微且迅速,保证鱼苗安全转移。
8.二是调节育苗水体的盐度,从业者通常认为大口黑鲈在淡水中生长为主,其育苗水体也是淡水为主,丰年虫在淡水中很快存活时间很短,而发明人发现适当增加育苗水体的盐度能够延长丰年虫在水体中的存活时间,可以大大提高初孵仔鱼的成活率以及活力,因为适当的盐度可以使机体保持良好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
9.三是育苗期间光照强度的调整,初孵仔鱼抗应激能力较差,强光容易引起仔鱼的应激反应,因此育苗前期光照强度较弱,随着鱼苗的生长,抗应激能力逐渐增强,适当的提高光照强度能够增加鱼苗的摄食量,促进鱼苗的生长,增强鱼苗的体质,提高鱼苗的成活率。
10.具体方案如下:
11.一种大口黑鲈育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1)将80片~120片附着受精卵的片材放置在4m2~8m2的水泥池中进行孵化,水深0.8m~1.0m,流水培育,水温为20℃~22℃,盐度为0,受精卵经过35h~32h培育后逐渐孵化出来,得到初孵仔鱼;
13.2)所述初孵仔鱼经过3d~5d培育后逐渐平游,将已经开口的鱼苗全部转移到10m2~15m2的水泥池中进行培育,开始投喂丰年虫,鱼苗培育水温为20℃~22℃,盐度为0,充气培育,保持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
14.3)在鱼苗开口后5d~7d,将培育水体的盐度提升到质量浓度为3

~5

,然后开始投喂枝角类,逐渐替代丰年虫;加大充气量,以保持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鱼苗培育水温为20℃~22℃;
15.4)鱼苗开口后10d~12d,将鱼苗进行倒池,接着,开始投喂配合饲料,逐渐减少丰年虫和枝角类的投喂,鱼苗培育水温为20℃~22℃,盐度为3~5,保持溶解氧大于5mg/l;
16.5)鱼苗开口后20d~24d开始筛苗,筛苗后获得的鱼苗全部摄食配合饲料,之后每6

8d筛苗一次,鱼苗培育水温为20℃~22℃,盐度为3~5,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45d~50d后出苗,获得能够移至外塘培育的鱼苗。
17.进一步的,步骤1)中,将附着受精卵的片材放置在水泥池中进行孵化,用流水法进行孵化受精卵,每天流水量达到水泥池水体体积的3~5倍,以保持水质清新,提高溶氧量,减少水霉病的发生,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
18.进一步的,步骤1)中,育苗车间的光照强度为300lx~500lx。
19.进一步的,步骤2)中,受精卵孵化出来以后,利用灯诱方法将鱼苗集中在一起,然后用水桶带水转移鱼苗到10m2~15m2的水泥池中进行培育,鱼苗密度为4.0万尾/m2~6.0万尾/m2,然后开始投喂丰年虫,每天投喂4~6次为宜,投喂重量为鱼体重的6%~8%;或者,根据鱼苗聚集的程度来决定投喂量,当鱼苗集群程度高时,增加投喂量或者投喂次数。
20.进一步的,步骤2)中,育苗车间的光照强度为300lx~500lx,以减少环境对鱼苗的应激反应。
21.进一步的,步骤3)中,将育苗水体盐度提升到3~5,采用的具体方式为:每天增加1~2,即蓄水池中的水盐度调至相应的盐度值,利用流水方式逐渐提高水体的盐度,5h~8h后育苗池中水体盐度与蓄水池的水盐度一致;
22.任选的,步骤3)中提高育苗水体的盐度,以增加生物活饵料在水体的存活时间,从而鱼苗摄食到更充足的饵料,以此来提高鱼苗的整齐度和成活率。
23.进一步的,步骤3)中,育苗水体盐度提升到3~5后开始投喂枝角类,逐渐替代丰年虫,3d~5d后完全替代丰年虫,枝角类每天投喂3~5次,每天投喂重量为鱼体重的3%~5%;
24.任选的,步骤3)中育苗池的光照强度为500lx~1000lx,以增强鱼苗的活力,增加鱼苗的摄食量,提高鱼苗的生长速度;
25.进一步的,步骤4)中,鱼苗开口后10d~12d,鱼苗进行倒池,利用灯诱方法将鱼苗集中在一起,然后用水桶带水转移鱼苗到30m2~40m2的水泥池中进行培育,鱼苗密度为2.5万尾/m2~4.0万尾/m2,接着,开始投喂配合饲料,刚开始以枝角类为主,配合饲料为辅,一周后以配合饲料为主,枝角类为辅;
26.任选的,投喂配合饲料一段时间更换鱼苗的所在的育苗池,以减少有害微生物的
附着,有利于鱼苗的健康,提高育苗成活率。
27.进一步的,步骤4)中,育苗池的光照强度为1000lx~1500lx,以增加鱼苗的摄食量,以提高鱼苗的生长速度以及成活率。
28.进一步的,步骤5)中,鱼苗开口后20d~24d,当鱼苗全长已达到1.0cm以上,开始出现残杀现象时,进行第一次筛苗,用5~7朝的鱼筛将鱼苗分成两种规格,分别放在不同的水泥池中培育,小规格的鱼苗培育密度为2.0万尾/m2~3.0万尾/m2,大规格的鱼苗培育密度为1.5万尾/m2~2.0万尾/m2,筛苗后,鱼苗全部转为摄食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的日投喂重量为鱼体重的6%~4%,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
29.任选的,在鱼苗摄食配合饲料后,每6~8d筛一次苗。
30.有益效果:
31.本发明中,所述大口黑鲈育苗的方法,育苗过程合理,通过改变传统的育苗模式,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通过多次倒池以及增加水体盐度的方法,改善育苗水体环境,增加生物活饵料在水体的存活时间,增强育苗期大口黑鲈鱼苗的健康状态和活力,使之育苗成活率提高到40%以上。
32.本发明通过多次倒池,为大口黑鲈受精卵孵化和鱼苗生长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显著增加了大口黑鲈鱼苗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提高了大口黑鲈的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如未明确说明,“%”均指重量百分比。
34.实施例中的盐度为质量浓度,控制盐度为3

~5

,简记为3~5,例如盐度提升到4.5是指提升盐度到4.5


35.实施例1
36.2019年1月5日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县运回570片附着受精卵的棕片,对其开展大口黑鲈人工育苗,具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7.将附着受精卵的棕片(8000粒卵/片),放入6m2的水泥池中,每口池95片,共6口池,水深0.7m,水温21℃,盐度为0,育苗车间的光照强度为420lx,孵化池24小时流水,换水量约为孵化水体的4倍,受精卵授精后34h开始孵化,孵化率为82.2%,初孵仔鱼合计375万尾;受精卵孵化完以后,把水泥池中的所有棕片拿出来,清洗干净,保存备用;
38.初孵仔鱼经过4d培育后逐渐平游,处于水体的中上层,可以开始摄食外源性的饵料,即开口,利用灯诱方法将鱼苗集中在一起,然后用水桶带水将鱼苗全部转移到15m2的水泥池中进行培育,鱼苗密度为4.4万尾/m2,均分到5口池中,开始投喂丰年虫,每天投喂5次,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6%,当鱼苗饱食后会散开,不再投喂;育苗车间的光照强度为420lx,鱼苗培育水温为21℃,盐度为0,微充气培育,保持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每天下午6:00吸污一次;
39.大口黑鲈鱼苗开口后第5d,将培育水体的盐度提升到4.5,每天增加1.5,即蓄水池中的水盐度调至相应的盐度值,利用流水方式逐渐提高水体的盐度,约6h后育苗池中水体盐度达到1.5;开始投喂枝角类,逐渐替代丰年虫,每天投喂4次,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6%,当鱼苗饱食后会散开,不再投喂;随着鱼苗的生长,充气量逐渐加大,以保持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鱼苗培育水温为21℃,育苗池的光照强度调整为800lx,每天早晚6:00各吸污一次;
40.大口黑鲈鱼苗开口后第10d,鱼苗进行倒池,利用灯诱方法将鱼苗集中在一起,然后用水桶带水转移鱼苗到30m2的水泥池中进行培育,鱼苗密度为3.1万尾/m2,均分到3口池中,接着,开始投喂配合饲料,逐渐减少丰年虫和枝角类的投喂,鱼苗培育水温为21℃,盐度为4.5,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育苗池的光照强度为1200lx;
41.大口黑鲈鱼苗开口后第21d开始筛苗,鱼苗全长已达到1.0cm以上,开始出现残杀现象,进行第一次筛苗,用5朝的鱼筛将鱼苗分成两种规格,分别放在不同的水泥池(30m2)中培育,小规格的鱼苗培育密度为2.5万尾/m2,合计1口,大规格的鱼苗培育密度为1.5万尾/m2,合计3口,筛苗后,大口黑鲈鱼苗全部摄食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的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鱼苗开始摄食配合饲料后,生长速度显著加快,鱼苗的规格差异显著,由于鱼苗互相残杀,尤其是“大吃小”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之后每7d筛一次苗,鱼苗培育水温为21℃,盐度为4.5,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大口黑鲈鱼苗开口后第50d后出苗,将大口黑鲈鱼苗转移至外塘培育,合计出苗量约为168万尾,成活率为44.8%。
42.需要说的是,本案例中,各参数在其
±
10%范围内进行调整,对大口黑鲈的存活和生长影响不大。
43.实施例2
44.2019年2月2日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县运回455片附着受精卵的棕片(该棕片与实施例1中的棕片来源于同一厂家的不同批次产品,产品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开始进行大口黑鲈人工育苗,具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5.将附着受精卵的棕片(8000粒卵/片),放入6m2的水泥池中,每口池91片,共5口池,水深0.7m,水温21℃,盐度为0,育苗车间的光照强度为420lx,孵化池24小时流水,换水量约为孵化水体的4倍,受精卵授精后34h开始孵化,孵化率为82.7%,初孵仔鱼合计301万尾;受精卵孵化完以后,把水泥池中的所有棕片拿出来,清洗干净,保存备用;
46.初孵仔鱼经过4d培育后逐渐平游,处于水体的中上层,可以开始摄食外源性的饵料,即开口,利用灯诱方法将鱼苗集中在一起,然后用水桶带水将鱼苗全部转移到15m2的水泥池中进行培育,鱼苗密度为4.45万尾/m2,均分到4口池中,开始投喂丰年虫,每天投喂5次,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6%,当鱼苗饱食后会散开,不再投喂;育苗车间的光照强度为420lx,鱼苗培育水温为21℃,盐度为0,微充气培育,保持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每天下午6:00吸污一次;
47.大口黑鲈鱼苗开口后第5d,将培育水体的盐度提升到4.5,每天增加1.5,即蓄水池中的水盐度调至相应的盐度值,利用流水方式逐渐提高水体的盐度,约6h后育苗池中水体盐度达到1.5;开始投喂枝角类,逐渐替代丰年虫,每天投喂4次,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6%,当鱼苗饱食后会散开,不再投喂;随着鱼苗的生长,充气量逐渐加大,以保持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鱼苗培育水温为21℃,育苗池的光照强度调整为800lx,每天早晚6:00各吸污
一次;
48.大口黑鲈鱼苗开口后第10d,鱼苗进行倒池,利用灯诱方法将鱼苗集中在一起,然后用水桶带水转移鱼苗到30m2的水泥池中进行培育,鱼苗密度为3.75万尾/m2,均分到2口池中,接着,开始投喂配合饲料,逐渐减少丰年虫和枝角类的投喂,鱼苗培育水温为21℃,盐度为4.5,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育苗池的光照强度为1200lx;
49.大口黑鲈鱼苗开口后第21d开始筛苗,鱼苗全长已达到1.0cm以上,开始出现残杀现象,进行第一次筛苗,用5朝的鱼筛将鱼苗分成两种规格,分别放在不同的水泥池(30m2)中培育,小规格的鱼苗培育密度为2.0万尾/m2,合计1口,大规格的鱼苗培育密度为1.7万尾/m2,合计2口,筛苗后,大口黑鲈鱼苗全部摄食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的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鱼苗开始摄食配合饲料后,生长速度显著加快,鱼苗的规格差异显著,由于鱼苗互相残杀,尤其是“大吃小”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之后每7d筛一次苗,鱼苗培育水温为21℃,盐度为4.5,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大口黑鲈鱼苗开口后第50d后出苗,将大口黑鲈鱼苗转移至外塘培育,合计出苗量约为138.2万尾,成活率为45.9%。
50.实施例3
51.2019年2月18日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县运回744片附着受精卵的棕片(该棕片与实施例1中的棕片来源于同一厂家的不同批次产品,产品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开始进行大口黑鲈人工育苗,具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2.将附着受精卵的棕片(8000粒卵/片),放入6m2的水泥池中,每口池93片,共8口池,水深0.7m,水温21℃,盐度为0,育苗车间的光照强度为420lx,孵化池24小时流水,换水量约为孵化水体的4倍,受精卵授精后34h开始孵化,孵化率为82.5%,初孵仔鱼合计491万尾;受精卵孵化完以后,把水泥池中的所有棕片拿出来,清洗干净,保存备用;
53.初孵仔鱼经过4d培育后逐渐平游,处于水体的中上层,可以开始摄食外源性的饵料,即开口,利用灯诱方法将鱼苗集中在一起,然后用水桶带水将鱼苗全部转移到15m2的水泥池中进行培育,鱼苗密度为4.8万尾/m2,均分到6口池中,开始投喂丰年虫,每天投喂5次,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6%,当鱼苗饱食后会散开,不再投喂;育苗车间的光照强度为420lx,鱼苗培育水温为21℃,盐度为0,微充气培育,保持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每天下午6:00吸污一次;
54.大口黑鲈鱼苗开口后第5d,将培育水体的盐度提升到4.5,每天增加1.5,即蓄水池中的水盐度调至相应的盐度值,利用流水方式逐渐提高水体的盐度,约6h后育苗池中水体盐度达到1.5;开始投喂枝角类,逐渐替代丰年虫,每天投喂4次,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6%,当鱼苗饱食后会散开,不再投喂;随着鱼苗的生长,充气量逐渐加大,以保持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鱼苗培育水温为21℃,育苗池的光照强度调整为800lx,每天早晚6:00各吸污一次;
55.大口黑鲈鱼苗开口后第10d,鱼苗进行倒池,利用灯诱方法将鱼苗集中在一起,然后用水桶带水转移鱼苗到30m2的水泥池中进行培育,鱼苗密度为3.0万尾/m2,均分到4口池中,接着,开始投喂配合饲料,逐渐减少丰年虫和枝角类的投喂,鱼苗培育水温为21℃,盐度为4.5,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育苗池的光照强度为1200lx;
56.大口黑鲈鱼苗开口后第21d开始筛苗,鱼苗全长已达到1.0cm以上,开始出现残杀现象,进行第一次筛苗,用5朝的鱼筛将鱼苗分成两种规格,分别放在不同的水泥池(30m2)
中培育,小规格的鱼苗培育密度为2.7万尾/m2,合计1口,大规格的鱼苗培育密度为1.55万尾/m2,合计4口,筛苗后,大口黑鲈鱼苗全部摄食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的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鱼苗开始摄食配合饲料后,生长速度显著加快,鱼苗的规格差异显著,由于鱼苗互相残杀,尤其是“大吃小”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之后每7d筛一次苗,鱼苗培育水温为21℃,盐度为4.5,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大口黑鲈鱼苗开口后第50d后出苗,将大口黑鲈鱼苗转移至外塘培育,合计出苗量约为223.9万尾,成活率为45.6%。
57.对比例1
58.2019年1月21日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县运回450片附着受精卵的棕片,进行大口黑鲈人工育苗(该棕片与实施例1中的棕片来源于同一厂家的不同批次产品,产品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9.将450片附着受精卵的棕片(8000粒卵/片),放入总面积30m2的水泥池中,共3口池,每口投入150片,水深0.7m,水温21℃,盐度为0,育苗车间的光照强度为420lx,孵化池24小时流水,换水量约为孵化水体的2倍,受精卵授精后34h开始孵化,孵化率约为80.6%,初孵仔鱼合计290万尾;受精卵孵化完以后,把水泥池中的所有棕片拿出来,清洗干净,保存备用;
60.初孵仔鱼经过4d培育后逐渐平游,处于水体的中上层,可以开始摄食外源性的饵料,即开口,开始投喂丰年虫,每天投喂5次,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6%,当鱼苗饱食后会散开,不再投喂;育苗车间的光照强度为420lx,鱼苗培育水温为21℃,盐度为0,微充气培育,保持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每天下午6:00吸污一次;
61.大口黑鲈鱼苗开口后第5d,开始投喂枝角类,逐渐替代丰年虫,每天投喂4次,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6%,当鱼苗饱食后会散开,不再投喂;随着鱼苗的生长,充气量逐渐加大,以保持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鱼苗培育水温为21℃,育苗池的光照强度调整为800lx,每天早晚6:00各吸污一次;
62.大口黑鲈鱼苗开口后第10d,开始投喂配合饲料,逐渐减少丰年虫和枝角类的投喂,一周后以配合饲料为主,枝角类为辅。鱼苗培育水温为21℃,盐度为0,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育苗池的光照强度为1200lx,每天早晚6:00各吸污一次;
63.大口黑鲈鱼苗开口后第21d开始筛苗,鱼苗全长已达到1.0cm以上,开始出现残杀现象,进行第一次筛苗,用5朝的鱼筛将鱼苗分成两种规格,分别放在不同的水泥池(30m2)中培育,小规格的鱼苗培育密度为2.0万尾/m2,合计2口,大规格的鱼苗培育密度为1.5万尾/m2,合计1口,筛苗后,大口黑鲈鱼苗全部摄食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的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鱼苗开始摄食配合饲料后,生长速度显著加快,鱼苗的规格差异显著,由于鱼苗互相残杀,尤其是“大吃小”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之后每7d筛一次苗,鱼苗培育水温为21℃,盐度为0,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大口黑鲈鱼苗开口后第50d后出苗,将大口黑鲈鱼苗转移至外塘培育,合计出苗量约为90万尾,成活率为31.0%。
64.需要说的是,本案例中,各参数在其
±
10%范围内进行调整,对大口黑鲈的存活和生长影响不大。
65.对比例2
66.2018年12月2日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县运回376片附着受精卵的棕片,进行大口黑鲈人工育苗(该棕片与实施例1中的棕片来源于同一厂家的不同批次产品,产品不存在显著
性差异),具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7.将附着受精卵的棕片(8000粒卵/片),放入6m2的水泥池中,每口池94片,共4口池,水深0.7m,水温21℃,盐度为0,育苗车间的光照强度为420lx,孵化池24小时流水,换水量约为孵化水体的4倍,受精卵授精后34h开始孵化,孵化率为82.1%,初孵仔鱼合计247万尾;受精卵孵化完以后,把水泥池中的所有棕片拿出来,清洗干净,保存备用;
68.初孵仔鱼经过4d培育后逐渐平游,处于水体的中上层,可以开始摄食外源性的饵料,即开口,利用灯诱方法将鱼苗集中在一起,然后用水桶带水将鱼苗全部转移到15m2的水泥池中进行培育,鱼苗密度为4.4万尾/m2,均分到3口池中,开始投喂丰年虫,每天投喂5次,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6%,当鱼苗饱食后会散开,不再投喂;育苗车间的光照强度为420lx,鱼苗培育水温为21℃,盐度为0,微充气培育,保持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每天下午6:00吸污一次;由于在鱼苗转移过程中操作过于粗糙,导致鱼苗应激死亡偏多;
69.大口黑鲈鱼苗开口后第5d,将培育水体的盐度提升到4.5,每天增加1.5,即蓄水池中的水盐度调至相应的盐度值,利用流水方式逐渐提高水体的盐度,约3h后育苗池中水体盐度达到1.5;开始投喂枝角类,逐渐替代丰年虫,每天投喂4次,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6%,当鱼苗饱食后会散开,不再投喂;随着鱼苗的生长,充气量逐渐加大,以保持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鱼苗培育水温为21℃,育苗池的光照强度调整为800lx,每天早晚6:00各吸污一次;
70.大口黑鲈鱼苗开口后第10d,鱼苗进行倒池,利用灯诱方法将鱼苗集中在一起,然后用水桶带水转移鱼苗到30m2的水泥池中进行培育,鱼苗密度为2.45万尾/m2,均分到2口池中,接着,开始投喂配合饲料,逐渐减少丰年虫和枝角类的投喂,鱼苗培育水温为21℃,盐度为4.5,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育苗池的光照强度为1200lx;
71.大口黑鲈鱼苗开口后第21d开始筛苗,鱼苗全长已达到1.0cm以上,开始出现残杀现象,进行第一次筛苗,用5朝的鱼筛将鱼苗分成两种规格,分别放在不同的水泥池(30m2)中培育,小规格的鱼苗培育密度为1.5万尾/m2,合计1口,大规格的鱼苗培育密度为1.9万尾/m2,合计1口,筛苗后,大口黑鲈鱼苗全部摄食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的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鱼苗开始摄食配合饲料后,生长速度显著加快,鱼苗的规格差异显著,由于鱼苗互相残杀,尤其是“大吃小”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之后每7d筛一次苗,鱼苗培育水温为21℃,盐度为4.5,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大口黑鲈鱼苗开口后第50d后出苗,将大口黑鲈鱼苗转移至外塘培育,合计出苗量约为72.4万尾,成活率为29.3%。
72.本案例相对实施例来说,成活率很低,原因是:初孵仔鱼在倒池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鱼苗应激死亡;育苗水体的盐度变化过快引起鱼苗应激死。
73.对比例3
74.2018年12月13日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县运回435片附着受精卵的棕片,进行大口黑鲈人工育苗(该棕片与实施例1中的棕片来源于统一厂家的不同批次产品,产品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5.将附着受精卵的棕片(8000粒卵/片),放入6m2的水泥池中,每口池87片,共5口池,水深0.7m,水温21℃,盐度为0,育苗车间的光照强度为420lx,孵化池24小时流水,换水量约为孵化水体的4倍,受精卵授精后34h开始孵化,孵化率为82.0%,初孵仔鱼合计285.4万尾;受精卵孵化完以后,把水泥池中的所有棕片拿出来,清洗干净,保存备用;
76.初孵仔鱼经过4d培育后逐渐平游,处于水体的中上层,可以开始摄食外源性的饵料,即开口,利用灯诱方法将鱼苗集中在一起,然后用水桶带水将鱼苗全部转移到15m2的水泥池中进行培育,鱼苗密度为4.1万尾/m2,均分到4口池中,开始投喂丰年虫,每天投喂5次,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6%,当鱼苗饱食后会散开,不再投喂;育苗车间的光照强度为420lx,鱼苗培育水温为21℃,盐度为0,微充气培育,保持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每天下午6:00吸污一次;
77.大口黑鲈鱼苗开口后第6d,开始投喂枝角类,逐渐替代丰年虫,每天投喂4次,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6%,当鱼苗饱食后会散开,不再投喂;随着鱼苗的生长,充气量逐渐加大,以保持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鱼苗培育水温为21℃,育苗池的光照强度调整为800lx,每天早晚6:00各吸污一次;
78.大口黑鲈鱼苗开口后第10d,鱼苗进行倒池,利用灯诱方法将鱼苗集中在一起,然后用水桶带水转移鱼苗到30m2的水泥池中进行培育,鱼苗密度为3.45万尾/m2,均分到2口池中,接着,开始投喂配合饲料,逐渐减少丰年虫和枝角类的投喂,鱼苗培育水温为21℃,盐度为0,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育苗池的光照强度为1200lx;
79.大口黑鲈鱼苗开口后第22d开始筛苗,鱼苗全长已达到1.0cm以上,开始出现残杀现象,进行第一次筛苗,用5朝的鱼筛将鱼苗分成两种规格,分别放在不同的水泥池(30m2)中培育,小规格的鱼苗培育密度为2.1万尾/m2,合计1口,大规格的鱼苗培育密度为1.5万尾/m2,合计2口,筛苗后,大口黑鲈鱼苗全部摄食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的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鱼苗开始摄食配合饲料后,生长速度显著加快,鱼苗的规格差异显著,由于鱼苗互相残杀,尤其是“大吃小”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之后每7d筛一次苗,鱼苗培育水温为21℃,盐度为0,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大口黑鲈鱼苗开口后第52d后出苗,将大口黑鲈鱼苗转移至外塘培育,合计出苗量约为124.6万尾,成活率为35.8%。
80.本案例中没有增加育苗水体的盐度,相对实施例来说,育苗成活率明显降低了,不能显著提高大口黑鲈的育苗成活率。
81.对比例4
82.2018年12月24日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县运回552片附着受精卵的棕片,进行大口黑鲈人工育苗(该棕片与实施例1中的棕片来源于统一厂家的不同批次产品,产品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3.将附着受精卵的棕片(8000粒卵/片),放入6m2的水泥池中,每口池92片,共6口池,水深0.7m,水温21℃,盐度为0,育苗车间的光照强度为420lx,孵化池24小时流水,换水量约为孵化水体的4倍,受精卵授精后34h开始孵化,孵化率为82.2%,初孵仔鱼合计363万尾;受精卵孵化完以后,把水泥池中的所有棕片拿出来,清洗干净,保存备用;
84.初孵仔鱼经过4d培育后逐渐平游,处于水体的中上层,可以开始摄食外源性的饵料,即开口,利用灯诱方法将鱼苗集中在一起,然后用水桶带水将鱼苗全部转移到15m2的水泥池中进行培育,鱼苗密度为4.24万尾/m2,均分到5口池中,开始投喂丰年虫,每天投喂5次,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6%,当鱼苗饱食后会散开,不再投喂;育苗车间的光照强度为420lx,鱼苗培育水温为21℃,盐度为0,微充气培育,保持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每天下午6:00吸污一次;
85.大口黑鲈鱼苗开口后第5d,将培育水体的盐度提升到4.5,每天增加1.5,即蓄水池
中的水盐度调至相应的盐度值,利用流水方式逐渐提高水体的盐度,约6h后育苗池中水体盐度达到1.5;开始投喂枝角类,逐渐替代丰年虫,每天投喂4次,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6%,当鱼苗饱食后会散开,不再投喂;随着鱼苗的生长,充气量逐渐加大,以保持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鱼苗培育水温为21℃,育苗池的光照强度为420lx,每天早晚6:00各吸污一次;
86.大口黑鲈鱼苗开口后第10d,鱼苗进行倒池,利用灯诱方法将鱼苗集中在一起,然后用水桶带水转移鱼苗到30m2的水泥池中进行培育,鱼苗密度为2.8万尾/m2,均分到3口池中,接着,开始投喂配合饲料,逐渐减少丰年虫和枝角类的投喂,鱼苗培育水温为21℃,盐度为4.5,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育苗池的光照强度为420lx;
87.大口黑鲈鱼苗开口后第24d开始筛苗,鱼苗全长达到1.0cm以上,开始出现残杀现象,进行第一次筛苗,用5朝的鱼筛将鱼苗分成两种规格,分别放在不同的水泥池(30m2)中培育,小规格的鱼苗培育密度为2.5万尾/m2,合计1口,大规格的鱼苗培育密度为1.85万尾/m2,合计2口,筛苗后,大口黑鲈鱼苗全部摄食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的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鱼苗开始摄食配合饲料后,生长速度显著加快,鱼苗的规格差异显著,由于鱼苗互相残杀,尤其是“大吃小”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之后每7d筛一次苗,鱼苗培育水温为21℃,盐度为4.5,水体溶解氧大于5mg/l;大口黑鲈鱼苗开口后第57d后出苗,将大口黑鲈鱼苗转移至外塘培育,合计出苗量约为144.1万尾,成活率为39.7%。
88.本案例中光照强度不变,相对实施例来说,育苗成活率降低了,鱼苗的生长速度也变慢了。
89.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90.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91.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