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吴茱萸种苗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293296发布日期:2021-12-31 22:55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培育吴茱萸种苗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药材种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培育吴茱萸种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2.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石虎(euodia rutaecarpa var.officinalis)或者疏毛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 var.bodinieri)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mm~5mm;表面暗黄绿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残留被有黄色茸毛的果梗;质硬而脆,横切面可见子房5室,每室有淡黄色种子1粒;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
3.吴茱萸是常用的温中药,味辛、苦、性热,归肝、脾、胃、肾经,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中国药典》记载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主要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伤寒论》记载吴茱萸汤:与生姜、人参等同用,治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沬,苔白脉迟等。《医方简义》导气汤: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配伍治寒疝腹痛。《类编朱氏集验医方》鸡鸣散:与木瓜、苏叶、槟榔等配伍,治寒湿脚气痛,或上冲入腹。
4.鉴于其药用价值,吴茱萸已被人工培育繁殖,主要方法包括根插繁殖、分蘖繁殖、枝插繁殖和种子繁殖。其中,枝插繁殖主要包括:早春植株萌发前,选1~2年生无病虫害的健壮枝条,以上年生长的春梢为佳,剪成20厘米左右的小段,每段带芽2~3个,上端剪口离芽眼2厘米,下端截面稽斜。扦插前,将插枝用300ppm萘乙酸或吲哚乙酸浸基部14小时,或用100ppm2,4

d浸24小时,以利生根,提高成活率。扦插时,按行距25~30厘米,株距10~13厘米,将插枝斜擒在苗床上,入土深约13厘米,再覆土压实。插后浇水遮荫,并保持土壤湿润和周围环境空气相对湿度83%左右。一周后,插枝陆续长出芽梢新叶,此时可适量喷淋氮肥,作叶面追肥。1~2月后生根,地上部芽也抽生新枝。当年苗高可达0.6~1米,翌年就可移栽。
5.相对于其他人工培育繁殖,枝插繁殖具有明显优势,包括:繁殖快,对母株损伤小,结果早,因此被广泛应用。例如:
6.一种吴茱萸的育苗方法,采用吴茱萸无性繁殖中的枝插繁殖法(也称枝扦插法),按下述步骤进行:a、扦插苗床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深翻25~30cm,耙细整平,做成150cm宽的高畦,畦沟宽30cm,深15cm备用;b、于当年11月至次年2月间选择4~5年生长势旺盛、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健壮单株吴茱萸作为母株,取一年生木质化枝条,剪成20~25cm长插穗,每个插穗保留3~4个芽,上端截平,下端剪成45
°
倾斜面,每50根捆成一扎;c、用生根剂1g兑水5kg浸泡下切口1~2cm处12小时取出晾干扦插;或用500
×
10~6生根粉或500
×
10
‑6萘乙酸等生根剂溶液快速浸蘸下切口1~2cm处取出晾干扦插;d、选择阴天按行株距10cm
×
10cm打孔插入枝条,枝条上端留1个芽露出土面(切忌倒插),扦插后压实基质,浇一次透水,以后随时浇水避免土壤干燥,但浇水不宜过多,以免引起枝条腐烂;e、3~4月后新芽萌动时,搭棚遮阴(棚高50cm,晚上及阴天揭开)直至7月以后才拆除,当苗高20cm~25cm时,进行追施稀薄人畜粪便及除杂草管理;f、插条量为每亩(677m2)用插条6万株,在11
月下旬冬季落叶后至翌年3月吴茱萸萌发前移栽定植,以早春定植最好。
7.一种吴茱萸扦插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一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吴茱萸茎枝,剪成长25厘米,带有2~3个芽眼的插条;(2)用植物激素浸泡处理6~10小时;(3)在整好的沙床上用小铲开18厘米深的沟,将处理好的插条按6厘米的株距斜摆入沟内,插条与沙面呈40度,覆沙,插条入沙深度为其长的2/3,行距为13厘米;(4)插后每天淋透水2次,使基质水分保持在55%~60%;(5)用遮阳网搭棚遮荫,避免阳光直射,棚内温度为26℃~30℃;(6)插条发芽生根后陆续揭去遮阳网,插条培育10~12个月后移栽。
8.一种山茱萸硬枝扦插快繁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插条:5月中、下旬,从山茱萸母树上剪取带有3~4个芽的1~2年生健壮枝条,两端剪成马蹄形,马蹄形切口离芽3~4cm,用保鲜膜将枝条包好;(2)配制大蒜杀菌泥浆:按1~1.2kg大蒜:2~3kg黄泥:12~15kg水配比,将大蒜充分打成蒜泥,充分溶入水中,加入黄泥,充分搅拌成大蒜杀菌泥浆,待用;(3)插条处理:将步骤(1)插条两端分别插入大蒜杀菌泥浆各5min,插条两端仍用保鲜膜包好待用;(4)苗床准备:苗床基质采用腐殖质土、细砂、蛭石和珍珠岩,按重量百分比计,各组分配比为:30%腐殖质土、30%细砂、30%蛭石、10%珍珠岩,苗床基质的厚度为25~30cm;(5)扦插:将插条用橡皮筋固定成u字形,连同橡皮筋插入苗床中8~10cm,苗床温度保持20~25℃,插条两端插入土壤各有一个芽贴近土面入土在1~2cm,培土压实,地上留2~3个芽,浇足水后覆盖农用薄膜,位于地表芽萌发1~2cm后撤去薄膜;(6)水肥管理:当每个插条长出2~3个芽,剪断u型枝条,使每端各自成株,剪后浇一次水,3~5天后剪口愈合后喷施0.5%磷酸二氢钾,扦插苗入秋后追施一次0.5%尿素;次年3月上旬起苗移栽定植,定植连同母枝一同埋入土中,保证成活率。
9.然而,采用传统扦插繁殖法,吴茱萸种苗成活率非常低。实际生产中,吴茱萸扦插种苗存活率处于30%的低水平状态,扦插存活率低已成为限制植株大量繁殖、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的主要原因。因此,亟待探究一种吴茱萸种苗存活力高的扦插繁殖方法,这对吴茱萸的种植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要素:

10.基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培育吴茱萸种苗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培育吴茱萸种苗,插穗成活率高。
11.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12.本发明提供一种培育吴茱萸种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插穗扦插在苗床并培养的步骤;
13.所述插穗的扦插端经吲哚乙酸溶液浸泡后进行扦插,所述吲哚乙酸溶液含150ppm~250ppm的吲哚乙酸,浸泡的时长为15h~20h;
14.培养的过程中,所述苗床覆盖有地膜。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穗的直径为0.8cm~2cm。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吲哚乙酸溶液含180ppm~215ppm的吲哚乙酸,浸泡的时长为15h~18h,所述插穗的直径为0.8cm~1.5cm。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浸泡过程中,所述扦插端浸入所述吲哚乙酸溶液的长度为8cm~12cm。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膜覆盖时间6个月~8个月。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穗的长度为15cm~20cm。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穗上芽点的数量为2个以上。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穗的上剪口呈40
°
~50
°
角,所述插穗的上剪口平齐。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穗的上剪口与相邻的所述插穗上的芽点之间的距离为1cm~2cm,所述插穗的下剪口与相邻的所述插穗上的芽点之间的距离为1cm~2cm。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培育的过程中,对所述苗床进行遮阴处理。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遮阴处理的方式包括搭设遮阳网。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穗取自1.5年龄~2.5年龄的吴茱萸。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7.发明人在长期对吴茱萸种苗扦插繁殖的研究中发现,传统的扦插繁育方法,虽在扦插后短期内可能会呈现出存活率高的态势,然而这种态势并不会维持下去,后期(例如插穗扦插后5个月至8个月期间)很容易出现存活率骤跌的情况,从而导致扦插育苗整体存活率低。如果插穗在扦插后能存活超过8个月,植株后续生长就比较稳定,因此,扦插后5个月至8个月是提升吴茱萸种苗的整体存活情况的关键期,确保插穗在这关键期能存活是提升扦插繁殖吴茱萸种苗存活率的关键。对此,发明人发现,通过采用合适浓度的吲哚乙酸对插穗的扦插端进行适度浸泡并在扦插后覆盖地膜培养,能有效降低插穗在扦插后5个月至8个月期间的死亡,从而提升存活率。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在2020年5月26日测得的不同处理方案中地膜覆盖与否的种苗存活比较图;
3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在2020年8月26日测得的不同处理方案中地膜覆盖与否的种苗存活率比较图;
3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在2020年11月26日测得的不同处理方案中地膜覆盖与否的种苗存活率比较图;
32.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在2020年5月26日测得的不同处理方案中iaa浸泡时间长短对种苗存活率影响比较图;
33.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在2020年8月26日测得的不同处理方案中iaa浸泡时间长短对种苗存活率影响比较图;
34.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在2020年11月26日测得的不同处理方案中iaa浸泡时间长短对种苗存活率影响比较图。
35.图1、图2和图3中:1为“200ppmiaa+粗枝条浸泡1h”;2为“200ppmiaa+细枝条浸泡1h”;3为“生根粉+粗枝条”;4为“200ppmiaa+粗枝条浸泡16h”;5为“200ppmiaa+细枝条浸泡16h”;6为“50ppmiaa+浸泡0.5h”;7为“空白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或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3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的可选范围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所列项目中任一个,也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所述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包括任意的两个相关所列项目、任意的更多个相关所列项目、或者全部相关所列项目的组合。
38.本发明提供一种培育吴茱萸种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插穗扦插在苗床并培养的步骤;
39.所述插穗的扦插端经吲哚乙酸溶液浸泡后进行扦插,所述吲哚乙酸溶液含150ppm~250ppm(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浓度或任意浓度之间的范围:150ppm、170ppm、190ppm、200ppm、215ppm、225ppm、250ppm)的吲哚乙酸,浸泡的时长为15h~20h(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时长或任意时长之间的范围:15h、16h、18h、20h);
40.培养的过程中,所述苗床覆盖有地膜。
41.发明人在长期对吴茱萸种苗扦插繁殖的研究中发现,传统的扦插繁育方法,虽在扦插后短期内可能会呈现出存活率高的态势,然而这种态势并不会维持下去,后期(例如插穗扦插后5个月至8个月期间)很容易出现存活率骤跌的情况,从而导致扦插育苗整体存活率低。如果插穗在扦插后能存活超过8个月,植株后续生长就比较稳定,因此,扦插后5个月至8个月是提升吴茱萸种苗的整体存活情况的关键期,确保插穗在这关键期能存活是提升扦插繁殖吴茱萸种苗存活率的关键。对此,发明人发现,通过采用合适浓度的吲哚乙酸对插穗的扦插端进行适度浸泡并在扦插后覆盖地膜培养,能有效降低插穗在扦插后5个月至8个月期间的死亡,从而提升存活率。同时,地膜的覆盖可以有效减少苗床中杂草的生长,与未覆盖的地膜的比较,效果十分明显。该措施为后期除草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
42.本发明培育的过程中需要对苗床覆盖地膜,覆盖地膜可以在扦插前就完成覆盖,也可以在扦插后再覆盖地膜。
43.本发明方法对插穗的直径不做特别限定,适用于插穗即可,例如所述插穗的直径为0.8cm~2cm。
44.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吲哚乙酸溶液含180ppm~215ppm的吲哚乙酸,浸泡的时长为15h~18h,所述插穗的直径为0.8cm~1.5cm。
45.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浸泡过程中,所述扦插端浸入所述吲哚乙酸溶液的长度为8cm~12cm,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长度值或者这些长度值之间的范围:8cm、9cm、10cm、11cm、12cm。
46.本发明所述的地膜即地面覆盖薄膜,通常是透明或黑色pe薄膜,也有绿、银色薄膜,用于地面覆盖,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
47.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地膜为黑色pe薄膜。
48.本发明对所述插穗对具体的长度不做特别限定,长度适于扦插即可,例如可以将
所述插穗的长度控制在15cm~20cm,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长度值或者这些长度之间的范围:15cm、16cm、17cm、18cm、19cm、20cm。
49.本发明对所述插穗携带芽点的数量不做特别限定,芽点的数量适于扦插即可,例如可以将所述插穗上芽点的数量控制在2个以上(优选为2个~3个),包括但不限于2个、3个、4个、5个。
50.本发明对所述插穗的切口不做特别限定,具有适宜于扦插的切口即可,所述插穗的上剪口可以呈40
°
~50
°
角(包括但不限于40
°
角、41
°
角、42
°
角、43
°
角、44
°
角、45
°
角、46
°
角、47
°
角、48
°
角、49
°
角、50
°
角),所述插穗的上剪口可以平齐。
51.本发明对插穗上切口与相邻芽点的距离不做特别限定,保持适宜于扦插的距离即可,所述插穗的上剪口与相邻的所述插穗上的芽点之间的距离可以控制在1cm~2cm(包括但不限于1cm、1.5cm、2cm或者这些值之间的范围),所述插穗的下剪口与相邻的所述插穗上的芽点之间的距离可以控制在1cm~2cm(包括但不限于1cm、1.5cm、2cm或者这些值之间的范围)。
52.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培育的过程中,对所述苗床进行遮阴处理。本发明对遮阴处理的具体方式不做特别限定,可以针对苗床逐一直接做遮阴处理,也可以对苗床所在的苗圃做统一的遮阴处理,遮阴处理可以通过采用搭设黑色遮阳网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采用其他的任意可行方式。
53.本发明对插穗的母株树龄不做特别的限定,适用于剪取插穗即可,例如可以选取1.5年龄~2.5年龄的吴茱萸做母株,包括但不限于1.5年龄、1.6年龄、1.7年龄、1.8年龄、1.9年龄、2年龄、2.1年龄、2.2年龄、2.3年龄、2.4年龄、2.5年龄。
54.实施例
55.1.实验材料与方法
56.1.1实验时间与地点
57.所有实验处理插穗均于2019年12月26日,种植于广东省乐昌市坪石镇吴茱萸规范化种植基地,整个实验期间的苗圃均搭设黑色遮阳网进行遮阴处理。
58.1.2实验材料
59.材料的选择:实验所用吴茱萸(e.rutaecarpa)扦插材料均来源于2年龄的健康植株,选择长势旺盛、发育充实、无病虫害的健壮枝条。采集于广东省乐昌市坪石镇吴茱萸规范化种植基地。
60.插穗的剪切:选剪下的枝条,按基部、上(梢)部两段剪切,插穗长15cm~20cm,带芽点2个以上,上端切口平剪,下端切口约呈45
°
角斜剪,剪口平滑,上下剪口离芽1cm~2cm,每50根扎成一捆。插穗主要选粗枝和细枝两种,其中,粗枝为直径在0.8cm~2cm之间的插穗,细枝为直径在0.8cm以下的插穗。
61.浸泡处理:以捆为单位,浸泡深度约为插穗下部10cm,保证所有的插穗浸泡均匀充分,浸泡时间根据实验方案设计而定。
62.1.3实验设计
63.根据吴茱萸实际种植情况,选择枝条粗细、生根剂的类型、生根剂的浓度、浸泡的时间、地膜的覆盖等因素进行考察,共设计14个处理方案,具体实验方案见表1。
64.扦插后定期统计存活数等数据,吴茱萸出苗率以种植后5个月所出苗数计算,而后
每3个月统计一次存活数,考察存活率至一年龄。
65.表1、吴茱萸扦插的不同处理方案
[0066][0067][0068]
2.实验结果与分析
[0069]
2.1存活率统计
[0070]
分别于2020年5月26日、2020年8月26日、2020年11月26日共三次统计吴茱萸种苗的存活数,经计算后得到相应的存活率,见表2。
[0071]
从表中可以看出,从5月龄到8月龄存活率具有较大的降低幅度,从8月龄到11月龄存活率差异不大,表明扦插8个月后,吴茱萸植株的成长基本稳定,死亡率较低,在这之前的几个月幼苗期需要特别注意生长环境的控制,不能过热过旱等。
[0072]
表2、不同处理的吴茱萸插穗扦插存活率
[0073][0074][0075]
2.2最佳条件
[0076]
从表2中可以看出处理组合5:“200ppmiaa+粗枝条浸泡16h+地膜”的出苗率与存活率远高于其他组合,5月龄时其发芽率高达98%,将近一年龄时,其存活率仍达到70%,远超目前平均的30%,是最佳的条件。
[0077]
2.3单因素分析
[0078]
深一步进行单因素分析,我们发现地膜覆盖与否以及iaa浸泡时间是的吴茱萸扦插繁殖存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0079]
结合表2,以地膜覆盖为单因素,对不同处理组合进行成组配对,经过转化后得到图1、图2、图3,从中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有地膜覆盖的处理组合,其存活率明显高于没有地膜覆盖的处理组合。可知,地膜覆盖对吴茱萸的大田扦插存活率影响巨大。
[0080]
结合表2,以iaa浸泡处理时间为单因素,对不同处理组合进行成组配对,经转化后得到图4、图5、图6,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iaa浸泡处理时间对存活率的影响在扦插苗生长的前6个月里没有太大差异,但生长到第8个月时,可以明显看出浸泡16h的处理存活率均高于浸泡1h的处理,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0081]
枝条的粗细等其他单因素与吴茱萸幼苗的存活率高低之间,并未发现规律性的联系。
[0082]
综上可知,从单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能很清晰地验证处理组合5为最佳条件,两个
主要影响因素最佳水平叠加在一起,可以很好地提高吴茱萸的扦插繁殖存活率。
[0083]
3.小结与讨论
[0084]
本发明通过对多个因素的探索,摸索了吴茱萸最佳的扦插繁殖条件为:“200ppmiaa+粗枝条浸泡16h+地膜”,地膜的覆盖与iaa的浸泡时间对繁殖存活率影响较大。本发明吴茱萸种苗扦插繁殖技术方面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在科学理论上具备一定的必要性,在吴茱萸基地的实际种植中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0085]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地膜的覆盖已经应用广泛,其好处主要在于一是保持土壤的水分、以及冬天保持土壤的温度对抵御寒冬具有一定的效果,其次可以减少杂草的生长,防止杂草争夺的幼苗成长所需的养分。吴茱萸为小灌木,前期出苗所需的营养成分来源于插穗,营养充足。因此对于吴茱萸而言,地膜覆盖最大的优点应是土壤水分与温度的保持。
[0086]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便于具体和详细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试验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所述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