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减少发芽数量的金针菇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969770发布日期:2022-05-11 11:10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金针菇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减少发芽数量的金针菇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2.金针菇是工厂化程度最高的食用菌品种,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已日趋成熟,不过金针菇菌种生产技术一直发展较慢。目前国内工厂多是从日本引进菌种用作生产主流菌种使用,但是因各菌种特性不一,同时菌种生产不断转接过程中,表现特性也会不断转变,如此生产品质和效益就不能得到稳定保证,这点一直是各工厂的痛处。菌种芽数通常是对工厂化生产,出菇品质和单产影响较大,从而影响整体效益。金针菇芽数多少对其生长影响较大,通常芽数较多菌种,通常菇芽粗度偏细,生长速度较快,菇帽容易放大,返湿,开伞,对品质影响较大;芽数适中菌种,通常菇芽粗度偏粗,根部以及菇帽等品质较好,单产较高,相对能够产生更高效益;菌种芽数主要受菌种特性影响,如何在现有情况下,减少芽数,提高出菇品质和单产的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益,一直是各工厂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减少发芽数量的金针菇栽培方法,通过调节金针菇生育室出菇早期环境,特别是co2浓度的变化,能够有效减少出菇芽数,提高菇芽粗度,健壮度,从而便于金针菇品质以及单产提升。具稳定且高效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工厂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5.一种可减少发芽数量的金针菇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s1,培养基准备: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玉米芯30-50份,米糠30-50份,麸皮5-10份,甜菜渣3-5份,干豆渣3-10份,棉籽壳5-10份,啤酒糟3-10份,大豆皮5-10份,贝壳粉2-4份和轻质碳酸钙1-3份,将上述各原料混合并搅拌制成复合培养基,混合搅拌时将原材料依次投入搅拌机,先干拌15~20分钟,再加水,搅拌直至培养基中的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充分吸水,最终至含水,67-69%和ph达到6.2-6.8,检测培养基的含水率和ph,进行装瓶和盖瓶盖,在进行装瓶和盖瓶盖处理时,每16个聚丙烯塑料栽培瓶为一筐,采用全自动装瓶机将配制好的复合培养基灌装到栽培瓶中,灌装结束后通过自动打孔机在料面中间和边缘位置一共打6个孔洞到瓶底,要求培养基料面平整,灌装和打孔完成后,通过自动盖盖机为栽培瓶盖上匹配的瓶盖;
7.s2、灭菌处理:对金针菇复合培养基装入的栽培瓶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后冷却至室温,备用,其中灭菌温度121℃,并维持80min,灭菌结束后,将栽培瓶放入冷却室进行强制冷却,料温降低到室温时进行接种;
8.s3、接种处理并培养菌丝:将液体菌种通过全自动接种机接入栽培瓶,进入培养室
中培养,培养温度为13~15℃,培养温度为室温,空气湿度为60~90%,培养20~23天,保证避光且空气循环良好,培养室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将料温控制在17~2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0~4000ppm,同时通过高效空气过滤来确保环境清洁度;
9.s4、搔菌处理:待培养的菌丝长满栽培瓶后,进行搔菌处理,将长满菌丝的栽培瓶移入搔菌车间,以自动搔菌机进行搔菌处理,去除料面的老菌丝,并形成机械刺激,促进金针菇子实体原基的形成与分化,搔菌结束后在料面喷水10~20ml,使料面保持湿润,然后将栽培瓶移至生育室催蕾;
10.s5、催蕾:催蕾初期,料面菌丝恢复阶段,0-4天,大幅提高生育室二氧化碳浓度,根据不同菇芽数量的菌种特性,控制在6000-15000ppm浓度范围,来控制减少菌丝恢复量和菇蕾数量,减少出菇芽数;催蕾后期,5~6天,二氧化碳浓度恢复正常2000-4000ppm,促进菇蕾萌发;
11.s6、抑制处理:催蕾结束后,对菇蕾进行光抑制和风抑制处理,将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5000~20000ppm,以每天2-3℃梯度降温至4~5℃,菇蕾生长成菇芽;
12.s7、生育期培养:菇芽长出瓶口1~2.5cm时,围绕瓶口包上塑料包菇片,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至10000ppm以上,促进金针菇菌柄的伸长。
13.s8、采收:金针菇长到15~16cm时,达到采收高度,进行采收。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15.1、金针菇菇芽数量的多少,主要受金针菇菌种特性影响,然而,我国对金针菇菌种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各个食用菌大型企业多数菌种还是依赖国外引进,出菇品质等受制于菌种特性因素较大。通过本方法,可以大幅摒弃对菌种特性的影响,从而减少对国外金针菇菌种的依赖性。
16.2、金针菇菇芽数量多的话,出菇菇芽粗度偏细,长势通常较快,工厂化调控难度较大,后期容易出现,菇帽返湿大,菇帽开伞等影响品质的性状。芽数适中菌种,通常菇芽粗度偏粗,根部以及菇帽等品质较好,单产较高。通过本方法调整后,金针菇菇芽数量能够有效的有所减少,根据原菌种芽数多少,通过不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调整,达到理想化的芽数。从而提高工厂化生产的品质稳定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实施例1
19.一种可减少发芽数量的金针菇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培养基准备:将玉米芯50份,米糠40份,麸皮10份,甜菜渣5份,干豆渣8份,棉籽壳10份,啤酒糟8份,大豆皮10份,贝壳粉2份和轻质碳酸钙2份混合且搅拌制成金针菇复合培养基,混合搅拌时将原材料依次投入搅拌机,先干拌15分钟,再加水,搅拌直至培养基中的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充分吸水,最终至含水率68%达到和ph达到6.5,检测培养基的含水率和ph,进行装瓶和盖瓶盖,在进行装瓶和盖瓶盖处理时,每容积为1500cc的16个聚丙烯塑料
栽培瓶为一筐,采用全自动装瓶机将配制好的复合培养基灌装到栽培瓶中,灌装结束后通过自动打孔机在料面中间和周围一共打6个孔洞到瓶底,要求培养基料面平整,灌装和打孔完成后,通过自动盖盖机为栽培瓶盖上匹配的瓶盖;
21.s2、灭菌处理:对金针菇复合培养基装入的栽培瓶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后冷却至室温,备用,其中灭菌温度121℃,并维持80min,灭菌结束后,将栽培瓶放入冷却室进行强制冷却,料温降低到室温时进行接种;
22.s3、接种处理并培养菌丝:将液体菌种通过全自动接种机接入栽培瓶,进入培养室中培养,培养温度为14℃,培养温度为室温,空气湿度为75%,培养22天,保证避光且空气循环良好,培养室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将料温控制在18℃,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0ppm,同时通过高效空气过滤来确保环境清洁度;
23.s4、搔菌处理:待培养的菌丝长满栽培瓶后,进行搔菌处理,将长满菌丝的栽培瓶移入搔菌车间,以自动搔菌机进行搔菌处理,去除料面的老菌丝,并形成机械刺激,促进金针菇子实体原基的形成与分化,搔菌结束后在料面喷水13ml,使料面保持湿润,然后将栽培瓶移至生育室催蕾;
24.s5、在催蕾初期,料面菌丝恢复阶段,0-4天,提高生育室二氧化碳浓度至2000ppm;
25.s6、在催蕾后期,5~6天,二氧化碳浓度恢复正常4000ppm,促进菇蕾萌发;
26.s7、进行光抑制和风抑制处理:催蕾结束后,对菇蕾进行光抑制和风抑制处理,将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0000ppm,以每天2℃梯度降温至5℃,菇蕾生长成菇芽,菇芽长出瓶口2cm时,围绕瓶口包上塑料包菇片,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至10000ppm,促进金针菇菌柄的伸长;
27.s8、采收:金针菇长到15cm时,达到采收高度,进行采收。
28.实施例2
29.一种可减少发芽数量的金针菇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0.培养基准备:将玉米芯50份,米糠40份,麸皮10份,甜菜渣5份,干豆渣8份,棉籽壳10份,啤酒糟8份,大豆皮10份,贝壳粉2份和轻质碳酸钙2份混合且搅拌制成金针菇复合培养基,混合搅拌时将原材料依次投入搅拌机,先干拌15分钟,再加水,搅拌直至培养基中的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充分吸水,最终至含水率68%达到和ph达到6.5,检测培养基的含水率和ph,进行装瓶和盖瓶盖,在进行装瓶和盖瓶盖处理时,每容积为1500cc的16个聚丙烯塑料栽培瓶为一筐,采用全自动装瓶机将配制好的复合培养基灌装到栽培瓶中,灌装结束后通过自动打孔机在料面中间和周围一共打6个孔洞到瓶底,要求培养基料面平整,灌装和打孔完成后,通过自动盖盖机为栽培瓶盖上匹配的瓶盖;
31.s2、灭菌处理:对金针菇复合培养基装入的栽培瓶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后冷却至室温,备用,其中灭菌温度121℃,并维持80min,灭菌结束后,将栽培瓶放入冷却室进行强制冷却,料温降低到室温时进行接种;
32.s3、接种处理并培养菌丝:将液体菌种通过全自动接种机接入栽培瓶,进入培养室中培养,培养温度为14℃,培养温度为室温,空气湿度为75%,培养22天,保证避光且空气循环良好,培养室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将料温控制在18℃,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0ppm,同时通过高效空气过滤来确保环境清洁度;
33.s4、搔菌处理:待培养的菌丝长满栽培瓶后,进行搔菌处理,将长满菌丝的栽培瓶移入搔菌车间,以自动搔菌机进行搔菌处理,去除料面的老菌丝,并形成机械刺激,促进金
针菇子实体原基的形成与分化,搔菌结束后在料面喷水13ml,使料面保持湿润,然后将栽培瓶移至生育室催蕾;
34.s5、在催蕾初期,料面菌丝恢复阶段,0-4天,提高生育室二氧化碳浓度至4000ppm;
35.s6、在催蕾后期,5~6天,二氧化碳浓度恢复正常4000ppm,促进菇蕾萌发;
36.s7、进行光抑制和风抑制处理:催蕾结束后,对菇蕾进行光抑制和风抑制处理,将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0000ppm,以每天2℃梯度降温至5℃,菇蕾生长成菇芽,菇芽长出瓶口2cm时,围绕瓶口包上塑料包菇片,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至10000ppm,促进金针菇菌柄的伸长;
37.s8、采收:金针菇长到15cm时,达到采收高度,进行采收。
38.实施例3
39.一种可减少发芽数量的金针菇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0.培养基准备:将玉米芯50份,米糠40份,麸皮10份,甜菜渣5份,干豆渣8份,棉籽壳10份,啤酒糟8份,大豆皮10份,贝壳粉2份和轻质碳酸钙2份混合且搅拌制成金针菇复合培养基,混合搅拌时将原材料依次投入搅拌机,先干拌15分钟,再加水,搅拌直至培养基中的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充分吸水,最终至含水率68%达到和ph达到6.5,检测培养基的含水率和ph,进行装瓶和盖瓶盖,在进行装瓶和盖瓶盖处理时,每容积为1500cc的16个聚丙烯塑料栽培瓶为一筐,采用全自动装瓶机将配制好的复合培养基灌装到栽培瓶中,灌装结束后通过自动打孔机在料面中间和周围一共打6个孔洞到瓶底,要求培养基料面平整,灌装和打孔完成后,通过自动盖盖机为栽培瓶盖上匹配的瓶盖;
41.s2、灭菌处理:对金针菇复合培养基装入的栽培瓶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后冷却至室温,备用,其中灭菌温度121℃,并维持80min,灭菌结束后,将栽培瓶放入冷却室进行强制冷却,料温降低到室温时进行接种;
42.s3、接种处理并培养菌丝:将液体菌种通过全自动接种机接入栽培瓶,进入培养室中培养,培养温度为14℃,培养温度为室温,空气湿度为75%,培养22天,保证避光且空气循环良好,培养室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将料温控制在18℃,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0ppm,同时通过高效空气过滤来确保环境清洁度;
43.s4、搔菌处理:待培养的菌丝长满栽培瓶后,进行搔菌处理,将长满菌丝的栽培瓶移入搔菌车间,以自动搔菌机进行搔菌处理,去除料面的老菌丝,并形成机械刺激,促进金针菇子实体原基的形成与分化,搔菌结束后在料面喷水13ml,使料面保持湿润,然后将栽培瓶移至生育室催蕾;
44.s5、在催蕾初期,料面菌丝恢复阶段,0-4天,提高生育室二氧化碳浓度至6000ppm;
45.s6、在催蕾后期,5~6天,二氧化碳浓度恢复正常4000ppm,促进菇蕾萌发;
46.s7、进行光抑制和风抑制处理:催蕾结束后,对菇蕾进行光抑制和风抑制处理,将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0000ppm,以每天2℃梯度降温至5℃,菇蕾生长成菇芽,菇芽长出瓶口2cm时,围绕瓶口包上塑料包菇片,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至10000ppm,促进金针菇菌柄的伸长;
47.s8、采收:金针菇长到15cm时,达到采收高度,进行采收。
48.实施例4
49.一种可减少发芽数量的金针菇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0.培养基准备:将玉米芯50份,米糠40份,麸皮10份,甜菜渣5份,干豆渣8份,棉籽壳10份,啤酒糟8份,大豆皮10份,贝壳粉2份和轻质碳酸钙2份混合且搅拌制成金针菇复合培
养基,混合搅拌时将原材料依次投入搅拌机,先干拌15分钟,再加水,搅拌直至培养基中的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充分吸水,最终至含水率68%达到和ph达到6.5,检测培养基的含水率和ph,进行装瓶和盖瓶盖,在进行装瓶和盖瓶盖处理时,每容积为1500cc的16个聚丙烯塑料栽培瓶为一筐,采用全自动装瓶机将配制好的复合培养基灌装到栽培瓶中,灌装结束后通过自动打孔机在料面中间和周围一共打6个孔洞到瓶底,要求培养基料面平整,灌装和打孔完成后,通过自动盖盖机为栽培瓶盖上匹配的瓶盖;
51.s2、灭菌处理:对金针菇复合培养基装入的栽培瓶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后冷却至室温,备用,其中灭菌温度121℃,并维持80min,灭菌结束后,将栽培瓶放入冷却室进行强制冷却,料温降低到室温时进行接种;
52.s3、接种处理并培养菌丝:将液体菌种通过全自动接种机接入栽培瓶,进入培养室中培养,培养温度为14℃,培养温度为室温,空气湿度为75%,培养22天,保证避光且空气循环良好,培养室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将料温控制在18℃,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0ppm,同时通过高效空气过滤来确保环境清洁度;
53.s4、搔菌处理:待培养的菌丝长满栽培瓶后,进行搔菌处理,将长满菌丝的栽培瓶移入搔菌车间,以自动搔菌机进行搔菌处理,去除料面的老菌丝,并形成机械刺激,促进金针菇子实体原基的形成与分化,搔菌结束后在料面喷水13ml,使料面保持湿润,然后将栽培瓶移至生育室催蕾;
54.s5、在催蕾初期,料面菌丝恢复阶段,0-4天,提高生育室二氧化碳浓度至10000ppm;
55.s6、在催蕾后期,5~6天,二氧化碳浓度恢复正常4000ppm,促进菇蕾萌发;
56.s7、进行光抑制和风抑制处理:催蕾结束后,对菇蕾进行光抑制和风抑制处理,将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0000ppm,以每天2℃梯度降温至5℃,菇蕾生长成菇芽,菇芽长出瓶口2cm时,围绕瓶口包上塑料包菇片,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至10000ppm,促进金针菇菌柄的伸长;
57.s8、采收:金针菇长到15cm时,达到采收高度,进行采收。
58.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区别仅在于步骤s5中,催蕾初期的0-4天内,生育室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同,三个实施例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59.实施例0-4天co2浓度/ppm单产/ga级率实施例1200051070%实施例2400051575%实施例3600052990%实施例41000052480%
60.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实施例1作为对照组,实施例2、3和4作为实验组,实验组的步骤s5中,0-4天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均远高于对照组中的浓度,但通过对比可知,实验组中的产品的单产量以及产品品质的a级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的数据,由此可见,在催蕾初期,通过大幅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金针菇的产品品质以及产量,可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