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特定病原体的猪的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30709357发布日期:2022-07-10 03:33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无特定病原体的猪的培育方法

1.本发明属于畜牧业动物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无特定病原体的猪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2.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简称spf),原用于描述符合要求的实验动物,即确保实验动物没有携带特定的病原,该术语通常会与病原清单共同使用。在科学实验中使用spf动物可以确保不会有特定的疾病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例如spf小鼠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动物模型。与无菌动物相比,spf动物更容易繁殖且成本更低,因为前者需要确保任何活的微生物都不能被现有检测技术检出而后者仅需要排除特定的病原。spf的来源方面,通常采用无菌动物繁育得到的后代,或者经剖腹产后在隔离屏障设施中由spf亲代动物抚育。
3.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人们已开始研究spf猪的生产方法,除了用于作为小型实验用猪外,更多用作饲养用种猪或屠宰用生猪。欧美多个国家已成立了spf猪认证机构。例如,丹麦培根和肉类理事会(danish bacon and meat council;dbmc)自1968年以来组织了丹麦spf猪计划;美国的国家spf猪认证机构(national spf swine accrediting agency;nssaa)等。这些机构的主要职能是通过疾病预防以提高猪的生产效率,通过制定spf猪群评估标准和定期对养殖场猪群健康检查和对上市猪只的屠宰抽查来跟踪猪群中的特定疾病综合征。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丹麦spf猪计划的猪群达到3500头,生产了80%的种猪和25%的屠宰猪。在丹麦的代尔莫瑟,ellegaard gottingen小型猪公司作为一家专门生产spf gottingen小型猪的繁殖生产供应基地,年供应量维持在3500头左右,可满足欧洲市场的需要。而我国的spf猪培育研究起步较晚,直到1988年才开始探索spf猪培育技术,但至今仍未建立规模化的spf猪群。其原因主要是对饲养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要求高、细节化管理难度大,且无成熟的系统化spf猪培育技术。
4.中国专利文献cn111972297a公开了一种规模化猪场spf疫病防控系统,通过借鉴丹麦spf猪的疫病防控经验,建立一套适用于大型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的生物安全体系,保持猪瘟、非洲猪瘟、伪狂犬、口蹄疫、流行性腹泻等疾病阴性。该专利公开的防控系统由连廊、围墙、中转料塔、内部中转出猪台、洗消中心、车辆、人员隔离站、物资消毒站、检测实验室、外部中转出猪台、饲料厂等设施共同构成,并通过生物安全风险监测系统连接各设施进行监控。
5.中国专利文献cn203563495u公开了一种涉及无特定病原(spf)猪的饲养相关设施、设备的饲养环境系统,实现对无特定病原猪根据研究需要随时进行隔离和合群饲养,并对猪生活区和人行区进行独立通风,减少各种病原体的交叉感染。该系统具体由气流控制、在线监测、安全隔离、真空集便、自动控制部分等构成。
6.中国专利文献cn104335972a公开了一种获取spf五指山小型猪的方法,包括猪群病原监测及种猪选择、麻醉、剖腹产、隔离器饲养、屏障环境饲养和病原生物学监测。利用该方法能够减轻剖腹产麻醉过程中麻醉药对猪胎儿的影响,使仔猪能够正常复苏,提高仔猪
存活率,保证剖腹产的顺利实施,为高效的获取spf五指山小型猪创造了条件。
7.尽管以上现有技术公开了spf猪的生产和防控技术,但仍然不能大规模推广其生产和应用,不但成本高,而且还很难有效达到并保持spf猪的无特定病原体的状态,特别是所针对的特定病原体清单中的有害病原体种类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8.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spf猪的培育方法。
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pf猪的培育方法,包括在猪饲养过程中对猪场环境、生产过程、人工饲喂过程、污染物和病原体均进行控制,以确保所饲养的猪无特定病原体。
10.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对猪场环境进行的控制包括:对猪场区进行物理隔离和消毒、进行空气过滤、对病死猪和污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及对猪进行特定病原体免疫并淘汰所述特定病原体阳性的个体。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对外部环境、空气、猪本身所产生的特定病原体的隔离,避免其进一步传播。
11.更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对猪场环境进行的控制还包括进行温湿度监控;其中新生哺乳生活区温度控制在33-37℃。这样的条件既可以满足猪生长所需,又尽量避免了特定病原体的增生。
12.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生产过程所采取的生产方式选自剖腹产和自然分娩。不同的生产方式都可以得到spf猪,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生产方式并更好避免生产过程中特定病原体的产生。
13.更优选地,本发明对猪的生产采用剖腹产时,对手术环境保持空气洁净度8级或更优;对母猪体表清洁消毒后进行麻醉手术,从实施麻醉到仔猪取出时间不超过8分钟。这样的操作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剖腹产过程中因缺氧或麻醉时间过长造成新生仔猪存活难的问题。
14.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对人工饲喂过程进行的控制包括进行保温和人工哺喂,所述的人工饲喂过程的条件包括:对0-3日龄仔猪,通过局部加热装置维持34-36℃;3-7日龄时,温度维持在30-35℃;7-14日龄时,温度维持在26-30℃;并采用灭菌日粮饲喂猪:对0-7日内仔猪,隔2-4h饲喂1h,每日5-7次;0-3日龄仔猪每次奶量在80-150ml,3-7日龄奶量150-300ml/次;10日龄投开口料训饲,30-35日龄饲喂糊状饲料饲喂8-12天,逐渐降低兑水量,直至干料,所述糊状饲料是将奶粉与饲料按1:3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兑水搅拌成糊状。这样的条件可以最佳地满足猪生长所需,又尽量避免了特定病原体的引入。
15.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对污染物进行的控制包括对空气污染、人员污染、饲料污染和饮用水污染均进行控制。这种同步污染控制确保了对不同来源的污染物的隔绝,从而最大限度避免了特定病原体的引入。
16.更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对病原体进行的控制包括进行健康管理、免疫注射、药物灭菌和机械捕鼠。针对不同的特定病原体可以采取多种控制手段,以最大可能避免或杀灭特定病原体。
17.更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特定病原体选自非洲猪瘟病毒(a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毒(adv/prv)、猪细小病毒(ppi)、口蹄疫病毒(fmdv)、猪瘟病毒(csfv)、布鲁氏杆菌(bsui)、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le)、猪肺炎支原体(mhyop)、猪流行
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痢疾短螺旋体(bhyo)、多杀巴斯德杆菌(pmul)和体表寄生虫(ecto)。
18.有益效果:本发明人团队在已建立的无菌猪和spf猪培育技术体系和平台基础上,摸索并实现了规模化、系统化生产spf猪群的方法,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实现任何猪群的疫病净化、种群保存和健康生产。
19.本发明的spf猪养殖方法全面考虑了从猪的出生、饲养环境和条件到污染控制、病原体防控的方方面面,并具体优化了各个环节的防控措施和理想参数,实现了spf猪养殖的全方位、无死角的系统化、规模化养殖。
20.spf猪的生产不仅能为疫苗/药品等科学研究提供更理想的动物模型和猪源材料,也能为相关食品加工厂提供健康原料,特别是作为种猪和屠宰用生猪,为人民生活提供更健康的猪肉食品。
21.本发明的spf猪所针对的特定病原体包含了可能产生猪疫病或者对人体产生健康影响的各种细菌、病毒、支原体、放线菌、螺旋体以及其他寄生虫,不同于现有技术中仅能针对少数病原体的spf猪,更能全面地防止猪疫病的产生以及猪肉食品带来的健康影响。特别是在非洲猪瘟盛行的前几年,本发明的饲养方法极好地控制了非洲猪瘟在申请人单位的传播。多次检测结果表明,按照本发明方法饲养的spf猪均未检测到本发明所述的各种特定病原体。
附图说明
22.图1显示了申请人培育spf巴马香猪的两个猪舍的实时监控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这些描述仅仅是为了例证性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任何方式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基本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某些具体方案、技术特征、参数等进行各种修改、替换和调整,仍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24.本发明所述的spf猪是指无特定病原体(特定病原体阴性)的猪,所述的特定病原体清单选自非洲猪瘟病毒(a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毒(adv/prv)、猪细小病毒(ppi)、口蹄疫病毒(fmdv)、猪瘟病毒(csfv)、布鲁氏杆菌(bsui)、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le)、猪肺炎支原体(mhyop)、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痢疾短螺旋体(bhyo)、多杀巴斯德杆菌(pmul)和体表寄生虫(ecto)。特定病原体还可包括猪圆环病毒(pcv)、乙型脑炎病毒(jbev)和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布鲁氏菌(brucella spp.)、猪痢疾蛇形螺旋体(serpulina hyodysenteriae)、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红斑丹毒丝菌(erysopelothrix rhusiopathiae)和猪流感(siv)等。
25.本发明对猪场环境的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设立场区围栏;在猪舍入口前进行消毒;对场区内道路、排水沟、生活区地面以及运输车辆进行清洁与消毒;轮换使用多种消毒液;定期更换场区入口消毒池内的消毒液;清洁、灭菌和烘干猪场和猪舍用工作服和防护
服;猪舍空气过滤装置更换;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粪污处理;空舍消毒;特殊设备(水帘、水线、储水池、料线、料塔)消毒;场区围栏外道路消毒;淘汰阳性个体,补注疫苗,监测抗体。
26.本发明对猪场环境的控制措施还包括进行温湿度监控,必要时还需要定期更换温湿度监控和空气过滤模块,以便更好地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0-35℃、湿度控制在40-70%;其中新生哺乳生活区温度控制在33-37℃。
27.本发明对猪的生产采用剖腹产猪仔时,手术环境要保持空气洁净度7级或更优;对母猪体表温水清洁并用皮肤消毒液擦拭2遍、实施麻醉、手术取出仔猪的总时间不超过8分钟。本发明所述的空气洁净度是指按照国家标准文件gb14925-2010的规定所确定的等级,也可以采用其他洁净度标准,只要其洁净度对应的空气质量能够等效于gb14925-2010规定的8级或更优等级,例如7级或5级(参见该标准3.8-3.10节的定义)。
28.本发明对猪的生产采用自然分娩时,在产前1天打扫母猪生活区域,用低浓度的过硫酸氢钾(1-1.5%)或过氧乙酸消毒液(0.2%-0.5%)冲洗生产圈舍;生产当天,在猪栏内准备好一次性产垫,开启保温灯;待仔猪产出后,用灭菌手术剪断脐带,灭菌纱布擦拭仔猪体表、清理口鼻黏液,碘伏消毒脐带后,立即转入灭菌的带空气过滤膜的spf运输笼盒,笼盒置于保温灯下保温;笼盒外表面擦拭消毒后转入屏障环境,仔猪转入隔离器或保育栏人工饲养。
29.本发明对仔猪的人工饲喂条件包括但不限于:1)保温:对0-3日龄仔猪,通过保温灯等局部加热装置维持34-36℃;3-7日龄时,温度维持在30-35℃;7-14日龄时,温度维持在26-30℃;2)饲喂:采用灭菌日粮饲喂猪:灭菌代乳粉按比例与灭菌水混合,用喂奶器等对0-7日内仔猪人工哺乳,少量多次,隔2-4h饲喂1h,每日5-7次;0-3日龄仔猪每次奶量在80-150ml,3-7日龄奶量150-300ml/次;10日龄投开口料训饲,30-35日龄饲喂糊状饲料(奶粉与饲料按1:3比例混合均匀,兑水搅拌成糊状)饲喂10天,逐渐降低兑水量,直至干料。
30.本发明对污染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空气污染、人员污染、饲料污染和饮用水污染均进行控制,避免污染物可能带来的病原体。可采取的空气污染和人员污染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进入猪舍前脱鞋、脱衣、洗头洗澡、更换灭菌防护服、穿戴一次性头罩、口罩和乳胶手套;穿内部专用鞋;定期带猪消毒;消毒液定期更换;猪舍内蚊虫消杀。可采取的饲料污染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饲料原料控制防止引入病原体;对饲料进行灭菌处理。可采取的饮用水污染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反渗透纯水处理或高温灭菌处理饮用水。
31.本发明对病原的控制手段包括同时采用多种手段更可靠有效地控制病原体接触到猪,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健康管理、免疫注射和投药、猪舍维护、药物灭菌和机械捕鼠等。免疫注射和投药是对猪注射可针对特定病原体产生抗体的疫苗等药物;药物灭菌是指直接施用杀灭特定病原体的物理或化学药剂,例如杀菌剂、消毒剂、杀虫剂等。这些技术手段单独而言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
32.实施例1目前,申请人单位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在养spf猪群总数超过100头。从2018年1月起至2021年7月这四年内,对按照上述方法生产的spf太湖猪、巴马小型猪和荣昌猪群分10个批次进行抽样检查,按照具体需要收集72头猪的特定病原体,其中巴马小型猪30头,荣昌猪40头,太湖猪2头;样品类型主要涉及全血、血清、粪便和鼻拭子样品,被检的特定病原体选自非洲猪瘟病毒(a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毒(adv/prv)、猪圆
环病毒(pcv)、猪细小病毒(ppv)、口蹄疫病毒(fmdv)、猪瘟病毒(csfv)、乙型脑炎病毒(jbev)、布鲁氏杆菌(bsui)、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le)、猪肺炎支原体(mhyop)、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痢疾短螺旋体(bhyo)、多杀巴斯德杆菌(pmul)和体表寄生虫(ecto)其中的各种组合。所有检测由第三方检测机构(vrl laboratories)完成并出具检测报告,检测结果如以下表1所示。表1 2018-2021年多批次生产的spf猪特定病原的检测情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