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花水龙用于中华绒螯蟹扣蟹培育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139217发布日期:2022-03-05 02:25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花水龙用于中华绒螯蟹扣蟹培育的方法。


背景技术:

2.黄花水龙,一至多年生草本植物,浮水或横生泥中,可分枝,根状茎甚长。生长期若着生处水深,匍匐茎节间会生出白色呼吸根;生命力极强,冬季茎梢嫩叶仍能存活。黄花水龙为热带、亚热带广布种,在我国属于本土物种,主要分布于东南、西南部以及台湾地区,太湖流域湿地、沟渠中也有生长。
3.现阶段大部分扣蟹养殖户均使用水花生(喜旱莲子草)作为扣蟹池主要水草,水花生能够净化养殖水体,为幼蟹提供栖息蜕壳的隐蔽场所,有利于蟹种生产。但近几年水花生叶甲虫害频发导致水花生存活率低,使得扣蟹池塘在高温季节缺少水草浮床,导致蓝藻爆发,引发扣蟹发病;养殖户使用农药灭杀水花生叶甲,但效果较差,在水花生无法正常生长的同时,导致农药残留,危害水体环境及扣蟹健康。上述原因导致水花生池塘扣蟹产量和质量降低,影响养殖效益。目前各种报道的养殖中,水花生在未发生叶甲虫害情况下较高的亩产和规格通常是200-250公斤/亩、120只/公斤;但发生叶甲虫害情况下亩产和规格可低至75公斤/亩,规格120只/公斤。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扣蟹培育过程中以水花生为主要水草的缺陷,提供一种以黄花水龙为主要水草,能有效避免水花生叶甲虫害,减少农药使用,促进扣蟹培育技术更加绿色高效的方法。
5.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黄花水龙用于中华绒螯蟹扣蟹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7.(1)扣蟹池选择:选择池底平坦、保水性好的池塘;池塘注排水便捷且分离,防逃设施完备,配备微孔增氧与水车增氧设施;
8.(2)黄花水龙的选择与栽种:在2月~3月选取表面枯萎但茎蔓内鲜活呈绿色的黄花水龙植株;拉设尼龙绳并栽种黄花水龙;
9.(3)扣蟹池准备:先晒塘再清塘,肥水培育浮游生物;
10.(4)其它水草的栽种与管理:4月下旬在黄花水龙空白区种植轮叶黑藻或伊乐藻;被幼蟹破坏后不再补植,若未被幼蟹完全破坏,于6月上中旬逐步移出池塘;
11.(5)黄花水龙的管理:黄花水龙发芽后根据生长情况适当施肥;4月中旬逐步向池塘内加水,促使黄花水龙向上生长;6月中旬将尼龙绳拉至水面,割断黄花水龙底部并修剪形成规整的浮床,之后定期修剪,将其控制在池塘总面积的45-55%;入冬后,将枯萎黄花水龙逐步清理直至完全移出蟹池。
12.所述步骤(1)中蟹池面积5-10亩,池深1.5米左右,池底平坦,池埂坚固不渗漏,保
水性好,池埂四周选用60厘米高塑料板筑起防逃设施;进水口外端用网布围住,内端用双层80目筛绢袋扎实过滤;排水口用网布扎套牢固;微孔增氧设施按每亩0.3-0.5千瓦配备,水车增氧设施按每亩0.2千瓦配备,使蟹池内的水体流动,促进黄花水龙浮床内及下方的水体溶氧充足。
13.所述步骤(2)中黄花水龙的栽种时间为2-3月,该时期黄花水龙为枯萎状态,未发芽,为保证黄花水龙在栽种后能够成活,需要选取虽表面枯萎但茎蔓内部仍呈绿色有活力的植株;选取直径约10毫米,结实耐用的尼龙绳,平行布于塘底,每根间隔4-6米,尼龙绳两端用桩固定,末端距离两侧塘埂均为2-3米,拉紧尼龙绳。将选取好的黄花水龙茎蔓以20根左右为一束,每米一束绑扎在尼龙绳上,并将尼龙绳与黄花水龙浅埋于底泥内,促进黄花水龙生根发芽;
14.所述步骤(3)中池塘曝晒1个月左右,使池塘底泥氧化彻底;4月初,池水加满,每亩使用生石灰150公斤化浆泼洒彻底清塘,清塘3天后,池塘内留水20厘米左右,以利黄花水龙生长;蟹苗放养前7-10天,池塘水位加至40-50厘米,使用适量有机肥料肥水培育浮游生物。
15.所述步骤(4)中,4月下旬在黄花水龙生长的空白区种植轮叶黑藻或伊乐藻,株距8-10米,生长面积控制在池塘总面积的20-30%,用作前期幼蟹栖息蜕壳场所和植物性饲料,将来被幼蟹破坏后不再补植;若未被幼蟹完全破坏,于6月上中旬逐步捞出蟹池予以淘汰,防止高温期烂草败坏水质,造成幼蟹死亡。
16.所述步骤(5)中黄花水龙发芽后可根据生长情况适当施肥,促进生长;4月中旬逐步向池塘内加水,促使黄花水龙向上生长,至蟹苗放养时,水深40厘米左右,黄花水龙顶部长出水面;6月中旬,割断黄花水龙底部扎在底泥内的根茎,并将尼龙绳拉升至水面,使黄花水龙整体上浮,形成浮床,并每隔5米处设置固定桩固定尼龙绳,防止浮床漂移;将黄花水龙浮床修剪成以尼龙绳为中轴,宽度为2-3米的浮床,浮床与塘埂及各浮床之间的间距为2-3米,保持水体流动畅通;黄花水龙覆盖率控制在池塘总面积的45-55%;11月上旬后黄花水龙逐渐枯萎,及时清理枯败的黄花水龙植株,防止其败坏水质,并在12月下旬通过拉动尼龙绳将黄花水龙浮床整体清理出蟹池。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本发明使用黄花水龙代替水花生作为主要水草用于扣蟹培育,其根茎较水花生更粗,不易被扣蟹破坏,其形成的浮床内空隙更大,水体流动性更好,溶氧更高,养成的扣蟹亩产比水花生池塘高50%左右,个体规格提高30%左右。可以有效避免近几年频发的水花生叶甲虫害对扣蟹池中水花生的危害,减少农药使用,防止蓝藻爆发,避免因水花生叶甲破坏水花生导致的扣蟹发病和减产;本发明中黄花水龙的栽种方式简单高效,形成的浮床比框形浮床更方便刈割梳理,在大风天气时,更加牢固不会偏移。
具体实施方式
19.实施例1:
20.(1)扣蟹池选择:在长荡湖边的扣蟹培育试验基地,选取3个长方形池塘,面积都为8亩。池底平坦,淤泥15厘米,池埂坚固不渗漏,保水性好,池埂四周选用60厘米高塑料板筑起防逃设施;水源为长荡湖内河水源,注排水便捷并分离,进水口外端用网布围住,内端用双层80目筛绢袋严格扎实过滤,防止野杂鱼等外源敌害生物进入池塘;每个池塘配备3千瓦
的微孔增氧设施1套,1千瓦水车增氧设施2台。
21.(2)黄花水龙的选择与栽种:2月下旬,选取茎蔓内仍呈绿色的黄花水龙植株;选取直径约10毫米,结实耐用的尼龙绳,以东西向平行于塘埂长边、每根间隔5米、绳两端距离两侧塘埂均为2米的方式拉设尼龙绳,并每隔5米打桩固定尼龙绳,防止黄花水龙形成的浮床随意漂浮。将选好的黄花水龙以20根左右为一束,以每米一束将黄花水龙绑扎在尼龙绳上,并将尼龙绳与黄花水龙浅埋于底泥内,促进黄花水龙生根发芽。
22.(3)扣蟹池准备:池塘曝晒1个月,使池塘底泥氧化彻底;4月5日,池塘加满水,每亩使用生石灰150公斤化浆泼洒清塘;清塘3天后,池塘内留水20厘米左右,不能淹没黄花水龙,以利于黄花水龙生长;5月1日,蟹苗放养前10天,池塘水位达40厘米左右,使用适量有机肥料肥水培育浮游生物,避免肥水过度;5月10日放大眼幼体,按正常养殖管理技术养殖。
23.(4)其它水草的栽种与管理:4月下旬在黄花水龙生长的空白区种植轮叶黑藻或伊乐藻,株距8-10米,生长面积控制在池塘总面积的30%,用作幼蟹前期栖息蜕壳场所和植物性饲料,被幼蟹破坏后不再补植;若未被幼蟹完全破坏,于6月上中旬逐步捞出蟹池予以淘汰,防止高温期烂草败坏水质,造成幼蟹大量死亡。
24.(5)黄花水龙的管理:黄花水龙发芽后可根据生长情况适当施肥,促进生长;4月中旬逐步向池塘内加水,促使黄花水龙向上生长,至蟹苗放养时,水深40厘米左右,黄花水龙顶部长出水面;6月中旬,割断黄花水龙底部扎在底泥内的根茎,并将尼龙绳拉升至水面,使黄花水龙整体上浮,形成浮床;将黄花水龙浮床修剪成以尼龙绳为中心,宽度约2.5米浮床,各浮床之间的间距约为2.5米,保持水体流动畅通;黄花水龙覆盖率控制在池塘总面积的50%左右;11月上旬后黄花水龙逐渐枯萎,及时清理枯败的黄花水龙植株,防止其败坏水质,并在12月下旬通过拉动尼龙绳将黄花水龙浮床整体清理出蟹池。
25.(6)饲料投喂和日常管理:为保证扣蟹正常生长,按照正常的养殖方法进行饲料投喂和日常管理。
26.实施例2:
2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28.步骤(2)、水花生种植:2月下旬,选取茎蔓内仍呈绿色的水花生植株,以20根左右为一束,以5米行距、1米株距将水花生植株种植底泥内,每行水花生平行于塘埂长边、每行隔5米,每行两侧距塘埂均为2米。
29.步骤(5)、水花生的管理:6月中旬割断水花生底部根茎,使之上浮形成浮床,用杆和尼龙绳将水花生围成长方形条状,浮床形状大小与黄花水龙试验池基本一致。
30.对比试验结果,第二年1月捕捞扣蟹:按本发明操作流程的实施例1中,种植黄花水龙的3口池塘黄花水龙在养殖季节都较茂盛,高温季节没有发生蓝藻,平均亩产扣蟹315公斤,平均规格为90只/公斤。而实施例2中只与本发明操作有2个步骤不一样,其3口池塘水花生在养殖季节都较茂盛,高温季节没有发生蓝藻,,平均亩产扣蟹203公斤,平均规格为120只/公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