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油剂农药复配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69403发布日期:2022-02-12 10:50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乳油剂农药复配工艺。


背景技术:

2.农业蜱虫防治技术中,长期大量的用药导致产生了抗药性、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等问题的出现,从众多资源中寻找杀蜱虫活性物质,正在成为新型杀蜱虫剂创新制作的重要途径和研究热点,通过多种成份的科学复配之后,杀虫活性物质的效果可显著提高。
3.乳油剂为液体制剂,将不溶于水的农药原药有效成分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乳化剂,搅拌均匀,得到成品,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乳油剂农药复配工艺,实现高效安全配制毒死蜱和氯氰菊酯ec的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油剂农药复配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乳油剂农药复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一:安全检测,混料工作前工作人员进行各个加工设备的检测,检查仪器仪表是否正常工作,观察生产车间空气检测机构的仪表数据是否在正常范围;
7.步骤二:初步注料,反应釜中注水工作完毕后,按照配方量将毒死蜱注入到反应釜中,温控设备工作对反应釜加热,反应釜中热量到达规定数值后,停止加热,使反应釜中保持恒温状态;
8.步骤三:中间注料,按照配方量将有机溶剂、渗透剂和增效剂分开加热到和第二部中反应釜中的温度相同后停止加热,依次将有机溶剂、渗透剂和增效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反应釜中设置花洒装置,进入反应釜中的液体散落开,随后滴落到下方的毒死蜱液体中;
9.步骤四:收尾注料,将氯氰菊酯ec和乳化剂分开加热到和第二部反应釜中相同温度,随后将氯氰菊酯ec和乳化剂注入到反应釜中,在反应釜中混料生成乳油剂农药液体;
10.步骤五:浓缩,将反应釜中的乳油剂农药液体排放到蒸发桶中,对蒸发桶进行加热,对乳油剂农药液体进行去水浓缩处理,通过称重仪器称量浓缩工作前后的蒸发桶重量,蒸发桶的重量降低的数值到达规定值时,停止蒸发处理,蒸发过程中排出的蒸汽进行空气成分检测,符合环境排放标准后进行外排:
11.步骤六:分级稀释,将制备出的浓缩乳油剂农药分成多份,每份单独注入到稀释箱中进行稀释,得到不同稀释程度的乳油剂农药,制备出多种用药需求的乳油剂农药;
12.步骤七:检测,采用浸虫法对蜱虫进行室内生物测定,先将供试药剂用水稀释成母液,再稀释成多个浓度梯度,再将挑好的蜱虫连带叶片一起在药液中浸渍后取出用吸水纸吸干药液,放入预先保湿好的铺有滤纸的9cm培养皿中,每20-30数量为一皿,每浓度处理50只蜱虫,一定时间后检查试虫死亡数,统计死亡率;
13.步骤八:装瓶,将符合要求的乳油剂农药进行装瓶,装瓶区间为密封无菌空间,在装瓶区间设置空气引导定向排放装置,装瓶工作以外时间进行设备巡检,巡检工作前进行装瓶区间空气替换工作;
14.优选的,所述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四中的成分比例为500g/l毒死蜱、50g/l氯氰菊酯ec和余量辅助药剂。
15.优选的,所述余量辅助药剂中成分百分比包括有机溶剂:0~25%,乳化剂:5~20%,增效剂:5~15%,渗透剂:10~30%。
16.优选的,所述步骤一种的空气检测装置,为均匀布设在厂房屋顶的多个有害气体检测仪器,检测仪器的检测范围半径大于检测仪器到底面的高度。
17.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的温控设备为设置在反应釜内部的水加热仪器。
18.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的花洒装置中设置封堵疏通机构和过滤网。
19.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的蒸发桶顶部连接空气排放管道,空气排放管道中设置有害气体净化处理机构。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发明通过多种成份的科学复配工艺处理之后,产品的杀蜱虫效果可显著提高,在环境中易降解,对人畜等哺乳动物低毒,对害虫天敌及其它有益生物安全,降低了对环境的破坏,降低了施药过程中对施药者的毒害,持效期适宜,能够降低施药频率和防治成本,进一步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22.2.经过对毒死蜱和氯氰菊酯深入研究,确定两者经过合理复配后,以毒死蜱和氯氰菊酯ec为主体成分,加入一定比例的溶剂和助溶剂以及其它农药助剂,进行剂型加工,可以制得环保型乳油剂,用于防治多种农业害虫,尤其是对于蜱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3.3.本发明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解决了常规方法生产的农药制剂活力低的问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乳油剂农药复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6.步骤一:安全检测,混料工作前工作人员进行各个加工设备的检测,检查仪器仪表是否正常工作,观察生产车间空气检测机构的仪表数据是否在正常范围;
27.步骤二:初步注料,反应釜中注水工作完毕后,按照配方量将毒死蜱注入到反应釜中,温控设备工作对反应釜加热,反应釜中热量到达规定数值后,停止加热,使反应釜中保持恒温状态;
28.步骤三:中间注料,按照配方量将有机溶剂、渗透剂和增效剂分开加热到和第二部中反应釜中的温度相同后停止加热,依次将有机溶剂、渗透剂和增效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反应釜中设置花洒装置,进入反应釜中的液体散落开,随后滴落到下方的毒死蜱液体中;
29.步骤四:收尾注料,将氯氰菊酯ec和乳化剂分开加热到和第二部反应釜中相同温
度,随后将氯氰菊酯ec和乳化剂注入到反应釜中,在反应釜中混料生成乳油剂农药液体;
30.步骤五:浓缩,将反应釜中的乳油剂农药液体排放到蒸发桶中,对蒸发桶进行加热,对乳油剂农药液体进行去水浓缩处理,通过称重仪器称量浓缩工作前后的蒸发桶重量,蒸发桶的重量降低的数值到达规定值时,停止蒸发处理,蒸发过程中排出的蒸汽进行空气成分检测,符合环境排放标准后进行外排:
31.步骤六:分级稀释,将制备出的浓缩乳油剂农药分成多份,每份单独注入到稀释箱中进行稀释,得到不同稀释程度的乳油剂农药,制备出多种用药需求的乳油剂农药;
32.步骤七:检测,采用浸虫法对蜱虫进行室内生物测定,先将供试药剂用水稀释成母液,再稀释成多个浓度梯度,再将挑好的蜱虫连带叶片一起在药液中浸渍后取出用吸水纸吸干药液,放入预先保湿好的铺有滤纸的9cm培养皿中,每20-30数量为一皿,每浓度处理50只蜱虫,一定时间后检查试虫死亡数,统计死亡率;
33.步骤八:装瓶,将符合要求的乳油剂农药进行装瓶,装瓶区间为密封无菌空间,在装瓶区间设置空气引导定向排放装置,装瓶工作以外时间进行设备巡检,巡检工作前进行装瓶区间空气替换工作;
34.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四中的成分比例为500g/l毒死蜱、50g/l氯氰菊酯ec和余量辅助药剂。
35.余量辅助药剂中成分百分比包括有机溶剂:0~25%,乳化剂:5~20%,增效剂:5~15%,渗透剂:10~30%。
36.步骤一种的空气检测装置,为均匀布设在厂房屋顶的多个有害气体检测仪器,检测仪器的检测范围半径大于检测仪器到底面的高度。
37.步骤二中的温控设备为设置在反应釜内部的水加热仪器。
38.步骤三中的花洒装置中设置封堵疏通机构和过滤网。
39.步骤五中的蒸发桶顶部连接空气排放管道,空气排放管道中设置有害气体净化处理机构。
4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