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颡鱼苗的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29362518发布日期:2022-03-23 02:1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黄颡鱼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黄颡鱼苗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2.黄颡鱼广泛分布于珠江、闽江、湘江、长江、黄河、海河、松花江及黑龙江等水系。黄颡鱼多栖息于缓流多水草的湖周浅水区和入湖河流处,营底栖生活,尤其喜欢生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处,且腐殖质多和游泥多的地方。杂食性,自然条件下以动物性饲料为主,鱼苗阶段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则以昆虫及其幼虫、小鱼虾、螺蚌等为食,也吞食植物碎屑。
3.黄颡鱼在消费者群体中具有较高的认可度,目前黄颡鱼的养殖量不断扩大,2003~2018年养殖产量的年均增长率达16.38%。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黄颡鱼苗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工厂化生产有利于提高效率,但黄颡鱼苗易生病、成活率低的问题难以克服。如何高效、规范的培育黄颡鱼苗,实现高效的工厂化生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颡鱼苗的培育方法,采用工厂化育苗方法,提高产量和成活率。
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颡鱼苗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1)将鱼苗按照700~800尾/m2的密度投放到育苗池中;
8.(2)鱼苗投放2~4天后开始投喂饲料,每日投喂3~4次;
9.(3)鱼苗投放5~7天后进行消毒,此后每8~10天消毒一次;
10.(4)鱼苗投放4~6天后进行换水,此后每3~5天换水一次。
11.作为优选,所述鱼苗为出膜3~4天的黄颡鱼。
12.作为优选,所述育苗池的面积为40~60m2,育苗池的水深为1.0~1.4m。
13.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饲料的投喂量为:鱼苗的平均体重<5g时每天投喂饲料的量为鱼苗总质量的2~4%;鱼苗的平均体重在5~20g时每天投喂饲料的量为鱼苗总质量的5~8%;鱼苗的平均体重>20g时的每天投喂饲料的量为鱼苗总质量的9~12%。
14.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投喂的次数为3次时,每天的投喂时间分别为6:00~7:00、14:00~15:00和20:00~21:00,每次投喂的饲料的重量比为2~3:3~4:3~4。
15.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投喂的次数为4次时,每天的投喂时间分别为6:00~7:00、12:00~13:00、17:00~18:00和22:00~23:00,每次投喂的饲料的重量比为1~2:3~4:2~3:3~4。
16.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消毒时采用生石灰消毒,每个育苗池的生石灰用量为800~1200g。
17.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换水时的换水量为总水量的15~25%。
1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颡鱼苗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鱼苗按照700~800
尾/m2的密度投放到育苗池中;(2)鱼苗投放2~4天后开始投喂饲料,每日投喂3~4次;(3)鱼苗投放5~7天后进行消毒,此后每8~10天消毒一次;(4)鱼苗投放4~6天后进行换水,此后每3~5天换水一次。本发明的育苗方法采用工厂化育苗方法,养殖密度大,成活率高。能够有效扩大育苗的规模满足日益增长的育苗需求。同时不受环境因素限制,经济效益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1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颡鱼苗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0.(1)将鱼苗按照700~800尾/m2的密度投放到育苗池中;
21.(2)鱼苗投放2~4天后开始投喂饲料,每日投喂3~4次;
22.(3)鱼苗投放5~7天后进行消毒,此后每8~10天消毒一次;
23.(4)鱼苗投放4~6天后进行换水,此后每3~5天换水一次。
24.在本发明中,所述鱼苗优选为出膜3~4天的黄颡鱼。
25.在本发明中,所述鱼苗的密度优选为720~780尾/m2,进一步优选为750尾/m2。
26.在本发明中,所述育苗池优选为长方体形状的室内水泥池。
27.在本发明中,所述育苗池的面积优选为40~60m2,进一步优选为45~55m2,再进一步优选为50m2。
28.在本发明中,所述育苗池的水深优选为1.0~1.4m,进一步优选为1.1~1.3m,再进一步优选为1.2m。
29.在本发明中,所述开始投喂饲料的时间优选为鱼苗投放3天后。
30.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2)中饲料的投喂量优选为:鱼苗的平均体重<5g时每天投喂饲料的量为鱼苗总质量的2~4%;鱼苗的平均体重在5~20g时每天投喂饲料的量为鱼苗总质量的5~8%;鱼苗的平均体重>20g时的每天投喂饲料的量为鱼苗总质量的9~12%,进一步优选为鱼苗的平均体重<5g时每天投喂饲料的量为鱼苗总质量的3%;鱼苗的平均体重在5~20g时每天投喂饲料的量为鱼苗总质量的6~7%;鱼苗的平均体重>20g时的每天投喂饲料的量为鱼苗总质量的10~11%。
31.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2)中投喂的次数为3次时,每天的投喂时间分别为6:00~7:00、14:00~15:00和20:00~21:00。
32.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2)中投喂的次数为3次时,每次投喂的饲料的重量比优选为2~3:3~4:3~4。
33.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2)中投喂的次数为4次时,每天的投喂时间分别为6:00~7:00、12:00~13:00、17:00~18:00和22:00~23:00。
34.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2)中投喂的次数为4次时,每次投喂的饲料的重量比优选为1~2:3~4:2~3:3~4。
35.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3)中开始消毒的时间优选为鱼苗投放6天后。
36.在本发明中,所述消毒的频率优选为每9天一次。
37.在本发明中,所述消毒时优选采用生石灰消毒。
38.在本发明中,所述消毒时每个育苗池的生石灰用量优选为800~1200g,进一步优选为900~1100g,再进一步优选为1000g。
39.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4)中开始换水的时间优选为鱼苗投放5天后。
40.在本发明中,所述换水的频率优选为每4天一次。
41.在本发明中,所述换水时每次的换水量优选为总水量的15~25%,进一步优选为总水量的18~22%,再进一步优选为总水量的20%。
4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43.实施例1
44.一种黄颡鱼苗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5.(1)选择面积为40m2的室内养殖池,注水至水深为1.4m,将出膜3天的黄颡鱼苗按照800尾/m2的密度投放到育苗池中;
46.(2)鱼苗投放2天后开始投喂饲料,每日投喂3次,每天的投喂时间分别为6:00、14:00和20:00,每次投喂的饲料的重量比为2:3:4;在鱼苗的平均体重<5g时每天投喂饲料的量为鱼苗总质量的2%;鱼苗的平均体重在5~20g时每天投喂饲料的量为鱼苗总质量的8%;鱼苗的平均体重>20g时的每天投喂饲料的量为鱼苗总质量的12%;
47.(3)鱼苗投放5天后每个育苗池用800g的生石灰进行消毒,此后每10天消毒一次;
48.(4)鱼苗投放4天后进行换水,此后每5天换水一次,每次的换水量为总水量的25%。
49.实施例2
50.一种黄颡鱼苗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1.(1)选择面积为60m2的室内养殖池,注水至水深为1.0m,将出膜4天的黄颡鱼苗按照700尾/m2的密度投放到育苗池中;
52.(2)鱼苗投放4天后开始投喂饲料,每日投喂4次,每天的投喂时间分别为6:30、12:30、17:30和22:30,每次投喂的饲料的重量比为2:4:3:4;在鱼苗的平均体重<5g时每天投喂饲料的量为鱼苗总质量的4%;鱼苗的平均体重在5~20g时每天投喂饲料的量为鱼苗总质量的5%;鱼苗的平均体重>20g时的每天投喂饲料的量为鱼苗总质量的8%;
53.(3)鱼苗投放7天后每个育苗池用1200g的生石灰进行消毒,此后每8天消毒一次;
54.(4)鱼苗投放6天后进行换水,此后每3天换水一次,每次的换水量为总水量的15%。
55.实施例3
56.一种黄颡鱼苗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7.(1)选择面积为50m2的室内养殖池,注水至水深为1.2m,将出膜4天的黄颡鱼苗按照750尾/m2的密度投放到育苗池中;
58.(2)鱼苗投放3天后开始投喂饲料,每日投喂3次,每天的投喂时间分别为7:00、15:00和21:00,每次投喂的饲料的重量比为3:4:4;在鱼苗的平均体重<5g时每天投喂饲料的量为鱼苗总质量的3%;鱼苗的平均体重在5~20g时每天投喂饲料的量为鱼苗总质量的6%;鱼苗的平均体重>20g时的每天投喂饲料的量为鱼苗总质量的11%;
59.(3)鱼苗投放6天后每个育苗池用1000g的生石灰进行消毒,此后每9天消毒一次;
60.(4)鱼苗投放5天后进行换水,此后每4天换水一次,每次的换水量为总水量的20%。
61.对比例1
62.采用实施例3的培育方法,但将养殖池更换为等规格的露天鱼塘,其余条件不变。
63.对比例2
64.采用实施例3的培育方法,但将鱼苗投放的密度调整为250尾/m2,其余条件不变。
65.对比例3
66.采用实施例3的培育方法,但将鱼苗投放的密度调整为900尾/m2,其余条件不变。
67.培育结果:按照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的方法分别饲养6组黄颡鱼苗,统计各组黄颡鱼的平均体重达到30g时的成活率,结果如表1所示。
68.表1
69.组别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成活率(%)82.0481.2983.0160.2585.0970.34
70.结论:采用本发明的培育方法可以使黄颡鱼苗的成活率达到80%以上,远高于对比例1的传统露天池塘育苗方法,对比例2的成活率虽然比实施例1~3的高,但由于其密度低,导致成品鱼苗的数量反而远低于实施例1~3,对比例3的密度高于实施例1~3,但由于过高的密度降低了成活率,导致最终的数量降低,且增加了养殖的成本,经济效益差。
71.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颡鱼苗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鱼苗按照700~800尾/m2的密度投放到育苗池中;(2)鱼苗投放2~4天后开始投喂饲料,每日投喂3~4次;(3)鱼苗投放5~7天后进行消毒,此后每8~10天消毒一次;(4)鱼苗投放4~6天后进行换水,此后每3~5天换水一次。本发明的育苗方法采用工厂化育苗方法,养殖密度大,成活率高。能够有效扩大育苗的规模满足日益增长的育苗需求。同时不受环境因素限制,经济效益明显。
7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