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蔗宿根黄化的地上地下联合防治方法

文档序号:29213260发布日期:2022-03-12 10:15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8份。
7.本发明方案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复合微生物肥中微生物菌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枯草芽孢杆菌5-10份、地衣芽孢杆菌1-3份、酵母菌1-3份、解钾菌3-5份和海洋芽孢杆菌0.5-2份。
8.本发明方案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功能生物菌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枯草芽孢杆菌3-5份、光合菌3-5份、乳酸菌1-3份和米曲霉0.5-1份。
9.本发明方案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水生植物包括水葫芦、螺旋藻、小球藻或狐尾藻。
10.本发明方案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农家肥包括鸡粪、猪粪、牛粪、沼渣、蔗渣。
11.本发明方案进一步优化为:所述高钾复合肥中含n≥13.5%,含k2o≥46%。
12.本发明方案进一步优化为:所述防治方法的包括如下具体步骤:s1:将农家肥以500-1000kg/亩和复合微生物肥20-30kg/亩的用量混匀后,撒施在甘蔗地并旋耕,开沟后将甘蔗种苗种植;s2:待甘蔗苗生长至幼苗期以80-100g/亩的用量喷施甘蔗专用叶面肥;s3:待甘蔗开始分孽期后将复合微生物肥按照10-15kg/亩及高钾复合肥按照8-10kg/亩的用量撒施在甘蔗地上,并以150-200g/亩喷施甘蔗专用叶面肥;s4:当甘蔗进入伸长期时每隔一个月以150-200g/亩喷施甘蔗专用叶面肥,生长至中期时将复合微生物肥按照15-20kg/亩及高钾复合肥按照5-10kg/亩的用量撒施在甘蔗地上;s5:甘蔗成熟期前两个月再以5-10kg/亩的用量撒施复合微生物肥。
13.本发明方案进一步优化为:所述伸长期还将磷酸二氢钾按照150-250g/亩用水稀释30-50倍后与叶面肥混合后喷施。
14.本发明方案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甘蔗专用叶面肥和水按照250-500倍稀释后喷施。
15.本发明方案进一步优化为:步骤s1中如是宿根蔗则以20-30kg/亩的用量穴施复合微生物肥。
16.本发明方案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复合微生物肥的制备是将糖蜜、酒糟、花生粕和水生植物经过微生物菌剂发酵10-15天后,再与黄腐酸、氨基酸、磷酸二氢钾混合均匀后,经过造粒工艺制成。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包括:1、本发明方法通过撒施复合微生物肥和农家肥调理土壤及提供有机养分,甘蔗分孽期及伸长期采用高钾复合肥结合复合微生物肥及甘蔗专用叶面肥配合,能够提高肥料的养分及提高肥效,通过改善土壤成分和土壤结构及提高肥料养分相结合,做到地上地下联合防治,甘蔗黄化防治效果显著,达到治标治本的功效,甘蔗产量和品质明显提高。
18.2、本发明所提供的甘蔗专用叶面肥中富含高水溶性有机碳、腐殖酸、大量功能生物菌和中微量元素,可促进甘蔗对营养有效吸收,促长增糖并促进叶绿素生长,提高甘蔗的抗逆性,防止甘蔗缺素黄化。
19.3、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微生物肥是以高品质植物蛋白原有机物为原料,经生物技术深度发酵,复合作物营养物质经造粒工艺制成,由生物、有机、无机三相结合,实现养分优势互补,满足作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均衡需求,产品富含水溶性有机质、小分子有机碳、黄腐酸、氨基酸等物质可逐步改善甘蔗地长期单一使用无机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微生物系
统失衡状态,使土壤肥力逐步得到恢复与提高,作物根系生长环境趋向良好;采用的微生物菌种有益菌群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修复土壤板结,微生物菌不仅可以固氮解磷解钾,有效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还可降解土壤残留农药,转移、固化和钝化一些重金属,减轻土壤污染和土壤有害物质残留。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 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用是以重量比为2:1的猪粪和沼渣作为农家肥。所用的高钾复合肥含n≥13.5%,含k2o≥46%。
22.所用的复合微生物肥由如下重量分数的原料组成:糖蜜130份、酒糟28份、花生粕18份、水葫芦35份、黄腐酸25份、氨基酸7份、磷酸二氢钾26份和微生物菌剂3份;所述微生物菌剂各组分的重量比为:枯草芽孢杆菌6份、地衣芽孢杆菌2份、酵母菌1.5份、解钾菌4份和海洋芽孢杆菌1.5份。
23.所述甘蔗专用叶面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糖蜜发酵液450份、尿素硝氨液100份、磷酸二氢钾80份、硫酸亚铁8份、功能生物菌剂 300份、聚谷氨酸100份、edta-fe18份、edta-zn2份、edta-cu 1份、四水硼酸钠2份和硅酸钠5份。所述功能生物菌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枯草芽孢杆菌5份、光合菌3份、乳酸菌1份和米曲霉1份。
24.本实施例试验地点为广西崇左市保安镇,试验甘蔗品种为桂糖42,种植密度为每亩7800芽,种植周期为258天。
25.一种甘蔗宿根黄化的地上地下联合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农家肥以750kg/亩和复合微生物肥30kg/亩的用量混匀后,撒施在甘蔗地并旋耕,开沟后将甘蔗种苗种植;s2:待甘蔗苗生长至幼苗期以90g/亩的用量稀释500倍后喷施甘蔗专用叶面肥;s3:待甘蔗开始分孽期后将复合微生物肥按照13kg/亩及高钾复合肥按照10kg/亩的用量撒施在甘蔗地上,并以200g/亩(稀释300倍)喷施甘蔗专用叶面肥;s4:当甘蔗进入伸长期时每隔一个月将磷酸二氢钾(稀释50倍)按照250g/亩与甘蔗叶面肥180g/亩(稀释250倍)混合后喷施,生长至中期时将复合微生物肥按照18kg/亩及高钾复合肥按照7kg/亩的用量撒施在甘蔗地上;s5:甘蔗成熟期前两个月再以10kg/亩的用量撒施复合微生物肥。
26.采用本方法种植甘蔗未黄化株数占比为97.39%,亩产量为8326kg/亩。采用常规方法不使用复合微生物肥和甘蔗专用叶面肥,就撒施相同的农家肥,待到甘蔗分孽期以23kg/亩撒施高钾复合肥,长至伸长期每亩以35kg的用量撒施高钾复合肥,甘蔗未黄化株数占比为61.23%,产量仅达到6931kg/亩。
27.实施例2本实施例所用是以重量比为1:1的鸡粪和甘蔗渣作为农家肥。所用的高钾复合肥
含n≥13.5%,含k2o≥46%。
28.所用的复合微生物肥由如下重量分数的原料组成:糖蜜150份、酒糟25份、花生粕25份、狐尾藻40份、黄腐酸15份、氨基酸8份、磷酸二氢钾18份和微生物菌剂2份;所述微生物菌剂各组分的重量比为:枯草芽孢杆菌8份、地衣芽孢杆菌1.5份、酵母菌2份、解钾菌5份和海洋芽孢杆菌1.5份。
29.所述甘蔗专用叶面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糖蜜发酵液520份、尿素硝氨液130份、磷酸二氢钾75份、硫酸亚铁6份、功能生物菌剂 280份、聚谷氨酸90份、edta-fe15份、edta-zn1.5份、edta-cu 2.5份、四水硼酸钠2.5份和硅酸钠6份。所述功能生物菌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枯草芽孢杆菌4份、光合菌4份、乳酸菌1.5份和米曲霉0.5份。
30.本实施例试验地点为广西崇左市扶绥县渠黎镇,试验甘蔗品种为桂糖55,种植密度为每亩7350芽,种植周期为245天。
31.一种甘蔗宿根黄化的地上地下联合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农家肥以800kg/亩和复合微生物肥25kg/亩的用量混匀后,撒施在甘蔗地并旋耕,开沟后将甘蔗种苗种植;s2:待甘蔗苗生长至幼苗期以100g/亩的用量稀释500倍后喷施甘蔗专用叶面肥;s3:待甘蔗开始分孽期后将复合微生物肥按照15kg/亩及高钾复合肥按照9kg/亩的用量撒施在甘蔗地上,并以150g/亩(稀释300倍)喷施甘蔗专用叶面肥;s4:当甘蔗进入伸长期时每隔一个月将磷酸二氢钾(稀释30倍)按照300g/亩与甘蔗叶面肥200g/亩(稀释250倍)混合后喷施,生长至中期时将复合微生物肥按照17kg/亩及高钾复合肥按照8kg/亩的用量撒施在甘蔗地上;s5:甘蔗成熟期前两个月再以8.5kg/亩的用量撒施复合微生物肥。
32.采用本方法种植甘蔗未黄化株数占比为92.35%,亩产量为8762.50kg/亩。采用常规方法不适用复合微生物肥和甘蔗专用叶面肥,就撒施相同的农家肥,待到甘蔗分孽期以24kg/亩撒施高钾复合肥,长至伸长期每亩以25kg的用量撒施高钾复合肥,甘蔗成熟期前两个月再以8.5kg/亩撒施高钾复合肥,甘蔗未黄化株数占比为为69.27%,产量仅达到7326.21kg/亩。
33.实施例3本实施例所用是以重量比为3:1:1的鸡粪、牛粪和沼渣作为农家肥。所用的高钾复合肥含n≥13.5%,含k2o≥46%。
34.所用的复合微生物肥由如下重量分数的原料组成:糖蜜100份、酒糟23份、花生粕22份、水葫芦40份、黄腐酸25份、氨基酸6份、磷酸二氢钾18份和微生物菌剂2份;所述微生物菌剂各组分的重量比为:枯草芽孢杆菌7份、地衣芽孢杆菌3份、酵母菌3份、解钾菌5份和海洋芽孢杆菌2份。
35.所述甘蔗专用叶面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糖蜜发酵液550份、尿素硝氨液130份、磷酸二氢钾70份、硫酸亚铁7份、功能生物菌剂 250份、聚谷氨酸90份、edta-fe 25份、edta-zn 3份、edta-cu 1.5份、四水硼酸钠2.5份和硅酸钠6份。所述功能生物菌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枯草芽孢杆菌4份、光合菌3份、乳酸菌2份和米曲霉1份。
36.本实施例试验地点为广西南宁市邕宁区百济乡,试验甘蔗品种为桂糖42,种植密度为每亩7600芽,种植周期为262天。
37.一种甘蔗宿根黄化的地上地下联合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农家肥以600kg/亩和复合微生物肥23kg/亩的用量混匀后,撒施在甘蔗地并旋耕,开沟后将甘蔗种苗种植;s2:待甘蔗苗生长至幼苗期以100g/亩的用量稀释500倍后喷施甘蔗专用叶面肥;s3:待甘蔗开始分孽期后将复合微生物肥按照12.5kg/亩及高钾复合肥按照9.5kg/亩的用量撒施在甘蔗地上,并以180g/亩(稀释250倍)喷施甘蔗专用叶面肥;s4:当甘蔗进入伸长期时每隔一个月将磷酸二氢钾(稀释30倍)按照300g/亩与甘蔗叶面肥200g/亩(稀释200倍)混合后喷施,生长至中期时将复合微生物肥按照16kg/亩及高钾复合肥按照9kg/亩的用量撒施在甘蔗地上;s5:甘蔗成熟期前两个月再以9kg/亩的用量撒施复合微生物肥。
38.采用本方法种植甘蔗未黄化株数占比为89.24%,亩产量为7912.03kg/亩。采用常规方法不使用复合微生物肥和甘蔗专用叶面肥,就撒施相同的农家肥,待到甘蔗分孽期以22kg/亩撒施高钾复合肥,长至伸长期每亩以25kg的用量撒施高钾复合肥,甘蔗成熟期前两个月再以9kg/亩撒施高钾复合肥,甘蔗未黄化株数占比为51.26%,产量仅达到6518.60kg/亩。
39.实施例4本实施例的试验地点为广西崇左市江州镇,品种为桂糖42号的2年生宿根蔗。
40.所用的复合微生物肥由如下重量分数的原料组成:糖蜜130份、酒糟28份、花生粕18份、水葫芦35份、黄腐酸25份、氨基酸7份、磷酸二氢钾26份和微生物菌剂3份;所述微生物菌剂各组分的重量比为:枯草芽孢杆菌6份、地衣芽孢杆菌2份、酵母菌1.5份、解钾菌4份和海洋芽孢杆菌1.5份。
41.所述甘蔗专用叶面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糖蜜发酵液450份、尿素硝氨液100份、磷酸二氢钾80份、硫酸亚铁10份、功能生物菌剂 300份、聚谷氨酸100份、edta-fe18份、edta-zn2份、edta-cu1份、四水硼酸钠2份和硅酸钠5份。所述功能生物菌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枯草芽孢杆菌5份、光合菌3份、乳酸菌1份和米曲霉1份。
42.一种甘蔗宿根黄化的地上地下联合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上一年的甘蔗砍伐后,粉碎甘蔗叶后,待阴雨天以28kg/亩的用量穴施复合微生物;s2:待甘蔗苗生长至幼苗期以100g/亩的用量稀释500倍后喷施甘蔗专用叶面肥;s3:待甘蔗开始分孽期后将复合微生物肥按照15kg/亩及高钾复合肥按照9kg/亩的用量撒施在甘蔗地上,并以150g/亩(稀释300倍)喷施甘蔗专用叶面肥;s4:当甘蔗进入伸长期时每隔一个月将磷酸二氢钾(稀释30倍)按照200g/亩与甘蔗叶面肥200g/亩(稀释250倍)混合后喷施,生长至中期时将复合微生物肥按照15kg/亩及高钾复合肥按照10kg/亩的用量撒施在甘蔗地上;s5:甘蔗成熟期前两个月再以7kg/亩的用量撒施复合微生物肥。
43.采用本方法种植甘蔗未黄化株数占比为86.27%,亩产量为7218.95kg/亩。采用常规方法不使用复合微生物肥和甘蔗专用叶面肥,待到甘蔗分孽期以24kg/亩撒施高钾复合肥,长至伸长期每亩以25kg的用量撒施高钾复合肥,甘蔗成熟期前两个月再以7kg/亩撒施高钾复合肥,甘蔗未黄化株数占比为31.26%,产量仅达到6124.93kg/亩。
44.实施例5本实施例的试验地点为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南阳镇,品种为粤糖93-159号的3年生宿根蔗。
45.所用的复合微生物肥由如下重量分数的原料组成:糖蜜100份、酒糟23份、花生粕22份、水葫芦40份、黄腐酸25份、氨基酸6份、磷酸二氢钾18份和微生物菌剂2份;所述微生物菌剂各组分的重量比为:枯草芽孢杆菌7份、地衣芽孢杆菌3份、酵母菌3份、解钾菌5份和海洋芽孢杆菌2份。
46.所述甘蔗专用叶面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糖蜜发酵液550份、尿素硝氨液130份、磷酸二氢钾70份、硫酸亚铁8.5份、功能生物菌剂 250份、聚谷氨酸90份、edta-fe 25份、edta-zn 3份、edta-cu 1.5份、四水硼酸钠2.5份和硅酸钠6份。所述功能生物菌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枯草芽孢杆菌4份、光合菌3份、乳酸菌2份和米曲霉1份。
47.一种甘蔗宿根黄化的地上地下联合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上一年的甘蔗砍伐后,粉碎甘蔗叶后,以30kg/亩的用量穴施复合微生物;s2:待甘蔗苗生长至幼苗期以80g/亩的用量稀释500倍后喷施甘蔗专用叶面肥;s3:待甘蔗开始分孽期后将复合微生物肥按照13kg/亩及高钾复合肥按照10kg/亩的用量撒施在甘蔗地上,并以200g/亩(稀释300倍)喷施甘蔗专用叶面肥;s4:当甘蔗进入伸长期时每隔一个月将磷酸二氢钾(稀释30倍)按照250g/亩与甘蔗叶面肥250g/亩(稀释250倍)混合后喷施,生长至中期时将复合微生物肥按照18kg/亩及高钾复合肥按照9kg/亩的用量撒施在甘蔗地上;s5:甘蔗成熟期前两个月再以8kg/亩的用量撒施复合微生物肥。
48.采用本方法种植甘蔗未黄化株数占比为83.83%,亩产量为7618.29kg/亩。采用常规方法不使用复合微生物肥和甘蔗专用叶面肥,待到甘蔗分孽期以23kg/亩撒施高钾复合肥,长至伸长期每亩以27kg的用量撒施高钾复合肥,甘蔗成熟期前两个月再以4kg/亩撒施高钾复合肥,甘蔗未黄化株数占比为为46.20%,产量仅为6662.70kg/亩。
49.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例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