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辅助胚胎冷冻载杆套管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60621发布日期:2021-10-30 09:26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用于辅助胚胎冷冻载杆套管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辅助胚胎冷冻载杆套管的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试管婴儿

胚胎移植技术成为治疗不孕症的有效手段,胚胎移植技术的步骤包括促排卵、取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黄体支持等步骤。而在对不孕症患者进行“试管婴儿”的治疗中常常会借助促排卵药物的刺激来增加成熟卵泡数,平均获卵数能达到10个左右。但实际每次“试管婴儿”治疗周期中,只有1~3个胚胎进行鲜胚移植,而剩余的胚胎往往会进行冷冻保存。
3.辅助生殖医疗机构常常会采用玻璃化技术冷冻胚胎,用巴斯特管将含胚胎的微量液体转移到玻璃化冷冻载杆的特定位置,再将玻璃化冷冻载杆插入套管中,最后投入液氮中冷冻保存。具体在操作时,操作人员将胚胎放在胚胎冷冻载杆上之后,迅速投放至液氮中,并在液氮液面以下将冷冻管管套套至胚胎冷冻载杆上。但是在操作中,液氮液面往往会影响操作者的视线,液氮的寒冷也会使操作者手冰冷不易受控制,为套管操作增加不少难度,而若套管不顺利,多次套管会增加胚胎滑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液氮液面下胚胎冷冻载杆套接至管套时不便观察与操作,多次套管可能会增加胚胎滑落的风险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辅助胚胎冷冻载杆套管的装置,通过设置基座和定位部件,使得载杆通过定位部件的漏斗型开口部和定位杆插入基座的腔体内,便于管套和胚胎冷冻载杆套接,该装置使用简单便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辅助胚胎冷冻载杆套管的装置,其包括基座、两端开口的中空的定位部件、具有开口的管套和能够与所述管套开口套接的载杆,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多个开口朝上的腔体,所述管套能够通过腔体的开口放置于该腔体内;
6.所述腔体包括具有同一中轴线的圆柱形上腔体和圆柱形下腔体,所述圆柱形上腔体的直径大于所述圆柱形下腔体的直径;所述定位部件包括上部的漏斗型开口部和连接于所述漏斗型开口部下部的定位杆,所述漏斗型开口部和定位杆为同一中轴线;所述定位杆能够插入所述圆柱形上腔体,所述管套能够通过所述圆柱形上腔体置入所述圆柱形下腔体内;所述载杆能够通过所述漏斗型开口部和定位杆进入所述腔体内,与所述管套的开口套接。
7.优选地,所述定位杆的内径与所述圆柱形下腔体的直径相等。
8.优选地,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圆柱形上腔体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圆柱形下腔体与所述管套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圆柱形下腔体的直径比所述管套的外径大0.3mm~0.8mm。
9.优选地,所述定位杆的内径比所述载杆的外径大0.3mm~0.8mm。
10.优选地,所述定位杆的长度为15mm~40mm之间。
11.优选地,所述漏斗型开口部的大口径端的出口边沿设置有多个色块。
12.优选地,所述漏斗型开口部的高度为20mm~30mm之间,大口径端的直径为30mm~50mm之间。
13.优选地,所述基座上的腔体数量为2~6个。
14.优选地,所述多个腔体的中轴线相互之间的距离在60mm~80mm之间。
15.优选地,所述漏斗型开口部和定位杆为一体成型连接方式。
16.优选地,所述基座内设置有用于增加所述基座的重量的重力部,该重力部起到稳定该基座的作用,防止基座漂浮晃动。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用于辅助胚胎冷冻载杆套管的装置通过设置基座和定位部件,使得胚胎冷冻载杆通过定位部件的漏斗型开口部和定位杆插入基座的腔体内,进而将管套和胚胎冷冻载杆套接,解决了胚胎冷冻操作中液氮液面影响操作者的视线与操作,解决了套管不顺利引发多次套管增加胚胎滑落的风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用于辅助胚胎冷冻载杆套管的装置使用简单便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辅助胚胎冷冻载杆套管的示意图;
19.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辅助胚胎冷冻载杆套管的装置剖视图;
20.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基座结构剖视图;
21.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定位部件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辅助套管装置工作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
基座,101

腔体,111

圆柱形上腔体,112

圆柱形下腔体,2

定位部件,201

漏斗型开口部,202

定位杆,203

色块,3

管套,4

载杆,5

重力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指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
[0026]
参阅图1

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辅助胚胎冷冻载杆套管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开口的管套3和能够与所述管套3套接的载杆4,以及基座1和两端开口的空心的定位部件2,所述基座1上开设有多个具有开口的有底的腔体101;所述定位部件2包括上部的漏斗型开口部201和连接于漏斗型开口部201下部的定位杆202,所述漏斗型开口部201和定位杆202具有同一中轴线,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腔体101包括具有同一中轴线的圆柱形上腔体111和圆柱形下腔体112,所述圆柱形上腔体111的直径大于所述圆柱形下腔体112的直径,形成一个倒凸台空腔。所述定位杆202能够配合插入所述圆柱形上腔体111,所述管套3
能够通过所述圆柱形上腔体111而置入所述圆柱形下腔体112内。载杆4通过所述漏斗型开口部201和定位杆202进入所述圆柱形下腔体112内,与所述管套3的开口套接。
[0027]
为了使得载杆4和管套3顺利对接,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定位杆202的内径与所述圆柱形下腔体112的直径相等。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定位杆202与所述圆柱形上腔体111之间为过盈配合,目的是为了防止定位部件2从圆柱形上腔体111中脱落,但是同时定位杆202能够插入所述圆柱形上腔体111内。
[0028]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形下腔体112与所述管套3之间为间隙配合,这种配合方式能够保证管套3顺利进出圆柱形下腔体112,优选所述圆柱形下腔体112的直径比所述管套3的外径大0.3mm~0.8mm,进一步优选为0.3mm

0.6mm之间。载杆4需要顺利轻松地从所述漏斗型开口部201和定位杆202内穿过,所以进一步地定位杆202的内径比所述载杆4的外径大0.3mm~0.8mm,以保证载杆4能够轻松进入所述定位杆202内,同时载杆4和定位杆202之间的间隙不能太大,优选定位杆202的长度为15mm~40mm之间,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优选为20mm~30mm之间。
[0029]
本实用新型中的胚胎冷冻载杆4和管套3为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材料,载杆4的长度一般在100mm左右,管套3的长度在40mm左右,管套3和载杆4套接后的整体长度在120mm左右,管套3和载杆4的直径在2mm左右,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优选圆柱形下腔体112的直径在2.2mm~2.6mm之间,便于载杆4与所述管套3的开口套接,在具体操作时管套3的开口朝上置入圆柱形下腔体112内,参阅图5。
[0030]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漏斗型开口部201的高度为20mm~30mm之间,所述漏斗型开口部201的小口径端与所述定位杆202相接,大口径端的直径为30mm~50mm之间,在液氮液面影响视野时,本实用新型通过漏斗型开口部201和定位杆202起到导向定位的作用,便于载杆4套入所述管套3的开口中,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0031]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漏斗型开口201的大口径端的出口边沿设置有多个色块203,色块203的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其颜色为黑色或者亮红等醒目的颜色,优选为四块弧形的黑色的色块203,便于在液氮液面下使用时观察和界定所述漏斗型开口201所在的位置。
[003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1上的腔体101数量为2~6个,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4个腔体101,这4个腔体101的中轴线分别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处。进一步地优选所述腔体101中轴线相互之间的距离为60mm~80mm,能够避免每个腔体101上的漏斗型开口部201彼此影响,优选为70mm。
[0033]
为了使得所述定位部件2稳定地与所述腔体101配合,漏斗型开口部201的小口径端的外径可以大于所述定位杆202的外径,在漏斗型开口部201的小口径端与所述定位杆202的过渡处形成一个卡槽,便于定位部件2的定位和拔插。
[003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漏斗型开口部201和定位杆20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基座1内设置有用于增加所述基座1重量的重力部5,重力部5中可填充常见的密度较大的无菌物质以使得基座1在置于液氮时不会飘起,起到增加基座1重量的作用。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基座1、漏斗型开口部201和定位杆202的材质可使用市场上常用的无菌的聚乙烯材料加工。
[0035]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所述用于辅助胚胎冷冻载杆套管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包
括以下步骤:
[0036]
1)将所述管套3开口朝上置入所述圆柱形下腔体112内;
[0037]
2)然后将所述定位部件2的定位杆202插入所述圆柱形上腔体111内,同时将连接后的装置放置于液氮中;
[0038]
3)将含胚胎的载杆4沿着漏斗型开口部201插进所述定位杆202内,直至所述载杆4头部与所述管套3套接;
[0039]
4)移除所述定位部件2和基座1,期间保持载杆4和管套3始终处于液氮液面以下,完成整个操作。
[0040]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