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喂食的实验鼠代谢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57520发布日期:2022-02-19 12:08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喂食的实验鼠代谢笼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便于喂食的实验鼠代谢笼。


背景技术:

2.用粪尿分离装置直接收集动物代谢产物的方法称为代谢笼法。代谢笼用于收集实验动物自然排出的尿液和粪便,是一种特殊设计的为采集实验动物各种排泄物质的密闭式饲养笼。实验鼠代谢笼是专门用于收集实验鼠排泄物质的饲养笼,用于实验鼠的体内代谢实验,可为实验鼠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能够对实验鼠饮水、食物进行定量,让实验鼠自然代谢,代谢笼的分离装置可以使实验鼠的粪尿分离,从而进行各种药物、营养物质等在体内的代谢研究。
3.现有的实验鼠代谢笼,饲养实验鼠的笼体多为透明圆柱结构,且很多采用材质较薄的玻璃或者树脂材料制成,为实现对实验鼠定量喂水、喂食,笼体的外壁上安装有喂食器以及喂水器,具体安装方式为在笼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喂食器通过螺丝等连接件安装在开口处,与笼体内部连通设置,实验鼠进食时,头部可以通过开口钻进喂食器中,然而,实验鼠将开口附近的食物吃完之后就难以继续进食,另外,现有的喂食器一般采用不透明材料制成,导致实验人员难以观看喂食器中的食物存量,从而不能及时补充食物,影响实验鼠的生理状况,因此,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便于喂食的实验鼠代谢笼,食物整个出料过程中处于流动状态,实验鼠可随时进食,同时,减小食物堆叠在开口处而溢出的可能性,具体方案如下:
5.一种便于喂食的实验鼠代谢笼,包括支架和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的鼠笼、分离收集器,所述鼠笼底部为网栅,且所述鼠笼的上部还设有喂水器以及喂食器,所述分离收集器设置于所述鼠笼下方,且所述分离收集器与所述鼠笼连通设置,所述喂食器对应设置有食物循环机构,所述食物循环机构包括出料装置、缓冲机构以及食物回收机构,所述出料装置包括料筒以及出料管,所述料筒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出料管的一端与所述料筒连通且所述出料管倾斜设置,所述缓冲机构设于所述喂食器远离所述鼠笼的一端,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漏斗以及导向斜板,所述第一漏斗插设在所述喂食器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漏斗与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对准设置,所述导向斜板安装于所述喂食器内部且所述导向斜板与第一漏斗的出口端对准设置,所述食物回收机构包括回收筒以及导料斜管,所述导料斜管一端与所述喂食器的底部连通设置且所述导料斜管靠近所述鼠笼设置,所述导料斜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收筒连通设置,所述回收筒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6.进一步的,所述导料斜管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漏斗出口端的内径。
7.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斜板朝向所述第一漏斗的侧面形成有呈波浪状的缓冲导向面。
8.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斜板包括铰接设置的第一分板以及第二分板,所述第二分板与所述喂食器的内壁卡接。
9.进一步的,所述喂食器包括相互卡接设置的上壳体以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下壳体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10.进一步的,所述分离收集器包括第二漏斗、固定件、集尿瓶、调节结构以及粪便隔离网板,所述第二漏斗通过所述固定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固定件上形成有卡接口,所述集尿瓶的进口端与所述卡接口卡接,且所述集尿瓶的进口端套设所述第二漏斗的出口端,所述集尿瓶的出口端设置有用于控制液体流出的调节结构,所述集尿瓶中设有所述粪便隔离网板。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需要进行实验时,将实验鼠放置在鼠笼中饲养,喂水器以及喂食器对实验鼠进行水分、食物补给,同时食物循环机构开始工作,料筒中的食物通过出料管进入第一漏斗中,由于第一漏斗为锥形结构,第一漏斗的下料速度相对平缓,实现一次缓冲,食物进入喂食器中,掉落在导向斜板上,食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滑,实现二次缓冲,使得食物逐渐往靠近鼠笼的开口处,在实验鼠不进食的情况下,食物自动掉入导料斜管中,最后回收进入回收筒中,由于导料斜管的内径较小,喂食器中的进料速度大于出料速度,保证在开口处始终有充足的食物,综上,食物整个出料过程中处于流动状态,实验鼠可随时进食,同时,减小食物堆叠在开口处而溢出的可能性;
13.(2)导向斜板为分体结构,通过扳动第一分板、第二分板翻转,调整二者之间的夹角,从而调整导向斜板相对第一漏斗的斜度,便于控制食物的运动速度;
14.(3)在下壳体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实验人员可通过上壳体观看喂食器中的食物情况以及实验鼠的进食状况。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示缓冲机构具体结构的示意图;
17.图3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8.附图标记:1、支架;2、鼠笼;3、分离收集器;31、第二漏斗; 32、固定件;33、集尿瓶;34、调节结构;35、粪便隔离网板;4、出料装置;41、料筒;42、出料管;5、缓冲机构;51、第一漏斗; 52、导向斜板;521、第一分板;522、第二分板;6、食物回收机构; 61、回收筒;62、导料斜管;7、缓冲导向面;8、喂食器;81、上壳体;82、下壳体;9、喂水器。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20.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喂食的实验鼠代谢笼,包括支架1和固定于支架1上的鼠笼2、分离收集器3,鼠笼2底部为网栅,且鼠笼2 的上部还设有喂水器9以及喂食器8,实现对实验鼠定量喂水、喂食, 分离收集器3设置于鼠笼2下方,且分离收集器3与鼠笼2连通设置。鼠笼2用于饲养实验鼠,为实验鼠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实验鼠自然代谢后粪尿分离,分离收集
器3用于收集实验所需的排泄尿液。
21.结合图1和图2,为改善喂食效果,喂食器8对应设置有食物循环机构,食物循环机构包括出料装置4、缓冲机构5以及食物回收机构6,出料装置4包括料筒41以及出料管42,为配合高度差,支架 1的一侧为高低结构,料筒41安装在支架1的较高位置上,出料管 42的一端与料筒41的底部连通,且出料管42朝下倾斜设置,便于食物掉出。缓冲机构5设于喂食器8远离鼠笼2的一端,缓冲机构5 包括第一漏斗51以及导向斜板52,第一漏斗51插设在喂食器8的上方且第一漏斗51与出料管42的另一端对准设置,便于第一漏斗 51接住从出料管42掉出的食物,由于第一漏斗51为锥形结构,第一漏斗51的下料速度相对平缓,实现一次缓冲。导向斜板52安装于喂食器8内部且导向斜板52与第一漏斗51的出口端对准设置,第一漏斗51中的食物进入喂食器8后,掉落在导向斜板52上,食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滑,实现二次缓冲,食物逐渐往靠近鼠笼2的开口处,便于实验鼠进食。
22.食物回收机构6包括回收筒61以及导料斜管62,回收筒61安装在支架1位置较低的位置,导料斜管62一端与喂食器8的底部连通设置且导料斜管62靠近鼠笼2设置,即与导向斜板52错开设置,导料斜管62的另一端与回收筒61连通设置。导料斜管62的内径小于第一漏斗51出口端的内径,在实验鼠不进食的情况下,食物自动掉入导料斜管62中,最后回收进入回收筒61中,由于导料斜管62 的内径较小,喂食器8中的进料速度大于出料速度,保证在开口处始终有充足的食物。
23.如图2所示,详述的,导向斜板52朝向第一漏斗51的侧面形成有呈波浪状的缓冲导向面7,具体为在导向斜板52的一侧面上一体形成有多个大小相同的弧形凸块,具体的,导向斜板52包括铰接设置的第一分板521以及第二分板522,具体通过合页实现,第二分板 522与喂食器8的内壁通过设置卡块卡接,方便安装以及拆卸。通过扳动第一分板521、第二分板522翻转,调整二者之间的夹角,从而调整导向斜板52相对第一漏斗51的斜度,便于控制食物的运动速度。
24.本实施例中,喂食器8包括相互卡接设置的上壳体81以及下壳体82,上壳体81采用透明塑料材料制成,下壳体82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比如不锈钢。在下壳体82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实验人员可通过上壳体81观看喂食器8中的食物情况以及实验鼠的进食状况。
25.结合图1和图3,详述的,分离收集器3包括第二漏斗31、固定件32、集尿瓶33、调节结构34以及粪便隔离网板35,固定件32为透明设置的半球形罩体结构以密封第二漏斗31,固定件32通过挂钩挂接于支架1上,使得第二漏斗31通过固定件32安装在支架1上,且固定件32的底部上形成有卡接口,集尿瓶33的进口端与卡接口卡接,且集尿瓶33的进口端套设第二漏斗31的出口端,集尿瓶33对第二漏斗31起到支撑作用,集尿瓶33中一体设置有粪便隔离网板 35,其孔径可小于前述的残料收集板的孔径,集尿瓶33的出口端设置有用于控制液体流出的调节结构34,调节结构34可采用手动蝶阀等类似结构。
26.液体导出口处的尿液流经第二漏斗31,最终进入集尿瓶33中,且粪便隔离网板35起到二次阻挡固定排泄物、食物的效果,实验人员需要取用尿液时,通过调节结构34控制集尿瓶33出口端的开度便可。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
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