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口孵鱼类鱼卵孵化的气动水动两用装置

文档序号:27278069发布日期:2021-11-06 03:24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合口孵鱼类鱼卵孵化的气动水动两用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是一种适合口孵鱼类鱼卵孵化的气动水动两用装置。


背景技术:

2.口孵鱼的种类很多,其孵化特性就是:亲鱼(雌鱼或雄鱼)将受精后的鱼卵直接含在口腔中,亲鱼在口腔内不断翻动鱼卵,提供充足的氧气和水流,保证受精卵的孵化,受精卵孵化出仔鱼,待仔鱼自主游动后,游出亲鱼口腔,但当外界有捕食者或其他危险时,仔鱼会游进或被吸到亲鱼的口腔里躲避。
3.亲鱼自然状态进行口孵受精卵,易受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亲鱼常会出现吞卵(吃)或甩卵(放弃孵化)的现象,孵化效率低;而且,整个孵化期间,亲鱼无法摄食,也不发情产卵,影响亲鱼的繁殖周期。
4.因此,针对以上现状,需要开发一种专门用于口孵鱼鱼卵孵化的装置,该装置需要在鱼卵发育期间,可通过人工将鱼卵从亲鱼口中取出,再利用本装置进行人工孵化,提高受精卵的孵化效率、缩短亲鱼繁殖周期,提升亲鱼的繁殖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口孵鱼类鱼卵孵化的气动水动两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适合口孵鱼类鱼卵孵化的气动水动两用装置,包括孵化箱,所述孵化箱内还设置有孵化槽,所述孵化槽内设置有多个厚亚克力架,所述厚亚克力架的前后两端固定在孵化箱的前后内壁上,所述厚亚克力架上安装有孵化仓,所述孵化仓的外形为球形底水罐,所述孵化仓的上侧开口处螺口连接有圆形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正中央位置设置有进水口且密封盖通过进水口设置有上进水管,所述上进水管内设置有过滤棉层,所述过滤棉层为用于过滤水中杂质的生化棉,所述进水口的下方于孵化仓内设置有下进水管,且所述下进水管的底部与孵化仓的底部留有一定的距离,所述密封盖上还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置有出水管。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孵化箱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侧设置有换水泵,所述换水泵的进水端与孵化箱相连接,所述换水泵的出水端上设置有过滤片且换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出水端也与孵化箱相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水管的最下端设置有用于阻挡仔鱼漏出的限位滤网,所述出水管的中间设置有用于将气泵或水泵与出水管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管接口,所述连接管接口的下端连接有充气砂头,所述充气砂头填充有专用气泡石。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最左侧的所述上进水管(5)上不连接水管时,最右侧的所述连接管接口(8)上可连接有连接气管,所述连接气管上设置有多个三通气管且连
接气管通过三通气管与其他孵化仓(1)相连接,连接气管的最右端设置有气泵(11),所述气泵(11)与每一个孵化仓(1)之间于连接气管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气流量的气流阀(17)。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最右侧的所述连接管接口(8)上不连接有连接气管时,最左侧的所述上进水管(5)上可以连接有连接水管,所述连接水管上设置有多个三通水管且连接水管通过三通水管与其他孵化仓(1)相连接,连接水管的最左端设置有水泵(12),所述水泵(12)与每一个孵化仓(1)之间于连接水管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进水流速的水流阀(18)。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其一,通过设置气泵与连接管接口来使得气泵为充气砂头提供气流,依靠气流上涌带动水体流动,水流从出水口流出,带动水流由上进水管经过滤棉层后流进孵化仓,气体来带动水体中溶解氧十分充足,实现新鲜水流均匀冲击受精卵,卵在水流冲击下沿半球内壁不断微微跳动,通过调节气流大小使卵或仔鱼停留在孵化仓的适当高度,除此之外当受精卵量较多或卵粒个体较大时,可在出水管端的连接管接口,或在上进水管处连接一个流量可调的水泵,由水泵提供动力,使卵或仔鱼停留于孵化仓的适当位置,以此缩短了亲鱼的繁殖周期,避免亲鱼受惊弃卵或吞卵,提高鱼卵孵化率和仔鱼的成活率,水流可自动把死卵带出孵化仓,无需人工剔除死卵;
14.其二,不论气动还是水动工作模式,均可由气泵或水泵提供动力,通过气流阀或者水流阀控制气流或水流大小,带动多个孵化装置,实现一拖n的工作模式,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动模式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动模式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动模式和气动模式分别工作时流体流向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孵化仓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孵化仓主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

孵化仓,2

密封盖,3

充气砂头,4

出水管,5

上进水管,6

过滤棉层,7

下进水管,8

连接管接口,9

进水口,10

出水口,11

气泵,12

水泵,13

孵化箱,14

换水泵,15

过滤片,16

加热器,17

气流阀,18

水流阀,19

厚亚克力架。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4.实施例1
25.请参阅图1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适合口孵鱼类鱼卵孵化的气动水动两用装置,主要包括有孵化箱13。
26.所述孵化箱1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侧设置有换水泵14,
所述换水泵14的进水端与孵化箱13相连接,所述换水泵14的出水端上设置有过滤片15且换水泵14的出水端连接有加热器16,所述加热器16的出水端也与孵化箱13相连接。
27.所述孵化箱13内还设置有孵化槽,所述孵化槽内设置有多个厚亚克力架19,所述厚亚克力架19的前后两端固定在孵化箱13的前后内壁上,所述厚亚克力架19上安装有孵化仓1。
28.实施例2
29.在实施例1记载的适合口孵鱼类鱼卵孵化的气动水动两用装置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孵化仓1的外形为球形底水罐,所述孵化仓1的上侧开口处螺口连接有圆形的密封盖2,所述密封盖2的正中央位置设置有进水口9且密封盖2通过进水口9设置有上进水管5,所述上进水管5内设置有过滤棉层6,所述过滤棉层6为用于过滤水中杂质的生化棉,所述进水口9的下方于孵化仓1内设置有下进水管7,且所述下进水管7的底部与孵化仓1的底部留有一定的距离,所述密封盖2上还设置有出水口10,所述出水口10上设置有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的最下端设置有用于阻挡仔鱼漏出的限位滤网,所述出水管4的中间设置有用于将气泵或水泵与出水管4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管接口8,所述连接管接口8的下端连接有充气砂头3,所述充气砂头3填充有专用气泡石。
31.最左侧的所述上进水管5上不连接水管时,最右侧的所述连接管接口8上可连接有连接气管,所述连接气管上设置有多个三通气管且连接气管通过三通气管与其他孵化仓1相连接,连接气管的最右端设置有气泵11,所述气泵11与每一个孵化仓1之间于连接气管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气流量的气流阀17。
32.最右侧的所述连接管接口8上不连接有连接气管时,最左侧的所述上进水管5上可连接有连接水管,所述连接水管上设置有多个三通水管且连接水管通过三通水管与其他孵化仓1相连接,连接水管的最左端设置有水泵12,所述水泵12与每一个孵化仓1之间于连接水管上均设置有用于调节进水流速的水流阀18。
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34.1、气动工作模式:适量受精卵放入孵化仓,将气泵与连接管接口8进行连接,气泵为充气砂头提供气流,依靠气流上涌带动水体流动,水流从出水口流出,带动水流由上进水管经过滤棉层后流进孵化仓,气体来带动水体中溶解氧十分充足,实现新鲜水流均匀冲击受精卵,卵在水流冲击下沿半球内壁不断微微跳动,通过调节气流大小使卵或仔鱼停留在孵化仓的适当高度。
35.2、水动工作模式:受精卵量较多或卵粒个体较大时,可在出水管端的连接管接口8,或在上进水管5处连接一个流量可调的水泵,由水泵提供动力,使卵或仔鱼停留于孵化仓的适当位置。
36.3、一拖n工作模式:不论气动还是水动工作模式,均可由气泵或水泵提供动力,通过气流阀或者水流阀控制气流或水流大小,带动多个孵化装置,实现1拖n的工作模式,提升工作效率。
37.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