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恒温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38417发布日期:2021-11-03 18:47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恒温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恒温除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化恒温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蚕室进行养蚕时,为了保证蚕室内蚕的健成长,通常会使用除湿风扇将蚕室内的湿气进行抽除。
3.现今的除湿风扇在对蚕室的湿气进行抽除时,灰尘会大量吸附在除湿风扇的扇叶上,长此以往,会导致除湿风扇的除湿效果降低,同时,现今的除湿风扇大多通过多组螺栓和螺母固定在除湿风扇的框架上,在使用者对除湿风扇的扇叶进行清洗时,拆卸除湿风扇的扇叶非常的费时费力,增加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为此,我们公开一种智能化恒温除湿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恒温除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化恒温除湿装置,包括除湿风扇框架,所述除湿风扇框架的内腔中固定连接有除湿风扇主体,所述除湿风扇框架的吸风口处卡接固定有滤网板,所述除湿风扇框架相背的侧壁均转动连接有两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除湿风扇框架相对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除湿风扇框架与伸缩杆相对处开设有凹槽,所述伸缩杆活动套接在凹槽的槽内,所述伸缩杆位于凹槽槽内的侧壁上活动套接有卡紧弹簧,所述转动板与滤网板相对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滤网板与卡杆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卡孔,所述卡杆适配卡接在卡孔的孔内。
8.优选的,所述除湿风扇框架与滤网板相对的一侧四角处均开设有卡槽,所述滤网板与四组卡槽相对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四组所述固定杆分别适配卡接在四组卡槽的槽内。
9.优选的,所述除湿风扇主体的侧壁四等分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侧壁活动套接有螺母套筒,所述除湿风扇框架与四组螺母套筒相对处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四组所述螺母套筒分别螺纹套接在四组所述螺纹杆远离除湿风扇框架的一端。
10.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远离除湿风扇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为圆形,所述限位板的直径大于螺母套筒与除湿风扇主体相对一侧的开口直径。
11.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位于凹槽槽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为圆形,所述伸缩杆位于凹槽槽内的侧壁上活动套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直径大于凹槽开口处槽径。
12.优选的,所述卡紧弹簧的一端与限位块相抵,所述卡紧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环相
抵,所述卡紧弹簧的直径分别小于限位块和限位环的直径。
1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恒温除湿装置,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该智能化恒温除湿装置,通过除湿风扇框架、除湿风扇主体、滤网板、转动板和卡紧弹簧的设置,四组转动板带动四组卡杆将滤网板紧密的固定在除湿风扇框架的吸风口处,滤网板有效的将灰尘进行阻挡,防止了灰尘大量吸附在除湿风扇主体的扇叶上,保证了除湿风扇主体可长期稳定的进行除湿工作,同时,滤网板便于从除湿风扇框架上进行拆卸,除湿风扇主体便于从除湿风扇框架上进行拆卸,便于后期使用者将除湿风扇主体从除湿风扇框架上拆卸下来,便于使用者对除湿风扇主体的扇叶进行清洗,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强度,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15.2、该智能化恒温除湿装置,通过在滤网板与除湿风扇框架相对的侧壁四角处固定连接固定杆,且四组固定杆分别卡接在四组卡槽的槽内,从而使得滤网板稳定的与除湿风扇框架进行连接,防止了滤网板从除湿风扇框架上滑落的情况,大大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湿风扇框架和滤网板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除湿风扇框架与除湿风扇主体连接剖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除湿风扇框架与滤网板连接剖视图。
20.图中:1、除湿风扇框架;11、凹槽;12、卡槽;13、螺纹杆;2、除湿风扇主体;21、连接杆;22、螺母套筒;23、限位板;3、滤网板;31、卡孔;32、固定杆;4、转动板;41、伸缩杆;42、卡杆;43、限位块;44、限位环;5、卡紧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智能化恒温除湿装置,如图1

4所示,包括除湿风扇框架1,除湿风扇框架1的内腔中固定连接有除湿风扇主体2,除湿风扇框架1的吸风口处卡接固定有滤网板3,除湿风扇框架1相背的侧壁均转动连接有两组转动板4,转动板4与除湿风扇框架1相对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41,除湿风扇框架1与伸缩杆41相对处开设有凹槽11,伸缩杆41活动套接在凹槽11的槽内,伸缩杆41位于凹槽11槽内的侧壁上活动套接有卡紧弹簧5,转动板4与滤网板3相对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卡杆42,滤网板3与卡杆42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卡孔31,卡杆42适配卡接在卡孔31的孔内,通过除湿风扇框架1、除湿风扇主体2、滤网板3、转动板4和卡紧弹簧5的设置,四组转动板4带动四组卡杆42将滤网板3紧密的固定在除湿风扇框架1的吸风口处,滤网板3有效的将灰尘进行阻挡,防止了灰尘大量吸附在除湿风扇主体2的扇叶上,保证了除湿风扇主体2可长期稳定的进行除湿工作,同时,滤网板3便于从除湿风扇框架1上进行拆卸,除湿风扇主体2便于从除湿风扇框架1上进行拆卸,便于后期使用者将除湿风扇主体2从除湿风扇框架1上拆卸下来,便于使用者对除湿风扇主体2的扇叶进行清洗,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强度,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22.除湿风扇框架1与滤网板3相对的一侧四角处均开设有卡槽12,滤网板3与四组卡槽12相对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2,四组固定杆32分别适配卡接在四组卡槽12的槽内,通
过在滤网板3与除湿风扇框架1相对的侧壁四角处固定连接固定杆32,且四组固定杆32分别卡接在四组卡槽12的槽内,从而使得滤网板3稳定的与除湿风扇框架1进行连接,防止了滤网板3从除湿风扇框架1上滑落的情况,大大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23.除湿风扇主体2的侧壁四等分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1,连接杆21的侧壁活动套接有螺母套筒22,除湿风扇框架1与四组螺母套筒22相对处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3,四组螺母套筒22分别螺纹套接在四组螺纹杆13远离除湿风扇框架1的一端,使得除湿风扇主体2稳定的与除湿风扇框架1进行连接,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24.连接杆21远离除湿风扇主体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3,限位板23设为圆形,限位板23的直径大于螺母套筒22与除湿风扇主体2相对一侧的开口直径,使得除湿风扇主体2便于从除湿风扇框架1上拆卸下来。
25.伸缩杆41位于凹槽11槽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3,限位块43设为圆形,伸缩杆41位于凹槽11槽内的侧壁上活动套接有限位环44,限位环44的直径大于凹槽11开口处槽径,使得限位环44无法从凹槽11的槽内脱离。
26.卡紧弹簧5的一端与限位块43相抵,卡紧弹簧5的另一端与限位环44相抵,卡紧弹簧5的直径分别小于限位块43和限位环44的直径,使得卡紧弹簧5稳定的工作在凹槽11的槽内,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27.工作原理:当使用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拿起除湿风扇主体2,使除湿风扇主体2侧壁上四组连接杆21分别与四组螺纹杆13相对应,使得四组限位板23与四组螺纹杆13远离除湿风扇框架1的一端纤相贴合,拉动螺母套筒22,螺母套筒22沿着连接杆21运动,使得螺母套筒22螺纹连接在螺纹杆13远离除湿风扇框架1的一端,从而实现了除湿风扇主体2与除湿风扇框架1之间的稳定连接。
28.进一步的,拿起滤网板3,使滤网板3上的四组固定杆32分别与四组卡槽12相对应,向除湿风扇框架1的方向推动滤网板3,使得四组固定杆32分别适配卡接在四组卡槽12的槽内,滤网板3与除湿风扇框架1的侧壁相贴合,拉动转动板4,转动板4带动伸缩杆41向凹槽11的槽外运动,伸缩杆41带动限位块43压着卡紧弹簧5向限位环44的侧壁做压缩运动,当转动板4带动卡杆42与卡孔31相对应时,松开转动板4,在卡紧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卡杆42适配卡接在卡孔31的孔内,同理,使另外三组转动板4带动另外三组卡杆42适配卡接在另外三组卡孔31的孔内,从而实现了滤网板3与除湿风扇框架1的稳定连接。
29.进一步的,当除湿风扇主体2在工作时,滤网板3有效的将灰尘紧进行阻挡,从而防止了灰尘大量吸附在除湿风扇主体2扇叶上的情况,保证了除湿风扇主体2可以长期持续稳定的进行除湿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