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标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00634发布日期:2022-03-02 04:31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标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养殖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标枪。


背景技术:

2.兽用耳标枪是一种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工具,用于为猪牛羊等动物的耳朵部位打耳标或者是二维码等,以便进行后续养殖过程中的管理和防疫工作。目前常用的兽用耳标枪在使用时操作较为繁琐,每打一次耳标就需要操作人员手动添加耳标,无法进行连续的打耳标作业,打耳标的效率较低,耗时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标枪,以简化其操作,提高打耳标的效率,缩短耗时。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耳标枪,包括:
6.穿刺机构,所述穿刺机构包括耳标针、驱动装置以及电源装置,所述耳标针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耳标针沿自身轴向往复移动以进行穿刺,所述电源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以为所述驱动装置提供能源;
7.耳标下料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公扣下料装置以及母扣下料装置,所述公扣下料装置以及所述母扣下料装置包括料匣、顶推件以及第一复位件,所述料匣设置有容置结构以及下料滑道,所述容置结构与所述下料滑道连通,所述公扣下料装置的容置结构与所述母扣下料装置的容置结构对应地设置于所述耳标针的进给路径上,所述顶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下料滑道内,所述第一复位件设置于所述顶推件与所述料匣之间,所述顶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复位件的作用下将所述下料滑道内排成队列的耳标的公扣或者母扣逐个顶推至所述容置结构内,所述耳标的公扣以及母扣能够在受到所述耳标针的作用时脱离所述容置结构。
8.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外壳、线圈、铁芯以及撞针,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铁芯可往复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线圈内腔且所述铁芯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件,所述撞针一端连接于所述铁芯,所述撞针另一端与所述耳标针连接。
9.优选地,所述外壳与所述铁芯之间设置有缓冲结构。
10.优选地,所述电源装置的壳体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
11.优选地,所述外壳设置有手柄结构。
12.优选地,所述料匣包括匣体以及匣盖,所述匣体与所述匣盖可拆卸连接围成所述下料滑道,所述容置结构设置于所述匣体和/或所述匣盖。
13.优选地,所述匣盖设置有与所述下料滑道连通的导向槽,所述第一复位件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顶推件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伸入所述导向槽内与所述第一复位件连接。
14.优选地,所述公扣下料装置和/或所述母扣下料装置的料匣的容置结构处设置有用于夹持耳标的公扣或母扣的活动卡钳机构,所述活动卡钳机构包括多个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置结构周围的卡钳。
15.优选地,所述耳标枪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穿刺机构以及所述耳标下料机构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
16.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固定架以及连接架,所述穿刺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一侧,所述连接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另一侧,所述耳标下料机构设置于所述连接架。
17.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耳标枪,该耳标枪包括穿刺机构以及耳标下料机构,其中,穿刺机构包括耳标针、驱动装置以及电源装置,耳标针设置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耳标针沿自身轴向往复移动以进行穿刺,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耳标针以一定的速度移动以实现对动物耳朵的穿刺,电源装置与驱动装置连接以为驱动装置提供能源,当然电源装置与驱动装置构成的电路中还包括用于将该电路接通及断开的开关键,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该开关键控制耳标枪;耳标下料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公扣下料装置以及母扣下料装置,公扣下料装置以及母扣下料装置包括料匣、顶推件以及第一复位件,料匣设置有容置结构以及下料滑道,容置结构与下料滑道连通,公扣下料装置的容置结构与母扣下料装置的容置结构对应地设置于耳标针的进给路径上,顶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下料滑道内,下料滑道内可以容纳多个耳标的公扣或者母扣,第一复位件设置于顶推件与料匣之间,顶推件用于在第一复位件的作用下将下料滑道内排成队列的耳标的公扣或者母扣逐个顶推至容置结构内,即顶推件在第一复位件的作用下将公扣队列或母扣队列中的第一个推入容置结构内,耳标的公扣以及母扣能够在受到耳标针的作用时脱离容置结构,脱离方式可以是公扣以及母扣在受到耳标针作用时自身发生弹性变形而从容置结构中脱离,也可以是容置结构采用可动结构,该可动结构在受到耳标针作用时扩张从而释放公扣或者母扣;在应用时,首先将动物耳朵置于公扣下料装置与母扣下料装置之间的间隙内,然后接通电源装置与驱动装置之间的电路,耳标针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伸出依次穿过公扣与母扣中的一个、动物耳朵以及公扣与母扣中的另一个,在此过程中,公扣与母扣在耳标针的作用下脱离容置结构并扣合夹持于动物耳朵,此时容置结构形成空位,顶推件在第一复位件的作用下将后续的公扣或母扣推入容置结构中,以便进行后续的打耳标作业;由此可见,上述耳标枪的耳标下料机构能够存储一定量的耳标,在打耳标过程中可以实现耳标的自动下料,只要耳标下料机构内还有耳标,就可以进行连续的打耳标作业,无需在每次打耳标后手动添加耳标,便于操作且有助于提高打耳标作业的效率,缩短耗时。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标枪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标枪的主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标枪的耳标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标枪的耳标下料机构的公扣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标枪的耳标下料机构的母扣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标枪的耳标下料机构的顶推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标枪的穿刺机构的主视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标枪的穿刺机构的驱动装置的主视图;
27.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标枪的穿刺机构的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28.其中:
29.1为穿刺机构;110为耳标针;120为驱动装置;121为线圈;122为铁芯; 123为撞针;124为第二复位件;125为缓冲结构;130为电源装置;140为手柄结构;2为耳标下料机构;210为公扣下料装置;220为母扣下料装置;211/221 为匣体;212/222为匣盖;213/223为顶推件;213a/223a为顶推件本体;213b/223b 为连接柱;214/224为导向槽;225a/225b为卡钳;3为耳标;310为公扣;320 为母扣;4为安装支架;410为固定架;420为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30.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耳标枪,以达到简化其操作,提高打耳标的效率,缩短耗时的目的。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请参阅图1-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标枪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标枪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标枪的耳标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标枪的耳标下料机构的公扣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标枪的耳标下料机构的母扣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耳标枪,该耳标枪包括穿刺机构1以及耳标下料机构2。
34.其中,穿刺机构1包括耳标针110、驱动装置120以及电源装置130,耳标针110设置于驱动装置120的输出端,驱动装置120用于驱动耳标针110 沿自身轴向往复移动以进行穿刺,驱动装置120用于驱动耳标针110以一定的速度移动以实现对动物耳朵的穿刺,电源装置130与驱动装置120连接以为驱动装置120提供能源,当然电源装置130与驱动装置120构成的电路中还包括用于将该电路接通及断开的开关键,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该开关键控制耳标枪。
35.耳标下料机构2包括间隔设置的公扣下料装置210以及母扣下料装置 220,公扣下料装置210以及母扣下料装置220包括料匣、顶推件213(223) 以及第一复位件,料匣设置有容置结构以及下料滑道,容置结构与下料滑道连通,容置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容置槽、容置孔或者容置槽、孔与限位结构相配合的结构,下料滑道用于盛放多个耳标3的公扣310或者母
扣320,且其内的公扣310或者母扣320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以便于能够在顶推件213(223) 的作用下逐个进入容置结构,公扣310或者母扣320在下料滑道内的排列顺序包括沿下料滑道长度方向呈一字型排列,也可以沿下料滑道长度方向交错排列或者并排布置,公扣下料装置210的容置结构与母扣下料装置220的容置结构对应地设置于耳标针110的进给路径上,顶推件213(223)可滑动地设置于下料滑道内,下料滑道内可以容纳多个耳标3的公扣310或者母扣320,第一复位件设置于顶推件213(223)与料匣之间,顶推件213(223)用于在第一复位件的作用下将下料滑道内排成队列的耳标3的公扣310或者母扣320 逐个顶推至容置结构内,即顶推件213(223)在第一复位件的作用下将公扣 310队列或母扣320队列中的第一个推入容置结构内,耳标3的公扣310以及母扣320能够在受到耳标针110的作用时脱离容置结构,脱离方式可以是公扣310以及母扣320在受到耳标针110作用时自身发生弹性变形而从容置结构中脱离,也可以是容置结构采用可动结构,该可动结构在受到耳标针110 作用时扩张从而释放公扣310或者母扣320。
36.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标枪在应用时,首先将动物耳朵置于公扣下料装置210与母扣下料装置220之间的间隙内,然后接通电源装置130与驱动装置120之间的电路,耳标针110在驱动装置 120的驱动下伸出依次穿过公扣310与母扣320中的一个、动物耳朵以及公扣 310与母扣320中的另一个,在此过程中,公扣310与母扣320在耳标针110 的作用下脱离容置结构并扣合夹持于动物耳朵,此时容置结构形成空位,顶推件213(223)在第一复位件的作用下将后续的公扣310或母扣320推入容置结构中,以便进行后续的打耳标3作业;由此可见,上述耳标枪的耳标下料机构2能够存储一定量的耳标3,在打耳标3过程中可以实现耳标3的自动下料,只要耳标下料机构2内还有耳标3,就可以进行连续的打耳标3作业,无需在每次打耳标3后手动添加耳标3,便于操作且有助于提高打耳标3作业的效率,缩短耗时。
37.作为优选地,如图1-图3所示,耳标枪还包括安装支架4,穿刺机构1 以及耳标下料机构2均设置于安装支架4,该安装支架4将耳标枪的各部相对固定并整合于一体。
38.进一步地,如图所示,安装支架4包括固定架410以及连接架420,穿刺机构1设置于固定架410的一侧,连接架420设置于固定架410的另一侧,耳标下料机构2设置于连接架420,连接架420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
39.进一步地,公扣下料装置210与母扣下料装置220的料匣结构基本一致,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料匣包括匣体211(221)以及匣盖212(222),匣体211(221)与匣盖212(222)可拆卸连接围成下料滑道,容置结构设置于匣体211(221)和/或匣盖212(222),从图中可以看出,公扣下料装置210与母扣下料装置220的容置结构设置于料匣的一端。
40.更进一步地,如图4-图6所示,匣盖212(222)设置有与下料滑道连通的导向槽214(224),第一复位件设置于导向槽214(224)内,顶推件213 (223)包括滑动设置于下料滑道内的顶推件本体213a(223a)以及连接于顶推件本体213a(223a)并伸入导向槽214(224)内的连接柱213b(223b),连接柱213b(223b)与第一复位件连接,上述导向槽214(224)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相应地,连接柱213b(223b)以及第一复位件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
41.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扣下料装置210 和/或母扣下料装置220的料匣的容置结构处设置有用于夹持耳标3的公扣310 或母扣320的活动卡钳
机构,活动卡钳机构包括多个可活动地设置于容置结构周围的卡钳,该活动卡钳机构作为容置结构的一部分对公扣310或者母扣 320进行限位,当活动卡钳机构所夹持的公扣310或者母扣320受到外力作用时,该活动卡钳机构的多个卡钳向外扩张以释放公扣310或者母扣320。
42.上述卡钳的可活动安装方式包括转动、滑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活动卡钳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卡钳225a、225b,两个卡钳 225a、225b可转动地设置于容置结构两侧,两个卡钳225a、225b与料匣之间可以设置弹性件以使卡钳225a、225b复位并夹紧公扣310或者母扣320;或者活动卡钳机构可以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滑动设置于料匣的卡钳,各卡钳的滑动方向沿容置孔或槽的径向设置。
43.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7-图9所示,驱动装置120包括外壳、线圈121、铁芯122以及撞针123,线圈121设置于外壳内并与上述电源装置 130连接构成电路,铁芯122可往复移动地设置于线圈121内腔且铁芯122与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件124,撞针123一端连接于铁芯122,撞针123另一端与耳标针110连接,在使用时,当操作人员接通线圈121与电源装置130 构成的电路时,线圈121产生磁性,吸引铁芯122沿线圈121轴向快速移动,实现耳标针110的击发,以便完成对动物耳朵的穿刺,操作人员断开线圈121 与电源装置130构成的电路,线圈121失电,铁芯122在第二复位件124的作用下复位。
44.为使铁芯122在线圈121作用下能够稳定地往复移动,在外壳与铁芯122 之间可设置导向结构,以保证铁芯122在线圈121作用下能够始终沿直线往复移动。
45.作为优选地,外壳与铁芯122之间设置有缓冲结构125,该缓冲结构125 可以沿铁芯122的移动方向设置于铁芯122的两端与外壳之间,如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该缓冲结构125为橡胶圈。
46.作为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源装置130为电池盒,无需外接电源以及线缆,电池盒的壳体与外壳可拆卸连接,当电池电量低时,可通过直接更换电池盒的方式获取新的能源。
47.当然上述电池盒可以为可充电电池盒。
48.作为优选地,如图1-图3所示,为便于操作人员使用,上述外壳设置有手柄结构140。
49.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5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