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白蚁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蚁防治施工中的阻拦带。
背景技术:2.白蚁是世界上的五大害虫之一,据有关记载,白蚁种类已达到3000多种,其中有180多种白蚁是被公认为害虫类。白蚁遍布世界,对植物和建筑物都有一定的危害性,对水库堤坝、农林作物和交通电缆设备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还有研究发现,白蚁会产生出甲烷、可以使地球是气温升高,产生的二氧化碳大概是占地球上二氧化碳释放总量的20%,白蚁每年能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总量约达40亿吨,相当于目前全世界每年燃烧的石油和煤炭所释放出的废气的总和。除此之外,它释放出来的蚁酸造成的污染已经超过了工业烟雾和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所以灭白蚁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3.经检索,专利(申请号:201621020598.1)公开了“一种白蚁防治施工中的阻拦带”,该装置实现了当白蚁从墙体内逃出时,遇到阻拦带后,爬至湿沙石部位时因为其中的驱蚁剂的作用,使得其无法翻越阻拦带,避免了白蚁逃窜到房间内其他部位。同时底层的干沙石能够对墙体内渗出的杀虫液进行吸收,避免杀虫液乱流。但是,该装置不具备预防功能,只有当发现白蚁之后人工开始干预该装置才能进行使用,此时白蚁已经对建筑物造成了破坏,适用性差。当前的白蚁防治一般都是采用人工定期喷洒驱蚁药剂,非常浪费劳动力,效率低下,且驱蚁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白蚁防治施工中的阻拦带。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白蚁防治施工中的阻拦带,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四周内壁之间对夹焊接有隔板,且固定框四周内壁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凹槽,所述固定框底部内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伸缩机构,且固定框顶部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种植框,所述种植框底部贯穿焊接有一次贯穿隔板和固定框底部的漏水管,且漏水管顶部内壁安装有过滤网,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与固定框底部内壁焊接的套筒,且套筒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顶部贯穿焊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底部外壁套接有弹簧,所述固定框顶部四周外壁焊接有密封环,且密封环贯穿焊接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通料口,所述通料口顶部内壁均安装有单向阀,且密封环四周外壁焊接有挡板,所述固定框四周外壁沿垂直方向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引流层,所述种植框顶部四周外壁滑动连接有固定环,且固定环四边均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螺旋叶片。
7.优选的,所述凹槽位于隔板的上方位置处,且漏水管为橡胶材料构成,所述种植框底部与隔板之间盛装有驱蚁药剂。
8.优选的,所述支撑杆顶部贯穿隔板顶部外壁与种植框底部接触,且套筒顶部与隔
板底部接触,所述支撑杆与隔板之间形成滑动配合,且支撑杆与隔板之间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所述支撑杆底部与套筒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种植框底部与隔板之间的距离。
9.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块的底部和套筒的底部内壁焊接在一起,且套筒顶部焊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内壁与支撑杆形成滑动配合。
10.优选的,所述单向阀的流通方向为沿着固定框的顶部向固定框的底部流通,且挡板为l形环状结构,所述挡板顶部与种植框形成滑动配合,且挡板顶部与种植框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
11.优选的,所述引流层由等距离分布的引流板构成,且相邻两个引流层上的引流板沿垂直方向交错分布,所述引流板为弧形结构。
12.优选的,所述固定环与种植框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种植框底部与隔板之间的距离,且螺旋叶片顶部焊接有六边形凸块。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通过设置有种植框,可以在种植框内种植盆栽或者花卉等植物,植物生长重力增加,从而使种植框挤压伸缩机构将固定框内部的驱蚁药剂挤压出去,实现了长时间都能进行驱蚁药剂喷洒的功能,通过设置有隔板与伸缩机构,最终可以使驱蚁药剂全部流出,避免了驱蚁药剂残留在固定框内无法完全使用的问题,采用植物生长的重力来铺撒药剂,即实现了白蚁的防治功能,又增加了绿化效果;
15.2、通过在密封环上贯穿开有通料口,通料口内安装有单向阀,从而使外界的水无法进入到固定框内部,避免了驱蚁药剂被稀释,通过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引流层,可以使驱蚁药剂向四周均匀扩散,通过设置有固定杆和螺旋叶片,起到了对种植框固定的功能,防止植物长高重心不稳造成倒伏的风险。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白蚁防治施工中的阻拦带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白蚁防治施工中的阻拦带的伸缩机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白蚁防治施工中的阻拦带的引流层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白蚁防治施工中的阻拦带的固定框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固定框、2隔板、3凹槽、4伸缩机构、5种植框、6漏水管、7过滤网、8套筒、9滑块、10支撑杆、11固定框、12密封环、13通料口、14单向阀、15挡板、16引流层、18固定杆、19螺旋叶片、20套环、21引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参照图1
‑
4,一种白蚁防治施工中的阻拦带,包括固定框1,所述固定框1四周内壁之间对夹焊接有隔板2,且固定框1四周内壁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凹槽3,所述固定框1底部内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伸缩机构4,且固定框1顶部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种植框5,所述种
植框5底部贯穿焊接有一次贯穿隔板2和固定框1底部的漏水管6,且漏水管6顶部内壁安装有过滤网7,所述伸缩机构4包括与固定框1底部内壁焊接的套筒8,且套筒8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顶部贯穿焊接有支撑杆10,且支撑杆10底部外壁套接有弹簧11,所述凹槽3位于隔板2的上方位置处,且漏水管6为橡胶材料构成,所述种植框5底部与隔板2之间盛装有驱蚁药剂,所述支撑杆10顶部贯穿隔板2顶部外壁与种植框5底部接触,且套筒8顶部与隔板2底部接触,所述支撑杆10与隔板2之间形成滑动配合,且支撑杆10与隔板2之间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所述支撑杆10底部与套筒8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种植框5底部与隔板2之间的距离,所述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滑块9的底部和套筒8的底部内壁焊接在一起,且套筒8顶部焊接有套环20,所述套环20内壁与支撑杆10形成滑动配合,通过设置有种植框5,可以在种植框5内种植盆栽或者花卉等植物,植物生长重力增加,从而使种植框5挤压伸缩机构4将固定框1内部的驱蚁药剂挤压出去,实现了长时间都能进行驱蚁药剂喷洒的功能,通过设置有隔板2与伸缩机构4,最终可以使驱蚁药剂全部流出,避免了驱蚁药剂残留在固定框1无法完全使用的问题,采用植物生长的重力来铺撒药剂,即实现了白蚁的防治功能,又增加了绿化效果;
23.所述固定框1顶部四周外壁焊接有密封环12,且密封环12贯穿焊接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通料口13,所述通料口13顶部内壁均安装有单向阀14,且密封环12四周外壁焊接有挡板15,所述固定框1四周外壁沿垂直方向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引流层16,所述种植框5顶部四周外壁滑动连接有固定环17,且固定环17四边均焊接有固定杆18,所述固定杆18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螺旋叶片19,所述单向阀14的流通方向为沿着固定框1的顶部向固定框1的底部流通,且挡板15为l形环状结构,所述挡板15顶部与种植框5形成滑动配合,且挡板15顶部与种植框5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引流层16由等距离分布的引流板21构成,且相邻两个引流层16上的引流板21沿垂直方向交错分布,所述引流板21为弧形结构,所述固定环17与种植框5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种植框5底部与隔板2之间的距离,且螺旋叶片19顶部焊接有六边形凸块,通过在密封环12上贯穿开有通料口13,通料口13内安装有单向阀14,从而使外界的水无法进入到固定框1内部,避免了驱蚁药剂被稀释,通过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引流层16,可以使驱蚁药剂向四周均匀扩散,通过设置有固定杆18和螺旋叶片19,起到了对种植框5固定的功能,防止植物长高重心不稳造成倒伏的风险。
24.工作原理:首先将固定框1埋设与土壤内部,想固定框1内部加入驱蚁药剂,随后将种植框5放入固定框1的内部,在种植框5内种植若干个盆栽或者或者花卉等植物,随后将固定环17套在种植框5的外壁,通过扳手使螺旋叶片19旋转进入土壤内部,实现对于种植框5的固定,随着植物的生长,植物的重量增加,进而种植框5会下降并挤压伸缩机构4,种植框5下降过程中会将固定框1内部盛装的驱蚁药剂沿着凹槽3挤出,并通过通料口13流出,驱蚁药剂沿着固定框1外壁逐渐下降通过引流层16,在引流板21的作用下逐渐分散,进而均匀铺撒在土壤内的四周,进而起到了防治白蚁的功能,驱蚁药剂位于隔板2的上方,同时隔板2位于套筒8的上方,可以使种植框5的底部与隔板2的顶部能够进行接触,进而能够将所有的驱蚁药剂都能挤压出去,单向阀14使驱蚁药剂能够顺利的从通料口13流出同时可以隔绝外界的水进入到固定框1的内部。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