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绿植水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96315发布日期:2022-01-15 04:0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绿植水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绿植灌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市政绿植水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2.市政绿化是一种城市形象工程,有着显著提升城市形象,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效果,这些市政绿植需要经常使用浇灌装置进行浇灌,这需要损耗大量的水资源,因此需要采用水循环这种节水方式进行浇灌。
3.专利号cn202020466686.4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绿植用水循环装置,涉及市政道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道路绿植用水循环装置,包括市政道路,所述市政道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种植盆,所述市政道路的顶部设置有位于种植盆内部的绿植本体,所述市政道路的内部设置有位于种植盆下方的水分暂存箱。该市政道路绿植用水循环装置,通过种植盆内部海绵层和海绵层底部水分暂存箱的设置,能够利用海绵层将土壤层中未被吸收的水分输送到水分暂存箱的内部进行暂存,进而使用水分暂存箱下方的微型泵将水分抽取至喷环的内部进行喷洒,达到对种植盆内部多余水分进行循坏利用的效果,解决了现有装置难以对土壤层内部多余水分进行高效利用的问题。
4.1、市政绿植在进行浇灌时大多通过洒水车进行大范围的喷洒或淋灌,这种绿植灌溉方式容易造成水体从绿化池处溢出浪费,并且洒水车在绿化池外侧的市政道路长期低速行驶进行绿化浇水时也会影响市政道路的通畅性,因而需要对市政绿植进行科学化设计灌溉,进行市政绿植的自动循环灌溉。
5.2、市政绿植补水灌溉装置会在绿化池的土壤下方设置水箱进行灌溉水源储存,而这种水箱的内部缺乏较好的内撑结构容易受压变形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绿植水循环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8.一种市政绿植水循环装置,包括绿化池和土壤层,还包括水循环灌溉机构和内衬机构,所述水循环灌溉机构由水箱、补水管、接水管、水泵、埋管、滴灌带、土壤湿度检测器和控制器构成,所述土壤层下方的绿化池内埋入有水箱,且水箱的顶端一侧有补水管向上贯穿伸出绿化池的外壁一侧,所述水箱的外壁一侧与水泵的进水口之间互通连接有接水管,且水泵的出水口处互通连接有埋管,所述埋管的管身贯穿伸入绿化池的土壤层内,且埋管的末端管体垂直伸入水箱的内部,所述埋管的外壁一侧有滴灌带横向伸入土壤层内,且土壤层内埋入有土壤湿度检测器,所述土壤湿度检测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且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水泵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内衬机构由横板、撑板和条块构成。
9.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内壁顶端焊接有横板,且横板的底端向下伸出有撑板,所述
撑板与水箱的底端内壁之间焊接有条块,且撑板下方条块之间预留有间隙;在水箱的内部设置有内衬机构,内衬机构的撑板借助横板和条块接触水箱的内壁形成支撑力,防止水箱受压变形,而撑板下方的条块之间有间隙可以保持水箱内部空间的贯通,实现了水箱的防压支撑。
10.进一步地,所述绿化池的池体内部填充有土壤层。
11.进一步地,所述绿化池的外壁处固定连接有保护箱,且保护箱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保护箱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有箱盖,且保护箱的底端开设有线孔;绿化池外侧的保护箱内可以安装控制器,借助保护箱对控制器进行保护,同时保护箱的顶端箱盖可以拆卸螺栓进行打开,而保护箱的底端有线孔可以外接电源线和控制线路。
12.进一步地,所述埋管的管体一侧有小口径管体向下伸入水箱内部,且水箱的接水管横向贯穿伸出绿化池的池壁;埋管的小口径管体向水箱内排水时会减缓水源的流速,而水箱的接水管伸出绿化池后可以接通水泵的进水管。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土壤层下方的绿化池内部设置有水循环灌溉机构的水箱,通过洒水车的管道接通补水管对水箱内进行快速补水后洒水车可以迅速离开,此时接通控制器的控制电源,土壤层内的土壤湿度检测器检测到土壤湿度降低后发出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水泵通电工作,水泵的进水口处有接水管从水箱内抽水送入埋管处,埋管处的水流则从滴灌带处向外滴入土壤层内,而埋管一侧的小口径管体则将剩余的水流排入水箱内储存供水泵循环抽取,当土壤湿度检测器检测土壤层的湿度较高时则发处信号给控制器,此时控制器则控制水泵断电停止灌溉作业,实现了市政绿植的自动循环灌溉。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箱的内部设置有内衬机构,内衬机构的撑板借助横板和条块接触水箱的内壁形成支撑力,防止水箱受压变形,而撑板下方的条块之间有间隙可以保持水箱内部空间的贯通,实现了水箱的防压支撑。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绿植水循环装置的水循环灌溉机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绿植水循环装置的内衬机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绿化池;2、土壤层;3、水循环灌溉机构;301、水箱;302、补水管;303、接水管;304、水泵;305、埋管;306、滴灌带;307、土壤湿度检测器;308、控制器;4、保护箱;5、内衬机构;501、横板;502、撑板;503、条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0.如图1-2所示,一种市政绿植水循环装置,包括绿化池1和土壤层2,还包括水循环灌溉机构3和内衬机构5,所述水循环灌溉机构3由水箱301、补水管302、接水管303、水泵304、埋管305、滴灌带306、土壤湿度检测器307和控制器308构成,所述土壤层2下方的绿化池1内埋入有水箱301,且水箱301的顶端一侧有补水管302向上贯穿伸出绿化池1的外壁一侧,所述水箱301的外壁一侧与水泵304的进水口之间互通连接有接水管303,且水泵304的
出水口处互通连接有埋管305,所述埋管305的管身贯穿伸入绿化池1的土壤层2内,且埋管305的末端管体垂直伸入水箱301的内部,所述埋管305的外壁一侧有滴灌带306横向伸入土壤层2内,且土壤层2内埋入有土壤湿度检测器307,所述土壤湿度检测器30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308的信号输入端,且控制器308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水泵304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内衬机构5由横板501、撑板502和条块503构成。
21.其中,所述水箱301的内壁顶端焊接有横板501,且横板501的底端向下伸出有撑板502,所述撑板502与水箱301的底端内壁之间焊接有条块503,且撑板502下方条块503之间预留有间隙;在水箱301的内部设置有内衬机构5,内衬机构5的撑板502借助横板501和条块503接触水箱301的内壁形成支撑力,防止水箱301受压变形,而撑板502下方的条块503之间有间隙可以保持水箱301内部空间的贯通,实现了水箱301的防压支撑。
22.其中,所述绿化池1的池体内部填充有土壤层2。
23.其中,所述绿化池1的外壁处固定连接有保护箱4,且保护箱4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308,所述保护箱4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有箱盖,且保护箱4的底端开设有线孔;绿化池1外侧的保护箱4内可以安装控制器308,借助保护箱4对控制器308进行保护,同时保护箱4的顶端箱盖可以拆卸螺栓进行打开,而保护箱4的底端有线孔可以外接电源线和控制线路。
24.其中,所述埋管305的管体一侧有小口径管体向下伸入水箱301内部,且水箱301的接水管303横向贯穿伸出绿化池1的池壁;埋管305的小口径管体向水箱301内排水时会减缓水源的流速,而水箱301的接水管303伸出绿化池1后可以接通水泵304的进水管。
2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市政绿植水循环装置,在土壤层2下方的绿化池1内部设置有水循环灌溉机构3的水箱301,通过洒水车的管道接通补水管302对水箱301内进行快速补水后洒水车可以迅速离开,此时接通控制器308的控制电源,土壤层2内的土壤湿度检测器307检测到土壤湿度降低后发出信号传递给控制器308,控制器308控制水泵304通电工作,水泵304的进水口处有接水管303从水箱301内抽水送入埋管305处,埋管305处的水流则从滴灌带306处向外滴入土壤层2内,而埋管305一侧的小口径管体则将剩余的水流排入水箱301内储存供水泵304循环抽取,当土壤湿度检测器307检测土壤层2的湿度较高时则发处信号给控制器308,此时控制器308则控制水泵304断电停止灌溉作业,实现了市政绿植的自动循环灌溉,在水箱301的内部设置有内衬机构5,内衬机构5的撑板502借助横板501和条块503接触水箱301的内壁形成支撑力,防止水箱301受压变形,而撑板502下方的条块503之间有间隙可以保持水箱301内部空间的贯通,实现了水箱301的防压支撑。
2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市政绿植水循环装置,包括1、绿化池;2、土壤层;3、水循环灌溉机构;301、水箱;302、补水管;303、接水管;304、水泵;305、埋管;306、滴灌带;307、土壤湿度检测器;308、控制器;4、保护箱;5、内衬机构;501、横板;502、撑板;503、条块,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