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葛种植移动式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73478发布日期:2021-12-08 14:39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葛种植移动式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粉葛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粉葛种植移动式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2.粉葛以根入药,中药名为葛根,具有解肌退热,生津,升阳止泻,透疹;主治外感发热头痛,项强,口渴,消渴,泻泄,热痢,高血压颈项强痛,麻疹不透,粉葛是一种营养独特、药食兼优的绿色食品。粉葛浑身是宝,茎皮纤维可以织葛布,也可作造纸原料,葛渣可作食用菌栽培基,叶片是优良的青饲料,葛花可制成葛花茶,具有解酒功效,同时具有美容效果。
3.粉葛是一种藤本攀援植物,需要搭架以利其攀援生长,尽量减少葛藤与地面接触,促进块根膨大,获得高产。当葛藤长至50厘米时,应及时搭架引蔓,每株留蔓1

2条,利用2米长的竹竿或木杆搭成“人”字形棚架,及时进行修剪整蔓,及时摘除主蔓1.5米以下的侧蔓、老叶,1.5米以上侧枝任其生长,翌年春后,及早修剪,每株保留2

3条藤蔓培养形成主蔓,1米内不留分枝侧蔓。
4.在粉葛种植生产过程中需要适时中耕锄草,一般根据杂草生长情况进行2

3次中耕除草即可,整地时施基肥,一般中等肥力的耕地施适量的农作物秸秆及三元复合肥750千克/公顷、磷肥750千克/公顷、优质腐熟农家肥30吨/公顷。粉葛具有固氮作用,生长过程中不需太多的肥料。栽后20天进行第1次追肥,薄施水肥,可施复合肥60

75千克/公顷,以后每隔7

10天施1次,促进根系生长;3月以后,每隔30天追施复合肥450千克/公顷。培土清沟。
5.目前,在粉葛实际种植过程中,缺乏一种对粉葛实际种植的灌溉装置,需要工作人员采用人工运送灌溉用的水或者药液进行喷洒操作,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下,企业员工感到腰酸背痛,而且灌溉的效果不稳定,容易出现遗漏或者浇灌过多的现象,难以满足大批量粉葛种植的实际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粉葛种植移动式灌溉装置,它结构简单,设计科学,能够方便快捷的对批量粉葛进行灌溉操作,极大地降低企业员工的劳动强度,灌溉效果好,装置整体制造成本低且易于维修,满足企业大批量粉葛进行灌溉操作的生产需求。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粉葛种植移动式灌溉装置,包括底座板和竖支撑板体,底座板中部设置有储存有灌溉液体的储液桶,储液桶外部对称设置用于夹持储液桶的夹持部,底座板侧部通过伸缩部连接设置万向旋转接头,万向旋转接头上部设置喷头夹块,喷头夹块夹紧设置喷头,喷头通过软管连接直流液泵输出端,直流液泵输入端通过通液管连接储液桶下端部,直流液泵与底座板底部的直流蓄电池电性连接,底座板底部设置滚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储液桶顶部匹配设置桶盖,储液桶外壁上设置有用于观察液面高度的液位计。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夹持部包括通过固定螺钉安装于竖支撑板体侧部的管筒,管筒内部设置弹簧和拨片,拨片侧部设置的连接杆伸出管筒并且连接夹片,夹片呈弧形结构状。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拨片上部从管筒上的凹槽位置处伸出。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直流液泵安装设置于竖支撑板体下部的横支撑板体上,直流蓄电池设置于壳体内,壳体通过安装螺钉设置于底座板底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伸缩部包括固定设置于底座板上的下支撑管,下支撑管内收缩设置上支撑管,下支撑管下端部设置弹性片,弹性片上设置的球头体从下支撑管上的通孔处伸出。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底座板上焊接设置有手推支架。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粉葛种植移动式灌溉装置,结构简单,设计科学,能够方便快捷的对批量粉葛进行灌溉操作,极大地降低企业员工的劳动强度,灌溉效果好,装置整体制造成本低且易于维修,满足企业大批量粉葛进行灌溉操作的生产需求。
15.1、本实用新型设置夹持部,储液桶外部对称设置用于夹持储液桶的夹持部,夹持部将储液桶进行辅助夹持,防止储液桶在运送过程中发生滑动,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底座板侧部通过伸缩部连接设置万向旋转接头,万向旋转接头上部设置喷头夹块,喷头夹块夹紧设置喷头,伸缩部用于操作者自主调节万向旋转接头与底座板之间的间距,万向旋转接头用于操作者自主调节喷头的朝向,使喷头喷出的液体能够符合粉葛的植株高度,从而使喷洒更加均匀合理,直流液泵将储液桶内储存的液体抽取并从喷头处喷出,夹片呈弧形结构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对称设置的两个夹片将储液桶进行夹持,避免在装置整体的移动过程中储液桶发生滑动,有利于使储液桶稳定放置于底座板上,为了有利于储液桶的安装、清洗、维修和更换操作,拨片上部从管筒上的凹槽位置处伸出,操作者推动拨片向远离储液桶的方向拨动,夹片与储液桶分离。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持部位置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持部位置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伸缩部位置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底座板;2、伸缩部;3、万向旋转接头;4、喷头;5、喷头夹块;6、软管;7、手推支架;8、储液桶;9、桶盖;10、液位计;11、夹持部;12、竖支撑板体;13、滚轮;14、安装螺钉;15、壳体;16、直流蓄电池;17、通液管;18、横支撑板体;19、直流液泵;201、下支撑管;202、通孔;203、球头体;204、弹性片;205、上支撑管;1101、夹片;1102、管筒;1103、连接杆;1104、拨片;1105、凹槽;1106、固定螺钉;110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22.如图1

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一种粉葛种植移动式灌溉装置,包括底座板1和竖支撑板体12,底座板1中部设置有储存有灌溉液体的储液桶8,储液桶8外部对称设置用于夹持储液桶8的夹持部11,夹持部11将储液桶8进行辅助夹持,防止储液桶8在运送过程中发生滑动,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底座板1侧部通过伸缩部2连接设置万向旋转接头3,万向旋转接头3上部设置喷头夹块5,喷头夹块5夹紧设置喷头4,伸缩部2用于操作者自主调节万向旋转接头3与底座板1之间的间距,万向旋转接头3用于操作者自主调节喷头4的朝向,使喷头4喷出的液体能够符合粉葛的植株高度,从而使喷洒更加均匀合理,喷头4通过软管6连接直流液泵19输出端,直流液泵19输入端通过通液管17连接储液桶8下端部,直流液泵19与底座板1底部的直流蓄电池16电性连接,直流液泵19将储液桶8内储存的液体抽取并从喷头4处喷出,直流蓄电池16为直流液泵19的驱动提供能源,直流蓄电池16与直流液泵19的电性连接为常规的电路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主要想要保护机械结构部分,电路连接结构在此不进行赘述,底座板1底部设置滚轮13,滚轮13有利于实现装置整体的移动,方便实用,可靠性高。
2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为了有利于提高装置整体的实用性,储液桶8顶部匹配设置桶盖9,防止异物进入到储液桶8内,储液桶8外壁上设置有用于观察液面高度的液位计10,液位计10上有用于观察的刻度线,使用者通过观察液位计10来判断储液桶8内液位的高度。
2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为了有利于使储液桶8稳定放置于底座板1上,夹持部11包括通过固定螺钉1106安装于竖支撑板体12侧部的管筒1102,管筒1102内部设置弹簧1107和拨片1104,拨片1104侧部设置的连接杆1103伸出管筒1102并且连接夹片1101,夹片1101呈弧形结构状,在弹簧1107的弹力作用下,对称设置的两个夹片1101将储液桶8进行夹持,避免在装置整体的移动过程中储液桶8发生滑动。
2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为了有利于储液桶8的安装、清洗、维修和更换操作,拨片1104上部从管筒1102上的凹槽1105位置处伸出,操作者推动拨片1104向远离储液桶8的方向拨动,即可轻松实现将储液桶8上取出。
2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为了有利于对直流液泵19提供电源,直流液泵19安装设置于竖支撑板体12下部的横支撑板体18上,直流蓄电池16设置于壳体15内,壳体15通过安装螺钉14设置于底座板1底部,采用分体组合式设计,直流蓄电池16能够从装置上取出进行单独充电或者存放操作,提高装置整体实用性,壳体15对直流蓄电池16具有保护作用。
2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为了有利于自主调节万向旋转接头3与底座板1之间的间距,万向旋转接头3用于操作者自主调节喷头4的朝向,使喷头4喷出的液体能够符合粉葛的植株高度,从而使喷洒更加均匀合理,伸缩部2包括固定设置于底座板1上的下支撑管201,下支撑管201内收缩设置上支撑管205,下支撑管201下端部设置弹性片204,弹性片204上设置的球头体203从下支撑管201上的通孔202处伸出。
2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为了有利于实现对装置整体的推动操作,底座板1上焊接设置有手推支架7,操作者握住手推支架7进行推动即可实现装置整体的移动。
29.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原理:储液桶8外部对称设置用于夹持储液桶8的夹持部11,
夹持部11将储液桶8进行辅助夹持,防止储液桶8在运送过程中发生滑动,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底座板1侧部通过伸缩部2连接设置万向旋转接头3,万向旋转接头3上部设置喷头夹块5,喷头夹块5夹紧设置喷头4,伸缩部2用于操作者自主调节万向旋转接头3与底座板1之间的间距,万向旋转接头3用于操作者自主调节喷头4的朝向,使喷头4喷出的液体能够符合粉葛的植株高度,从而使喷洒更加均匀合理,直流液泵19将储液桶8内储存的液体抽取并从喷头4处喷出,夹片1101呈弧形结构状,在弹簧1107的弹力作用下,对称设置的两个夹片1101将储液桶8进行夹持,避免在装置整体的移动过程中储液桶8发生滑动,有利于使储液桶8稳定放置于底座板1上,为了有利于储液桶8的安装、清洗、维修和更换操作,拨片1104上部从管筒1102上的凹槽1105位置处伸出,操作者推动拨片1104向远离储液桶8的方向拨动,夹片1101与储液桶8分离。
3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1.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