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仿生立体的无底洞花盆

文档序号:28887279发布日期:2022-02-12 12:57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仿生立体的无底洞花盆

1.本实用新型属于花盆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属于一种基于仿生立体的无底洞花盆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花盆是美化家庭环境中经常使用的物品,现有的花盆在种植植物时为保证植物根部的透气,一般都开设有底洞。此外,一般的某种植物的花盆仅限于某一种或极少几种植物的种植,并没有构成小生态环境,第三,一般的花盆需要定期人工或自动浇水,以保证其环境中的植物能够正常循环和存活。基于上述三点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式花盆,该花盆具有模仿生态环境、无底洞、且无需定期人工或自动浇水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极具立体感,使用在家庭环境中十分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缺陷,提供一种基于仿生立体的无底洞花盆。
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基于仿生立体的无底洞花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花盆包括内层盆体1和外层盆体2两部分;内层盆体1和外层盆体2均设置为上端开口的筒体;
6.内层盆体1的高度高于外层盆体2的高度,内层盆体1设置在外层盆体2中部,穿过或非穿过外层盆体2连接;
7.在外层盆体2在内层盆体1水平向的投影区域内的内层盆体1盆壁上开设有连通水孔3;
8.在内层盆体1内设置有透气分隔板4;在透气分隔板4上插设有毛细吸水管5;在透气分隔板4上部的毛细吸水管5外层设置有隔泥网11;
9.所述的透气分隔板4包括内部中间的金属层12、设置在金属层12上部或下部的胶质层13;在透气分隔板4上分别开设有毛细吸水管孔6和透气针状孔7;
10.在透气分隔板4下部的毛细吸水管5延伸设置至内层盆体1的下部或底部。花盆没有底部的排水孔,避免浇水时污染环境和浪费水资源。栽培植物区的植物通过毛细吸水管吸收小型水生生物养植区里面的水分。
11.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通水孔3开设在外层盆体2在内层盆体1水平向的投影区域的中上部。
12.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在连通水孔3最高水平位置设置有最高水培线8。
13.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在连通水孔3最低水平位置设置有最低水培线9。
14.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内层盆体1的透气分隔板4上部设置为土培区和栽培植物区;外层盆体2内设置为水培植物区或小型水生生物养殖区。小型水生生物养殖区里面的生物可以通过连通水孔进入水培植物区,小型水生生物产生的粪便经分解者分解后产生无机盐和水分溶解在水中,可以为栽培区植物提供营养,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和资源的再生循环
利用。构成一个小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小型水生生物养殖区内的生物在花盆内活动范围大,水培植物及栽培植物具有良好的生长条件。
15.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层盆体1和外层盆体2的材质均为玻璃。
16.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在内层盆体1底部设置有基座10。
17.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在连通水孔3处设置苔藓植物区。连通水孔处可种植苔藓植物,作为空气监测指示性植物,增强了观赏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方便,生产便捷。本实用新型透明立体有美感,观赏价值高。本实用新型营造小型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给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增强了观赏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本实用新型毛细吸水管利用植物根系吸收营养的原理,将土培区以下的水分及无机盐运输至土培区植物利用。本实用新型连通水孔处种植的苔藓植物,可作为空气监测指示性植物。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层盆体和外层盆体配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透气分隔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4.图中标号为:内层盆体(1)、外层盆体(2)、连通水孔(3)、透气分隔板(4)、毛细吸水管(5)、毛细吸水管孔(6)、透气针状孔(7)、最高水培线(8)、最低水培线(9)、基座(10)、隔泥网(11)、金属层(12)、胶质层(13)。
具体实施方式
25.见图1,图2,图3,图4所示。
26.一种基于仿生立体的无底洞花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花盆包括内层盆体1和外层盆体2两部分;内层盆体1和外层盆体2均设置为上端开口的筒体;
27.内层盆体1的高度高于外层盆体2的高度,内层盆体1设置在外层盆体2中部,穿过或非穿过外层盆体2连接;
28.在外层盆体2在内层盆体1水平向的投影区域内的内层盆体1盆壁上开设有连通水孔3;
29.在内层盆体1内设置有透气分隔板4;在透气分隔板4上插设有毛细吸水管5;在透气分隔板4上部的毛细吸水管5外层设置有隔泥网11;
30.所述的透气分隔板4包括内部中间的金属层12、设置在金属层12上部或下部的胶质层13;在透气分隔板4上分别开设有毛细吸水管孔6和透气针状孔7;
31.在透气分隔板4下部的毛细吸水管5延伸设置至内层盆体1的下部或底部。花盆没有底部的排水孔,避免浇水时污染环境和浪费水资源。栽培植物区的植物通过毛细吸水管吸收小型水生生物养植区里面的水分。
32.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通水孔3开设在外层盆体2在内层盆体1水平向的
投影区域的中上部。
33.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在连通水孔3最高水平位置设置有最高水培线8。
34.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在连通水孔3最低水平位置设置有最低水培线9。
35.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内层盆体1的透气分隔板4上部设置为土培区和栽培植物区;外层盆体2内设置为水培植物区或小型水生生物养殖区。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层盆体1和外层盆体2的材质均为玻璃。
36.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在内层盆体1底部设置有基座10。
37.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在连通水孔3处设置苔藓植物区。
38.仿生立体的无底洞花盆说明:
39.(一)、仿生立体无底洞花盆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构造而成,其特征在于:
40.(1)具有透光性好,相对减少光源,降低使用的成本。
41.(2)能够呈现出更好的镜面效果,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及美观性。
42.(3)可以保持长久不退色,使用时间较长。
43.(4)透光率高、光线比较柔和。不会产生光污染,影响环境。
44.(5)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不会易燃易爆,安全使用性高。
45.(二)、花盆设计特征:
46.1、栽培植物区:设计于装置内测上方,40cm*40cm,可种植绿色植物,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可以维持植物生长发育的所需的营养,多余的部分也可以经筛管向下运输至植物根系部位溶解于水中,供给水培植物区内植物利用。装置采用透明玻璃构造,可作为观赏植物,给人赏心悦目,也可以用于更新空气,增强了观赏性和实用性。
47.2、隔泥网:采用棉料材质,减少占地空间。置于毛细吸水管的上方顶端,能更好的避免栽培植物区内的土壤或物体渗入毛细吸水管内,造成其堵塞,影响吸收与运输功能,对保护毛细吸水管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能维持装置的正常使用。
48.3、毛细吸水管:选取塑胶材料毛细吸收管,经济实惠。在装置内设计两根毛细吸水管,利用毛细管作用原理,当管内毛细吸水丝与水分接触时,在浸润情况下水分沿缝隙上升或渗入栽培植物区,毛细吸水管穿过透气分隔板位于水培植物区和栽培植物区,下方与水培区底层壁贴近,便于保持较长的吸收时间,该结构具有操作简单、节水环保、经济实用。使用便捷等优点。
49.4、透气分隔板:选用铁质(外层喷胶,避免生锈)透气分隔板,增强对栽培植物区内土壤及其它物质的质量承受能力,提高其使用时间。将栽培植物区于水培植物区分隔开,透气分隔板上有透气针孔状结构,增加空气进入装置的含量,使栽培区植物根系得到更多的空气,能够更好的进行呼吸作用,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50.5、最高水培线:决定装置的最高水培线,当装置内水分低于最高水培线时(高于最低水培线),小型水生生物养殖区内的生物可以自由进入水培植物区,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51.6、最低水培线:决定装置的最低水培线,装置内水分低于最低水培线时,小型水生生物养殖区内的生物只能活动于该区域,起到一定的决定作用。
52.7、连通水孔:在装置四侧,透气分隔板下方处各设置一个圆形连通小孔,4cm*4cm。连通水培植物区与小型水生生物养殖区,小型水生生物养殖区内的生物可以自由进出入水
培植物区,增加了其活动范围。
53.当环境变化时,小型水生生物养殖区内的生物可以选入活动地点,对自身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连通水孔外侧种植于苔藓植物,位于小型水生生物养殖内,即可以增加观赏性和趣味性,也可以作为空气监测指示性植物。
54.8、水培植物区:将水培植物置于在区域内,使其根系自然长入水中健康生长,区域内的水能代替自然土壤向水培植物体提供水分、养分、温度等生长因子,还能吸收栽培植物区光合作用制造的向下运输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使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并完成其整个生命周期。具有清洁卫生、格调高雅、观赏性强、环保无污染、操作简单、实用性高等优点。
55.9、小型水生生物养殖区:在区域可养殖一些小型水生生物,如可以净化污染和水质的小鱼种类,栽培植物区光合作用经筛管向下运输至植物根系部位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可以更好的供给小鱼利用。小鱼进行新陈代谢生命活动时,产生的排泄物经分解者分解后产生无机盐和水分溶解于水中,增加水中的营养成分,可以供给水培植物区利用,还能经毛细吸水管自动吸收至栽培植物区利用,构成一个小型生态循环系统,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
56.(三)、本产品设计还具有特征:
57.运用其设计原理,不断设计出不同形状花盆,如圆形花盆、内方外圆花盆等类型的花盆,在材质方面可以使用新型、环保、美观等多种类型材质设计。最终实现了使用者能够使用简单、实用便捷,环保无污染、经济实惠。增强了花盆的观赏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5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