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旋耕机高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34313发布日期:2022-01-05 09:47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旋耕机高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耕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业旋耕机高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旋耕机在农业方面的使用比较广泛,旋耕机是与拖拉机配套完成耕、耙作业的耕耘机械,因其具有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平坦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能够切碎埋在地表以下的根茬,便于播种机作业,为后期播种提供良好种床,同时也减轻了农民的工作强度。
3.由于传统的农业旋耕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对旋耕刀片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导致其在工作时遇到地面高度不平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也不便于调节旋耕刀片的高度时警醒驾驶员,以免其走神出现意外。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农业旋耕机高度调节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农业旋耕机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顶部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外壳内腔上方处设有调节机构,且所述第二外壳内下方靠近右侧处设有警醒机构,所述第二外壳内腔上方靠近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一单槽轮,所述第一单槽轮的下方设有第二单槽轮,所述第一单槽轮和第二单槽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外壳的右侧靠近下方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警钟,所述第一外壳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外壳内腔中间位置处设有轴承套,所述轴承套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套的内腔贯穿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旋耕刀片,且所述转动杆的左右两端分别插接在相邻轴承座的内腔,两个所述轴承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轴承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一外壳内腔顶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杆的顶端穿过第一通孔的内腔,并延伸至第二外壳的内腔。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壳内腔左右两侧靠近上方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且两个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分别穿过相邻的第二通孔的内腔,并延伸至限位板的顶部。
8.进一步的,所述警醒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置在第二外壳内腔下方靠近右侧处,所述箱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均与第一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腔靠近左侧处设有风扇,所述风扇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箱体内腔左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转动轴的左端贯穿第一轴承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左侧啮合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第二单槽轮套设在转杆的外侧靠近前侧处,且所述
转杆的后端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二外壳内腔活动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右侧上方处固定连接有活塞筒,且所述箱体右侧靠近中间位置处插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远离箱体的一端贯穿活塞筒的底部,并延伸至活塞筒的内腔,所述活塞筒内腔靠近左侧处活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筒内腔右侧开设有与活塞杆相匹配的第一穿孔,所述第二外壳内腔右侧靠近下方处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活塞杆的右端依次穿过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的内腔,并延伸至第二外壳的外侧,所述第二外壳的右端设有斜板,所述斜板的后侧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后端活动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左侧与第二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横板底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横板的一端与斜板固定连接,所述斜板的底部铰接有弧形杆,所述弧形杆底部中间位置处设有安装板,所述弧形杆的底部与安装板相贴合,且所述安装板的左侧与第二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杆远离斜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敲击球。
10.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在第二外壳内腔顶部靠近右侧处,所述固定板的后侧靠近左侧处设有伺服电机,所述第一单槽轮套设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且所述伺服电机的后侧与第二外壳内腔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后侧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三轴承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前侧左侧处活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固定板前侧靠近左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前端活动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前侧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矩形口,所述矩形板通过矩形口与移动块活动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板前侧靠近左侧处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连轴,所述连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与连接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移动板的外侧设有竖板。
12.进一步的,所述竖板的前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移动板的左右两侧靠近上方处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凹槽内腔的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与滑块相匹配的滑槽,两个所述滑块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滑槽的内腔。
1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警醒机构,通过弧形杆、敲击球、活塞筒、活塞杆、活塞、第一弹簧、风扇、皮带、转杆、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转动轴、箱体、斜板和第二弹簧这些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通过敲击警钟从而警醒驾驶员,以免驾驶员走神出现意外;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机构,通过固定板、转轴、矩形板、移动块、转盘、竖板、连轴、移动板和伺服电机这些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调节旋耕刀片的高度,方便使用。
16.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18.图2为本实施例的正视剖面图;
19.图3为本实施例的局部俯视图;
20.图4为本实施例的图1中a处放大图;
21.图5为本实施例的图1中b处放大图。
22.图中:1、限位板;2、限位杆;3、第一外壳;4、转动杆;5、连接杆;6、旋耕刀片;7、警醒机构;70、弧形杆;71、敲击球;72、活塞筒;73、活塞杆;74、活塞;75、第一弹簧;76、风扇;77、皮带;78、转杆;79、第一锥形齿轮;790、第二锥形齿轮;791、转动轴;792、箱体;793、斜板;794、第二弹簧;8、调节机构;80、固定板;81、转轴;82、矩形板;83、移动块;84、转盘;85、竖板;86、连轴;87、移动板;88、伺服电机;9、第二外壳;10、警钟;11、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4.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6.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农业旋耕机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外壳3,第一外壳3内腔左右两侧靠近上方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两个限位板1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且两个限位杆2的顶端分别穿过相邻的第二通孔的内腔,并延伸至限位板1的顶部,第一外壳3的顶部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壳9,第二外壳9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外壳9内腔上方处设有调节机构8,调节机构8包括固定板80,固定板80的顶部固定连接在第二外壳9内腔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板80的后侧靠近左侧处设有伺服电机88,第一单槽轮套设在伺服电机88的输出轴上,且伺服电机88的后侧与第二外壳9内腔固定连接,固定板80的后侧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伺服电机88的输出轴贯穿第三轴承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转盘84,转盘84的前侧左侧处活动连接有移动块83,固定板80前侧靠近左侧固定连接有转轴81,转轴81的前端活动连接有矩形板82,矩形板82前侧靠近左侧处开设有开槽,开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连轴86,连轴86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87,移动板87的底部与连接杆5固定连接,且移动板87的外侧设有竖板85,竖板85的前侧开设有凹槽,移动板87的左右两侧靠近上方处均固定连接有滑块,凹槽内腔的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与滑块相匹配的滑槽,两个滑块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滑槽的内腔,矩形板82前侧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矩形口,矩形板82通过矩形口与移动块83活动连接,且第二外壳9内下方靠近右侧处设有警醒机构7,警醒机构7包括箱体792,箱体792的右侧上方处固定连接有活塞筒72,且箱体792右侧靠近中间位置处插接有连通管,连通管远离箱体792的一端贯穿活塞筒72的底部,并延伸至活塞筒72的
内腔,活塞筒72内腔靠近左侧处活动连接有活塞74,活塞7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5,第一弹簧75的左端与箱体792固定连接,活塞7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杆73,活塞筒72内腔右侧开设有与活塞杆73相匹配的第一穿孔,第二外壳9内腔右侧靠近下方处开设有第二穿孔,活塞杆73的右端依次穿过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的内腔,并延伸至第二外壳9的外侧,第二外壳9的右端设有斜板793,斜板793的后侧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后端活动连接有横板,横板的左侧与第二外壳9固定连接,横板底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794,第二弹簧794远离横板的一端与斜板793固定连接,斜板793的底部铰接有弧形杆70,弧形杆70底部中间位置处设有安装板,弧形杆70的底部与安装板相贴合,且安装板的左侧与第二外壳9固定连接,弧形杆70远离斜板79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敲击球71,箱体792设置在第二外壳9内腔下方靠近右侧处,箱体792底部的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的底端均与第一外壳3固定连接,箱体792内腔靠近左侧处设有风扇76,风扇7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轴791,箱体792内腔左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转动轴791的左端贯穿第一轴承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790,第二锥形齿轮790的左侧啮合有第一锥形齿轮79,第一锥形齿轮79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转杆78,第二单槽轮套设在转杆78的外侧靠近前侧处,且转杆78的后端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二外壳9内腔活动连接,第二外壳9内腔上方靠近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一单槽轮,第一单槽轮的下方设有第二单槽轮,第一单槽轮和第二单槽轮之间通过皮带77传动连接,第二外壳9的右侧靠近下方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底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警钟10,第一外壳3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一外壳3内腔中间位置处设有轴承套,轴承套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轴承座,轴承套的内腔贯穿设有转动杆4,转动杆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旋耕刀片6,且转动杆4的左右两端分别插接在相邻轴承座的内腔,两个轴承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轴承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第一外壳3内腔顶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连接杆5的顶端穿过第一通孔的内腔,并延伸至第二外壳9的内腔。
27.工作原理:首先,在使用的过程中,先根据需要调节旋耕刀片6的高度,通过外接电源启动伺服电机88,伺服电机88工作的时候会带动转盘84转动,转盘84转动会带动移动块83转动,移动块83转动会通过矩形口带动矩形板82在转轴81的转动下向左下方移动,矩形板82向左下方移动会通过连轴86在开槽内移动从而带动移动板87在滑块和滑槽的限位下向下移动,移动板87向下移动会带动连接杆5向下移动,从而通过轴承套带动转动杆4、旋耕刀片6和轴承座向下移动,限位杆2和限位板1会对向下移动的轴承座进行限位,防止偏移,当旋耕刀片6的高度调节好之后,可以使伺服电机88停止运行,而且伺服电机88工作的时候还会带动第一单槽轮转动,由于第二单槽轮和第一单槽轮之间通过皮带77传动连接,所以第一单槽轮转动会带动第二单槽轮转动,第二单槽轮转动会带动转杆78转动,转杆78转动会带动第一锥形齿轮79转动,第一锥形齿轮79转动会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790转动,第二锥形齿轮790转动会带动转动轴791转动,转动轴791转动会带动风扇76转动,风扇76转动产生的风力从连通管进入活塞筒72的内腔,从而增大活塞筒72内部的气压,然后会推动活塞74向右移动和第一弹簧75延伸,活塞74向右移动会带动活塞杆73向右移动,当活塞杆73移动一定距离后会推动斜板793上方向右移动,然后斜板793的下方会向左移动和第二弹簧794压缩,斜板793下方向左移动会通过弧形杆70带动敲击球71向上移动,从而敲击警钟10发出响声,防止警醒驾驶员在调节旋耕刀片6的时候走神出现意外,当伺服电机88停
止工作后,活塞筒72内部气压会慢慢减少,从而第一弹簧75会带动活塞74向左移动,恢复原位,同时斜板793也会在第二弹簧794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原位,同时弧形杆70和敲击球71也会随着斜板793一起恢复原位,方便下次使用。
28.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