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水稻种植用可调整秧苗株距的整排栽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90880发布日期:2021-12-08 18: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农业水稻种植用可调整秧苗株距的整排栽秧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后侧壁连接有推拉把手(2),箱体(1)左右侧壁均转动连接有行走轮(3),箱体(1)底部和前侧壁的连接处设有第一缺口(4),箱体(1)前侧壁设有滑槽(5),箱体(1)前侧设有若干截面积呈l形的挡板(6),挡板(6)竖直段和箱体(1)前侧壁通过第一螺栓(7)连接,第一螺栓(7)穿过滑槽(5),挡板(6)竖直段和水平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二缺口(8);所述箱体(1)前侧壁设有驱动组件(9),驱动组件(9)下方设有若干延伸杆(10),延伸杆(10)和驱动组件(9)配合,延伸杆(10)后端穿过第二缺口(8)并连接有倾斜的插秧杆(11),延伸杆(10)后端连接有限位块(12),限位块(12)和插秧杆(11)配合,延伸杆(10)底部连接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后侧壁连接有弹簧杆(14),弹簧杆(14)后端和插秧杆(11)侧壁连接,插秧杆(11)穿过第一缺口(4),插秧杆(11)底部设有第三缺口(16);所述箱体(1)内腔设有推秧组件(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水稻种植用可调整秧苗株距的整排栽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9)包括两个轴承座(91),两个轴承座(91)左右对称连接在箱体(1)前侧壁,轴承座(91)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92),转轴(92)外壁通过锁止组件(98)连接有若干凸轮(93);所述挡板(6)前侧壁连接有固定座(94),固定座(94)滑动连接有移动杆(95),移动杆(95)顶部连接有驱动块(96),驱动块(96)顶部和对应的凸轮(93)侧壁抵接,驱动块(96)底部和固定座(94)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97),移动杆(95)底部和延伸杆(10)顶部连接;所述箱体(1)右侧壁通过支架连接有电机(99),电机(99)输出端和转轴(92)右端连接,箱体(1)右侧壁连接有蓄电池(1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业水稻种植用可调整秧苗株距的整排栽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组件(98)包括若干螺纹孔(981),螺纹孔(981)沿左右方向均匀设置在转轴(92)的外壁;所述凸轮(93)侧壁设有凹槽(982),凹槽(982)内腔设有第二螺栓(983),第二螺栓(983)和螺纹孔(981)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水稻种植用可调整秧苗株距的整排栽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秧组件(15)包括推板(151),推板(151)连接在箱体(1)内腔,推板(151)前侧壁左右对称连接有第二弹簧(152),第二弹簧(152)前端和箱体(1)内腔前侧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水稻种植用可调整秧苗株距的整排栽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秧杆(11)底部且位于第三缺口(16)两侧的端部呈锥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业水稻种植用可调整秧苗株距的整排栽秧装置,通过电机驱动转轴转动,转轴通过锁止组件带动凸轮转动,凸轮在第一弹簧配合下带动驱动块上下往复运动,驱动块通过移动杆带动延伸杆移动,延伸杆带动插秧杆移动,插秧杆下移时,第三缺口从箱体内腔叉取秧苗并最终将秧苗插入泥土中,插秧杆上移时,插秧杆紧贴秧苗上移且弹簧杆被压缩,插秧杆上移至最高处后准备下一次叉秧和下移,通过对凸轮和挡板的移动,可实现对秧苗株距的调整,调整方便、维修简单、成本较低;设置有推秧组件,推板可将位于箱体后侧的秧苗向箱体前侧推移,实用性强,结构简单。结构简单。结构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晓丽
技术研发日:2021.06.03
技术公布日:2021/1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