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土盘及牵引式覆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20476发布日期:2021-12-15 11:27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取土盘及牵引式覆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覆土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取土盘及牵引式覆土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西北气候干燥、降水量少,农作物种植时的蓄水保墒尤为重要。覆膜、中耕和封土是保墒采用的主要农耕措施。开春起垄后,播种后覆膜,膜四周要用土埋压,膜面要每间隔3

5厘米压一小土埂,以防进风揭膜,出苗后要破膜放苗,对出苗孔位置再次封土,防止进风揭膜、保墒、保温,定苗后也要及时中耕,以便灭草、保墒、保温。农作物的耕种需要大量的不同方式的封土作业,人工进行操作,不仅劳动强度非常大,而且由于对出苗孔封土等作业要求与上一作业很短的时间间隔,人工操作难以保质保量完成。
3.现有的取土盘均是圆盘式,在取土过程中抓地力小,容易打滑,会损伤苗根,同时取土量较小,单次作业封土量少,封土效率低,而现有的单列设置的覆土滚筒,由取土盘取到的土壤进入覆土滚筒内经落土孔落入需要封土的部位,但是取土盘取到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土块或杂物,覆土滚筒运行一段时间后,落土孔容易被堵塞,维护时间长,而且封土量也不能根据不同的农作物进行调整,封土效果差,而现有的双列设置的覆土滚筒是对向取土作业,一列滚筒只能完成一半的封土作业,同时在经过田间的滴管时,需要升起机架,由此双列滚筒需要避让的封土区间较大,加大了后续二次封土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取土盘及牵引式覆土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覆土装置存在的取土装置易打滑,取土量小以及覆土机构易堵塞、封土效果差、封土避让区间大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取土盘,包括主铲斗、副铲斗、进土斜板和具有环形内腔且中心轴线呈左右向的斗轮体,斗轮体外侧沿圆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底部均与内腔连通的主铲斗,每个主铲斗的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底部与内腔连通的副铲斗,斗轮体内腔沿圆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呈螺旋状分布的进土斜板。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牵引式覆土装置,包括机架、左滚筒、右滚筒、内栅圈和取土盘,机架前端设有悬挂架,机架前部内侧左右间隔转动安装有均为圆筒形的左滚筒和右滚筒,左滚筒右端外侧沿圆周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右端分别与右滚筒左端外侧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的连接杆,左滚筒内侧沿圆周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输送方向均为由左向右的左螺旋叶片,右滚筒内侧沿圆周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输送方向均为由右向左的右螺旋叶片,左滚筒右部外侧与右滚筒左部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内栅圈,内栅圈中部外侧沿周向间隔均布有若干个第一内覆土孔组,每个第一内覆土孔组均包括若干个左右间隔分布且内外连通的第一内覆土孔,左滚筒左端和右滚筒右端均固定安装有取土盘,位于左方的取土盘的进土斜板的螺旋旋向与左螺旋叶片的螺旋旋向相同且与右方的取土盘的进土斜板的螺旋旋向相反。
7.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二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8.作为一种优选,上述对应内栅圈前方位置的机架前部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左部设有左抱架,左抱架包括托架、下滚轮、上滚轮、浮动架和限位销,支撑架左端固定安装有设于左滚筒左端外侧且呈开口向下的凵字形托架,托架前端下侧和后端下侧均转动安装有与左滚筒下部外侧相接触的下滚轮,对应左滚筒上方位置的托架中部右侧转动安装有开口向下的凵字形的浮动架,浮动架前端下侧和后端下侧均转动安装有与左滚筒上部外侧相接触的上滚轮,对应上滚轮和托架内侧之间位置的浮动架前部左侧和后部左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销,支撑架右部设有与左抱架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分布的右抱架。
9.作为另一种优选,上述机架前部可转动安装有左右向的转轴,取土盘、左滚筒和右滚筒均同轴固定安装于转轴外侧。
10.上述机架左部和右部均可设有同轴套装于对应位置的取土盘后部外侧的弧形护壳,对应每个护壳位置的机架上侧均间隔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呈前后向的第一调节套,每个第一调节套上端均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调节螺孔,每个第一调节套内均套装有前端与对应位置的护壳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的第一固定杆,每个第一调节螺孔内均螺接有下端与第一固定杆上部外侧相抵的第一调节螺栓。
11.上述内栅圈中部内侧可向内凸起形成导土面。
12.上述机架后侧可设有左后安装架和右后安装架,机架左部后侧固定安装有左后安装架,左后安装架上前后间隔设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左后安装孔,对应每个左后安装孔位置的左后安装架下部左侧均设有左右贯通的左后固定螺孔,右后安装架与左后安装架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分布。
13.上述机架前侧可设有左前安装架和右前安装架,左前安装架包括第二调节套、第二固定杆、第二调节螺栓和安装杆,对应悬挂架左方位置的机架左部前侧固定安装有上下向且为中空结构的第二调节套,第二调节套左侧设有左右贯通的固定通孔,第二调节套内套装有下端位于其下方的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左侧上下间隔设有若干个左右贯通的第二调节孔,第二固定杆与第二调节套通过螺杆穿过固定通孔和其中一个第二调节孔后螺接有螺母的第二调节螺栓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二固定杆下端固定安装有前后向的安装杆,安装杆上侧前后间隔设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左前安装孔,对应每个左前安装孔位置的安装杆左侧均设有左右贯通的左前固定螺孔,右前安装架与左前安装架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分布。
14.上述内栅圈外侧可套设有外栅圈,外栅圈中部外侧沿周向间隔均布有若干个第一外覆土孔组,每个第一外覆土孔组均包括若干个左右间隔分布且内外连通的第一外覆土孔,内栅圈上设有能够左右调节外栅圈的第一调节组件,第一调节组件包括左支撑座、左连接螺栓、右支撑座和右连接螺栓,内栅圈左端内侧与左滚筒右部外侧之间沿圆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左支撑座,对应每个左支撑座位置的内栅圈左部外侧均设有径向贯通的左内安装孔,对应每个左内安装孔位置的外栅圈外侧均设有条形左外安装孔,内栅圈左部与外栅圈左部通过固定安装于左支撑座上且螺杆由内至外穿过左内安装孔和对应位置的左外安装孔后螺接有左螺母的左连接螺栓固定安装在一起,内栅圈右端内侧与右滚筒左部外侧之间沿圆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右支撑座,对应每个右支撑座位置的内栅圈右部外侧均设有径向贯通的右内安装孔,对应每个右内安装孔位置的外栅圈右部外侧均设有条形右外安装孔,
内栅圈右部与外栅圈右部通过固定安装于右支撑座上且螺杆由内至外穿过右内安装孔和对应位置的右外安装孔后螺接有右螺母的右连接螺栓固定安装在一起,左滚筒左部外侧沿周向间隔均布有若干个第二内覆土孔组,每个第二内覆土孔组均包括若干个左右间隔分布且内外连通的第二内覆土孔,左滚筒左部外侧套设有与外栅圈结构相同的左栅圈,左栅圈中部外侧沿周向间隔均布有若干个第二外覆土孔组,每个第二外覆土孔组均包括若干个左右间隔分布且内外连通的第二外覆土孔,左栅圈与左滚筒左部外侧之间安装有与第一调节组件结构相同的第二调节组件,右滚筒右部外侧沿周向间隔均布有若干个第三内覆土孔组,每个第三内覆土孔组均包括若干个左右间隔分布且内外连通的第三内覆土孔,右滚筒右部外侧套设有与外栅圈结构相同的右栅圈,右栅圈中部外侧沿周向间隔均布有若干个第三外覆土孔组,每个第三外覆土孔组均包括若干个左右间隔分布且内外连通的第三外覆土孔,右栅圈与右滚筒左部外侧之间安装有与第一调节组件结构相同的第三调节组件。
15.上述每个左螺旋叶片均可包括若干个呈螺旋状间隔固定安装于左滚筒内壁上的左导土片,每个右螺旋叶片均包括若干个呈螺旋状间隔固定安装于右滚筒内壁上的右导土片,右导土片的螺旋旋向与左导土片的螺旋旋向相反。
16.上述位于左滚筒右部内侧的左导土叶片的螺距可由左至右依次减小,位于右滚筒左部内侧的右导土片的螺距由右至左依次减小。
17.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机架通过悬挂架与拖拉机连接,取土盘在转动过程中,主铲斗和副铲斗在最低处挖到土,在最高点时土壤掉落至进土斜板,进土斜板将土壤输送至左滚筒左端内侧、右滚筒右端内侧,再由左螺旋叶片和右螺旋叶片将两端的土壤运输至中部,其中颗粒较小的细土经第一内覆土孔落入封土部位,而颗粒较大的土块或杂物在第一内覆土孔的过滤作用下向内栅圈两边运动并掉落至封土部位的两侧,防止幼苗被土块砸伤,提高封土效果,还能够降低维护时间,具有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18.附图1为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9.附图2为附图1的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0.附图3为实施例二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1.附图4为附图3中a

a处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22.附图5为实施例三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3.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主铲斗,2为副铲斗,3为进土斜板,4为斗轮体,5为左滚筒,6为右滚筒,7为连接杆,8为内栅圈,9为导土面,10为外栅圈,11为左支撑座,12为右支撑座,13为左连接螺栓,14为右连接螺栓,15为左栅圈,16为右栅圈,17为第二调节组件,18为第三调节组件,19为左导土片,20为右导土片,21为机架,22为第一内覆土孔,23为第二内覆土孔,24为第三内覆土孔,25为第一外覆土孔,26为第二外覆土孔,27为第三外覆土孔,28为左外安装孔,29为右外安装孔,30为右前安装架,31为悬挂架,32为支撑架,33为托架,34为下滚轮,35为上滚轮,36为浮动架,37为限位销,38为护壳,39为第一调节套,40为第一固定杆,41为第一调节螺栓,42为左后安装架,43为左后安装孔,44为左后固定螺孔,45为右后安装架,46为第二调节套,47为第二固定杆,48为第二调节螺栓,49为安装杆,50为左前安装孔,51为左前固定螺孔,52为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24.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25.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以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前进的方向为前方,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观察者面向本实用新型前进的方向作为参照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相对观察者的方向来确定的。
26.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7.实施例一:如附图1、2所示,该取土盘包括主铲斗1、副铲斗2、进土斜板3和具有环形内腔且中心轴线呈左右向的斗轮体4,斗轮体4外侧沿圆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底部均与内腔连通的主铲斗1,每个主铲斗1的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底部与内腔连通的副铲斗2,斗轮体4内腔沿圆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呈螺旋状分布的进土斜板3。
28.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主铲斗1,能够增加转动过程中的抓地力,同时还能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增加副铲斗2的取土量,取土作业更加方便,进而实现连续取土,还能对切割土块,便于后续的封土作业。
29.实施例二:如附图3、4所示,该牵引式覆土装置包括机架21、左滚筒5、右滚筒6、内栅圈8和取土盘,机架21前端设有悬挂架31,机架21前部内侧左右间隔转动安装有均为圆筒形的左滚筒5和右滚筒6,左滚筒5右端外侧沿圆周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右端分别与右滚筒6左端外侧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的连接杆7,左滚筒5内侧沿圆周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输送方向均为由左向右的左螺旋叶片,右滚筒6内侧沿圆周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输送方向均为由右向左的右螺旋叶片,左滚筒5右部外侧与右滚筒6左部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内栅圈8,内栅圈8中部外侧沿周向间隔均布有若干个第一内覆土孔组,每个第一内覆土孔组均包括若干个左右间隔分布且内外连通的第一内覆土孔22,左滚筒5左端和右滚筒6右端均固定安装有取土盘,位于左方的取土盘的进土斜板3的螺旋旋向与左螺旋叶片的螺旋旋向相同且与右方的取土盘的进土斜板3的螺旋旋向相反。
30.根据需求,悬挂架31可为现有公知的三点悬挂。在使用过程中,机架21通过悬挂架与拖拉机连接,取土盘与地表接触并随拖拉机前进开始转动,在转动过程中,主铲斗1和副铲斗2在最低处挖到土后向上运输,在最高点时铲斗内的土壤掉落至进土斜板3,由进土斜板3将土壤输送至左滚筒5左端内侧、右滚筒6右端内侧,再由左螺旋叶片和右螺旋叶片将两端的土壤运输至中部,其中颗粒较小的细土经第一内覆土孔22落入封土部位,而颗粒较大的土块或杂物在内栅圈8的第一内覆土孔22的过滤作用下,颗粒较大的土块或杂物向内栅圈8两边运动并掉落至封土部位的两侧,能够防止幼苗被土块砸伤,提高封土效果,还能够降低维护时间,同时封土过程中在经过设于田间的滴管时需要抬起筒体以免滴管被破坏,在跨越滴管后有一段避让区间无法进行封土作业,此时本实用新型相对于双列覆土筒具有更小的避让区间和负载,进一步降低劳动强度,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推广。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具有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31.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牵引式覆土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32.如附图3、4所示,对应内栅圈8前方位置的机架21前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32,支撑架32左部设有左抱架,左抱架包括托架33、下滚轮34、上滚轮35、浮动架36和限位销37,支撑架32左端固定安装有设于左滚筒5左端外侧且呈开口向下的凵字形托架33,托架33前端下
侧和后端下侧均转动安装有与左滚筒5下部外侧相接触的下滚轮34,对应左滚筒5上方位置的托架33中部右侧转动安装有开口向下的凵字形的浮动架36,浮动架36前端下侧和后端下侧均转动安装有与左滚筒5上部外侧相接触的上滚轮35,对应上滚轮35和托架33内侧之间位置的浮动架36前部左侧和后部左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销37,支撑架32右部设有与左抱架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分布的右抱架。
33.根据需求,下滚轮34可单列设置也可左右成对设置,左滚筒5左端外侧有与下滚轮34左端和上滚轮35左端相接触的左限位环台,右滚筒6右端外侧有与右抱架右端相接触的右限位环台。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浮动架36,能够减小左滚筒5和右滚筒6在转动过程中振动造成的挤压变形,使滚轮均有很好的仿形效果,通过设置限位销37,能够避免浮动架36摆动幅度过大使左滚筒5、右滚筒6与机架21分离,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34.如附图3、4所示,机架21左部和右部均设有同轴套装于对应位置的取土盘后部外侧的弧形护壳38,对应每个护壳38位置的机架21上侧均间隔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呈前后向的第一调节套39,每个第一调节套39上端均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调节螺孔,每个第一调节套39内均套装有前端与对应位置的护壳38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的第一固定杆40,每个第一调节螺孔内均螺接有下端与第一固定杆40上部外侧相抵的第一调节螺栓41。
35.根据需求,外壳的截面呈匚字形,第一固定杆40可为z形杆或l形杆。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杆40和第一调节螺栓41,能够调节取土盘外侧与护壳38内侧之间的位置,同时还能够防止取土盘在转动过程中铲斗内的土壤流出,也能减小铲斗内的土扬起产生的扬尘。
36.如附图3、4所示,内栅圈8中部内侧向内凸起形成导土面9。
37.根据需求,导土面9可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倒v形或开口向下的弧形或其它曲线。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落入内栅圈8内侧的土块或杂物快速向内栅圈8两边滚动并掉落,使颗粒较细的土壤从第一内覆土孔22落入需要封土的位置,有效防止覆土孔被堵塞的现象,降低维护时间。
38.如附图3、4所示,机架21后侧设有左后安装架42和右后安装架45,机架21左部后侧固定安装有左后安装架42,左后安装架42上前后间隔设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左后安装孔43,对应每个左后安装孔43位置的左后安装架42下部左侧均设有左右贯通的左后固定螺孔44,右后安装架45与左后安装架42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分布。
39.根据需求,左后安装架42和右后安装架45均可为方管或开口向下的凵字形板。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后安装孔,能够安装中耕齿或犁铧等机具,以便于完成其它作业,如安装中耕齿可进行锄草作业,通过设置左后固定螺孔44,能够通过螺接螺栓对机具进行固定,拆装方便,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适应封土作业中的其它作业。
40.如附图3、4所示,机架21前侧设有左前安装架和右前安装架30,左前安装架包括第二调节套46、第二固定杆47、第二调节螺栓48和安装杆49,对应悬挂架31左方位置的机架21左部前侧固定安装有上下向且为中空结构的第二调节套46,第二调节套46左侧设有左右贯通的固定通孔,第二调节套46内套装有下端位于其下方的第二固定杆47,第二固定杆47左侧上下间隔设有若干个左右贯通的第二调节孔,第二固定杆47与第二调节套46通过螺杆穿过固定通孔和其中一个第二调节孔后螺接有螺母的第二调节螺栓48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二固定杆47下端固定安装有前后向的安装杆49,安装杆49上侧前后间隔设有若干个上下贯通
的左前安装孔50,对应每个左前安装孔50位置的安装杆49左侧均设有左右贯通的左前固定螺孔51,右前安装架30与左前安装架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分布。
41.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根据不同的作业需求安装破碎盘、中耕齿、限深轮或分土盘等机具,能够利用本实用新型单筒的紧凑结构,快速实现功能多样化,便于进行推广。
42.如附图3所示,内栅圈8外侧套设有外栅圈10,外栅圈10中部外侧沿周向间隔均布有若干个第一外覆土孔组,每个第一外覆土孔组均包括若干个左右间隔分布且内外连通的第一外覆土孔25,内栅圈8上设有能够左右调节外栅圈10的第一调节组件,第一调节组件包括左支撑座11、左连接螺栓13、右支撑座12和右连接螺栓14,内栅圈8左端内侧与左滚筒5右部外侧之间沿圆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左支撑座11,对应每个左支撑座11位置的内栅圈8左部外侧均设有径向贯通的左内安装孔,对应每个左内安装孔位置的外栅圈10外侧均设有条形左外安装孔28,内栅圈8左部与外栅圈10左部通过固定安装于左支撑座11上且螺杆由内至外穿过左内安装孔和对应位置的左外安装孔28后螺接有左螺母的左连接螺栓13固定安装在一起,内栅圈8右端内侧与右滚筒6左部外侧之间沿圆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右支撑座12,对应每个右支撑座12位置的内栅圈8右部外侧均设有径向贯通的右内安装孔,对应每个右内安装孔位置的外栅圈10右部外侧均设有条形右外安装孔29,内栅圈8右部与外栅圈10右部通过固定安装于右支撑座12上且螺杆由内至外穿过右内安装孔和对应位置的右外安装孔29后螺接有右螺母的右连接螺栓14固定安装在一起,左滚筒5左部外侧沿周向间隔均布有若干个第二内覆土孔组,每个第二内覆土孔组均包括若干个左右间隔分布且内外连通的第二内覆土孔23,左滚筒5左部外侧套设有与外栅圈10结构相同的左栅圈15,左栅圈15中部外侧沿周向间隔均布有若干个第二外覆土孔组,每个第二外覆土孔组均包括若干个左右间隔分布且内外连通的第二外覆土孔26,左栅圈15与左滚筒5左部外侧之间安装有与第一调节组件结构相同的第二调节组件17,右滚筒6右部外侧沿周向间隔均布有若干个第三内覆土孔组,每个第三内覆土孔组均包括若干个左右间隔分布且内外连通的第三内覆土孔24,右滚筒6右部外侧套设有与外栅圈10结构相同的右栅圈16,右栅圈16中部外侧沿周向间隔均布有若干个第三外覆土孔组,每个第三外覆土孔组均包括若干个左右间隔分布且内外连通的第三外覆土孔27,右栅圈16与右滚筒6左部外侧之间安装有与第一调节组件结构相同的第三调节组件18。
43.根据需求,左支撑座11和右支撑座12均为现有公知技术,如左右向的方管,左外安装孔28也可为上下贯通且开口向左的u形槽,右外安装孔29也可为上下贯通且开口向右的u形槽。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左支撑座11和右支撑座12,能够提高内栅圈8与覆土筒的连接强度,通过设置左外安装孔28和右外安装孔29,左连接螺栓13和右连接螺栓14能够相对于外栅圈10左右移动,由此使得内栅圈8的第一内覆土孔22和外栅圈10的第一外覆土孔25左右交错,外栅圈10的第一外覆土孔25之间的部分能够对第一内覆土孔22进行遮挡,继而灵活调节外栅圈10的封土量,调节方便,提高作业效率,增大适用范围,通过设置第二内覆土孔23和第三内覆土孔24,能够对多行作物进行封土作业,如一行六排作物的封土作业,提高封土效率。
44.如附图3所示,每个左螺旋叶片均包括若干个呈螺旋状间隔固定安装于左滚筒5内壁上的左导土片19,每个右螺旋叶片均包括若干个呈螺旋状间隔固定安装于右滚筒6内壁
上的右导土片20,右导土片20的螺旋旋向与左导土片19的螺旋旋向相反。
45.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降低左滚筒5和右滚筒6的负载,减小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还能够对进入滚筒内的土块起到破碎作用。
46.如附图3所示,位于左滚筒5右部内侧的左导土叶片的螺距由左至右依次减小,位于右滚筒6左部内侧的右导土片20的螺距由右至左依次减小。
47.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左滚筒5和右滚筒6内的颗粒较小的细土依次经第一内覆土孔22和第一外覆土孔25后覆在封土部位,保证封土量,提高封土质量。
48.实施例三:如附图5所示,机架21前部转动安装有左右向的转轴52,取土盘、左滚筒5和右滚筒6均同轴固定安装于转轴52外侧。
4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仅在于左滚筒5和右滚筒6的转动安装方式的不同。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在残膜清理干净的农田中进行作业,简化结构,还可以利用液压升降装置对转轴52进行调节,增加适用范围。
50.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