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秧机用自动插秧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12517发布日期:2022-04-16 18:0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秧机用自动插秧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插秧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秧机用自动插秧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2.插秧机是将稻苗植入稻田中的一种农业机械,相比较传统人工插秧,有着现代机械化作业的各种优点,不仅插秧效率高,而且也有着优于人工的插秧水平,近年来随着国内插秧机市场需求的启动,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3.现有技术中插秧深度过大过小都会影响到秧苗的生长,插秧效果较差,进而影响秧苗的成活率,另外施肥装置一般都是将肥料直接洒下,肥料很难伴随秧苗深入到秧苗周围的土壤内,施肥效果较不理想,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插秧机用自动插秧施肥装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插秧机用自动插秧施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施肥装置一般都是将肥料直接洒下,肥料很难伴随秧苗深入到秧苗周围的土壤内,施肥效果较不理想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插秧机用自动插秧施肥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插秧机用自动插秧施肥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均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架,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架均转动连接同一个主轴,所述主轴两端均固定连接防滑轮,所述主轴中部固定连接第一圆轮,所述安装板远离防滑轮侧上端固定连接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靠近防滑轮侧内壁设置有第一副轴,所述第一副轴贯穿安装架两侧侧壁,所述第一副轴与安装架两侧侧壁贯穿处均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副轴中部固定连接第二圆轮,所述第一圆轮与第二圆轮通过皮带传动,所述第一副轴两端均固定连接第一斜杆,两个所述第一斜杆一端均转动连接插秧杆,两个所述插秧杆一端均转动连接第二斜杆,两个所述第二斜杆一端与安装架侧壁均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中部安装有摆放装置,所述安装板远离安装架侧安装有施肥设备。
7.优选的,所述摆放装置包括第三固定架,所述第三固定架与安装板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架上端滑动连接斜料箱,所述斜料箱下端滑动连接横板,所述横板下端均固定连接竖杆,两个所述竖杆下端与安装板上端侧壁均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插秧杆下端均开设豁口,所述横板开设两个贯穿口,所述横板开设的贯穿口与插秧杆下端配合使用。
8.优选的,所述主轴靠近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齿轮,所述安装板上端固定连接第四固定架,所述第四固定架均转动连接第二副轴,所述第二副轴固定连接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副轴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斜形齿轮,所述安装板上端固定连接第五固定架,所述第五固定架转动连接第三副轴,所述第三副轴一端固定连接与第一斜形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斜形齿轮,所述第三副轴另一端固定连接圆盘,所述圆盘一端转动连接横杆,所述横杆一端与斜料箱一端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材质均相等,所述第一齿轮齿数和半径小于第二齿轮齿数和半径。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斜形齿轮与第二斜形齿轮材质均相同,所述第一斜形齿轮齿数和半径小于第二斜形齿轮齿数和半径。
11.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靠近施肥设备侧固定连接第三斜杆,所述第三斜杆上端固定连接扶手。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圆轮半径大于第二圆轮半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防滑轮旋转作为动力,带动两个插秧杆循环将秧苗插入田地里,插秧深度可以保持一致,使用起来较为便捷,插秧效果较好,便于推广使用;
15.2、本实用新型整个过程不需要电机等其它的驱动装置,只需要使用者推动安装板,利用安装板带动两个防滑轮作为动力,整个运作过程没有污染物。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插秧机用自动插秧施肥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插秧机用自动插秧施肥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插秧机用自动插秧施肥装置的第一齿轮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安装板、2第一固定架、3主轴、4防滑轮、5第一圆轮、6第一副轴、7安装架、8第二圆轮、9皮带、10第一斜杆、11插秧杆、12第二斜杆、13施肥设备、14第三固定架、15斜料箱、16横板、17竖杆、18第一齿轮、19第四固定架、20第二副轴、21第二齿轮、22扶手、23第一斜形齿轮、24第五固定架、25第三副轴、26 第二斜形齿轮、27圆盘、28横杆、29第三斜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参照图1-3,一种插秧机用自动插秧施肥装置,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上端均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架2,两个第一固定架2均转动连接同一个主轴3,主轴3两端均固定连接防滑轮4,主轴3中部固定连接第一圆轮5,安装板1远离防滑轮4侧上端固定连接安装架7,安装架7靠近防滑轮4侧内壁设置有第一副轴6,第一副轴6贯穿安装架7两侧侧壁,第一副轴6与安装架7两侧侧壁贯穿处均转动连接,第一副轴6中部固定连接第二圆轮8,第一圆轮5与第二圆轮8通过皮带9传动,第一副轴6两端均固定连接第一斜杆10,两个第一斜杆10一端均转动连接插秧杆11,两个插秧杆11一端均转动连接第二斜杆12,两个第二斜杆12一端与安装架7侧壁均转动连接,安装板1中部安装有摆放装置,安装板1远离安装架7侧安装有施肥设备 13。通过两个防滑轮4旋转作为动力,带动两个插秧杆11循环将秧苗插入田地里,插秧深度可以保持一致,使用起来较为便捷,插秧效果较好,便于推广使用。
22.摆放装置包括第三固定架14,第三固定架与安装板1上端侧壁固定连接,第三固定架14上端滑动连接斜料箱15,斜料箱15下端滑动连接横板16,横板16下端均固定连接竖杆
17,两个竖杆17下端与安装板1上端侧壁均固定连接,两个插秧杆11下端均开设豁口,横板16开设两个贯穿口,横板16开设的贯穿口与插秧杆11下端配合使用。利用两个插秧杆11下端豁口将横板16开设贯穿口的秧苗插入土地中。
23.主轴3靠近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齿轮18,安装板1上端固定连接第四固定架19,第四固定架19均转动连接第二副轴20,第二副轴 20固定连接与第一齿轮18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21,第二副轴20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斜形齿轮23,安装板1上端固定连接第五固定架24,第五固定架24转动连接第三副轴25,第三副轴25一端固定连接与第一斜形齿轮23啮合连接的第二斜形齿轮26,第三副轴25另一端固定连接圆盘27,圆盘27一端转动连接横杆28,横杆28一端与斜料箱15一端固定连接。利用两个防滑轮4作为动力,带动斜料箱15 左右移动,这样方便将秧苗滑落到横板16开设贯穿口出。
24.第一齿轮18与第二齿轮21材质均相等,第一齿轮18齿数和半径小于第二齿轮21齿数和半径。第一齿轮18为主动轮,这样就可以让第二齿轮21旋转速率提高。
25.第一斜形齿轮23与第二斜形齿轮26材质均相同,第一斜形齿轮 23齿数和半径小于第二斜形齿轮26齿数和半径。第一斜形齿轮23 带动第二斜形齿轮26旋转,这样就使第二斜形齿轮26转速提高。
26.安装板1靠近施肥设备13侧固定连接第三斜杆29,第三斜杆29 上端固定连接扶手22。方便使用推动插秧机进行工作。
27.第一圆轮5半径大于第二圆轮8半径。提高了插秧速率。
28.本实用新型使用者推动扶手22,扶手22推动第三斜杆29,第三斜杆29推动安装板1,安装板1带动两个防滑轮4转动,将秧苗摆放在斜料箱15中,两个防滑轮4带动主轴3旋转,主轴3带动第一圆轮5转动,第一圆轮5通过皮带9带动第二圆轮8转动,第二圆轮 8带动第一副轴6旋转,第一副轴6带动两个第一斜杆10转动,两个第一斜杆10带动插秧杆11转动,两个插秧杆11在第二斜杆12限制作用下,使两个插秧杆11下端豁口与横板16开设贯穿口配合使用,将秧苗均匀的插入田中,同时,主轴3带动第一齿轮18旋转,第一齿轮18带动第二齿轮21旋转,第二齿轮21带动第二副轴20旋转,第二副轴20带动第一斜形齿轮23旋转,第一斜形齿轮23带动第二斜形齿轮26旋转,第二斜形齿轮26带动第三副轴25旋转,第三副轴25带动圆盘27转动,圆盘27带动横杆28运动,利用两个防滑轮 4作为动力,带动斜料箱15左右移动,这样方便将秧苗滑落到横板 16开设贯穿口出,整个过程不需要电机等其它的驱动装置,只需要使用者推动安装板1,利用安装板1带动两个防滑轮4作为动力,整个运作过程没有污染物。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