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设施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棚薄膜覆盖装置。
背景技术:2.目前,冷棚覆盖技术在不断的发展,针对面积较大的冷棚,冷棚开间长度方向过长时,无法实现一整块膜进行覆盖,一般会通过拱杆将膜温室的长度方向分成多个等距离的区域,每个分区使用单独的薄膜进行覆盖时,一般需现场测量每个单元的长度和宽度,现场将薄膜裁剪好。根据拱杆之间的距离,薄膜的宽度比较容易确定,但是根据拱杆来确定薄膜的长度,剪裁容易出现误差,如果裁剪过短,通过拼接就会导致密封性差,需要重新换膜,造成材料浪费。如果裁剪过长,也会导致材料浪费。而且在整个裁剪和安装过程中,增加人力成本,费时费力。因此设计一种操作简单方便,不用通过测量现场剪裁薄膜的冷棚薄膜安装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冷棚薄膜覆盖装置,通过设置薄膜放置架和薄膜安装架对整卷宽度已经预制好的薄膜进行固定,并通过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上设置的插槽对薄膜进行牵引,在结构上进行了优化,使得本实用新型所需薄膜的宽度无需现场裁剪,薄膜长度待覆盖完后再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裁剪,既提高了薄膜的安装效率,省时省力,又不浪费薄膜材料。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冷棚薄膜覆盖装置,其包括薄膜安装架、薄膜放置架、第一固定组件以及第二固定组件,所述薄膜安装架包括立柱、斜杆及横杆,所述立柱相对称地设置在冷棚的一侧,所述斜杆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上,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与对称设置的所述斜杆固定连接;所述薄膜放置架设置在所述薄膜安装架的前面,其包括支撑杆、中间轴和底座,所述支撑杆对称设置且其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中间轴的两端分别与位于两侧的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能旋转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为弧形结构,且其两端分别与位于两侧的斜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多组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固定设置在冷棚的拱杆上,且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的两侧均设置有插槽;薄膜成卷状环绕在所述薄膜放置架上,所述薄膜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插槽相匹配的插条,所述插条插入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的插槽内并沿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的插槽移向所述拱杆的末端。
6.优选地,所述薄膜安装架和薄膜放置架的位置均和相邻的两个拱杆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薄膜安装架的宽度等于相邻两个拱杆之间的距离。
7.优选地,所述薄膜安装架和薄膜放置架能单组覆盖单个冷棚单元,也能多组同时覆盖多个相邻的冷棚单元。
8.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的端部设置有螺纹杆,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相对应的
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杆相匹配的插孔,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之间通过所述螺纹杆和插孔相连接。
9.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上设置的插槽的内径大于等于所述插条的直径,且所述插槽的一侧均设置有缝隙,所述缝隙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薄膜的厚度。
10.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第一固定组件与所述薄膜放置架呈s形结构设置,覆盖冷棚时便于所述薄膜滑动。
11.优选地,多个所述拱杆等间距排列,相邻两根所述拱杆之间的宽度等于所述薄膜的宽度。
12.优选地,所述螺纹杆的外径等于所述插孔的内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操作,灵活移动和重复使用。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薄膜放置架固定薄膜,针对冷棚长度过长时的薄膜覆盖工作,既可以单组单独使用,又可以多组连接到一起同时覆盖相邻的冷棚单元,提高安装效率。
16.3、本实用新型的薄膜提前预制,生产时已将宽度固定,不用现场进行裁剪,只需在覆盖完一个冷棚单元后根据需求裁剪适合的长度,避免出现薄膜过长或者过短的误差而导致材料浪费。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棚薄膜覆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的连接节点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条与第二固定组件插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记说明:
21.薄膜放置架1、支撑杆12、中间轴13、底座14、薄膜2、插条21、薄膜安装架3、斜杆31、立柱32、横杆33、第一固定组件4、第二固定组件5、拱杆6、冷棚7、螺纹杆8、插孔9、缝隙10、插槽11。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2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冷棚薄膜覆盖装置,尤其针对大面积且较长的冷棚,无法实现一整块薄膜覆盖,因此冷棚一般由多个拱杆6将其长度方向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单独覆盖薄膜,这样就会出现现场对薄膜进行裁剪的问题。多个拱杆6等间距排列,并且相邻两根拱杆6之间的宽度等于薄膜2的宽度,因此薄膜的宽度比较容易确定,但是薄膜的长度容易出现裁剪误差造成材料的浪费。
24.如图1至图3所示,本装置包括薄膜安装架3、薄膜放置架1、第一固定组件4、第二固定组件5以及薄膜2,一个薄膜安装架3和一个薄膜放置架1 为一组或多组,其位置与相邻的两个拱杆6的位置相对应,并且薄膜安装架3 的宽度设置为与相邻两个拱杆6之间的距离相等,即等于薄膜2的宽度。薄膜放置架1用于放置预制好的整卷薄膜2。
25.薄膜安装架3用于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连接的桥梁,包括立柱32、斜杆31及横杆33,两根立柱32相对称地设置在冷棚7一侧的水平地面上,且每根立柱对应一根拱杆6。斜杆31用于固定第一固定组件4的两端,四根斜杆31两两一组对称设置在立柱的两侧,同为一组的两根斜杆固定连接呈人字形,人字形结构的顶部与立柱固定连接,四根横杆33两两一组,同为一组的横杆相互平行,与另一组横杆相互垂直,一组横撑的两端分别与对称设置的斜杆31的下部固定连接,另一组横杆设置在人字形结构的斜杆的上部,用于对薄膜安装架的固定。
26.薄膜放置架1设置在薄膜安装架3的前面,包括支撑杆12、中间轴13和底座14,两根支撑杆12对称设置且其底部均与底座14固定连接,底座14在水平地面上进行固定。两根支撑杆12的上部通过中间轴13相连接,中间轴 13能转动且中间轴13的两端能拆卸,便于安装整卷的薄膜2。
27.第一固定组件4为弧形结构,其两端分别与位于两侧的斜杆31的端部固定连接,多组第二固定组件固定设置在冷棚7上的拱杆6上。
28.第一固定组件4的端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两根螺纹杆8,与第一固定组件 4相对应的第二固定组件5的端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螺纹杆8相匹配的两个插孔9,螺纹杆8的外径等于插孔9的内径,便于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通过螺纹杆和插孔承插连接,螺纹杆8上的螺纹起到增强摩擦力的作用,使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不容易分离。第二固定组件、第一固定组件与薄膜放置架呈s形结构,便于覆盖冷棚时薄膜的滑动,使薄膜在覆盖过程中不容易损坏。
29.薄膜2成卷状环绕在薄膜放置架1上,薄膜2的两侧设置有插条21,薄膜与插条为一体结构。第一固定组件4以及第二固定组件5的两侧均设置有插槽11。第一固定组件4和第二固定组件5上设置的插槽11的内径大于等于插条21的直径,便于薄膜上的插条插入插槽内。插槽11的一侧均设置有缝隙 10,缝隙10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薄膜2的厚度,便于薄膜在缝隙内滑动不会被划损。插条21插入第一固定组件4的插槽11内,同时薄膜进入缝隙并沿第一固定组件4和第二固定组件5的插槽轨道向拱杆的末端滑动。
30.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31.冷棚7通过多根等间距排开的拱杆6,在冷棚7的长度方向上将其区分为多个相同宽度的单元,每个单元的宽度即两根拱杆6之间的宽度,同时等于所需薄膜2的宽度。提前预制等宽度的薄膜成卷,并且在薄膜2的两个长度边上设置插条21,插条21优选为柔软的塑料材质,并且插条21与薄膜2为一体结构。
32.需要覆盖冷棚时:
33.首先将第一固定组件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薄膜安装架3两侧的人字形斜杆 31的底部,可以选用六角头自攻钉进行固定。将薄膜安装架3放置在正对着冷棚的第一根和第二根拱杆6组成的第一单元的位置,并将薄膜安装架的立柱与地面进行固定,将正对着第一个单元的两个第一固定组件4分别沿着拱杆6 的方向与第二固定组件5进行连接,即第一固定组件4端部的螺纹杆8插入到第二固定组件5端部设置的插孔9内固定。
34.将带有插条21的整卷薄膜2放置在薄膜放置架1上,并将薄膜放置架1 放置在薄膜安装架的前方相对的位置处,薄膜2的一端从上侧引出刚好对应两个第一固定组件4。拉动薄膜2,薄膜两侧的塑料插条分别插入到第一固定组件上设置的插槽内,同时薄膜2穿进插
槽一侧的缝隙10。继续拉动薄膜,薄膜便会沿着第一固定组件4的插槽以及第二固定组件5的插槽向拱杆的末端滑动,使薄膜的端部在拱杆的末端进行固定,然后在薄膜安装架的一端将薄膜根据需求进行剪裁适合的长度,完成第一单元的薄膜2的覆盖,既能保证薄膜剪裁的长度安全符合要求,达到完全覆盖密封的效果,又不浪费薄膜材料。
35.一个薄膜安装架和一个薄膜放置架为一组,可以单组独立使用,也可以多组连接到一起同时对相邻的单元进行覆盖。单组使用时,完成第一单元的薄膜覆盖后,拆开第一固定组件4和第一单元的第二固定组件5,挪动薄膜安装架 3至相邻的第二单元,依上述程序继续完成后续单元的薄膜覆盖工作,通过薄膜安装架3和薄膜放置架1对整卷薄膜进行固定,且通过第一固定组件4和第二固定组件5与薄膜2两侧的插条配合,使薄膜2沿着设定好的轨道进行滑动,操作简单方便,安装效率高且省时省力。
36.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