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稻田开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42639发布日期:2022-01-26 18:01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稻田开沟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稻田开沟机。


背景技术:

2.水稻田开沟,有利于水稻壮秆,减少无效分蘖,促进根系生长发育,防止水稻倒伏,促进水稻成穗,提高水稻产量。在再生稻晒田、直播稻和育秧开沟分厢管理等方面都有其应用价值。人工开挖,农民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且开沟的质量差。
3.目前,现有的开沟机水田轮叶片呈片状结构,强度低、易损坏,行驶阻力大,遇稻田粘土及缠草附着,影响开沟机的正常作业,需清理或维护时无着力点及把手将开沟机提起,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这一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稻田开沟机。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改进型稻田开沟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前端套接有前叉,所述机架与所述前叉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前叉上端连接有车把,下端连接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一端连接有水田轮,另一端连接有发动机,所述水田轮设置有旋转环,所述旋转环上套接有叶片,所述叶片倾斜30度设置于所述旋转环上,所述叶片周向均匀设置若干,所述叶片远离所述旋转环的一端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叶片垂直设置,所述叶片、翻边与所述旋转环之间设置有加强片,所述叶片背离所述翻边的一面连接有嵌入板,所述嵌入板呈l型设置,所述嵌入板与所述叶片对应设置,所述前叉前端面上垂直设置有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设置在所述叶片侧部,所述前叉后端面连接有挡泥罩,所述挡泥罩罩住部分水田轮;
7.所述机架中部连接有可调坐垫,所述可调坐垫可沿机架上下、左右调节,所述可调坐垫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端连接有坐垫,所述机架后端连接有开沟铲,所述机架侧面设置有第二手柄。
8.进一步的,所述叶片靠近所述翻边的面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嵌入板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贯穿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对应设置,设置螺栓穿过通孔旋入螺纹孔连接所述嵌入板与所述叶片。
9.进一步的,所述水田轮上设置有环形片,所述环形片上连接有锁合盖。
10.进一步的,所述叶片与所述翻边钣金折弯加工,所述加强片与所述叶片、翻边、旋转环之间焊接设置。
11.进一步的,所述减速器输出轴与所述水田轮中心连接,所述减速器输入轴连接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内设置有联轴器,所述传动件远离所述减速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发动机。
12.进一步的,所述车把上设置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发动机连接。
13.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设置在前叉的叉前脚上。
14.进一步的,所述开沟铲前后面设置30度倾斜、前窄后宽。
15.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机器开沟机整体结构简单、小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便于携带、运输;工作时采用乘座式作业,驾驶人员重量兼起配重的功能,以加深开沟深度;
16.水田轮设置翻边、加强片,增强叶片的强度及刚性,设置l型嵌入板在开沟机的运行过程中先水田轮一步嵌入地表,减小水田轮的行驶阻力;可调坐垫可沿机架上下、左右调节,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设置第一手柄、第二手柄有助于开沟机作业前后的搬运。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进型稻田开沟机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田轮、嵌入板的主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田轮、嵌入板的局部放大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嵌入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田轮的主、左视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前叉的主、左视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机架的主、俯视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环形片、锁合盖主视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坐垫的主视图。
26.图中:1机架,101第二手柄,2前叉,201第一手柄,202叉前脚,3车把,4减速器,5水田轮,501旋转环,502叶片,5021通孔,503翻边,504加强片,505环形片,506锁合盖,6发动机,7挡泥罩,8可调坐垫,801调节板,802坐垫,9开沟铲,10传动件,11支撑脚,12弹簧,13嵌入板,1301凸起,1302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进型稻田开沟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前端套接有前叉2,所述机架1与所述前叉2之间设置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减少开沟机作业过程中的振动,所述前叉2上端连接有车把3,下端连接有减速器4,所述减速器4一端连接有水田轮5,另一端连接有发动机6,所述水田轮5设置有旋转环501,所述旋转环501上套接有叶片502,所述叶片502倾斜30度设置于所述旋转环501上,所述叶片502周向均匀设置若干,所述叶片502远离所述旋转环501的一端设置有翻边503,所述翻边503与所述叶片502垂直设置,所述叶片502、翻边503与所述旋转环501之间设置有加强片504,增强叶片502的强度及刚性;所述叶片502背离所述翻边503的一面连接有嵌入板13,所述嵌入板13呈l型设置,所述嵌入板13与所述叶片502对应设置,所述嵌入板13的设置在开沟机的运行过程中先水田轮5一步嵌入地表,减小水田轮5的行驶阻力;所述前叉2前端面上垂直设置有第一手柄201,所述第一手柄201设置在所述叶片502侧部,所述前叉2后端面连接有挡泥罩7,所述挡泥罩7罩住部分水田轮5,遮挡水田轮5作业转动时溅出的泥浆;
29.如图7、9所示,所述机架1中部连接有可调坐垫8,工作时,操作者位于可调坐垫8
上,人体的重量起配重的作用,加深对田间丰产沟的开沟深度,所述可调坐垫8可沿机架1上下、左右调节,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所述可调坐垫8设置有调节板801,所述调节板801上端连接有坐垫802,所述机架1后端连接有开沟铲9,所述机架1侧面设置有第二手柄101,所述第一手柄201、第二手柄101有助于开沟机作业前后的搬运。
30.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叶片502靠近所述翻边503的面上设置有通孔5021,所述嵌入板13设置有凸起1301,所述凸起1301贯穿设置有螺纹孔1302,所述通孔5021与所述螺纹孔1302对应设置,设置螺栓穿过通孔5021旋入螺纹孔1302连接所述嵌入板13与所述叶片502。
31.在实际应用中,如图8所示,所述水田轮5上设置有环形片505,所述环形片505上连接有锁合盖506,通过所述锁合盖506将环形片505固定于所述旋转环501上,加固水田轮5的周向强度。
32.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叶片502与所述翻边503钣金折弯加工,所述加强片504与所述叶片502、翻边503、旋转环501之间焊接设置。
33.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减速器4输出轴与所述水田轮5中心连接,所述减速器4输入轴连接有传动件10,所述传动件10内设置有联轴器,所述传动件10远离所述减速器4的一端连接所述发动机6,设置联轴器达到减速器4与发动机6同步回转,及起到一定的过载保护作用。
34.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车把3上设置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发动机6连接,控制开沟机开、关及变速。
35.在实际应用中,还包括支撑脚11,所述支撑脚11设置在前叉2的叉前脚202上。
36.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开沟铲9前后面设置30度倾斜、前窄后宽,开沟机动力驱使水田轮5转动的同时开沟铲9形成丰产沟,开沟铲9后端面压向两边形成沟墙。
37.工作原理:
3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稻田开沟机,工作时,操作者位于可调坐垫8上,可调坐垫8可沿机架1上下、左右调节,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人体的重量起配重的作用,可加深对田间丰产沟的开沟深度,通过车把3设置的调节旋钮,驱动发动机6、联轴器连接减速器4,驱使开沟机开、关及变速,动力组件驱动水田轮5向前行进的同时,开沟铲9形成丰产沟,开沟铲9后端面压向两边形成沟墙。
3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文中使用的前、后、左、右非特指,主要为了更直观说明技术方案,不起限定作用。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