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漂浮式循环水养鱼装置

文档序号:29528010发布日期:2022-04-07 02:45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漂浮式循环水养鱼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漂浮式循环水养鱼装置。


背景技术:

2.鱼类是人类重要的蛋白食物来源,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加,人们对于鱼类的需求量也在急剧增加,如何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是现代水产养殖业所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
3.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品产量常年居世界首位,为全球的水产品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近年来,为了保护我国的自然环境,沿海滩涂等场所已逐渐禁止进行养殖活动,因此,内陆水域成了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场所,这无疑大大限制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利用空间,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有效的内陆水域养殖出更多的水产品,是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4.我国是世界第三大矿业大国,据近年来的统计数字,全国拥有大小矿山约15万座,占用土地达数百万公顷。随着矿产资源被开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矿坑也越来越多,大量的废弃矿坑均处于荒置状态,这些矿坑中蕴含了大量的水资源,如果能用来进行鱼类的养殖,那将创造出可观的经济价值。然而,利用废弃矿坑进行鱼类的养殖也面临着一些限制,主要体现在:在矿坑中进行鱼类的养殖,不可避免会造成水资源污染的问题,且矿坑的大小和规模对于养殖设施的规格提出了差异化要求。因此,提供一种环境友好、养殖方便、成本低的养殖设置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漂浮式循环水养鱼装置,制作工艺简单;装置整体漂浮于水体之中,便于水体中鱼类的集中圈养、集中投喂与管理,极大地降低养殖和捕捞成本。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漂浮式循环水养鱼装置,包括漂浮装置,所述漂浮装置由漂浮装置结构框架、泡沫浮筒、走道构成,所述走道的一端活扣固定于岸上,另一端与所述漂浮装置结构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漂浮装置结构框架由两个同轴的空心圆柱体构成,两个空心圆柱体之间设置有所述泡沫浮筒;所述漂浮装置结构框架下方固定连接有养殖桶,所述养殖桶下方固定连接有呈倒锥形的集污漏斗,所述集污漏斗下方固定连接有排污排水管,所述排污排水管上设有水泵,所述排污排水管位于水泵之后的管路设有两个分支管,其中一个分支管与排污管连接,另外一个分支管与通向水体的循环水管连接;所述排污管与沉降池相连。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漂浮装置结构框架的一个空心圆柱体直径为5.5m,另一个空心圆柱体直径为5m。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泡沫浮筒为实心圆柱体,直径为0.5m。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养殖桶由空心圆柱体形的养殖桶结构框架和固定于所述养殖桶结构框架上的筒壁材料构成,所述筒壁材料包括第一筒壁材料和第二筒壁材料。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养殖桶结构框架的直径为5m,且与所述漂浮装置结构框架同轴。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筒壁材料为聚乙烯网,高度0.5m;所述第二筒壁材料为刀刮布,高度5m。
1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集污漏斗包括集污漏斗结构框架和固定于集污漏斗结构框架的刀刮布,集污漏斗上的刀刮布与第二筒壁材料相连接,形成不漏水内壁。
1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排污管阀门,所述循环水管上设有循环水管阀门。
1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沉降池上设有高位排水管和低位排水管,所述高位排水管与水体相通。
1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污排水管为弯曲的乳胶软管,内径为0.05m。
1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沉降池为容量为10立方的水泥池。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的漂浮式循环水养鱼装置,制作工艺简单,管理方便,经久耐用;其中养殖装置(漂浮装置、养殖桶及集污漏斗的结构整体)浮于水面中,可于大水体中实行鱼类的圈养,集中投喂与管理,减少饲料的浪费,降低人力成本,且易于捕捞,降低了捕捞成本。
20.(2)本实用新型的漂浮式循环水养鱼装置设置有集污系统,可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粪便等进行搜集并集中处理,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21.(3)本实用新型的漂浮式循环水养鱼装置通过泵、循环水管的设置,实现了养殖桶内的养殖水体与装置外的水体的循环,保证了养殖桶内的鱼类拥有足够的氧气及清洁的环境。
附图说明
22.图1为实施例1中漂浮式循环水养鱼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实施例1中漂浮式循环水养鱼装置中漂浮装置的俯视图;
24.图3为实施例1中养殖桶及集污漏斗整体示意图。
25.其中,1、漂浮装置;11、漂浮装置结构框架;12、泡沫浮筒;13、走道;2、养殖桶;21、养殖桶结构框架;22、第一筒壁材料;23、第二筒壁材料;3、集污漏斗;4、排污排水管;5、水泵;6、排污管;61、排污管阀门;7、循环水管;71、循环水管阀门;8、沉降池;81、高位排水管;82、低位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7.实施例1
28.参见图1~图3,一种漂浮式循环水养鱼装置,包括漂浮装置1,所述漂浮装置1由漂浮装置结构框架11、泡沫浮筒12、走道13构成,所述走道13的一端活扣固定于岸上,另一端与所述漂浮装置结构框架11固定连接,所述漂浮装置结构框架11由两个同轴的空心圆柱体构成,两个空心圆柱体之间设置有所述泡沫浮筒12;所述漂浮装置结构框架11下方固定连接有养殖桶2,所述养殖桶2下方固定连接有呈倒锥形的集污漏斗3,所述集污漏斗3下方固定连接有排污排水管4,所述排污排水管4上设有水泵5,所述排污排水管4位于水泵5之后的管路设有两个分支管,其中一个分支管与排污管6连接,另外一个分支管与通向水体的循环水管7连接;所述排污管6与沉降池8相连。如此设置,养殖桶内的水经泵的作用后能够实现通过循环水管再次进入到养殖装置外部水体中,形成水体的循环流动。
29.作为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漂浮装置结构框架11的规格可以根据养殖需求灵活选择。优选的,所述漂浮装置结构框架11的一个空心圆柱体直径为5.5m,另一个空心圆柱体直径为5m。
30.作为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泡沫浮筒12为实心圆柱体,直径和使用数量可以根据养殖需求进行灵活选择,以能够紧固地安装于漂浮装置结构框架为宜,如直径可以优选为0.5m。
31.作为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养殖桶2由空心圆柱体形的养殖桶结构框架21和固定于所述养殖桶结构框架21上的筒壁材料构成,所述筒壁材料包括第一筒壁材料22和第二筒壁材料23。
32.作为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养殖桶结构框架21的直径为5m,且与所述漂浮装置结构框架11同轴。
33.作为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筒壁材料22为聚乙烯网,高度0.5m;所述第二筒壁材料23为刀刮布,高度5m。如此设置,聚乙烯网处可以让外部水体灵活进入到养殖桶中,且能够过滤到水体中的树枝等大的漂浮物。
34.作为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污漏斗3包括集污漏斗结构框架(图中未标示)和固定于集污漏斗结构框架的刀刮布(图中未标示),集污漏斗3上的刀刮布与第二筒壁材料23相连接,形成不漏水内壁。
35.作为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排污管阀门61,所述循环水管7上设有循环水管阀门71。
36.作为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沉降池8上设有高位排水管81和低位排水管82,所述高位排水管81与水体相通。
37.作为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污排水管4为弯曲的乳胶软管,内径为0.05m。
38.作为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沉降池为容量为10立方的水泥池。
39.本实用新型中漂浮式循环水养鱼装置的工作原理:
40.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将养殖装置(漂浮装置、养殖桶及集污漏斗的结构整体)置于水面上,泵及沉降池置于岸上,走道的一端置于岸上防止装置飘走;鱼置于养殖桶内进行养殖,循环水管及沉降池的高位排水管与水体相连。在非喂食期间,水泵始终保持开机状态,关闭排污管阀门和沉降池低位排污管阀门,打开循环水管阀门,此时,养殖桶内的水将持续
被水泵抽走,通过循环水管回到水体中,利用大水体的生态系统进行净化,而养殖装置外部的新鲜水又将从养殖桶上部网孔持续进入养殖桶内,实现养殖桶内与大水体中水的不断循环,实时更新养殖桶内的水,保证养殖鱼类拥有足够的氧气及清洁的环境。
41.喂食前,关闭泵及所有阀门。喂食结束后,鱼很快会进行排便,因此,在喂食后短暂静置,使养殖桶内的残饵及粪便沉积到集污漏斗中,随后打开排污管阀门和水泵,将集污漏斗中残饵及粪便抽到沉降池中,随后关闭排污管阀门并打开循环水阀门,使养殖桶内水循环起来。残饵及粪便在沉降池中将发生沉积,聚集到沉降池底部,水存于上部,当水位高度达到高位排水管高度时,多余的水将从高位排水管排入水体中,而沉积于底部残饵及粪便可经沉降池低位排污管排出,可用作肥料的原料等。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