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红薯种植的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94392发布日期:2022-04-09 09:5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红薯种植的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红薯施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红薯种植的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给红薯幼苗施肥时,需要种植人员手拿刨土工具事先在红薯幼苗的旁边挖一个坑,在所有的红薯幼苗旁边都挖有坑后,种植人员一手提着装有肥料的肥料桶,另一只手抓取适量的肥料放到坑位里面,并且在放置肥料的过程中还需要种植人员频繁往复的弯腰,整个施肥过程人力投入较大,增加了种植人员的负担,也不易快速施肥,从而影响施肥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红薯种植的施肥装置,通过将多种混合后的肥料放到肥料桶里面,使用者通过肩带将肥料桶背在身上,通过马达带着连接轴转动使连接轴上的螺旋叶片在红薯幼苗旁边挖坑,接着用手拉动出料管使出料管的底端在套筒里面向支撑管的方向滑动,当出料管上排料孔的位于移动到支撑管内部后使出料管与支撑管连通,此时肥料通过排料孔沿着支撑管下落到坑里,操作简单,省去人工挖坑和弯腰施肥,实现全自动施肥,减轻了种植者的负担,有利于提高施肥的效率,通过在套筒与出料管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当手松动出料管后,在连接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便于出料管底端快速回到套筒里面,方便截止施肥,也可以通过延长出料管与支撑管的连通时长,便于释放较多的肥料,实现调节肥料的施肥量,通过在出料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微型震动电机,便于出料管里面的肥料下落,通过在密封盖的底面转动连接有搅拌机构,便于时刻对肥料进行搅拌,使多种肥料充分混合后施肥,有利于提高施肥的效果,通过将储料软管的一端到另一端截面圆逐渐变大,即逐渐变粗,便于从肥料桶底端盛接较多的肥料。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用于红薯种植的施肥装置,包括肥料桶,所述肥料桶的敞口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底面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密封盖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搅拌机构转动的机箱,所述肥料桶的底端连通固定有出料软管,所述出料软管的底端连通固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底端设置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外侧壁开设有与出料管滑动插接的圆形通孔,所述支撑管的底端设置有挖坑机构,通过将多种混合后的肥料放到肥料桶里面,使用者通过肩带将肥料桶背在身上,通过马达带着连接轴转动使连接轴上的螺旋叶片在红薯幼苗旁边挖坑,接着用手拉动出料管使出料管的底端在套筒里面向支撑管的方向滑动,当出料管上排料孔的位于移动到支撑管内部后使出料管与支撑管连通,此时肥料通过排料孔沿着支撑管下落到坑里,操作简单,省去人工挖坑和弯腰施肥,实现全自动施肥,减轻了种植者的负担,有利于提高施肥的效率。
6.进一步在于:所述出料管的外侧壁开设有排料孔,所述出料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微型震动电机,所述出料管的底端插接固定有圆形块,排料孔便于将肥料输送到支撑管里面,微型震动电机便于促进出料管里面的肥料下落。
7.进一步在于:所述支撑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与圆形通孔连通的套筒,所述出料管底端的外侧壁与套筒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套筒与圆形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通过在套筒与出料管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当手松动出料管后,在连接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便于出料管底端快速回到套筒里面,方便截止施肥,也可以通过延长出料管与支撑管的连通时长,便于释放较多的肥料,实现调节肥料的施肥量。
8.进一步在于:所述肥料桶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肩带,所述肥料桶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分别与对应位置肩带穿插固定的卡扣,便于将肩带穿插到对应位置的卡扣里面,将肥料桶固定在身上。
9.进一步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与密封盖转动连接的轴杆,所述轴杆的外侧壁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十字型桨叶一,所述轴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十字型桨叶二,通过在密封盖的底面转动连接有搅拌机构,便于时刻对肥料进行搅拌,使多种肥料充分混合后施肥,有利于提高施肥的效果。
10.进一步在于:所述机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和电池,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轴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池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驱动电机便于带着搅拌机构转动搅拌肥料,电池方便给驱动电机供电。
11.进一步在于:所述挖坑机构包括与支撑管固定连接的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马达带着连接轴转动使螺旋叶片在土壤上打孔,省去人工挖坑。
12.进一步在于:所述支撑管底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连接轴转动连接,便于连接轴稳定的转动。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1、通过将多种混合后的肥料放到肥料桶里面,使用者通过肩带将肥料桶背在身上,通过马达带着连接轴转动使连接轴上的螺旋叶片在红薯幼苗旁边挖坑,接着用手拉动出料管使出料管的底端在套筒里面向支撑管的方向滑动,当出料管上排料孔的位于移动到支撑管内部后使出料管与支撑管连通,此时肥料通过排料孔沿着支撑管下落到坑里,操作简单,省去人工挖坑和弯腰施肥,实现全自动施肥,减轻了种植者的负担,有利于提高施肥的效率;
15.2、通过在套筒与出料管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当手松动出料管后,在连接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便于出料管底端快速回到套筒里面,方便截止施肥,也可以通过延长出料管与支撑管的连通时长,便于释放较多的肥料,实现调节肥料的施肥量,通过在出料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微型震动电机,便于出料管里面的肥料下落,通过在密封盖的底面转动连接有搅拌机构,便于时刻对肥料进行搅拌,使多种肥料充分混合后施肥,有利于提高施肥的效果,通过将储料软管的一端到另一端截面圆逐渐变大,即逐渐变粗,便于从肥料桶底端盛接较多的肥料。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密封盖底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出料管、支撑管及挖坑机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出料管与支撑管拆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00、肥料桶;110、出料软管;120、肩带;130、卡扣;200、密封盖;210、搅拌机构;211、轴杆;212、十字型桨叶一;213、十字型桨叶二;220、机箱;300、出料管;310、排料孔;320、微型震动电机;400、支撑管;410、圆形通孔;420、套筒;421、连接弹簧;430、连接座;500、挖坑机构;510、马达;520、连接轴;530、螺旋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用于红薯种植的施肥装置,包括肥料桶100,肥料桶100的敞口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有密封盖200,密封盖200的底面设置有搅拌机构210,密封盖200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搅拌机构210转动的机箱220,肥料桶100的底端连通固定有出料软管110,出料软管110的底端连通固定有出料管300,出料管300的底端设置有支撑管400,支撑管400的外侧壁开设有与出料管300滑动插接的圆形通孔410,支撑管400的底端设置有挖坑机构500,通过将多种混合后的肥料放到肥料桶100里面,使用者通过肩带120将肥料桶100背在身上,通过马达510带着连接轴520转动使连接轴520上的螺旋叶片530在红薯幼苗旁边挖坑,接着用手拉动出料管300使出料管300的底端在套筒420里面向支撑管400的方向滑动,当出料管300上排料孔310的位于移动到支撑管400内部后使出料管300与支撑管400连通,此时肥料通过排料孔310沿着支撑管400下落到坑里,操作简单,省去人工挖坑和弯腰施肥,实现全自动施肥,减轻了种植者的负担,有利于提高施肥的效率。
24.出料管300的外侧壁开设有排料孔310,出料管300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微型震动电机320,出料管300的底端插接固定有圆形块,排料孔310便于将肥料输送到支撑管400里面,微型震动电机320便于促进出料管300里面的肥料下落;支撑管400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与圆形通孔410连通的套筒420,出料管300底端的外侧壁与套筒420的内侧壁滑动连接,套筒420与圆形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421,通过在套筒420与出料管300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421,当手松动出料管300后,在连接弹簧421的弹力作用下便于出料管300底端快速回到套筒420里面,方便截止施肥,也可以通过延长出料管300与支撑管400的连通时长,便于释放较多的肥料,实现调节肥料的施肥量。
25.肥料桶100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肩带120,肥料桶100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分别与对应位置肩带120穿插固定的卡扣130,便于将肩带120穿插到对应位置的卡扣130里面,将肥料桶100固定在身上;搅拌机构210包括与密封盖200转动连接的轴杆211,轴杆211的外侧壁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十字型桨叶一212,轴杆211的底端固
定连接有十字型桨叶二213;通过在密封盖200的底面转动连接有搅拌机构210,便于时刻对肥料进行搅拌,使多种肥料充分混合后施肥,有利于提高施肥的效果。
26.机箱22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和电池,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轴杆211的顶端固定连接,电池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驱动电机便于带着搅拌机构210转动搅拌肥料,电池方便给驱动电机供电;挖坑机构500包括与支撑管400固定连接的马达510,马达5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520,连接轴520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530,马达510带着连接轴520转动使螺旋叶片530在土壤上打孔,省去人工挖坑;支撑管400底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座430,连接座430与连接轴520转动连接,便于连接轴520稳定的转动。
27.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初步搅拌混合的多种肥料放到肥料桶100里面,使用者右手拿着出料管300,左手拿着支撑管400,并将肩带120配合卡扣130将肥料桶100背在身上,开启驱动电机带着搅拌机构210转动搅拌肥料桶100里面的肥料,将支撑管400底端的螺旋叶片530对着红薯幼苗的旁边,马达510带着连接轴520转动使螺旋叶片530在土壤上挖坑,待坑位挖好后,通过上移支撑管400使螺旋叶片530移出坑位,另一只手拉动出料管300使出料管300上的排料孔310移动到支撑管400里面并与支撑管400连通,此时肥料桶100里面的肥料通过出料软管110流到出料管300,肥料再从出料管300通过排料孔310力道支撑管400里面,最后从支撑管400的底端下落到坑位粒粒面,最后使用者可以直接用脚推动泥土将坑位填平。
2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9.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