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微景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1262发布日期:2022-09-23 19:17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智能微景观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景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微景观。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保、自然健康等观念的深入,微景观在市场上悄然流行起来,成为各个年龄段尤其是办公室白领的新宠。微景观类似于一小型的生态环境,因此,需要对其内部的温湿度以及光照进行管理。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因用户疏于管理而造成微景观内的动植物生长不良,养护难较大导致消费者抱怨使得用户体验性较差。如何设计一种降低养护难度以提高用户体验性的技术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微景观,实现降低智能微景观的养护难度以提高用户体验性。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微景观,包括:水箱、温度传感器、水泵、电加热部件、led灯和控制器,所述水箱中设置有置物架,所述置物架悬空设置并用于栽种植物;
6.所述水泵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延伸到所述水箱的底部,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水箱上并用于向所述置物架上输送水;
7.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水箱中并用于检测所述水箱中的水温,所述电加热部件设置在所述水箱中并用于加热所述水箱中的水,所述led灯设置在所述水箱中,所述控制器具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水泵、所述电加热部件和所述led灯电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水箱中设置有第一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水箱中设置有竖立布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水箱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置物架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加热部件和所述led灯也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水泵位于所述第二腔体中。
10.进一步的,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隔板上,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加湿箱体,所述加湿箱体中设置有第一雾化片,所述隔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加湿箱体中雾气朝向所述置物架方向输送的喷雾口;
11.所述水泵的出口配置有换向阀,所述换向阀的两个出口分别连接有出水管,其中一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加湿箱体,另一个所述出水管贯穿所述隔板并用于向所述置物架上输送水;
12.其中,所述第一雾化片和所述换向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加湿箱体中设置有第二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与所述
控制器电连接。
14.进一步的,还包括空气循环模块包括风道、半导体制冷芯片和第一风机,所述半导制冷芯片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一散热器,另一端面设置有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第二散热器位于所述水箱的外部,所述风道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中。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雾化片,所述水箱的侧壁还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设置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雾化片和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腔体中设置有电解器,所述电解器具有钛合金电极,所述钛合金电极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所述电解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体中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
18.进一步的,所述置物架上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上遮盖有过滤棉。
1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水箱中设置置物架以满足养鱼的同时还可以在水箱中养殖植物,而在使用过程中,控制器能够将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采用无线通讯的方式发送给用户,进而使得用户即便不在家中,也可以采用远程控制的方式来调节光照以及水温,实现降低智能微景观的养护难度以提高用户体验性。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微景观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微景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微景观的剖视图。
23.附图标记:
24.水箱1;
25.置物架11、盖板12、隔板13、排气口14、排水孔15、过滤棉16、承载架17、过滤垫层18;
26.水泵2、进水管21;
27.电加热部件3;
28.led灯4;
29.负离子发生器5;
30.加湿箱体6;
31.喷雾口61;
32.空气循环模块7;
33.风道71、半导体制冷芯片72、第一散热器73、第二散热器74;
34.电解器8。
具体实施方式
35.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微景观,包括:水箱1、温度传感器(未标记)、水泵2、电加热部件3、led灯4和控制器(未标记),水箱1中设置有置物架11,置物架11悬空设置并用于栽种植物;
36.水泵2设置有进水管21,进水管21延伸到水箱1的底部,水泵2设置在水箱1上并用于向置物架11上输送水;
37.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水箱1中并用于检测水箱1中的水温,电加热部件3设置在水箱1中并用于加热水箱1中的水,led灯4设置在水箱1中,所述控制器具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水泵2、电加热部件3和led灯4电连接。
38.具体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向水箱1中注入水以养殖鱼,并在置物架11上放置植物。而在日常维护过程中,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来检测水温,并通过所述控制器向用户发送检测的信息。用户能够及时了解智能微景观的运行状态,进而使得用户能够通过用户终端远程向智能微景观发送指令,以控制智能微景观运行。
39.其中,为了方便用户开关水箱1进行操作(如观赏鱼投放饵料或给植物施肥),为此,水箱1的顶部设置有可滑动地盖板12。盖板12能够在水箱1的顶部滑动,进而实现开关水箱1,以方便用户操作。
40.进一步的,水箱1中设置有第一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41.具体的,第一水位传感器则是用于检测水箱1中养殖观赏鱼的水位,以出现在水位过低的情况下,主动提醒用户及时添加水。
42.又进一步的,为了方便进行零部件的分离安装,水箱1中设置有竖立布置的隔板13,隔板13将水箱1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置物架11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温度传感器、电加热部件3和led灯4也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中,水泵2位于所述第二腔体中。
43.具体的,水箱1中设置有竖立布置的隔板13,隔板13将水箱1的内部分隔为两个腔体,其中,第一腔体主要作为观赏鱼和植物的养殖区,相对应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电加热部件3和led灯4也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中。而水泵2则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二腔体中,此时,对于第二腔体区域的水箱1的外壁可以采用非透明设计,以优化整体外观。
44.另外,根据用户需要,还可以在所述第一腔体中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5,通过负离子发生器5产生负离子,以实现对第一腔体内部空气进行净化杀菌。
45.在一些实施例中,水泵2设置在隔板13上,隔板13上设置有加湿箱体6,加湿箱体6中设置有第一雾化片(未图示),隔板13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加湿箱体6中雾气朝向置物架11方向输送的喷雾口61;
46.水泵2的出口配置有换向阀(未图示),所述换向阀的两个出口分别连接有出水管(未图示),其中一所述出水管连接加湿箱体6,另一个所述出水管贯穿隔板13并用于向置物架11上输送水;
47.其中,所述第一雾化片和所述换向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48.具体的,对于置物架11上放置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水泵2流淌在置物架11上的水流能够从底部给植物供水。而为了使得植物获得更好的水分供给,在植物的上方还可以通过喷雾口61进行喷雾处理,水泵2将水输送到加湿箱体6中,在所述第一雾化片的作用下,加湿箱体6中的水形成雾气并从喷雾口61输出,直接将雾气喷到下方的植物上。
49.而在喷雾过程中,使得第一腔体中呈现出雾化的视觉效果,进而使得智能微景观整体观赏效果更佳。
50.其中,加湿箱体6中设置有第二水位传感器(未图示),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与所述
控制器电连接。
51.具体的,对于加湿箱体6中的储水量,则通过第二水位传感器进行检测,并在检测到加湿箱体6中的水位较低时,通过换向阀动作使得水泵2向加湿箱体6中加水。
52.更进一步的,智能微景观还包括空气循环模块7包括风道71、半导体制冷芯片72和第一风机(未标记),所述半导制冷芯片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一散热器73,另一端面设置有第二散热器74,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第二散热器位于水箱1的外部,所述风道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中。
53.具体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置物架11上所养殖的植物对温度有要求的情况下,则需要调节第一腔体内的温度,为此,所述温度传感器则具有用于检测水温的传感部件和用于检测上方空气温度的传感部件,具体温度传感器的表现实体不做限制。
54.当需要调节第一腔体内的温度时,半导体制冷芯片72启动对第一腔体内进行制冷或制热。以制热为例,半导体制冷芯片72启动后,半导体制冷芯片72释放的热量通过第一散热器释放到所述风道内,并通过所述第一风机将热风输送至第一腔体内,而半导体制冷芯片72产生的冷量从通过第二散热器释放到外部。
5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雾化片,水箱1的侧壁还设置有排气口14,排气口14上设置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雾化片和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56.具体的,为了丰富智能微景观的功能性,则可以在第二腔体中存水并通过第二雾化片进行雾化产生水雾,水雾在第二风机的作用下从排气口14输出至外部以对室内环境进行加湿处理。
57.另外,所述第二腔体中设置有电解器8,电解器8具有钛合金电极,所述钛合金电极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电解器8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58.具体的,通过在第二腔体中设置电解器8,利用电解器8上钛合金电极对第二腔体中的水进行电解,电解水产生氢氧基和氢,通过氢氧基跟随雾气释放到外部,以对外部环境进行消毒。
59.优选地,置物架11上设置有排水孔15,排水孔15上遮盖有过滤棉16。
60.具体的,对于水泵2输送至置物架11上流淌的水经由排水孔15排出,过滤棉16能够对水流进行过滤,进而在水泵2驱动水流循环流动加氧的同时实现水质的净化,以过滤到水流中观赏鱼产生的粪便。
61.另外,为了进一步的优化水质并方便对置物架11上植物进行供水,则将排水孔15位于置物架11的最前端,置物架11上设置有承载架17,承载架17与置物架11之间设置有过滤垫层18。具体的,过滤垫层18可以采用吸水性能好且具有水质过滤功能的石料制备而成,植物栽种在过滤垫层18的上方,水流流经过滤垫层18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过滤垫层18对流经的水进行过滤处理,另一方面过滤垫层18吸收水分用于对上方的植物供水,进而实现即时给植物供水并优化水质处理,同时,还更有利于给水与空气接触以实现增氧的效果。
62.实施例二,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微景观的使用方法,包括:
63.绑定模式,扫描智能微景观上的二维码进行用户注册信息与智能微景观信息的绑定;
64.游戏模式,智能微景观的控制器向用户通讯终端发送检测信息,用户根据用户终
端接收到的检测信息通过用户终端向智能微景观发送执行指令;
65.互动模式,智能微景观的控制器同时向云平台发送检测信息,用户好友通过云平台获取智能微景观发送的检测信息并通过云平台向智能微景观发送执行指令。
66.具体的,用户收到本设备后,需要先进行设备的注册和绑定,即执行绑定模式。绑定模式下,通过扫码智能微景观上的二维码,下载控制app。下载app后,需要用户进行注册,将购买智能微景观带有的wifi模块中的mac地址和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绑定完成后,可以进行人物设定,如:可以编辑在游戏中的昵称,性别,年龄,地址,及相应的支付及收款账号。用户完成了初步的设备绑定及人物设定后,可以通过app进入到软件中的游戏模块。
67.用户进入到游戏模块后,因首次使用,可以到游戏界面中物品交易区,进行选择所需要种植的植物及喂养的鱼类品种,相应的植物及鱼类购买时,会有喂养提示,提示用户此物品的生存环境,需要多少的温度,湿度,光照时间,施肥时间及相应的喂养用品。用户在物品交易区进行下单并支付货款后,后台整理好客户需求,给用户进行邮寄。用户收到相应物品,按照操作指导,在本装置中进行种植及喂养,并在游戏平台上选择喂养开启时间。在游戏模式下,智能微景观根据不同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通过wifi发送给用户的通讯终端(如智能收集),然后,用户可以远程控制水泵、电加热部件、led灯、雾化片、换向阀和空气循环模块等电控器件的运行。智能微景观把用户喂养种植数据记录,并实时反馈到游戏平台中供用户查询。
68.在种植喂养的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游戏评论区咨询好友或者客服喂养的知识。
69.用户在种植喂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界面,进入其好友游戏界面进行互动游戏,即进行互动模式,互动模式下,可以帮忙照看用户好友的智能微景观。有关具体游戏界面的软件设计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
70.进一步的,智能微景观的使用方法还包括语音互动模式,智能微景观检测到用户通讯终端处于同一网络环境下,智能微景观根据检测信息采用语音播报的方式向用户发送信息,同时,智能微景观根据接收到的用户发出的语音指令运行。
71.具体的,用户的通讯终端连接到智能微景观的同一wifi环境下,本装置可通过wifi将实时状态反馈到通讯终端。控制器同时具有ai语音模块,进行报警,例如:智能微景观内部湿度过低时,控制器进行ai语音播报通过“主人,我渴了,快来帮我浇点水吧”向用户报警;当智能微景观内部温度过低,本装置内部ai语音可通过“主人,我冷,快来帮我打开加热吧”。此语音ai功能可以单独开启及关闭。用户也可通过ai语音对智能微景观进行控制,进而增加互动可玩性。
7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