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泄物处理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445064发布日期:2022-12-06 23:42阅读:79来源:国知局
排泄物处理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排泄物处理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2.作为现有的排泄物处理材料,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材料。该文献所记载的排泄物处理材料是动物用的排泄物处理材料,由具有吸水性的多个粒状体构成。该排泄物处理材料在多个粒状体铺设于箱状的厕所中的状态下使用。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9002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7.在上述的厕所中,猫等动物以直接坐在排泄物处理材料上的状态进行排泄。因此,在排泄中,粒状体夹在或附着在动物的脚上,从而存在排泄后粒状体会散落在厕所的周围的问题。
8.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散落在厕所的周围的排泄物处理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0.本发明的排泄物处理材料由用于处理排泄物的多个粒状体构成,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多个粒状体中所含的使用前的2个以上粒状体相互粘接而成的粒状体群。
11.在该排泄物处理材料中,设置有由使用前的2个以上粒状体相互粘接而成的粒状体群。当然,粒状体群的粒径及质量大于构成该粒状体群的各个粒状体。因此,与2个以上粒状体相互分离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该粒状体不易夹在或附着在动物的脚上。
12.另外,本发明的排泄物处理材料的制造方法是制造由用于处理排泄物的多个粒状体构成的排泄物处理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各个粒状体形成工序,其形成上述多个粒状体;和粒状体群形成工序,其形成粒状体群,该粒状体群由在上述各个粒状体形成工序中形成的上述多个粒状体中所含的使用前的2个以上粒状体相互粘接而成。
13.在该制造方法中,形成使用前的2个以上粒状体相互粘接而成的粒状体群。当然,粒状体群的粒径及质量大于构成该粒状体群的各个粒状体。因此,在制造后的排泄物处理材料中,与2个以上粒状体相互分离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该粒状体不易夹在或附着在动物的脚上。
14.发明的效果
15.根据本发明,实现了不易散落在厕所的周围的排泄物处理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16.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排泄物处理材料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17.图2是表示粒状体10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要素赋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19.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排泄物处理材料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排泄物处理材料1是用于处理排泄物(特别是尿)的排泄物处理材料,由用于处理排泄物的多个粒状体10构成。在此,“多个”是指10以上的个数。排泄物处理材料1可以是对猫、狗等动物的排泄物进行处理的动物用排泄物处理材料,也可以是对人的排泄物进行处理的人用排泄物处理材料。排泄物处理材料1例如在多个粒状体10铺设于箱状的厕所的状态下使用。
20.在本实施方式中,粒状体10是通过吸收排泄物来处理该排泄物的吸水型的粒状体。各个粒状体10的粒径例如为5mm以上且15mm以下。在此,粒状体10的粒径定义为能够内包粒状体10的最小的球的直径。
21.各个粒状体10以有机物为主要材料。在此,粒状体10的主要材料是指在构成该粒状体10的1种或2种以上的材料之中,在该粒状体10中所占的重量比例最大的材料。作为该有机物,例如可以使用纸类、茶叶渣、塑料类或豆渣。各个粒状体10可以仅由有机物构成,也可以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构成。
22.纸类是指以纸浆为主体的材料。作为纸类,例如除了通常的纸以外,还可以举出聚氯乙烯壁纸分级物(通过对聚氯乙烯壁纸进行分级而得到的纸)、绒毛浆、造纸淤渣、纸浆淤渣等。作为塑料类,例如可以使用纸尿布分级物(通过对纸尿布进行分级而得到的塑料)。豆渣优选为干燥豆渣。
23.图2是表示粒状体10的示意图。各个粒状体10具有芯部12和覆盖部14。芯部12是成型为粒状的造粒物。作为该粒状的形状,例如可举出圆柱、球、椭圆体等。芯部12具有对排泄物进行吸水和保水的功能。芯部12以有机物为主要材料。芯部12可以含有或不含有粘接性材料。作为粘接性材料,例如可以使用cmc(羧甲基纤维素)、pva(聚乙烯醇)、糊精、或吸水性聚合物。各个粒状体10仅具有1个芯部12(造粒物)。
24.覆盖部14覆盖芯部12。覆盖部14可以覆盖芯部12的整个表面,也可以仅覆盖芯部12的表面的一部分。覆盖部14具有使在使用时吸收了排泄物的粒状体10彼此(详细而言为后述的粒状体群20彼此)粘接成块的功能。覆盖部14含有粘接性材料。覆盖部14也以有机物为主要材料。
25.回到图1,排泄物处理材料1具备粒状体群20。粒状体群20由上述的多个粒状体10(构成排泄物处理材料1的全部的粒状体10)中所含的2个以上粒状体10构成。具体而言,粒状体群20是使用前的2个以上粒状体10相互粘接而成的。粒状体群20优选由n个(n为2以上且5以下的整数)粒状体10相互粘接而成。另外,粒状体群20的粒径优选为构成该粒状体群20的各个粒状体10的粒径的1.5倍以上且3倍以下。在此,粒状体群20的粒径定义为能够内包粒状体群20的最小的球的直径。
26.排泄物处理材料1具备2个以上粒状体群20。构成各个粒状体群20的粒状体10的个
数可以彼此相等,也可以不同。在后者的情况下,2个以上粒状体群20包括p个(p为2以上的整数)粒状体10相互粘接而成的第一粒状体群和q个(q为与p不同的2以上的整数)粒状体10相互粘接而成的第二粒状体群。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是“多个粒状体10”的全部都形成粒状体群20,也可以是仅“多个粒状体10”的一部分形成粒状体群20。在后者的情况下,剩余的粒状体10不与其他粒状体10粘接而单独存在。这样,在排泄物处理材料1中,构成该排泄物处理材料1的全部或一部分的粒状体10从使用前(承接排泄物前)与其他粒状体10粘接而形成粒状体群20。
27.接着,作为本发明的排泄物处理材料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对排泄物处理材料1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该制造方法包括各个粒状体形成工序和粒状体群形成工序。
28.各个粒状体形成工序是形成多个粒状体10的工序。各个粒状体形成工序包括造粒工序和覆盖工序。造粒工序是形成构成多个粒状体10中的每一个的芯部12的工序。在造粒工序中,使用造粒装置对被造粒材料(构成芯部12的材料)进行造粒,由此形成多个芯部12。作为造粒装置,例如可以使用挤出造粒机。在造粒之前,根据需要对被造粒材料进行粉碎、混炼、加水等前处理。
29.覆盖工序是以覆盖各个芯部12的方式形成覆盖部14的工序。在该工序中,使用涂布装置等使粉体状的覆盖材料(构成覆盖部14的材料)附着在各个芯部12的表面,由此形成覆盖部14。覆盖材料的附着例如可以通过散布或喷雾来进行。之后,根据需要进行筛分(分粒)、干燥等后处理。由此,得到多个粒状体10。
30.粒状体群形成工序是形成粒状体群20的工序。在该工序中,通过使在各个粒状体形成工序中形成的2个以上粒状体10相互粘接,形成粒状体群20。粒状体10彼此的粘接例如可以使用粘接性材料。作为用于使粒状体10彼此粘接的粘接性材料,可以使用各个粒状体10中所含的粘接性材料,也可以使用另外准备的粘接性材料(各个粒状体10中所不含有的粘接性材料)。在前者的情况下,例如,通过对各个粒状体10的表面加水等以适度润湿该表面的状态按压2个以上粒状体10彼此,能够使这些粒状体10相互粘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2个以上粒状体群20。由此,得到具备粒状体群20的排泄物处理材料1。
31.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使用前的2个以上粒状体10相互粘接而成的粒状体群20。当然,粒状体群20的粒径及质量大于构成该粒状体群20的各个粒状体10。因此,在排泄物处理材料1中,与2个以上粒状体10相互分离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该粒状体10不易夹在或附着在动物的脚上。因此,实现了不易散落在厕所的周围的排泄物处理材料1及其制造方法。
32.然而,作为得到不易夹在或附着在动物的脚上的粒状体的方法,也可以考虑从一开始就形成粒径大的粒状体。但是,如果想要增大各个粒状体的粒径,则在制造时有时会产生造粒物容易崩塌等弊病。关于这一点,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不增大各个粒状体10的粒径的情况下得到粒径大的粒状体群20。
33.粒状体群20越大,粒状体10越难以夹在或附着在动物的脚上。另一方面,若粒状体群20过大,则难以使铺设于厕所的排泄物处理材料1(多个粒状体10的集合体)的表面平整等,对排泄物处理材料1的使用造成障碍。从该观点出发,构成粒状体群20的粒状体10的个数(n)优选为2以上且5以下。从同样的观点出发,粒状体群20的粒径优选为构成该粒状体群
20的各个粒状体10的粒径的1.5倍以上且3倍以下。
34.在各个粒状体10呈圆柱状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挤出造粒形成构成粒状体10的造粒物(芯部12)。这对于在短时间内形成多个粒状体10是有利的。
35.各个粒状体10具有作为造粒物的芯部12。根据造粒的方法,容易将各种材料成型为粒状,因此能够扩大粒状体10所使用的材料的选择范围。
36.各个粒状体10具有含有粘接性材料的覆盖部14。由此,能够得到由使用完毕的2个以上粒状体群20构成的块。
37.在芯部12不含有粘接性材料的情况下,能够节约粘接性材料的使用量,削减排泄物处理材料1的制造成本。
38.在各个粒状体10以有机物为主要材料的情况下,能够得到适于焚烧处理的粒状体10。在该情况下,由于容易将使用完毕的排泄物处理材料1作为可燃垃圾丢弃,因此对于用户而言的便利性提高。在各个粒状体10仅由有机物构成的情况下,能够得到特别适合于焚烧处理的粒状体10。
39.在排泄物处理材料1设置有2个以上粒状体群20。由此,与仅设置1个粒状体群20的情况相比,能够得到实用性高的排泄物处理材料1。
40.在构成各个粒状体群20的粒状体10的个数不同的情况下,在排泄物处理材料1中,各种粒径的粒状体群20混合存在。在该情况下,在将排泄物处理材料1铺设于厕所时,粒径比较小的粒状体群20容易进入粒径比较大的粒状体群20间的间隙。因此,能够以高密度将2个以上粒状体群20铺满厕所。
41.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各个粒状体10具有由芯部12和覆盖部14构成的2层以上结构(双层结构)的情况。但是,不是必须要设置覆盖部14。即,各个粒状体10也可以具有仅由芯部12构成的单层结构。在该情况下,优选在芯部12中含有粘接性材料。这样,在各个粒状体10仅由芯部12构成的情况下,芯部12露出,因此排泄物能够立即到达芯部12。这对于提高粒状体10的吸水速度是有利的。
4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各个粒状体10以有机物为主要材料的情况。但是,各个粒状体10也可以将无机物作为主要材料。
4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通过吸收排泄物来处理该排泄物的吸水型的粒状体10。但是,粒状体10也可以是通过使排泄物透过而对该排泄物进行处理的透水型的粒状体。在此,在透水型的粒状体中,存在排泄物通过该粒状体的内部的情况和排泄物通过该粒状体之间的间隙的情况这2种。作为后者的粒状体的例子,可以举出具有斥水性的粒状体。
44.符号说明
45.1排泄物处理材料
46.10粒状体
47.12芯部(造粒物)
48.14覆盖部
49.20粒状体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