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规模化双孢菇生产的覆土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9694539发布日期:2022-04-16 12: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规模化双孢菇生产的覆土基料,其特征在于,该覆土基料的孔隙度为8%~10%,持水率为75%-85%,ec值为600
±
100μs/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规模化双孢菇生产的覆土基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步骤制备:步骤一:按照碳氮比为15:1-1.5添加粪肥和玉米秸秆后接种发酵菌剂,搅拌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步骤二:将预混料置于有氧环境下覆膜发酵得到堆沤发酵料;步骤三:向堆沤发酵料中加入粘壤土、高岭土与沸石混合均匀得到复合土料一,将复合土料一粉碎过4-25目筛;步骤四:向复合土料一中加入聚丙烯酰胺、玉米淀粉与豆浆,混合均匀得到复合土料二;步骤五:向复合土料二中加入恶臭假单孢菌、光合细菌、乳酸菌与酵母菌,混合均匀后加水至混合物具有最大持水率,然后向其中加入三十烷醇与碳酸钙;步骤六:盖薄膜发酵至充分腐熟后晾干至常温,加入石灰粉调节ph至7.0-8.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规模化双孢菇生产的覆土基料,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粪肥为猪粪和牛粪按照重量比1:3混合后,加水调节含水量为65%-80%;玉米秸秆切割成2-3厘米的颗粒;所述发酵菌剂为4%的em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规模化双孢菇生产的覆土基料,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预混料置于有氧环境下覆膜发酵7-9天,期间温度高于65℃时进行翻堆。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规模化双孢菇生产的覆土基料,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复合土料一中堆沤发酵料、粘壤土、高岭土、沸石的重量比为10:10:1-3:0.5-1.5。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规模化双孢菇生产的覆土基料,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复合土料二中复合土料一、玉米淀粉、豆浆与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100:3-7:3-7:0.5-2。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规模化双孢菇生产的覆土基料,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三十烷醇的添加量为复合土料二重量的0.1%,碳酸钙的添加量为复合土料二重量的1.5%。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规模化双孢菇生产的覆土基料,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复合土料二、恶臭假单孢菌、光合细菌、乳酸菌与酵母菌的重量比为100:1:1:1:1;步骤六中盖薄膜发酵的条件为发酵48h后翻堆继续发酵48h。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规模化双孢菇生产的覆土基料,其特征在于,该覆土基料在双孢菇菌丝长满料层接近床底时进行铺设,覆土基料的铺设厚度为3.5-4.0cm。10.一种用于规模化双孢菇生产的覆土基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覆土基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按照碳氮比为15:1-1.5添加粪肥和玉米秸秆后接种发酵菌剂,搅拌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第二步,将预混料置于有氧环境下覆膜发酵得到堆沤发酵料;第三步,向堆沤发酵料中加入粘壤土、高岭土与沸石混合均匀得到复合土料一,将复合土料一粉碎过4-25目筛;
第四步,向复合土料一中加入聚丙烯酰胺、玉米淀粉与豆浆,混合均匀得到复合土料二;第五步,向复合土料二中加入恶臭假单孢菌、光合细菌、乳酸菌与酵母菌,混合均匀后加水至混合物具有最大持水率,然后向其中加入三十烷醇与碳酸钙;第六步,盖薄膜发酵至充分腐熟后晾干至常温,加入石灰粉调节ph至7.0-8.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规模化双孢菇生产的覆土基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覆土基料采用粘壤土、粪肥以及秸秆作为主要的基质材料,相较于泥炭土,降低了原料成本,且取料方便,能够实现就近取料,降低了运输成本,另外通过使用粪肥与秸秆材料等可再生资源作为主要成分符合环保要求,生产的覆土基料可直接供工厂或农户用于规模化生产双孢菇;本发明通过粪肥发酵以及外源添加有益微生物和化合物等得到的覆土基料肥力较高、理化性质及有益微生物活性较好,适宜双孢菇生长,为合格优质覆土。能够提升双孢菇结菇效率,提升双孢菇的产量与质量。提升双孢菇的产量与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闫晓明 刘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01.07
技术公布日:2022/4/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